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緣由,事件背景,雙方爭辯,美國方面,中國方面,各方表態,中方應對,分析評論,相關名詞,特保,反傾銷,反補貼,最新進展,新聞背景,WTO裁定,中國抗訴,終裁敗訴,
事件緣由
2009年6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建議美國將在現行進口關稅(3.4%-4.0%)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三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根據美國調查程式,在8月7日的聽證會後,美國總統將於9月17日前作出是否採取措施的最終決定。
事件背景
來自該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由於受到
金融危機的影響,大量
消費者為節省開支而放棄或推遲更換汽車輪胎。據統計,自金融危機以來,拒絕更換輪胎的消費者增加了31
%,而更換二手胎的消費者增加了43%。自中國進口的輪胎在美國消費市場中占17%的
份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美國輪胎企業主要生產為品牌汽車配套用的高檔輪胎,而中國銷往美國市場的輪胎基本都是替換用輪胎,由於價廉物美,很受美國消費者歡迎。而美國由於
成本等多方面考慮實際上已經退出了替換輪胎
市場。如果提高替換用胎的關稅,會增加美國
消費者的經濟負擔。
雙方爭辯
美國方面
中國輸美輪胎擾亂美國市場
2009年6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進行特殊保障措施調查。建議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特別關稅,該建議正在等待歐巴馬政府9月批准。
中國輪胎出口造成美國輪胎廠工人失業
美國一工會在請願書中指出,從中國進口的消費用輪胎從2004到2008年進口數量增加了215%,金額則成長295%,造成美國5100名美國工人失業,如果這種狀況持續,還會有3000名美國工人失去工作。期間輪胎廠大陸馬牌關閉了兩家工廠,普利司通和固特異也各關閉一家工廠。
中國輪胎正傷害到美國的輪胎產業
稱進口中國輪胎正傷害到美國的輪胎產業。
中國方面
中國輸美輪胎與美國國產輪胎不存在直接競爭關係
美國國內生產的輪胎主要為美國汽車製造商配套,而中國的出口輪胎主要在美國的低端零售市場銷售,彼此並不構成直接競爭。中國輪胎完全是被“拉進”美國市場的,這是因為美國輪胎製造商採取了產品升級戰略,放棄了利潤較少的低端輪胎市場。
中國輪胎出口美國不是造成美工人失業的直接原因
美國輪胎行業的蕭條由來已久,這是因為其產業正處於結構調整時期,金融風暴加劇了行業的重組,如果強行削減從中國進口,只會迫使美國經銷商從其它國家選擇類似產品,這不僅無助於保住美國輪胎業的就業崗位,還會損害美國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
中國輸美輪胎銷量未出現連續快速增長
在2007年至2008年間,中國輸美輪胎總金額占美國消費的比例僅增長2.7個百分點。前五個月對美出口額下降超過15%。中國輪胎生產企業仍以滿足中國國內市場需求為主,美國並不是主要銷售地。
中方代表團成員
代表團團長是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的
蔡為民秘書長,副團長是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
徐文英副秘書長,另外7名代表分別由來自五礦商會的法律代表、杭州中策橡膠的法律顧問、三角集團、玲瓏集團、華南輪胎、佳通輪胎及山東永泰化工集團負責外銷的主要負責人構成。
各方表態
中國商務部
商務部公平貿易局負責人強調,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6月29日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的救濟
措施建議缺乏合理性和客觀依據,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採取限制進口中國輪胎
產品的歧視性特保措施,中國政府在與美國相關部門的交涉和磋商中已多次表達上述立場。
美行業協會
美國多家行業協會紛紛上書,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停止對中國產輪胎的特保調查。 美國
零售業領導者協會致函美國貿易代表柯克,指出對中國輸美輪胎採取限制措施不符合美國公共利益。據悉,該協會代表著美國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零售商、產品製造商和服務供應商。
該協會指出,一旦限制中國輪胎進口,將使得輪胎價格上漲而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更換決定,這將對消費者利益和公共安全產生重大危害。 而早些時候,美國輪胎自由公平貿易聯盟也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明確反對美對華輪胎特保調查,指出這將嚴重損害美輪胎分銷和零售從業者、消費者的利益。
中國輪胎業
日前美國鋼鐵業以中國輪胎生產企業向美國市場傾銷了大量轎車和卡車輪胎、導致美國輪胎廠倒閉為由,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產輪胎徵收3年制裁關稅。對此中國輪胎生產企業紛紛
表示不滿,敦促美國方面不要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佳通輪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沈偉家:我們呼籲美國貿易代表和歐巴馬政府否決這個提案,同時我們也要呼籲中國政府要跟美國政府、美國議會和有關部門進行交涉,要表達中國企業的立場,也要維護中國企業包括中國員工的利益。
輪胎製造商
在中國輸美輪胎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美國
