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這一章在通行本中被列為《德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但根據帛書老子和郭店楚簡,《道經》與《德經》的分野和篇章次序安排,恐怕出於後人的踵事增華,並非老子原意。
部分註解者認為老子主張“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但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符合本章後段所言"失道而後德"的意思。
“道”是客觀規律,“德”固然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但老子並不主張有意識的標榜德,乃至等而次之的仁義禮;更不主張任何違反自然之道的造作作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德不德
- 作品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 作者:老子
- 分類:道家思想
- 近義詞:大象無形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作品出處,
基本信息
【名稱】上德不德
【拼音】shàng dé bù dé
【分類】道家思想
【作者】老子
【解釋】具備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
【近義詞】大象無形
【示例】《隋書·徐則傳》:“可道非道,常道無名。上德不德,至德無盈。”
作品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無為而有以為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⑾,不居其薄⑿;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為,具備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
②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離開德。
③無德:無法體現真正的德。
④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以,心、故意。無以為,即無心作為。此句意為: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而無心作為。
⑤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此句與上句相對應,即下德之人順任自然而有意作為。
⑥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力牽引。
⑦薄:不足、衰薄。
⑧首:開始、開端。
⑨前識者:先知先覺者,有先見之明者。
⑩華:虛華。
⑾處其厚:立身敦厚、樸實。 ⑿薄:指禮之衰薄。
作品原文
譯文:
作品鑑賞
《道德經》一方面是談“道”,一方面是論“德”。老子認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寫道:“孔德之容,唯道是從”;二十八章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五十一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以上所講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這裡所講的“上德”。從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謂“上德”,我們認為它不同於儒家所講的“德政”。老子批評儒家“德政”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僅憑人的主觀意志加以推行,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則是“無以為”、“無為”,它不脫離客觀的自然規律,施政者沒有功利的意圖,不單憑主觀意願辦事,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為而無不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體現在人間,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為”的“無為”,但卻抱著功利的目的,任著主觀意志辦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兩個類型、五個層次。兩個類型即“無為”和“有為”。“道”和“德”屬於“無為”的類型;仁、義、禮屬“有為”的類型。五個層次是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層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標準,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後德,這是在無為的類型內部說的,失道則淪為下德,那就與上仁相差無幾了。失德而後仁,這是指離開了“無為”的類型才有了仁。仁已經是“有為”、“為之”了,所以“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就是在“有為”範圍內所顯示出來的不同層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詞,是全書唯一使用的名詞,過去有人將此解釋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約相同於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剛毅的內容。老子感受到人際關係愈來愈難以相處,所以在十分激動的情緒下使用了“大丈夫”這個詞,並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體的規範把人的思想行為定著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執行淺薄的禮。所以老子對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華”,恢復“厚”和“實”。
作者簡介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約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一說今河南鹿邑,另說安徽渦陽)人。 曾作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有人認為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