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是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聯合大學套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
- 作者:北京聯合大學套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頁數:373 頁
- ISBN:9787507751413
- 定價:68.00 元
- 裝幀:平裝
《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是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聯合大學套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
《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是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聯合大學套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北京聯合大學文化遺產研究所。內容簡介鑒於當前文化遺產研究和保護人才急缺的形勢,全國許多高校都紛紛設立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專...
都市遺產傳承 城市文化資本理論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的思考 康乾南巡視閾下的蘇州景觀格局研究 基於敘事的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策略探討 ——以杭州京杭大運河沿岸工業遺產為例 後申遺時代京杭大運河的審美價值解讀與文化帶建設探析 都市鄉村文旅融合 都市語境下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套用研究 ——以杭州“南宋古都”為...
《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份認同:批評與探索》是2011年1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成洲。本書呈現的跨學科視野將進一步促進和深化文化身份認同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主題:文化身份的多元理論視角;傳媒、全球化與文化身份認同;文學和文化身份認同。內容簡介 “文化身份認同”是一個不同文化群體共同關注的...
這份報告利用數位化與大數據技術,構建了一個基於多源數據融合分析的研究模型,創造性地提出一套“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指數評估體系”。在這一“三角”研究模型中,“資源與價值”重點考察城市擁有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規模與其具備的價值;“保護與發展”主要關注城市對遺產的保護水平及發展過程中對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
《對話與融合: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研究》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馬碩。內容簡介 本書由古代文學、文學理論、民間文學、現當代文學、文化人類學、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外國哲學等學科的論文多篇篡集而成。嘗試以溯源的視角發掘文史哲研究的歷史根源,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不同學科話語體系的交流與...
《跨學科視野下的世界史研究》是202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跨學科研究指運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學科的知識與方法進行學術研究。人類歷史包羅萬象,所以歷史學天然適合進行跨學科研究。就史實的挖掘、梳理而言,借用考古學、人類學、人口學、數學、物理學等學科的知識與方法經常是題中應有之義。就歷史現象...
《敞開的視界——跨學科與跨文化視野下的文學研究》是2016年9月2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耿幼壯。內容簡介 本書為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研究的著作,作者從跨文化、跨學科的視角對西方近現代語言文學先驅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闡析,研究還涉及藝術、神學和漢學等領域,為當代中外比較文學研究的研究方向和...
《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是2018年8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阡。內容簡介 農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悠久的農業文明創造了一批經濟與生態價值高度統一的土地利用系統,體現了獨特的動態保護思想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傳統農業則凝聚著鄉土社會中人與生態和諧共生的智慧。在民俗學...
人類文化遺產學是適應時代需要的新興學科,是一門內涵非常豐富、理論與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人類文化遺產學的研究領域包括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文化景觀、文化線路、產業遺產、文獻遺產、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等,具有綜合性、貫通性和套用性等特點。主要研究文化遺產的基本概念和總體構成,不同地域或時期...
《跨學科視野下的詩經研究》是2010年3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致。本書是對《詩經》最前沿的跨學科視野下的思考。內容簡介 二○○九年四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與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邀請世界各地在《詩經》學方面有突出成績,並且在方法學上具有跨學科視野的知名學者,來港參加《跨學科...
“無界論壇”為有識之士提供了登高一呼的場所,“無界”暗示了“國際與國內”“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工程與文化”“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與“共享”。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不僅武漢,威尼斯、羅馬、京都、北京、上海這些城市同樣面臨困境與選擇,同樣需要跨學科專業人士的共同努力,需要國際、國內...
在國際視野下,加強文化遺產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保護、傳播與影響,並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催生新興產業,將會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科技領域未來一個時期的主旋律。許多國家為搶占未來的制高點和話語權,紛紛將文化遺產保護納入本國和本地區的科技規劃或單獨設立科技行動計畫,例如,歐盟的“地平線2020計畫”、...
《跨學科視野下的法治發展》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跨學科法治發展研究的一個初步努力,主要是從跨學科的視角探討關於法治建構中的一些基礎性的如司法公正與依法裁判、證據規則問題,或者是如公益訴訟這類前沿性的問題,以及死刑這類在國際視野中關涉法治發展的重要領域;同時,現代法治的...
本書是著者在學習、繼承譚霈生戲劇理論的基礎上,從跨學科視野對戲劇本體論、戲劇創作論、戲劇批評論進行新探索的一個結晶。其“新”在於:一是從現象學視角對“戲劇性”“戲劇情境”等重要概念進行重新審視,進而對戲劇藝術的基本規律作出新的闡發;二是提出“戲劇詩境”“隱性跨文化戲劇”“隱性藝術家”等新概念,...
《跨學科視野下的人類學習行為及其評價》是202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跨學科視野下的人類學習行為及其評價》由筆者原來的博士學位論文《基於PISA的學習素養評價系統設計》中的“第二章研究的相關理論基礎”為藍本進行拓展、提煉而來。該書的特色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回顧了人類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從...
