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視野下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是2021年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學科視野下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
- 作者:許宏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
- ISBN:9787510335686
- 類別:文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語言與教學
- 文學與翻譯
《跨學科視野下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是2021年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跨學科視野下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是2021年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成立之際,為了對俄羅斯–中東歐–中亞這一獨特地區展開多方位的立體研究,打造具有上外特色的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
《歐亞語言與文化研究》是一本2022年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宏。內容簡介 《歐亞語言與文化研究》匯集了2021年10月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的第3屆“跨學科視野下的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學者所提交的數十篇學術論文,論文作者來自國內外30多所高校,論文集內容主要涉及俄羅斯、...
(2001年第四、五期)、《中國民用飛機工業“入世”競爭力分析》(《軍事經濟研究》2001年第六期)、《論“入世”後國防工業布局安全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軍事經濟研究》2002年第一期)、《俄羅斯應對美國NMD的軍事方略研究》(《東歐中亞研究》2002年第二期)、《境外軍事工業寓軍於民的主要模式研究》,(《...
《外語研究的跨學科視野》是一部於2010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苗興偉、劉振前。內容簡介 《外語研究的跨學科視野》所收的論文中,胡壯麟的“談語言學研究的跨學科傾向”和張後塵的“語言學研究與現代科學發展”,從不同角度討論了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所收論文中也不乏跨學科探討,如孫炬的...
跨學科研究的現實與意識形態:在比勒費爾德跨學科研究中心的 工作經驗 論歷史學跨學科研究的必要性 俄羅斯跨學科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訪俄羅斯通訊院士羅麗娜·彼得羅夫娜·列賓娜 藝術史料中的8世紀末羅馬政治史 2015-2018年《愛西斯近期科學史書目》評析 專題史 18世紀英國同情的理論與實踐 近代俄國舊禮儀派的形成...
《跨學科視野下的警學研究》是2014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張連舉主編的《跨學科視野下的警學研究》共分 為六個部分,包括:警學理論的闡釋與辨析、犯罪學 理論與研究方法、公安科技與文化、偵查指揮與機制 、證據的蒐集與定位和群體性事件的防控。全書從內 容上看,一是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
《敞開的視界——跨學科與跨文化視野下的文學研究》是2016年9月2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耿幼壯。內容簡介 本書為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研究的著作,作者從跨文化、跨學科的視角對西方近現代語言文學先驅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闡析,研究還涉及藝術、神學和漢學等領域,為當代中外比較文學研究的研究方向和...
《跨學科視野下的人類學習行為及其評價》是202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跨學科視野下的人類學習行為及其評價》由筆者原來的博士學位論文《基於PISA的學習素養評價系統設計》中的“第二章研究的相關理論基礎”為藍本進行拓展、提煉而來。該書的特色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回顧了人類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從...
《跨學科視野下的法治發展》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跨學科法治發展研究的一個初步努力,主要是從跨學科的視角探討關於法治建構中的一些基礎性的如司法公正與依法裁判、證據規則問題,或者是如公益訴訟這類前沿性的問題,以及死刑這類在國際視野中關涉法治發展的重要領域;同時,現代法治的...
《對話與融合: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研究》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馬碩。內容簡介 本書由古代文學、文學理論、民間文學、現當代文學、文化人類學、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外國哲學等學科的論文多篇篡集而成。嘗試以溯源的視角發掘文史哲研究的歷史根源,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不同學科話語體系的交流與...
《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份認同:批評與探索》是2011年1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成洲。本書呈現的跨學科視野將進一步促進和深化文化身份認同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主題:文化身份的多元理論視角;傳媒、全球化與文化身份認同;文學和文化身份認同。內容簡介 “文化身份認同”是一個不同文化群體共同關注的...
跨學科視野下PIE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跨學科視野下PIE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是2023年12月1日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倪婕。
《跨學科視野下的戲劇理論新探索》是202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者在學習、繼承譚霈生戲劇理論的基礎上,從跨學科視野對戲劇本體論、戲劇創作論、戲劇批評論進行新探索的一個結晶。其“新”在於:一是從現象學視角對“戲劇性”“戲劇情境”等重要概念進行重新審視,進而對戲劇藝術的基本規律作出新...
雖然制度研究的歷史悠久,然而“制度”為何?它如何形成、如何呈現、如何研究?其變遷的動力又何在?很多問題仍未在學界達成共識。本書源自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跨學科視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講座,聚焦於“制度”這一極富內在張力的對象,邀請閻步克、邢義田、鄧小南、劉志偉、侯旭東、應星、周雪光、周黎安、...
