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很久以前在歐洲一個釣魚的人吃飯的時候把湯匙失手掉在
湖裡。然後很多的鱒魚過來吃掉的那個湯匙。後來那個釣魚的人開始試著用湯匙釣鱒魚。魚為什麼會對湯匙感興趣值得深思。
有以下兩個理由:
第一、魚錯把路亞(假餌)當成了真正的小魚,想去咬他們。顯而易見,路亞餌的造型就是根據魚形、水底生物等的模樣精心打造的。
第二、一般的肉食魚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如果有別的魚類來侵犯地盤的話、它就急躁不安,試圖趕走其他魚類。以張開嘴巴的形式,所以這些肉食魚能被釣到。
第一種情況下路亞一定要象小魚。比如說大小、顏色、游法。第二種情況下經常用能發生聲音(嘎啦嘎啦)的。這樣子的話會令鱸魚更加討厭而去咬它。
魚兒肚子餓了是什麼都吃,特別是肉食性魚種,攻擊性強,一定會攻擊擬餌,比方說鱸魚、生魚(鱧魚)、鯰魚最具代表性,草魚、鯉魚、大頭鰱等草食性大型魚也會攻擊擬餌,常用假餌約五公分左右長度。
擬餌種類
路亞的擬餌從分類上可以分為軟餌和硬餌兩大類,也可劃分為六大系統。
栓型餌(Plug)
| 路亞(Jig)
| 匙型路亞(Spoon)
|
鋼絲餌(Wire Bait)
| 生物型軟餌(Soft Bait)
| 橡膠鉛頭鉤(Rubber Jig)
|
這些各自的系列中,又有許多不同的差異,例如同樣是栓型路亞,裡面還區分為魚型路亞(Minnow)、表水路亞(Top Water)、攪泥路亞(Crank)、顫泳路亞(Vibration)等。
主要是透過塑膠為主體材料,大部分是用橡膠或
矽膠類材質加工成形,利用其柔軟的特性模仿水底中常出現的水底生物。在這個大分類下,有許多栩栩如生的路亞出現。顏色方面除個人喜好,在不同天候或水色時也能有所變化,譬如
晨昏或傍晚,
魚群活躍時可選擇較鮮明的軟餌,這一點軟餌和硬餌的判別標準相同,也有人為了更吸引對象魚注意而在軟餌中加入銀粉,另有專為夜釣翹嘴所開發的夜光型軟餌等,為軟餌釣法提供了多樣式選擇。
軟餌不同於硬餌,有許多如泳層設定,泳姿等功能設定的外型設計,釣組型態基本,可簡可繁,因此軟餌的使用範圍相對於其他種類的路亞來說更為廣泛。在配重以及活動範圍擁有更多元的搭配,端看使用者自己的喜好與對環境的觀察與應變,初學者可很快的進入狀況享受路亞釣的樂趣,而高手則強調在簡單的釣組上展現對於晃餌手勢,軟餌泳姿變化的深入研究,因此不論是初入門路亞釣法的初學者,或是可靈活變化釣組的高手來說,軟餌釣法都是可供反覆玩味探索的釣法。
1、蛆型軟餌(Grub Type)
最常見的基本型,由於形狀簡單,而且多半伴隨著
螺旋狀的尾巴,可在遊動的時候擾動水流,適用於各個泳層,同時又因其泳速較慢,因此大部分肉食性的魚都無法抗拒這樣的誘惑,淡水或海水都適用,特別對
黑鱸來說,更是必殺的釣組。而軟餌本身無重量,必須搭配汲頭鉤使用,實戰上更好進行拋投與操作。
2、雙尾蛆型軟餌(Double Tail)
雙尾蛆型軟餌,除了多一條尾巴吸引的因子加倍,主要訴求是雙尾所模仿的比較像是扮演有鉗的蝦,可在水中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特別是一些以蝦為主食的魚來說,更能發揮引誘的魔力。在操作上講究靈活,通常是講究極小的跳動,因此掛鉛不宜太重。
3、蟲型路亞(Worm Type)
大致的概念和
蛆型路亞相同,是體型更長的軟餌,在這裡比較強調的是軟餌往更底層的遊動,也就是在水底常常游竄的蟲,長度有分很多種,當然太長的蟲型路亞不好操作,一般來說使用規格都不會超過五寸。當然如果擔心深層流速較大的話,也可使用更重一點的鉛。
