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康復

跟骨骨折康復

跟骨骨折康復主要是針對疼痛和關節功能的評定,骨折後康復可以協調固定與運動之間的矛盾,預防或減輕併發症的發生,使其朝向骨折癒合的方向發展。

康復治療常用方法有物理療法和作業療法以及中醫傳統康復療法。科學地使用物理治療可有效地控制感染、消除腫脹、促進創面修復、軟化瘢痕等。運動療法則是以恢復功能為目標的治療性訓練。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跟骨骨折康復
  • 發病部位:跟骨
  • 主要症狀:骨折
  • 傳染性:無傳染性
疾病簡介,臨床治療原則,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常見康復問題,康複評定,疼痛的評定,關節功能評定,康復治療,機制與作用,治療方法,預防,

疾病簡介

(一)定義:以足跟部劇烈疼痛,腫脹和瘀斑明顯,足跟不能著地行走,跟骨壓痛為主要表現的跟骨骨折
(二)流行病學:跟骨骨折較為常見,約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易發生於中年男性。
(三)病因:多為高能量損傷,例如高處墜落,足部著地後足跟遭受撞擊或者車禍所致。跟骨骨折為跗骨骨折中最常見者,約占全部跗骨骨折的 60% ,多由高處跌下,足部著地,足跟遭受垂直撞擊所致。
1、跟骨結節縱行骨折 多為高處跌下時,足跟外翻位結節底部著地,結節的內側隆起部受剪下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處理。
2、跟骨結節水平(鳥嘴形)骨折 為跟腱撕脫骨折的一種,如撕脫骨塊小,不致影響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過結節的 1/3 ,且有旋轉及嚴重傾斜,或向上牽拉嚴重者,可手術復位,螺絲釘固定。
3、跟骨載距突骨折 為足內翻位時,載距突受到距骨內下方衝擊而引起,極少見,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將其推歸原位,用短腿石膏固定 4~6 周。
4、跟骨前端骨折 較少見,損傷機制為前足強烈內收加上跖屈,應拍 X 線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 4~6 周即可。
5、接近跟距關節的骨折 為跟骨體的骨折,損傷機制亦為高處跌下跟骨著地,或足跟受到從下面向上的反衝擊力量而引起,骨折線為斜行,X 線片正面看,骨折線由內後斜向前外,但不通過跟距關節面,因跟骨為骨松質,因此軸線位觀,跟骨體兩側增寬;側位像,跟骨體後一半連同跟骨結節向後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搖椅狀。
(四)發病機制
1、垂直壓力 約有80%的病例系因自高處跌下或滑下所致,視墜落時足部的位置不同,其作用力的方向亦不一致,並顯示不同的骨折類型,但基本上以壓縮性骨折為主,此外尚依據作用力的強度及持續時間不同,其壓縮的程度呈不一致性改變。
2、直接撞擊 為跟骨後結節處骨折,其多系外力直接撞擊所致。
3、肌肉拉力 腓腸肌突然收縮可促使跟腱將跟骨結節撕脫,如足內翻應力過猛則引起跟骨前結節撕脫;而外翻應力則造成載距突骨折或跟骨結節的縱向骨折,但後者罕見。
(五)臨床分型
1、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
Sanders根據CT30°半冠狀位掃描,最大程度顯示距下關節後關節面,將跟骨平均分為3柱,跟骨後關節面由平行於跟骨縱軸的A.B兩線分為3 個等大的區域,產生3種潛在的骨折塊,外側、中央、內側(圖1);
I型:所有無移位的關節內骨折
II型:後關節面2片段骨折,根據骨折線的位置分為A.B.C3個亞型
III型:後關節面3片段骨折,按照2個骨折線的位置分為AB.AC或BC3個亞型
IV型:後關節面4片段骨折,為嚴重的粉碎性關節內骨折,常不止4個骨塊。
2、根據骨折線是否波及關節面一般分為以下2型:
(1)關節外型 指不波及跟距關節的骨折,包括:
①跟骨後結節骨折(圖2):又有縱形骨折,橫形骨折及撕脫性骨折之分。
②跟骨前結節骨折(圖3):如圖所示,其骨折線穿過跟骨前結節。
載距突骨折(圖4):表現為跟骨之載距突呈斷裂狀,多伴有移位。
④結節前方近跟距關節之骨折(圖5):實際上此處已波及關節,在處理上應注意。
(2)關節型骨折 視其形態及受損程度等又可分為以下4型(圖6):
①舌型(tongue type)骨折:多系垂直暴力所致。
②壓縮型(depression type)骨折:亦因縱向垂直外力所引起。
③殘株型(stump type)骨折:即波及距骰及跟距關節的縱(斜)向骨折。
④粉碎型(crush type)骨折:多由強烈的壓縮暴力所致。