《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創刊於2009年3月,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據2021年7月《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編輯部官網顯示,《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編輯委員會有委員41人。據2021年7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共出版文獻...
《符號學視野下的易學(精)/跨學科視野下的易學叢書》是2017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定。內容簡介 從字源學和文獻學等角度提出易卦本於指掌的假說,揭示甲骨文“貞”字的六合空間圖式,解開了“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的難題;原創了一個“不忘本來、吸收外來、著眼將來”的中國方——現代易學...
《跨學科視野下的詩經研究》是2010年3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致。本書是對《詩經》最前沿的跨學科視野下的思考。內容簡介 二○○九年四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與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邀請世界各地在《詩經》學方面有突出成績,並且在方法學上具有跨學科視野的知名學者,來港參加《跨學科...
《跨學科視野下的男性氣質研究》是2019年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隋紅升。內容簡介 本書從跨學科的研究視角對“男性氣質”這一文化命題和學術概念進行研究,通過對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化心理學、政治哲學、歷史文化學和文學等學科領域男性氣質研究成果和學術思想的辯證性分析、比較和梳理,以期為學界提供...
《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是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聯合大學套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內容簡介 鑒於當前文化遺產研究和保護人才急缺的形勢,全國許多高校都紛紛設立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專業。為給有志於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的青年才俊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北京聯合...
茅盾經歷了新舊中國兩個時代,見證並參與了中國翻譯理論的構建過程,其翻譯思想是中國翻譯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內容。茅盾翻譯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深遠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進行全面、系統和深入的研究。《跨學科視野下的茅盾翻譯思想研究》基於翻譯學學科理論和方法,通過社會學、文化研究和傳播學的跨學科視角,綜合採用...
《跨學科視野下的術語學研究》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青、劉和平。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六屆中國術語學建設暨術語規範化研討會的論文集。書中選錄的31篇論文是從全國各地學者的投稿中精選出來的。本書內容包括術語基礎理論研究與套用、術語規範與標準化、術語翻譯與教學等。本書充分展示了國內術語學研究...
2021年10月16日,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俄語教學研究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三屆“跨學科視野下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大會宣布了第三屆“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和“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的表彰決定,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俄語系曹國維教授獲“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這是...
第17一19章: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世界出版社副總編柴尚金;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陳之驊教授、北京大學劉祖熙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康春林教授、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所朱曉中教授在設計課題框架時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感謝中聯部陶濤同志參與了初期的寫作。特別感謝劉祖熙教授,在課題結項...
《北方法學》將積極推進法學理論和法制發展的深化研究,加強部門法學中具體法律制度的理論探討和系統分析,關注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外法律制度比較,發揮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其他國家法律研究的文化地緣優勢,既側重學術理論研究,也突出法學與社會現實關係密切的學科特點,為一些有代表性的實踐問題研究提供充分的陣地。《北方法學》...
第25章俄羅斯的生死劫:2016~2022(下)第一節 不是詛咒 第二節 脆弱大國 第三節 大隱患 第26章危機大擴散:2016~2022 第一節 中國能源之門:中亞 第二節 大國角逐 第三節 俄羅斯之憂:東歐 第四節 危機加油站:中歐 第27章中印角逐:2016~2022 第一節 印度包圍中國 第二節 美國愛恨交加 ...
哈薩克語專業學生應掌握外國語言知識、外國文學知識、國別與區域知識,熟悉中國語言文化知識,了解相關專業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形成跨學科知識結構,體現專業特色。能力要求 哈薩克語專業學生應具備外語運用能力、文學賞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信息技術套用能力、自主...
最佳化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區域布局,創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合作方式,鞏固發展與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教育交流,積極推進與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教育交流,深化與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方面的合作,推動與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等區域青少年交流,深度拓展合作交流空間和內涵。充分利用...
積極與中亞、西亞、中東及東歐國家開展能源、裝備製造、金融等領域合作,加強與蒙古、俄羅斯等國家在農牧業、礦產資源等領域合作,促進與日本、韓國及我國港澳台地區在旅遊、環保、文化、生物資源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強產業對接和市場開拓,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園區。 第二節 提升對外開放平台支撐能力 1.打造國際化對外開放...
1954年,北京大學捷克語專業建立,隸屬俄羅斯語言文學系。1956年,北京大學捷克語專業遷至北京俄語學院。1959年,北京俄語學院與北京外國語學院合併,捷克語專業併入波捷羅語系,後逐漸發展為東歐語系、歐洲語言系。1987年12月21日,《普通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本科專業目錄》印發,捷克語專業更名為捷克語言和捷克斯洛伐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