4、生物型軟餌
除了上述的基本型以外,隨著近代模具技術的工藝進步,為了有更高的對象魚就餌機率,除了泳型訴求,外型也有更深一層的要求,有
蜈蚣型,
蜥蜴型,管型(小卷),魚型,
蛙型諸如此類各式各樣的軟蟲擬餌,已經到了花團錦簇的地步。當然要使用這樣的軟餌就必須對周邊環境生態有通盤的觀察與了解,讓使用的軟蟲假餌更能融入環境,發揮水到渠成的效果。
使用上這類假餌和其他的釣組一樣,仍可以與基本的釣組搭配,發揮各種不同的誘魚效果,當然也有更多的活用,如在蛙型路亞中加上響珠,可以讓蛙型軟餌在水中跳動的時候發出聲音,吸引對象魚
烏鱧,
黑魚的注意。至於什麼樣的軟餌適合什麼樣的釣組,後文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5、複合式旋轉亮片(Spinner bait)
特殊型擬餌,由鋼絲,旋轉亮片,重量鉛,橡膠條所組成,在水中拖曳會使鋼絲上的亮片快速轉動,一明一暗的效果會讓對象魚誤認復和式路亞是小魚群而張開大嘴。再之魚兒皆有攻擊游離小魚的習性,這就是為什麼魚而不會去咬閃爍的亮片而去咬下方明顯的橡膠裙擺,此擬餌在水中因亮片的旋轉會形成嗡嗡嗡的聲音,對大魚來說有著不可抵擋的誘惑。復和式路亞雖是專為美洲大嘴黑鱸所研發,但拿來釣鱧科魚種也會有不錯的效果,此擬餌因鉤尖朝上,而上方的鋼絲組除了能誘魚之外還有防纏,減少掛底的妙用,所以我們可以拿來攻水草區,枯木堆等,另可搭配附加型軟餌來增加擬餌的動態。
硬餌與軟餌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有各種不同的泳層,而且較適合在空曠水域中使用,購買時包裝上會標明下水後會懸浮於水中,或沉在水底,知道浮沉後,必須了解對象魚的習性來分別路亞的潛入深度和泳姿,再藉由釣者正確的晃餌技巧做出不同的游移動作來引誘魚兒上鉤。以下將介紹其中的撥水路亞(Popper)、攪泥路亞(Crank)、魚型路亞(Minnow)、鐵板路亞(JIG)、顫泳路亞(Vibration)。
1、撞水波趴(Popper)
撞水路亞,各家廠商的吻部設計皆不相同,但其目的也是要做出餌魚在水面上表現出的活潑生態,進而引起目標魚的注意。撥水路亞與一般魚型餌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別,當中也就是在魚體吻部有一凹槽,能使釣手在晃餌的同時,藉由此凹槽拖曳撞擊水面產生大小不一的水花,進而引起魚兒攻餌的欲望,釣手的操竿技巧與收線速度需模擬魚兒水面的泳 姿,若運用不當反而會造成魚兒懼怕的反效果。
2、小胖子(Crank)
Crank的特徵是有一片相當突出的大擾舌板,因此在拖曳晃動的時候,沒那么快浮上水面,可以壓水做出更多、更誇張的泳姿吸引注意。通常都較為肥胖,形狀相當可愛,由於大部分的Crank都會在身體內部配備響珠,移動時能發揮聲響,因此聲音加上泳姿便造就了誘魚的最佳組合。之所以分類成擾泥型路亞,是因為除上述兩項誘魚因素,有時為求更明顯的效果會大幅度收竿與收線,碰底時會因其擾舌板和水底所攪拌產生的泥霧,使假餌本身看起來正在進行挖掘的動作,而更像是急著尋找躲避的小魚,因而引發對象魚更大的注目,而將原本不願意吃餌的魚也吸引了出來,由於較為肥胖所以稱作『小胖子』,而與Minnow『魚型路亞』的差別之處。
3、米諾(Minnow)
最早的人工擬似餌就是以
