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曾設立過的黨的集體領導機關。1934年7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由任弼時、蕭克、王震三人組成軍政委員,任弼時任主席,率領紅六軍團擔任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突圍西征。同年11月18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由方誌敏、劉疇西、樂少華、聶洪鈞、劉英組成軍政委員會,方誌敏任主席,領導紅十軍團創立新蘇區。1936年11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定陳昌浩、徐向前為正、副主席的軍政委員會,以加強和統一部隊黨政軍的領導,保證黨的路線的執行。1937年5月和7月,中國共產黨蘇區代表會議和中共中央先後作出決定,在師以上及獨立行動的部隊建立軍政委員會。1941年2月7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頒布《軍政委員會條例》,規定在軍、師、旅、團及縱隊、支隊、軍區、分區成立軍政委員會,作為黨的領導機關,集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領導部隊的政治和軍事工作。軍政委員會在軍隊黨委制中斷的情況下,對於保證集體輝導,防止個人專斷,起過積極作用。解放戰爭時期,隨著軍隊黨委制的恢復,軍政委員會即行撤銷。隨著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順利完成以及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到來,中共中央認為,必須加強中央的統一和集中領導。為此,中央決定,取消大區一級的政府職能,將大行政區人民政府(軍政委員會)一律改為行政委員會,作為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各該地區進行領導與監督地方政府的機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政委員會
- 負責:部隊的軍事、政治和黨的工作
- 特點:保證集體領導,防止個人專斷
- 優點:保證黨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