《符號學視野下的易學(精)/跨學科視野下的易學叢書》是2017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定。內容簡介 從字源學和文獻學等角度提出易卦本於指掌的假說,揭示甲骨文“貞”字的六合空間圖式,解開了“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的難題;原創了一個“不忘本來、吸收外來、著眼將來”的中國方——現代易學...
《多面的制度 : 跨學科視野下的制度研究》是202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步克、邢義田、鄧小南。內容簡介 從三皇五帝到品秩爵位,從中央集權到地方自治,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從正式規章到潛在規則,在古往今來的社會發展中,“制度”扮演著多種多樣的角色,也一直是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保護的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的光山花鼓戲發展之路探究 ——以文殊鄉花鼓戲為例 從文化空間視角看節慶民俗的保護 ——以大關苗族花山節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智慧財產權保護之探索 ——基於雲南耿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與困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化研究 ...
《跨學科視野下的術語學研究》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青、劉和平。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六屆中國術語學建設暨術語規範化研討會的論文集。書中選錄的31篇論文是從全國各地學者的投稿中精選出來的。本書內容包括術語基礎理論研究與套用、術語規範與標準化、術語翻譯與教學等。本書充分展示了國內術語學研究...
《跨學科視野下的警學研究》是2014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張連舉主編的《跨學科視野下的警學研究》共分 為六個部分,包括:警學理論的闡釋與辨析、犯罪學 理論與研究方法、公安科技與文化、偵查指揮與機制 、證據的蒐集與定位和群體性事件的防控。全書從內 容上看,一是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
III. 跨文化與國別區域研究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眼中的“歐洲” 畢洪業 / 264 發展、安全與環境保護:俄羅斯新北極政策評析 韋進深 朱文悅 / 272 伊凡雷帝到十月革命間俄國軍事改革的措施及其影響 白屹 / 289 烏克蘭新教育法的前“因”後“果”考 梅穎 宋霞 / 298 捷克文化中的胡斯形象 陳歡歡 / 304 “一帶一...
跨學科視野下PIE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跨學科視野下PIE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是2023年12月1日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倪婕。
《跨學科視野下的男性氣質研究》是2019年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隋紅升。內容簡介 本書從跨學科的研究視角對“男性氣質”這一文化命題和學術概念進行研究,通過對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化心理學、政治哲學、歷史文化學和文學等學科領域男性氣質研究成果和學術思想的辯證性分析、比較和梳理,以期為學界提供...
《跨學科視野下的茅盾翻譯思想研究》基於翻譯學學科理論和方法,通過社會學、文化研究和傳播學的跨學科視角,綜合採用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縱向考察了茅盾翻譯思想的發展變遷,橫向聚焦了茅盾翻譯思想與翻譯實踐的互動關係,深入探尋茅盾翻譯思想形成發展的原因,反思探討茅盾翻譯思想對當下...
主要從事全球聚居史、建築人類學、鄉村建設、遺產保護與更新等領域研究,致力於從跨學科、跨地域視角建構聚落建築的空間-社會理論,調查足跡遍及近40國200餘個傳統聚落。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多項,出版專著、譯著多部 ,主編“建築人類學·跨文化的視野”叢書(清華大學出版社),發表中英文論文30餘篇。長期從事...
張河清主要從事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旅遊競爭力評價、傳統村落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研究工作。學術論著 據2023年9月廣州大學管理學院官網數據,張河清出版學術專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承擔項目 截至2022年11月,張河清主持完成國家級科研課題4項、省部級科研課題15項,主持完成100多項...
74.吳必虎、張驍鳴,2016,旅遊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基礎。旅遊學刊,31(10):16-18. [63] 75.吳必虎、王夢婷,2016,全域旅遊:發展哲學與政策工具。中國旅遊教育藍皮書(2016),中國旅遊出版社,175-181. 76.吳必虎,2016,基於鄉村旅遊的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社會科學家,2016(2):7-9. [64] ...
主議題涉及到黃河流域音樂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音樂生態學研究、傳統音樂與新科技關係研究、跨界族群音樂文化研究、戲曲音樂與戲曲藝術研究、民族音樂創作研究、古琴音樂文化研究、傳統音樂研究的新視野等九個相關議題。會後有李寶傑、袁建軍等發表年會綜述。2014年7月11日至15日,“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八...
《鶴湖文史輯刊》為深圳市龍崗區客家民俗博物館的館刊,為突出其科學研究及學術交流的功能。聚焦於深圳本土客家群體,致力於挖掘、展示深圳本土特色客家文化,探索客家文化保護與活化、繼承和創新。刊物關注深圳客家建築的對比研究、“新客家”的民族志調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下的客家文化研究、客家研究的學術史等...
總書記視察殷墟時進一步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繫”“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安陽師範學院坐落於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長期以來,學校依託得天獨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