鰷魚來的外型來仿製的,所以魚型是所有擬餌當中最為擬真且最基本的一型,其中的差異只在於泳層的不同與外表塗裝的差異,外型上多以細長體態呈現。每一隻魚型路亞在出廠時就已經將它的泳姿與泳層設定好,除了簡單的拖曳就能讓它搖擺前進之外,藉由釣者也能做出許多特殊的動作,如"竄逃"仰頭"翻身"跳出水面等動作,晃餌的動作比軟餌簡單許多,淡水環境一般常用的重量有3.5g~11g。顏色的選用上,清晨與黃昏咬餌欲最為旺盛的時機,可選用亮色系、原色系、腹部帶點珠紅,或者有鱒魚花紋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其它非咬餌時段則選用較明顯塗裝或暗色系消光霧面等種類,在咬餌欲最差時則選用鮮艷誇張的顏色刺激咬餌,也可將擬餌的尺寸縮小降低魚兒的戒心。
4、顫泳ⅥB路亞(Vibration)
『ⅥB路亞』在水中遊動是『之』字型的方式活動,它的原創理念是希望路亞在水中、藉由本身身體搖晃所產生的擾流來吸引對象魚。因此從外觀上可明顯看出,Vibration路亞本身是沒有擾舌板設計的,也由於沒有多餘的配件,使得路亞在拋投落入水面的時,不會產生太大的聲響或水花使魚受到驚嚇,因此在遇到對象魚較為敏感挑嘴時,是最好的使用時機。大部分的顫泳型路亞特性都是沉水(sinking)的,這與其他種類路亞都是浮水性(floating)有很大的區別,意即我們可以等待路亞下沉至設定的泳層,再開始收線擺動路亞,也難怪乎有人將這種路亞,稱為『全泳層路亞』。
5、鐵板路亞(JIG)
鐵板路亞是興盛的沿海釣法,假餌的長相就如一塊鐵板,為了能夠滿足快速下沉的目的,鐵板本身都至少有3、400g的重量,在這種反覆從底部往上拉餌還必須發揮誘魚技巧,必須花費很大的力氣,作釣的對象魚又多為海中快速移動的魚種,因此無論釣獲與否,都是種對體力和耐力極限的挑戰,從而衍伸了許多針對鐵板路亞開發的專用釣具。一般主攻的對象多為回遊性青物類,如牛港、紅甘、
鮪魚等,特性是利用鐵板本身的顯著在水底的發光效果,搶占地盤誘發其攻擊欲望。
基本釣具
基本釣具: ①拋竿
②卷線器
③有色
魚線(看線垂釣亦是重點之一,最好選一些自我能夠輕鬆辨清的顏色。)
④擬餌
一般釣友只會拉竿卷線拉竿卷線,總以為假餌被魚拉跑再拉竿,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如左圖魚:反方向進攻中魚的機率很低,因為當魚兒見到假餌再要進攻的回響時間較短,而從後面進攻回響時間較長,那當線鬆掉的時候要及時拉線,不要等魚發現把餌吐掉了,線往兩邊跑,如果再不拉的話,那你就已經輸掉四分之三以上的中魚機率了。因此要選好工具,把握住釣魚最佳時機。
擬餌大致分硬餌軟餌,分浮水性沉水性,根據自身的情況明確選擇。
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
側線(皮膚對水溫反應),魚兒也有,擬餌釣在視覺及側線反應方面是最重要,視覺及側線反應要看天氣好壞,陰天用較顯眼的白色與粉紅色,大白天用銀色或黃色,當然還要看水的顏色,水濁時可能自然色黑色或紅色好用,水清時反而是青色與茶色,此外還得考慮到光的折射問題,水溫及水質的問題,但是有兩個顏色是絕對的,就是紅色與黑色。紅色是因為動物在驚嚇時腹部是會呈現出的色澤或粉紅色,而黑色是太陽在上,假餌在水面上,魚在水下往上看,只能看到的顏色。
硬餌比較容易判讀,拋入水中後克立即分辨狀態,而軟餌在舞動時就比較需要技巧,擬餌釣是模仿受傷或弱小生物的動作,必須安先在水面上拖拉看看,看這個假餌是如何跳動何時要拖拉,中層跑法。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拉跑,明白後再拋投出去,用同樣的方法去拉動。
另外,地底的高低,是否有障礙物等因素也是影響可以影響到擬餌的選擇。我們要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分析,因地擇餌這樣才能收穫多多。
