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 rotavirus )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嬰兒秋季腹瀉。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rotavirus enteritis
  • 就診科室:兒科、消化內科
  • 多發群體:嬰幼兒
  • 常見發病部位:消化系統
  • 常見病因:輪狀病毒感染
  • 常見症狀:腹瀉,排黃色水樣便,伴發熱
  • 傳染性:有
  • 傳播途徑:消化道傳播
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預防,

臨床表現

潛伏期通常為2~3天。起病急,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排黃色水樣便,無黏液及膿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過20次/天。多數伴有發熱,體溫在37.9~39.5℃。30%~50%病兒早期出現呼吸道症狀。成人感染者發熱及呼吸道症狀較兒童少。其他伴發症狀有腹脹、腹鳴、腹痛和噁心、嘔吐等。成人輪狀病毒感染可有全身乏力、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腹瀉重者可發生等滲性脫水代謝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體弱、老年人及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患者的症狀較重。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病程較短,一般3~5天,多數具有自限性。免疫缺陷患者可發生慢性症狀性腹瀉

檢查

1.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多數正常,少數略為增多,細胞分類中可有淋巴細胞增加。糞便檢查:外觀為黃色水樣稀便,無黏液膿血,鏡檢多無異常。
2.糞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檢測
(1)電子顯微鏡檢測糞便中的病毒 電子顯微鏡通過典型形態的觀察作出特異性診斷,其陽性率可達90%。
(2)病毒特異性抗原的檢測 許多免疫學方法可用於檢測輪狀病毒特異性抗原。如酶免疫測定(EIA)、補體結合試驗(CF)、免疫螢光(IF)方法等。
3.糞便中病毒核酸的檢測
可套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法、核酸雜交法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其中核酸雜交法特異性較高,PCR法敏感性較高,多用於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
4.輪狀病毒的血清抗體檢測
採用EIA等免疫學方法檢測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如發病急性期與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抗體效價呈4倍增高,則具有診斷意義。

診斷

主要依據流行病學資料及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1.流行病學資料
根據流行季節、流行地區,出現相似腸道症狀患者,應注意本病。
2.臨床表現
潛伏期較短,起病較急,表現為腹瀉,排黃色水樣便,部分患兒可伴呼吸道症狀。

鑑別診斷

需與諾氏克病毒、腸腺病毒、嵌杯狀病毒、星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炎相鑑別。

併發症

少數並發腸套疊、胃腸出血、過敏性紫癜、Reye綜合徵、腦炎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徵、DIC(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

治療

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因本病多為病情輕,病程短,呈自限性,故多可在門診接受治療。以飲食療法和液體療法等對症治療為主。對於腹瀉者,可口服補液鹽溶液(ORS)配方糾正和防止脫水。抗菌治療無效。

預後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後良好。嬰幼兒感染者病情一般較重,病死率高。近年口服補液鹽(ORS)的使用顯著降低了因腹瀉所致的死亡。

預防

1.管理傳染源
應早期發現患者及隔離患者。對密切接觸者及疑診患者實行嚴密的觀察。
2.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飲食、飲水及個人衛生,做好患者糞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飲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醫院要嚴格做好嬰兒區及新生兒室的消毒工作。
3.保護易感人群
接種免疫輪狀病毒的疫苗已可在臨床套用。在流行期間,對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採用被動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護作用。提倡母乳餵養,以減少幼兒患病的嚴重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