臨床治療原則

非手術治療

(1)無移位的跟骨骨折:包括骨折線通向關節者,用小腿石膏托制動4~6周。待臨床癒合後即拆除石膏,用彈性繃帶包紮,促進腫脹消退。同時作功能鍛鍊。但下地行走不宜過早,一般在傷後12周以後。
(2)有移位的骨折:如跟骨縱行裂開,跟骨結節撕脫骨折和跟骨載距突骨折等。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復位,然後用小腿石膏固定功能位4~6周。後結節骨折需固定於跖屈位。
(3)60歲以上老年人的嚴重壓縮粉碎性骨折:採用功能療法。即休息3~5天后用彈性繃帶包紮局部,再作功能鍛鍊,同時輔以理療按摩等。

手術治療

(1)跟骨舌狀骨折、跟骨體橫形骨折波及關節並有移位者:可在麻醉下用骨圓針撬撥復位,再用小腿石膏固定於輕度跖屈位4~6周。
(2)有移位的跟骨橫形骨折、舌狀骨折以及跟骨後結節骨折:應行切開復位,加壓螺絲釘內固定。術後石膏固定於功能位4~6周。
(3)青壯年的跟骨壓縮骨折甚至粉碎性骨折:有人主張早期即行切開復位並植骨,以恢復跟骨的大體形態及足縱弓。視情況用或不用內固定。術後用小腿石膏固定6~8周。
(4)跟骨嚴重粉碎性骨折:有人主張早期行關節融合術,包括跟距、跟骰關節。但多數人主張先行功能療法,以促進水腫消退,預防肌腱、關節粘連。待後期出現併發症時,再行足三關節融合術
(5)手術方式:
目前,顯露跟骨最流行的的切口是外側延長的 "L"型切口。這切口手術的特點是將跟骨外側面所有軟組織整塊一同向上掀起,掀起的皮瓣中包含腓骨肌鍵和腓腸神經。這切口的優點是允許充分的顯露跟骨整個外側壁和距下關節的後關節面。用於軟組織牽開的2mm克氏針分別插入腓骨的外踝、距骨頸和骰骨,考慮到皮瓣牽開的"不接觸"技術。這延長切口的缺點是,比較非延長切口可引起更嚴重的腫脹和疼痛;儘管對跟骨內側壁能夠間接的復位,但是不能夠直接顯露。
①骨圓針撬撥復位及固定:手術在麻醉後氣囊止血帶下進行。於跟骨後結節跟腱外側方,用尖刀戳一小口,由此插入一粗骨圓針,到近折塊內(圖7)。然後將膝屈曲,以鬆弛腓腸肌。術者握住骨圓針向足跖面下壓,使骨折塊復位。最後將骨圓針擊入遠位骨折塊內固定(圖8)。
②切開復位加壓螺絲釘內固定:自外踝後下2~75px始向前作一弧形切口,止於舟骨(圖9)。切開深筋膜後,將腓骨肌腱牽向後方,顯露跟骨體橫形骨折及跟距關節(圖10)。直視下用骨膜剝離子將移位骨折復位,由後骨折塊的外面向前上用一枚加壓螺絲釘固定(圖11)。舌狀骨折或後結節骨折螺絲釘由上向下固定(圖12)。
