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嵴骨移植的脛距關節固定術

髂嵴骨移植的脛距關節固定術是一種用於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手術治療。

手術名稱,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局部解剖,手術步驟,術後處理,

手術名稱

髂嵴骨移植的脛距關節固定術

分類

小兒外科/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手術/足部的骨性手術/踝關節融合術

ICD編碼

81.11

概述

在行肌腱轉位術之前,必須矯正結構性的骨性畸形。足和踝的穩定手術傳統上有5種:①跟骨截骨術;②關節外距下關節融合術;③三關節融合術;④踝關節融合術;⑤限制踝關節活動的骨阻擋術。這些手術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手術結合使用。手術的選擇依據病兒的年齡與必須矯正的特殊畸形而定。

適應症

髂嵴骨移植的脛距關節固定術適用於骨骼未發育成熟的連枷足或三關節融合術後畸形復發。

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檢查。

麻醉和體位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病兒仰臥位。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

手術步驟

Chuinard和Peterson法:
1.在踝關節前方做一縱形切口,在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進入。將脛前血管神經向內側拉開,從脛骨前緣剝離下踝關節囊。用骨鑿和錘子在水平方向從脛骨和距骨上去除關節軟骨,但不去除脛骨和距骨的垂直關節面和腓骨關節面上的軟骨,適當地楔形切除骨面以矯正畸形。小心避免損傷脛骨遠端的骺板。
2.用與踝臼寬度等寬的骨鑿從髂嵴前部切除一塊全層移植骨塊,寬度與踝臼相等,長度與踝關節前後徑相等,保留髂前上棘。修整骨塊適應踝臼大小,並用骨鑽在其上鑽一些孔。用手分開踝關節間隙,打入植骨片,使其寬面向前、植骨面與脛骨和距骨表面緊密接觸。檢查足的位置,調整以使其位於中立位。用取自髂骨的松質骨填充殘留的所有空隙,關閉切口。

術後處理

髂嵴骨移植的脛距關節固定術術後用從趾根到大腿上端的管型石膏固定,使膝關節屈曲15°。2周后將石膏開窗或更換石膏,並拆線。6周后更換從趾根部到膝下方的管型石膏。2~3個月後開始帶石膏行走,3~4個月後改用踝關節部位較堅強的短腿支架保護,直到X線顯示有可靠的融合為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