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全切除和脛跟關節融合術

距骨全切除和脛跟關節融合術術後用長腿管形石膏固定,膝關節屈曲約30°,足踝部在0°中立位,足弓妥善塑形。4~6周后可改為短腿管形石膏。術後3個月去石膏攝X線片,如已融合牢固,可開始練習負重行走。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併發症,

手術名稱

距骨全切除和脛跟關節融合術

別名

距骨全切除、脛骨與跟骨融合術;距骨全切除和跟骨、脛骨融合術;距骨全切除和脛骨與跟骨融合術;距骨全切除和脛跟融合術

分類

骨科/足部手術/足部骨折與脫位的手術治療/距骨骨折與脫位的手術治療/距骨體骨折與脫位的手術治療

ICD編碼

81.1702

概述

手術相關解剖。

適應症

距骨全切除和脛跟關節融合術適用於:
1.距骨嚴重粉碎骨折或骨折脫位,手術難以整復和固定,整個距骨包括頭頸部均不能保存者。
2.陳舊性距骨全脫位,手術不能復位或已發生缺血性壞死者。

禁忌症

1.如僅距骨體粉碎骨折,或僅距骨體壞死,而距骨頭頸尚完好者,行Blair融合術為宜。
2.距骨開放性粉碎骨折,傷口感染未控制和傷口未癒合者。

術前準備

包括皮膚準備,骨刀、氣動(或電動)骨鋸、螺絲釘等骨科器械。

麻醉和體位

1.採用硬脊膜外麻醉或腰麻。
2.仰臥位,於大腿中部綁氣囊止血帶。

手術步驟

1.做踝關節前外側切口,顯露脛骨下端、踝關節、距骨、跟骨和舟骨。切除粉碎或壞死的距骨,必要時用骨刀鑿成碎塊後去除。切除脛骨下端、外踝內側、跟骨和舟骨近側面的關節軟骨。
2.將足向後推移,使脛骨與舟骨緊密接觸,足踝部保持在90°中立位,用1枚螺絲釘將舟骨與脛骨固定,另用1枚長螺絲釘將脛骨與跟骨固定。在脛骨下端與舟骨和跟骨間隙處植入松質骨片。
3.按層次縫合切口。

術中注意要點

1.如距骨頭頸部能保存,應採用脛骨與距骨頸融合術或脛距跟融合術,以避免肢體縮短。
2.注意固定於正確位置,脛骨下端與舟骨和跟骨均要緊密接觸,並植以松質骨碎片,確保融合成功和融合在良好位置。

併發症

距骨全切除和脛跟關節融合術主要併發症為融合失敗或固定位置不良,術中宜注意正確操作和術後固定於正確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