③切開復位和骨移植術:切口及軟組織顯露同上,顯露距骨下關節面和壓縮凹陷的跟骨骨折及其關節面。用骨膜剝離子插至跟骨凹陷骨折下緣,將壓縮的骨折塊撬撥復位(圖13)。殘留空隙填以取自髂骨的三面有皮質骨的骨塊(圖14)。術後用石膏固定功能位6~8周。
如系壓縮粉碎形骨折,Böhler角消失,可在手術切開後,由骨折處插入骨膜剝離子,將後骨折塊向後下撬撥,以恢復Böhler角和足縱弓。殘留空隙如上植入骨塊。
④關節融合術:此處介紹兩種方法,均以後期出現創傷性關節炎為指征。
跟距關節旋轉植骨憶擴釘內固定術:取距下關節外側橫形切口,長約100px。切開深筋膜後,顯露距下關節中部,清除距骨竇內的纖維脂肪組織。如距下關節間隙變窄,可用12.5px寬的骨刀,鑿除其上下軟骨及部分骨質。然後用內徑1.5~50px的環鋸,跨越跟距關節由外向內開窗,取出骨芯。將憶擴釘在0~5℃冰水中浸泡約5min後夾閉,植入骨芯中央擴大了的關節隙中。將骨芯旋轉90°,植回骨窗內(圖15,16)。術後石膏固定同前。
憶擴釘由水平臂和兩斜臂組成。水平臂可防止該釘滑入關節腔內,兩斜臂遠端張開距為1.5~50px。由鎳鈦形狀記憶合金加工後經熱處理而成。其特性是在O~5℃冰水中浸泡5min後變軟,可被夾閉。復溫至37℃左右,兩斜臂自行擴張(圖17)。利用擴張時的擴張力,擠壓固定植骨塊。故對骨塊有加壓作用,可促進植骨癒合。我們除在頸前路旋轉植骨套用外,尚在腰椎滑脫前路旋轉植骨融合,踝關節融合和距下關節融合中套用,效果良好。其指征是無內或外翻畸形者。
足3關節融合術:取足外側相當於跟距關節平面的弧形切口,起自外踝後下2~75px,止於舟骨前面,足背動脈外側(圖18)。切開深筋膜後,向內牽開趾長伸肌腱,向後牽開腓骨肌腱。切開跟距、距舟和跟骰關節,顯露此3關節的關節面,清除距骨竇內纖維脂肪組織,用2.5~75px寬的骨刀,分別截去此3關節的軟骨面。如有內、外翻或跖屈畸形時,注意在截骨的同時予以矯正(圖19)。然後將各關節面對合逐層縫合切口。厚棉墊包紮,小腿石膏托固定2~3周。拆線後換小腿管型石膏再固定8~10周。
⑤跟骨截骨術:由於跟骨橫形壓縮骨折,早期未予復位,Böhler角及足縱弓消失,但距下關節創傷性關節炎不明顯或較輕者,可行此手術。跟外側微弧形切口(圖20),切開深筋膜後將腓骨肌牽向前上方。骨膜下剝離跟骨上後、外側及跖面。將跟骨作楔形截骨,取出三角形骨塊後,用一枚加壓螺絲釘由跖面向上固定(圖21)。術後固定同前。