製造商在華工廠生產或在華貼牌生產,特保案不符合美國製造商的利益;但由於當前輪胎工人正在進行勞資談判,美國製造商面臨強大壓力,因此選擇三緘其口。
世貿組織
世貿組織副總幹事哈拉在大連說,美對中國輸美輪胎徵收懲罰性關稅是限制貿易行為,無助世界經濟復甦和貿易往來,各國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應謹慎。
中方應對
發揮政府作用,尋求多種溝通渠道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在聽證會上
政府的態度及協商力度對於此次特保調查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政府職能部門採取各種手段,尤其是通過各種渠道的閉門談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表達我國政府立場。產業部門也建議我國政府應在多領域準備強有力的反制措施。
採取多種方式,明確發出中方產業界聲音
商務部發表談話表示,堅決反對美採取限制我輪胎出口的措施。
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和副總理
王岐山做出重要批示。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組成產業代表團,赴美進行遊說工作,進一步宣傳中方的立場,向美國政府施壓。
認真做好在貿易代表磋商階段的遊說工作
中方聘請了公關公司,通過他們向政府、議員、社會團體和知名人士以及電視、報紙等宣傳中方立場。此外,國內企業直接或利用其美國合作進口商及經銷商,向美國有關部門、行業組織或個人表達反對制裁中國涉案產品的聲音。
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式
商務部收到國內產業申請,反映上述產品以傾銷、補貼等不公平貿易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對中國內產業造成衝擊,要求商務部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分析評論
美對華輪胎特保案是誤會還是鬧劇?
從經濟利益上來看,美對華輪胎特保案應該是場“誤會”,這從代表美國汽車
生產商、
零售商、輪胎進口商等諸多行業利益的多個組織的明確表態中可見一斑。若是從保護主義的慣性來看,這又可以看成是一場“鬧劇”。
輪胎特保案:考量歐巴馬貿易戰衝動
案值17億美元的中國輪胎特保案被視作歐巴馬時代
中美貿易摩擦第一案。該案影響深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如上所指,金額龐大,且最終結果公布在即;第二,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美國業界內部存在嚴重分歧;第三,最終是否制裁,將由總統歐巴馬來拍板。
中國輪胎不要不公正的“特保”
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對中國產品採取限制措施不僅不會保護美國輪胎生產商和工人就業,反而會損害更多的與輪胎業相關的經銷商利益。在此情況下,如果歐巴馬總統頂住壓力支持工會組織,將在世界經濟即將止跌回升的關鍵時刻再次向外界發出保護主義的信號。
歐巴馬,請對“輪胎特保”大聲說NO
實行“輪胎特保”對中美兩國來說可謂是兩敗俱傷,更對世界經濟復甦產生消極的
影響。更關鍵的是中國輪胎出口只集中於美國廠商早已放棄的低端市場,不和美國同類產品發生競爭。所以,這項政策是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既損人又不利己,只是美國的一些政客為了自己的選票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韙隨意捏造的。
相關名詞
特保
“
特保”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特保”實施的期限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反傾銷
指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所採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對傾銷的外國商品除徵收一般進口稅外,再增收附加稅,使其不能廉價出售,此種附加稅稱為“反傾銷稅”。
反補貼
反補貼:指一國反傾銷調查機關實施與執行反補貼法規的行為與過程。其中的補貼是指一國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機構向本國的生產者或者出口經營者提供的資金或財政上優惠措施,包括現金補貼或者其他政策優惠待遇,使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比未享受補貼的同類產品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
最新進展
2009年
4月20日:美國鋼鐵工人協會宣布,依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421條款,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對中國輸美商用輪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請,要求美政府對中國出口的用於客車、輕型卡車、迷你麵包車和運動型汽車的2100萬個輪胎實施進口配額限制。
2009年4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聯邦紀事上公告啟動對中國輪胎產品的特保調查。這是時隔三年多之後,
美國又一次對中國產品發起特保調查,而且涉案金額巨大。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
2009年6月1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乘用車及輕卡車輪胎特保案做出肯定性損害裁決,認定中國輪胎產品進口的大量增加,造成或威脅造成美國內產業的市場擾亂。中國政府對此深表遺憾。
