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跟老子學做事
- 別名:Learn to do things with Lao
- 作者:宋岩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01月
- 頁數:235 頁
- 定價:24 元
- ISBN:9787500837749
《跟老子學做事》是2007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岩。本書從七個方面詳細地闡釋了老子的處世哲學。簡介中文名: 跟老子學做事發行時間: 2007年1月地區: 大陸語言: 簡體中文1內容簡介老子這個人是一個大謀略...
《老子為人處世智慧全集》是2007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龍。老子智慧的原理,對我們為人處世非常實用。它教導我們,創業時強手如林,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潛心研究對策和計謀,不要跟對手硬碰硬。要以巧取勝,這樣才能以弱勝強。內容簡介 老子的智慧,是他對人性本質深刻剖析的結果,是經過時代戰亂、...
《創業向老子學什麼》是2010-05吉林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目錄 圖書簡介 目錄 摘錄 ♫ 第一掌 圖書簡介 書籍作者:劉克蘇。圖書類別:社會文化。序言 凡事都有門道。各有各的門道。門道之間,可以串串門。見了儒商,又見道商,然後見禪商。一路串門,討口飯吃。這是一門職業,也算一個門道吧。見了儒商,我們...
《跟著老子去修行》是一本202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煜萍。內容簡介 本書參詳了古今諸多大家的解老之作,並以全新的解老方法力求新解出新意。一注重考證字之本義。溯源關鍵字的字形演變,查找老子時代或更早時代文獻中的釋義,探求本義而非後世衍義。比如,“靜”的本義是持守初心。二是多構想老子...
《道法自然——老子對人生的8種幫助》中的老子將給我們一種人生境界。他告訴我們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為物慾所左右的人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而追求內心的恬淡和寧靜、追求思想的自由與致遠、追求與自然界萬物和諧一體的美妙體驗,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編輯推薦 “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經》的思想精華之所在,其...
《老子教我來創業》是一本2022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墨子連山。內容簡介 《老子教我來創業》從老子的思想出發,主要探討其思想結晶《道德經》在職場、創業、管理方面的具體運用。《老子教我來創業》絕非對傳統經典的註解,絕非咬文嚼字,而是作者用平實、通俗、接地氣的文字和具體案例,闡述老子的思想,...
方圓之道是人生大智慧,《人生方圓:方圓做人,剛柔做事》從人脈積累、與人溝通、寬容大度、大智若愚、剛柔並濟等諸多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為人處事的方圓之道、剛柔之法,送給所有擁有夢想、一直努力的人們,是送給成功人士不斷獲取新的成功的智慧典藏!目錄 第一章 圓融通達做人本色,亦剛亦柔圓轉涉世 老子在《...
郭子儀與魚朝恩 盧杞、李白與郭子儀 半個芋頭,十年宰相 白衣山人——李泌 山人自有妙計 英雄退步學神仙 第五章 聖人與芻狗 正言若反 風箱式的說話藝術 第六章 吹毛用了急須磨 人為神的守護人 第七章 老子的不自偷生 第八章 水的人生藝術 第九章 富貴難保的反面文章 中外歷史上的悲劇 進退存亡之際 急流...
他對老子之道與常人之道的區分,是從認識水平來說的。他批評平常人所謂的道“凝滯於物”,是說平常人的·認識局限於具體事物,只能認識表現具體事物中的“道”,而不能超越具體事物,認識道休之大全。(3)道可以言說,但道非恆常不變之道。唐玄宗說:“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也,訓通,訓徑。首一字標宗也...
少說話多做事 想勝人一籌,先低人一等 孔子的三項看家本領 第28章 做人的境界 像水一樣柔而不弱 虛可以承受百實 老子的三件“神奇寶貝”真正的高手好像平平常常 把尊重放在首位 不要踮起腳尖與人比高 智慧多一點,聰明少一點 第四篇 讀歷史學做事 第29章 方圓做事的哲學 做一個不簡單的人 處事圓通一點更...
從這個角度來看,《道德經》超越了東方文化的地域範圍,是一部屬於全人類的文化經典。作品目錄 讚譽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篇 領導力的本質 正道,經營的最高境界 少些比較,回歸事物的本質 簡單做人,安心做事 多一份敬畏,才能離道更近 規律越無情,越有創造力 能量的源泉 大勝靠德,大德無私 上善若水,至善至能...
3.人生的難和易,是互相成就的 4.追求虛名,勢必讓自己的人生走向負面 5.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刻意去作為 6.做事不要想回報,最後反而會更幸福 第三章 《道德經》——講領導者法則的偉大之書 1.為什麼領導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稱,自己喜好某種道德標準 2.不要為自己的欲望、喜好貼上珍貴的標籤 3.領導者不...