常見康復問題

1、疼痛 跟骨骨折早期的炎症反應及晚期的創傷性關節炎,均可出現疼痛、酸脹不適,程度及持續時間不盡相同,並有可能引起其他許多問題,因此解除疼痛是康復治療的重要目的,也是患者的迫切要求。
2、關節活動障礙 因肌肉不能有效的發揮收縮運動,致使靜脈及淋巴回流不暢,組織間隙中漿液纖維性滲出物和纖維性粘連。由於關節囊韌帶、肌肉、肌腱繼發的攣縮,這些都是關節活動障礙的常見重要原因。
3.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跟骨骨折造成足後部疼痛及踝關節活動障礙,從而使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穿衣、修飾、提物、個人衛生、站立行走及二便控制等基本活動受到限制。
4.心理障礙跟骨骨折後遺關節僵硬,症狀可能反覆發作,時輕時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悲觀、恐懼和焦慮的心理。

康複評定

疼痛的評定

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疼痛的部位與病變的類型和部位有關,一般患病關節周圍,亦可造成臨近關節的疼痛,同時因健側肢體活動、負重代償,造成健側肢體疼痛,亦或因站立、步行姿勢異常,造成腰背部疼痛不適。
1.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評分法)
VAS評分法簡單、快速、易操作,在臨床上廣泛套用,是測定疼痛強度的常用方法。取一條長度為100mm的直線,直線左端(或上端)代表“無痛”,直線右端(或下端)代表“無法忍受的痛”。測試者要求患者將自己感受的疼痛強度標記在直線上,線左端(或上端)至標記點之間的距離即為該患者的疼痛強度。每次測定均使用未畫過標記的直線,以避免患者比較前後標記而產生主現性誤差。VAS評分法不僅可以測定疼痛的強弱程度,也可以測定疼痛的緩解程度及其它方面如:情感、功能水平的程度等。
2. 簡化的McGill疼痛評分表
McGill疼痛評分表(MAP)是國際公認的描述與測定疼痛的量表,將疼痛分為感覺性、情緒性和判斷性三大類20 亞類,含 78 個詞,能靈敏有效地測定疼痛的性質和強度,但因辭彙較多,難以準確理解,有些詞難以找到中文對應詞,在臨床套用中受到一定限制。簡化MPQ 將辭彙縮減為15 個,並增加了視覺模擬量表(VAS)內容,使其實用性大大提高。臨床實驗證實,與標準 MPQ 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國內有人套用簡化 MPQ 對急性痛、慢性痛和術後痛患者的疼痛性質、強度及治療前後的變化進行了比較,表明簡化MPQ 信度高、效度好,簡便易行, 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測痛工具。簡化的McGill疼痛評分表主要包括6項指標:選詞項目數、疼痛分級指數(PRI)感覺分、情緒分和總分、目測類比定級(VAS)與現有疼痛強度(PPI)。

關節功能評定

1、骨折癒合情況:注意骨折對位對線、骨痂形成情況;注意發現是否存在延遲癒合或未癒合、假關節形成、畸形癒合等癒合不良情況;注意有無感染及血管、神經損傷、關節攣縮、骨化性肌炎等併發症。
2、關節活動度評定
(1)關節活動度的測量
1)關節活動度可以分為被動運動主動運動兩種測定方法,原則上取被動測定值作為記錄,如果需要合併記錄主動運動測定值時可在括弧內記入並註明主動運動字樣。
2)使用具有較長測量臂的角度儀,至少每遞增5°為一刻度。
3)在肢體選定顯而易見且容易掌握的部位安放角度儀的基本軸和移動軸臂。
4)測量時先將角度儀的基本軸及移動軸相重合為0°,然後使移動軸隨著關節的運動而相應移動,度數增加。
5)具有多關節運動的場合,原則上採取避免受到影響的體位進行測量。
(2)測定數值的表示
1)關節活動度的測定數值以基本體位0°位(neutral zero method,約與解剖學的體位相一致)作為基準來表示。
2)測量關節活動度時,如根據病例採取不同的測量方法或者與關節活動度有關內容應該隨測量值一併記入。
3、肌力評定
(1)手法肌力檢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國際普遍通用的手法肌力檢查方法為1916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Lovett所提出的6級分級法,具體如下:
· 0級:零(zero)無關節活動,無肌肉收縮
· 1級:微弱(trace)有肌肉收縮但無關節活動
· 2級:差(poor)去重力情況下關節作全範圍運動
· 3級:可(fair)抗重力情況下關節作全範圍運動
· 4級:好(good)抗中等阻力關節作全範圍運動
· 5級:正常(normal)能抗最大的阻力關節作全範圍運動
1983年美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在Lovett肌力分級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如被測的肌力逼某級稍強時,可在此級右上角加“+”,稍差時則在右上角加“-”。具體如下:
0 級~~~未觸及肌肉的收縮。
1 級~~~可觸及肌肉有輕微收縮,但無關節運動。
1+ 級~~~可觸及肌肉有強力收縮,但無關節運動。
2- 級~~~解除肢體重力的影響,關節活動到最大範圍的50%以上,但不能達到最大活動範圍。
2 級~~~解除肢體重力的影響,關節能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
2+ 級~~~解除肢體重力的影響,關節能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如抗重力可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的50%以下。
3- 級~~~抗肢體本身重力,關節能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的50%以上,但不能達最大活動範圍。
3 級~~~抗肢體本身重力,關節能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
3+ 級~~~抗肢體本身重力,關節能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且在運動終末可對抗輕微阻力。
4- 級~~~能對抗比輕度稍大的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
4 級~~~能對抗中等度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
4+ 級~~~能對抗比中等稍大的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
5- 級~~~能對抗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
5 級~~~能對抗充分阻力活動到最大活動範圍。
若檢查時有痙攣加“S”或“SS”(S-spasticity),如有攣縮加“C”或“CC”(C-contracture),以示該肢體有特殊情況。
(2)器械肌力檢查:當肌力超過3級時,須使用專門器械進行肌力測試,以作進一步細微精確的定量評定。根據肌肉不同的收縮方式施行不同的測試方式,包括等長肌力檢查、等張肌力檢查及等速肌力檢查。
4、感覺功能評定,檢查病人有無合併神經損傷。