操竿手法
核心提示:雖然按照擬餌的釣法可以橫跨淡水釣與海水釣二大系統,而且擬餌的種類達十大類幾千種之多,但是,要如何才能玩好擬餌釣法,主要的操竿技巧則有五點,即為:“抽”、“擺”、“旋、“快”、“慢”五字訣。
一、“抽”:“抽”的操縱手法,是釣者在收回擬餌的過程中,不時以或大、或小的力道來抽動竿尖,此時水中的擬餌受大、小不等的外力牽引,會在水中呈上、下不正常的跳動、看起來極象一尾痙攣的魚兒。大魚只要一見到這種可乘之機,就會一下衝過來張口就咬。
二、“擺”:其操縱手法是釣手在收回擬餌的過程中,左、右不時的擺動竿尖,水中的擬餌呈小幅度忽左、右的擺盪,極象一尾受傷的小魚,正在逃避大魚的捕獵,因此,很容易激起大魚的攻擊意願。
三、“旋”:其操縱手法是釣手不時以竿尖劃出大、小不同的圓形,以此牽引的力道與方向使在水中運動的擬餌也跟著作出“特技”上、下旋轉,這種動作形如一尾垂死的魚兒,大魚看見了,沒有不趕上來吞食的道理,使用此法必須注意勿使母線糾纏竿尖。
四、“快”:“快”的操縱手法,顧名思議是快速收回擬餌之意。針對某些具有高速泳力的對象魚,如參、鯖、鰹、春、鮪魚等而言,假如擬餌沒有用高速來引誘,是無法激發他的捕食意願的。對這些魚越是高速度移動的擬餌,越能激發他們的活性。
五、“慢”:“慢”字的操縱手法與上述恰恰相反,因為不同的對象魚,有著不同的習性。有些魚移動速度極快,而有些卻不然,如鱧魚,這類型的魚兒多靠擬態或是“偽裝”來捕食。他們沒有太快的馳泳能力,要釣這二種魚只得以慢的速度來牽引擬餌。最適合的速度約每秒鐘轉動卷線器手把半圈到一圈之間,這樣的速度方能配合魚兒的泳力。這是釣友必須掌握的重要一環。
國內賽事
1、“路亞中國行”系列活動,包括賽事,公益,品牌評選。
2、國內民間較為著名的是在江西
龍虎山風景名勝區舉辦的“
國際溪流釣”比賽,該賽事有四五十支國內外路亞釣愛好者參賽,龍虎山舉辦的溪流釣採用的就是路亞和溪流釣結合的釣法,注重環保,賽手將釣起來的的魚(一般是
軍魚,喜歡肉食)放歸河內。自2006年開始已經舉辦了5屆,在國內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3、廈門馬鑾灣路亞基地舉行2014廈門路亞釣魚比賽,對象魚種有海鰱、鱸魚、石斑、美國紅鱸。
新聞報導
7月8日上午,陽光明媚,由
四海釣魚網和凱瑞士路亞釣具,共同舉辦的第十二次東莞路亞釣魚友誼賽圓滿成功。本次比賽共86人報名參賽,獲獎釣友8人,其中一位來自廣州市的釣友獲得本次單尾最重,和總重冠軍,路獲一條25公斤級草魚,打破東莞有史以來路亞比賽單尾最重記錄。
上午8:30,以選手抽籤的形式選定釣位,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大家各就各位。9:00,隨著裁判長一聲“比賽開始”的口令,大家舉竿甩鉤,收線。隨後,在規定的210分鐘比賽時間內,參賽選手用自己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精湛的釣魚技巧演繹了一場精彩的釣魚大賽。
本次東莞路亞友誼賽共設總重量、個人總尾數、個人單尾重量,以及優秀釣友四個獎項。最終總重量冠軍和單尾最重冠軍被來自廣州市區的一位釣友獲得。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提高釣友釣魚技能,豐富釣友生活內容,以及通過釣魚這種方式擴展人脈友誼,今後還會繼續的舉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