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翼(朝鮮王朝中期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翼(조익,1579年—1655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字飛卿,號浦渚、存齋,本貫豐壤,歷仕四朝,官至左議政,諡號文孝。有《浦渚集》傳世。

基本介紹

  • 全名:趙翼
  • :飛卿
  • :浦渚、存齋
  • 諡號:文孝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民族族群:朝鮮人
  • 出生日期:1579年
  • 逝世日期:1655年
  • 主要作品:《浦渚集》
  • 最高官職:左議政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歷史評價,人際關係,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趙翼生於萬曆七年(1579年,朝鮮宣祖十二年)四月七日,早年師從母親的叔父尹根壽
趙翼
趙翼家系圖
萬曆三十年(1602年,宣祖三十五年),別試文科丙科及第。歷任承文院副正字、成均館典籍、司憲府監察、平安道評事、侍講院司書、兵曹佐郎、弘文館修撰。期間因其所作《東海無潮汐論》一文得到李恆福的賞識。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朝鮮光海君三年),他因在“晦退辨斥”問題上得罪掌權的大北派李爾瞻鄭仁弘等,被貶為高山道察訪。癸丑獄事後辭官。光海君多次召他出仕,都被他拒絕。
仁祖反正後,趙翼出仕,拜為銓郎(吏曹佐郎及吏曹正郎)。在他的支持下,光海君所推行的大同法(宣惠法)被保留下來。天啟四年(1624年,朝鮮仁祖二年)後歷任議政府檢詳及舍人、弘文館典翰、司諫院司諫、弘文館應教、藝文館直提學、承政院同副承旨、右副承旨、刑曹參議、左副承旨、右承旨、左承旨、都承旨、漢城府左尹、開城府留守、司諫院大司諫、弘文館副提學、吏曹參判兼備邊司有司堂上、成均館大司成兼兵曹參判、司憲府大司憲等職。
崇禎四年(1631年,仁祖九年)三月,丁母憂,崇禎六年(1633年,仁祖十一年)終制,十月升任禮曹判書。後歷任弘文館副提學、司憲府大司憲、漢城府判尹等職。
丙子之役時,他為禮曹判書,欲扈從仁祖至南漢山城,未能追上,遂至南陽,謀聚義兵,自己被推為大將,後入江華島,在清軍攻江華島時逃走。亂後,台諫彈劾他們不及扈從之罪,趙翼被罷職,退居新昌。
崇德八年(1643年,仁祖二十一年),起用為元孫輔養官,被他推辭。順治元年(1645年,仁祖二十三年)、順治二年(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又拜為禮曹、吏曹判書,依然不赴。隨即丁父憂
順治四年(1648年,仁祖二十六年)九月,赴任大司憲。翌年拜禮曹判書,不久仍任大司憲。仁祖去世後,他被新王孝宗拜相,授議政府右議政,後升左議政。順治六年(1650年,朝鮮孝宗元年)十一月,因他主張李珥成渾配享文廟忤逆孝宗的意思,免去相位,拜領中樞府事。順治十一年(1655年,孝宗六年)三月十日去世,諡號文孝。

軼事典故

趙翼是“性至孝”著稱。丙子之役時,身為禮曹判書的他奉命將宗廟社稷的神主轉移到江華島,途中聽說其老父在龍山,便帶著神主先去龍山找父親,結果就沒能將神主及時送到江華島。朝鮮孝宗當時在江華島,對趙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等趙翼去世後,有儒生請求將他配享書院,孝宗對自己的女婿們說:“你們死後也可以配享書院了,趙翼都能配享,你們憑什麼不行?”此事也成為趙翼的一個污點。

歷史評價

  • 《朝鮮王朝實錄》:事親至孝,執子弟之役,至老不懈。及居喪,啜粥三年,日夜號哭,血漬枕席。常以持敬存心,為一生工夫,終日危坐,非有疾病,未嘗跛倚。……其所著《書經淺說》《庸學困得》等書中,頗改朱子章句,人以此疵之。
  • 朴亮漢:趙公素性忠厚真實,且有學問,雖其臨亂誤事,人不以小眚掩大德。

人際關係

  • 父親:趙瑩中
  • 母親:尹氏(本貫海平,牙山縣監尹春壽之女)
  • 妻子:玄氏(本貫星州,永川郡守玄德良之女)
  • 兒子:趙夢陽、趙進陽、趙復陽、趙來陽、趙顯陽
  • 女兒:趙氏(嫁李相胄)

主要作品

趙翼有《浦渚集》及《困知錄》《中庸註解》《大學註解》《書經淺說》等書傳世,另有《易象概略》,已亡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