《國學解碼商道》是2007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利、林天。編輯推薦 觸國學,明商道;習國學,贏商場;用國學,宰沉浮!參悟孔子、莊子、老子、孟子、孫子的智慧,解碼企業“財與利”、“戰與謀”、“成與敗”、“攻與勢”“主與將”、“長與久”之道。國人回歸國學 跟孔子學做事,跟老子學做人...
第一課跟老子學國學中的隱忍哲學 1.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2.時刻記住“銳者易折”的道理 3.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4.藏而不露,並非真的不露 5.擁有水一樣的智慧 6.以德報怨,賜人恩典 7.管理者不要凡事都親力親為 8.少誇誇其談,多腳踏實地 9.在適當的時機施惠於人 第二課跟孔子學國學中的...
從前魯國的南榮疇為聖人之道偏偏在自己身上衰亡而感到羞恥,於是不顧霜露的沾濕,穿著草鞋奔跑,跋山涉水,披荊斬棘,行走千里,腳上磨出厚厚的老繭也不敢休息,到南方拜見老子,接受老子的一句教誨,精神豁然開朗,茅塞頓開,高興得如同餓漢得到豬羊牛美食一樣。從此以後,他的思想光輝照明四海,名譽流傳後世,豁達得...
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明·趙弼《兩教辨》:“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當代歷史學家姚治中《皋陶文化與〈道德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提醒人們在著手做事時應慎重考慮的種種問題,應該避免的不端正的心態。”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導讀:聖人對待(宇宙學上的)事情的基本原則是按規律來加以處理,且這種規律也是“天地”的規律。規律與規律在本質上是平等的、相同的。聖人即是發現和認知世界的先驅,也即是人中之一。老子以風箱來作了比喻:從表面現象來看,風箱在不停地被運作著,然而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風箱中間的...
他幻想著有所謂“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在這裡,老子並非誇大了人的被動性,而是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顯然,在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的積極進取的因素。作者簡介 老子...
松下幸之助(松下電器創始人):在位居世界500強的日本松下公司花園裡,塑有一尊老子的銅像,下面石座上刻著中文:“道可道,非常道”。松下商業帝國的締造者,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回答“你的經營秘訣是什麼”時,他強調說:“我並沒有什麼秘訣,我經營的唯一方法是經常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做事。...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大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掀起遂,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國學簡介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老子》、《莊子》、《增廣賢文》...
這句話的意思用今天的時髦話講就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人的事業應當轟轟烈烈,治國、平天下,造福儘量多的人。要效法天,有崇高之理想、剛健之精神。人的修養則應當是平實謙虛的。《道德經》講“上善若水”,主要是推崇水的謙卑,說“江海所以為百穀之王者,以其善下也”。大地何嘗不是如此?它永遠在人們...
一個有著自己偉大“文統”和“道統”的國度,一個向世界貢獻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出現今天這種自身文化相對貧瘠的局面是不爭的事實。當前,流行文化是繁殖力驚人的病毒,傳統文化是被漸漸噬空的細胞。傳統文化所傳承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變成廣告話語、商業邏輯;而傳統...
《孔子世家》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史記卷四十七》。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學習吸收夏、商、周三代文明與知識。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世家》為司馬遷《史記》中之一篇,詳細地記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動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最重要文獻之一。原文 《史記·孔子...
也有人認為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
雖然聖人經典這么多,我個人學佛、讀老子、學孔子,但還是覺得《四書》最好,《論語》最好。將來若是我有能力創辦個佛學院,我會用《四書》作為基礎必修。《四書》純熟了,再往上學道、學佛。多年來,遇見很多學生、年輕人對我說,雖然他們想讀《論語》,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讀。一章一章讀,看了解釋,知其然不...
1、基礎類:包含《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也包含《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這一類經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礎,學知識學做事都是後面的事。2、結構類:這就是經。《易經》、《孝經》、《詩經》、《道德經》、《金剛經》、《黃帝內經》等。3、裝修類:先秦的詩...
《三字經智慧》著重從家教智慧的角度切入,循著《三字經》的行文脈絡,探訪了古聖賢孔子、孟子、老子、堯、舜等人的成才歷程和成長智慧,加以解析、延展,重新探尋古人教子的智慧和經驗,通過現實的案例進行重新解讀,還原中國式教育的經典理論和實際經驗,緊扣當今時代的教育現狀和教育難題,從德育、科育、美育等諸多方面...
老子學商容,見舌而知守柔矣;列子學壺子,觀景柱而知持後矣。故聖人不為物先,而常制之,其類若積薪樵,後者在上。人以義愛,以黨群,以群強。是故德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行者遠;義之所加者淺,則武之所制者小矣。鐸以聲自毀,膏濁以明自鑠,虎豹之文來射,猿狖之捷來措。故子路以勇死,萇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