轉輪經藏窟

轉輪經藏窟

轉輪經藏窟,鑿於北山佛灣中部,編為第136號,是一個平頂長方形大窟。窟高4米,寬4.7米,深7米。造像具有保存如新,典雅優美,個性鮮明,民族風格突出的顯著特點,曾被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女士讚譽為“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轉輪經藏窟
  • 窟高:4米
  • 窟深:7米
  • 窟寬:4.7米
轉輪經藏窟簡介,南壁(左壁)三像,文殊菩薩,玉印觀音,如意珠觀音,北壁(右壁)三像,普賢菩薩,日月觀音,數珠手觀音,

轉輪經藏窟簡介

據窟內現存的五則紀年題記知道,此窟開鑿於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至十六年(1146年),作者為河南潁川(今禹縣)人胥安。
“轉輪經藏”系佛教法器,為蕭梁傅弘首創。其形制是在大窟中心建一柱,作八面形。巨柱如小屋,中有軸可旋轉,內置經典,謂之“轉輪藏”。後又在八面柱上各刻一龍,以示天龍八部中的龍眾護法之意。
“轉輪經藏窟”內的“轉輪經藏”由地及頂,立於窟之中央,雖有軸但不能轉動,形似八面中心柱,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
下部高1.78米。柱基為須彌山,山上刻一蟠龍,鱗甲森然,繞山一周后首尾覆于山之正面,作戲珠狀。龍上方為八面形露盤。每面露盤上浮雕頑童眾多,或互相嬉戲,或扶欄跨越,姿態各異,天真可愛。
中部高1.29米,為八條圓雕石柱。每條石柱分別置於下部的八面露盤角上。柱上刻有龍或祥雲,龍頭向下,祥雲中現女像雙手拱揖或持物。八龍柱間被接空,有利窟內採光。
上部為八面實心露盤。其上淺浮雕天宮樓閣舍利寶塔,繚繞祥雲,氤氳瑞氣。
整個"轉輪經藏"即是佛法的象徵,又起到了支撐、採光、裝飾的作用。
"轉輪經藏窟"內的雕像鐫於東、南、北三面壁上。其布局形式是東壁刻一佛二僧二菩薩,南、北壁對稱各鑿三組造像。這種布局結構嚴謹,既有整體感,又可使造像各自相對獨立。
東壁正中的釋迦佛,跌坐於蓮台上,雙手作說法印,神情莊嚴靜穆。頭頂上方發出毫光二道,經窟頂繞四圈達於窟口。佛坐身高1.5米,肩寬0.72米。身後刻大圓形背光,直徑1.8米。其左右兩側分別脅侍憨厚穩重的迦葉,博聞強記的阿難以及右手持楊柳、左手提淨瓶的淨瓶觀音和手持蓮花的大勢至菩薩。另在左右角上各立一雙手合十的童子。右角童子左側還並列站立四身供養人像。此壁由於長期受水浸蝕,剝蝕風化甚重。
石像石像

南壁(左壁)三像

南壁(左壁)刻三組像,從裡向外依次是:

文殊菩薩

1、文殊菩薩(圖版二)。在佛門中,文殊是博學廣聞,多才善辯,象徵智慧的菩薩。此窟的文殊跏跌而坐,臉龐方正,頸項稍短,手指圓潤,肩平而寬,雙目平視,手握經卷,似專注凝思,頗具學者風度,給人以智慧深邃,精力充沛而又略帶自負的神態。其座下有一青獅,怒目切齒,作狂吼狀。獅右立一頂盔貫甲,飄長髯,足蹬靴的獅奴。雄獅在古印度被認為是最兇猛的野獸,而文殊騎於背上,卻只見其怒,不見其動,以此寓意智慧完全可以戰勝最為兇猛的野獸。此組造像在對文殊菩薩內在氣質的刻畫上頗為成功。

玉印觀音

2、玉印觀音(圖版三)。她頭戴高花冠,著褒衣傅帶式天衣,頸下、胸前纓珞珠串繁飾,左手舉印,右手撫膝,跌坐於金剛座上。坐身高1.37米,肩寬0.48米,座高0.94米。神態沉著穩健,面相剛毅豐腴。頭上的花冠玲瓏剔透,極為精細,手指般大小的珠串均以凹浮雕刻成,距今雖已八百四十餘年,卻未損毀一粒,其完好程度令人驚嘆不已。觀音左右下側各立一侍者,皆風度瀟灑,似一對古代才子佳人(圖一六圖版七、八)。左邊為善財,身高1.29米,頭戴方冠,作年輕儒生狀;雙手捧笏,態度恭謹,彬彬有禮。右為龍女,身高1.25米,雙手持物,秀臉微低,婷婷玉立。

如意珠觀音

3.如意珠觀音(圖一七)。觀音身高2.05米,肩寬0.43米。她頭戴花冠,外罩披風,著字領天衣,廣袖飄墜,衣飾繁絮,於堂皇富麗中具見靜穆莊重之感。雙手捧如意珠於腹前,由珠上發出毫光一道,繞三圈後從左肩達於窟頂。

北壁(右壁)三像

北壁(右壁)亦刻三組像,由里及外依次是:

普賢菩薩

1.普賢菩薩(圖版五)。普賢頭戴方形花冠,肩披帛帶,胸綴瓔珞。左手撫膝,右手持如意,跌坐於大象背負的蓮座上。坐身高1.01米,肩寬0.36米,座高0.33米。普賢面像清秀,體朝前傾,目光下視,雙唇輕翁,嘴角微收,指如玉筍,呈欲笑又忍,感情內涵的微妙神態,具有古代東方美女的典型特徵,給人以嫻靜,端莊、溫柔、善良、秀雅之感,被當代美學家王朝聞稱譽為“東方維納斯”。蓮座下的大象溫順而立,頭略回盼。象左立一象奴。體魄健壯,豺眼圓睜,曠悍剽武,驕蠻強悍,氣質粗獷。匠師們運用這種反襯手法,使象奴與普賢形成鮮明對比,在氣質上一剛一柔,兩相比較,更為成功地表現出了普賢的清秀文靜,雋逸超塵。

日月觀音

2.(日月觀音)。觀音跌坐蓮座上,坐身高1.54米,肩寬0.5米,座高0.83米。她身具六手,上兩手托日、月,後兩手執長柄龍頭斧與長劍,前兩手捧缽及持楊柳枝。面龐豐滿,秀盾垂目,雍容華貴,和藹可親。觀音身後左右側立二侍者,均身高1.33米。左邊為,老者,頭戴風帽,身著對襟長袍,左手執拂,右手於胸前豎二指,面部造型誇張,似含笑若有所悟,神情虔誠恭順侍立,形象極為生動。

數珠手觀音

3.數珠手觀音。觀音赤足站於蓮台上,身高1.91米,肩寬0.44米。她長發技於肩,胸部密飾珠串,著荷葉披衫,左手握右腕,右手於腹前持數珠;身材修長,面色瑩潔,肌膚嬌嫩,吹彈可破,神情嫵媚溫靜,惹人喜愛。
此外,在南、北壁窟口處,還各立一金剛,高1.72米。他們肌肉弩張,腰系短裙,手足戴釗,脖子上有項圈,手執兵器,面日猙獰。
北山“轉輪經藏窟”內的雕像,可謂風姿綽約,儀態萬方;堪稱宋代菩薩造像的陳列館。它在藝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無不是我國傳統藝術理論及其藝術表現手法在石窟造像中具體運用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