康復治療

機制與作用

具體作用:
1、促進腫脹消退;
2、預防或減輕肌萎縮
3、防止關節粘連、僵硬
4、促進骨折癒合
5、提高功能障礙後期手術的效果

治療方法

為便於臨床康復治療,關節內骨折後的康復大致以時間劃分為骨折固定期(早期)和骨折癒合期(後期)兩個階段。
1、骨折固定期(早期)
(1)患肢抬高:有助於腫脹消退,患肢的遠端必須高於近端,近端要高於
心臟平面。
(2)物理療法:作用為消炎,減輕腫脹,緩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痂形成,促進骨折癒合,軟化瘢痕,松解粘連。
超短波:患部對置,骨折1 周內,無熱量, 10分鐘/ 次,1 周以後,微熱量,10~15 分鐘/ 次, 1次/ 天 ,20~30次為1療程。此法可在石膏外進行,但有金屬內固定物時禁用。
②紫外線:骨折體表部位,弱紅斑量或中紅斑量,每日或隔日1 次,6 ~8 次為1 療程。如局部石膏固定,可在健側相應部位照射。
磁療:選用脈衝電磁療法,患肢位於環狀磁極中,或採取患部對置法,2 0 分鐘/ 次,1 次/ 天, 20次為1療程。
④超音波、音頻電或超聲- 中頻電療均可套用。
⑤按摩:在骨折部位的近心端進行按摩,使用向心性手法,1 5 分鐘/ 次,1 ~2 次/ 天。
(3)運動療法主動運動是預防和消除水腫的最有效、最可行和花費最少的方法。主動運動有助於靜脈和淋巴回流
①傷肢近端和遠端未被固定關節的各個軸位上的主動運動,必要時給予助力。每次1 0 分鐘左右,每日數次。注意逐漸增加活動強度,以免影響骨折端的穩定。上肢應注意肩關節外展、外旋與手掌指關節屈伸運動及手的功能位;下肢應注意踝關節背屈運動及背屈位。老年患者更應注意防止肩關節粘連和僵硬發生。
②行固定部位肌肉有節奏的等長收縮訓練,以預防廢用性肌萎縮,並使骨折端對合有利,促進骨癒合。每次訓練1 0 分鐘左右,每日數次。
③關節內(面)骨折,應儘早開始功能訓練,既可促進關節軟骨面的修復塑形,亦可減輕關節內粘連。一般在固定2 ~3 周后,每日短時取下外固定裝置,進行損傷關節不負重的主動運動被動運動,運動結束後,繼續原位固定。若固定時無特殊需要,關節應置於功能位。這樣,既可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利用相應關節面的研磨塑形,並減少關節內的粘連。
④健肢和軀幹部應儘可能維持其正常活動,以改善全身狀況,防止合併症(壓瘡、呼吸系統疾患等)的發生。
2、骨折癒合期(後期)
每種骨折都有個大致的癒合時間,但每個骨折都必須根據自己的癒合過程和徵象來判斷其是否完成了癒合。當骨折尚未癒合,而判斷錯誤並去除固定,甚至過早地使用患肢,就會使本來位置良好的骨折變形,最終造成畸形癒合。骨折從臨床癒合到骨性癒合需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功能訓練的強度和時間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滯後。要根據患者骨折的部位、程度、年齡以及整復、固定的方式做出科學的選擇。骨折後患肢從非使用性運動過渡到正常運用,應具備三個條件:(1 )骨癒合;(2 )足夠的肌力;(3 )一定範圍的關節R O M 。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消除殘存的腫脹,軟化和牽伸纖維組織,增加關節活動範圍,增強肌力和訓練肌肉的靈巧度。
1)關節活動度訓練
a、助力主動運動
限制解除後肢體難以自主活動,可採用助力運動,以後隨著關節活動度的改善,可減少助力。
b、主動運動:受累關節進行各運動軸方向的主動活動,包括擺動訓練、牽張訓練等。運動幅度應逐漸增大,在患者耐受範圍內進行,每次3 0 分鐘左右,每日數次。有時為提高治療效果,宜每小時進行一次,每次5 ~1 0 分鐘。
c、被動運動:對有組織攣縮及粘連嚴重,造成主動運動及助力運動無效者,可採用被動牽拉或關節鬆動技術,來鬆動僵硬的關節,但牽拉應平穩、輕柔,不應引起明顯疼痛和腫脹。切忌暴力,以免造成新的組織損傷。
方法有:關節連續性被動運動。手法治療。牽引療法
2)肌力增強訓練
a、肌力增強運動
被動運動:當肌力檢查評定為0-1級時採用
助力主動運動:當肌力檢查評定為1級或2級時採用
主動運動:恢復到3級肌力時開始主動運動訓練。
抗阻運動:當肌力檢查評定為4-5級時採用
b、等長運動:在要求保持術後體位的期間內需要進行等長性運動。如圖8所示等長肌力訓練。
c、等張運動:隨著關節活動度的擴大及主動運動的增大,開始進行等張性運動。如圖9所示髖關節外展抗阻運動對抗彈性帶拉力下髖外展以增強肌力。
d、等速運動:動態性訓練使肌力以迅速增加,等速性運動可進一步強化肌力。常見的訓練速度為60°/s,120°/s和180°/s的收縮速率。如圖10所示等速運動強化訓練。