2009年6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就對中國輪胎採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對乘用車、輕型貨車用中國制輪胎徵收3年特別關稅的方案,第1年至第3年額外徵收的關稅分別為55%、45%、35%。
2009年8月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
華盛頓舉行聽證會,就“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聽取各方意見。這已是美方第二次就這一特保案進行聽證。
2009年9月2日: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諮詢財政部、勞工部、
商務部等部門意見後,向歐巴馬提出相關建議。
2009年9月11日宣布,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決定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為期三年。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一年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2009年9月13日,中國商務部依照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式。
新聞背景
2009年4月20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以中國對美輪胎出口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對中國產乘用車輪胎髮起特保調查。6月29日,美國貿易委員會建議在現行進口關稅(3.4%-4.0%)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特別從價關稅。
本案是美國歐巴馬政府對中國發起的首例特保調查。根據中方統計,2008年中國對美國輪胎出口金額約22億美元。此案遭到中美業界的廣泛反對。中國商務部官員就此案多次與美方相關部門進行交涉。此前,美國布希政府曾對中國發起六起特保調查,最終均未採取特保措施。
中國輪胎年出口量占總產量的40%以上,如果削減輸美輪胎半數產量,就意味我國會出現12%的剩餘輪胎產能。此外,根據WTO規則,如果歐巴馬批准了對中國的特保制裁,相關國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國的制裁方案。
WTO裁定
世界貿易組織(WTO)宣布,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採取的過渡性特保措施並未違反該組織規則。 對於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在2004至2008年間中國進口輪胎數量“迅速增加”導致輪胎行業受到衝擊,WTO仲裁委員會認為這一說法成立。
仲裁委員會提出,對於證明三年特保措施過度的舉證責任應在中方,但中方並未提出足夠證據;美方並無義務解釋為何特保措施需要持續三年,也無義務從定量角度說明進口增加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區分此種傷害是否由其他因素所致。
但委員會也承認,在美國公司關閉位於美國的生產基地而轉向在中國進行生產的問題上,委員會內部在因果關係上存在爭議。少數委員認為這是公司的商業策略,此現象在進口增加前已經出現,從而導致了從中國進口輪胎的增加;但多數認為進口增加帶來的壓力是轉移生產基地的原因。
該仲裁委員會共由三人組成,分別是巴西前外長、法學教授拉菲(Celso Lafer)、法學教授麥克雷(Donald McRae)以及菲律賓貿易官員卡迪巴言(Luis Catibayan)。
對於此次仲裁,中美雙方可在60天內提出抗訴。
委員會表示,此次輪胎特保案是該組織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第一次處理關於“過渡性特定產品保護機制”的案件,對該保護機制的解讀對於其他WTO成員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對於運用任何工具以尋求公平貿易並保護我們成員的工作毫不遲疑,今天這一決定證明了積極執行貿易規則能夠幫助美國工人,”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主席傑拉德(Leo Gerard)表示。
USW於2009年4月向ITC要求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行配額限制的特保措施。該委員會裁定對進口的中國輪胎在三年內分別實施高達55%、45%和35%的特別關稅。9月1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批准ITC裁定,同意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
中美商貿聯委會將在華盛頓召開,美方代表團由商務部長駱家輝和貿易代表柯克領銜。財新記者在駱家輝出席的一個行業會議上了解到,他希望通過在此次聯委會讓中國向美國開放更多市場。
中國抗訴
2011年5月24日,世界貿易組織發表的一份公報顯示,中國已經通知WTO仲裁機構,決定對中美輪胎特保措施世貿組織爭端案的專家組裁決提出抗訴。
終裁敗訴
2011年9月5日,世界貿易組織抗訴機構在
日內瓦發布關於中美輪胎貿易糾紛案的裁決結果,判定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徵收懲罰性關稅符合世貿規則。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當天發表聲明,對這一裁決結果表示遺憾,認為美國這一舉措扭曲國際貿易,意在轉嫁國內政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