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有餘而補不足

損有餘而補不足

老子哲學命題,指與“人道”相 對的“天道”的作用和功能。《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認為“天道”的特點在於減少有餘而補給不足,而“人道”則反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損有餘而補不足
  • 外文名:Loss rather than supplement
  • 拼音:sun you yu er bu bu zu
  • 相關領域:中國古代哲學
  • 提出者:老子
  • 相關典籍:《老子》第七十七章
簡介,簡析,意義,

簡介

損:減損。減損多餘的,補充不足的。指填平補齊。
出處:“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這一命題對後世有重要影響,明沈一貫《老子通》在 批判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現象時利用了這一命題,指出:“人之道則不然。裒聚窮賤之財,以媚尊貴者之心;下則箠楚流血,取之盡錙銖;上則多藏而不盡用, 或用之如泥沙。損不足以奉有餘,與天道異矣。”清易佩紳認為天道為“均”,“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後適於用。 此有餘則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餘,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損有餘也;舉其下者,補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窮也”
金庸的著作里多有提及,被當做九陰真經中的話。

簡析

論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出於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觀察,認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張松如指出,“老子把他從自然界得來的這種直觀的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面對當時社會的貧富對立,階級壓迫的不合理現實,他認為‘人之道’也應該像好比張弓的‘天之道’那樣,‘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是他的主張,他的願望。可是,現實怎么樣呢?現實是‘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校讀》第414頁)楊興順說:“在老子看來,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是自然界最初的自然法則——‘天之道’。但人們早已忘卻‘天之道’,代之而建立了人們自己的法則——‘人之道’,有利於富人而有損於貧者,‘天之道’,有利於貧者,給他們帶來寧靜與和平,而‘人之道’則相反,它是富人手中的工具,使貧者瀕於‘民不畏死’的絕境。”胡寄窗說:“老子所以產生這種分配觀念,由於他們認為自然規律總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應該使貧富平均,大家有利。天之道雖主損有餘以補不足,但損有餘的結果會更增加被損者的利益,選自《《老子》第七十七章》
因為‘物或損之而益’。由於現實社會是‘損不足以奉有餘’,存在領主貴族對勞動人民的壓榨,也存在新興地主階級與富商大賈的剝削,所以,老子之‘天之道’述說,使他們本著自己的利益以遵行天道。他們要求富者能夠作到‘常善救人,故人無棄人;常善救物,則物無棄物’。從均富和使人與物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一點看來,老子的願望是好的,但在考慮如何實現這一願望時,他們並沒有提出任何積極的鬥爭綱領,而是向剝削者說教,妄想他們發善心,這又充分暴露了他們的在解決社會現實問題上的軟弱無能。”(《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第212頁)以上諸位學者的觀點,基本上找到老子在均貧富問題上的合理之處和癥結所在。

意義

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餘來補充不足。人類社會世俗的作法卻不然,而是損減貧窮不足來供奉富貴有餘。誰能讓有餘來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因此,聖人有所作為卻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願顯示自己的賢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