預防

很多人在骨折後才會想起來要鍛鍊身體,想起來要吃東西進補。凡事都要有個事先的打算,小編為你介紹骨折的預防與保護的幾種方法:
(一)練功強身:應積極長期地堅持鍛鍊,增多在戶外活動時間,多呼吸新鮮空氣,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可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保健操等項目。多活動能使血液中的鈣質更多地在骨骼記憶體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減少骨折的發生。
(二)多曬太陽:陽光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而鈣的代謝依賴維生素D的作用;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體內鈣的形成和吸收,維持正常的鈣磷代謝,使骨骼中鈣質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
(三)未病先防:老年人不宜到人多和車多的地方活動,下雨、下雪或地上積水、結冰時不要外出,以免跌倒而發生骨折。不要攀登梯子或爬高活動,不宜在陡坡上行走,因老年人下肢無力,反應遲鈍而易跌倒。平時出門時,須緩步慢行,若有眼花、耳聾、頭暈等症狀時儘量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有幫助攙扶走路或手拄拐杖。夜間上廁所之前,應先在床沿坐上片刻,以使腿部肌肉力量處於興奮狀態,並可防止體位改變時的一時性低血壓的發生。洗澡時,要準備好小凳子,坐著穿褲和鞋,防止跌倒。
(四)飲食調攝:多吃蔬菜、蛋白質和富有維生素的飲食,可防止骨質疏鬆的發生和發展。骨折早期飲食宜清淡,以利於祛瘀消腫,後期應偏味重,選擇合適的飲食調補肝腎,有利於骨折的癒合和功能的恢復。
(五)密切觀察:當遭受損傷後,如懷疑有骨折應及時去醫院診治。在轉送途中,應採取必要的臨時固定措施。如上肢骨折套用木板將手臂固定,木板長度應超過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面。也可將骨折的手臂與胸部縛在一起固定。下肢骨折可用長木板將傷肢縛扎在一起,木板長度上至腋下,下應超過腳跟,或可將患肢與另一健肢縛扎在一起固定。脊柱骨折應由雙人平行搬至木板上縛扎固定,頸椎骨折應將頭部兩側用沙袋墊好,限制頭部活動,然後才能送醫院。如有出血,套用清潔布臨時包紮傷口,然後用止血帶結紮。一般止血帶結紮時間每次不超過1小時,每隔1小時可放鬆止血帶1~2分鐘,以看到鮮血流出為止,可防止因結紮時間過長而引起肢體缺血壞死。用石膏等方法作骨折固定後,24小時內須密切觀察傷肢末端皮膚色澤的變化和腫脹情況。如發現腫脹加劇,皮膚有瘀紫應立即就診,放鬆或拆除石膏,以防因石膏固定太緊而引起肢體缺血、回流不暢而壞死。骨折固定期應遵醫囑定期複查。
(六)功能鍛鍊: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鍛鍊未受傷的關節,每天每小時一百次,能避免關節僵硬、攣縮和肌肉萎縮。採用輕按摩的方法自我按摩,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骨折的恢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