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客家歷史田野:地方社會與文化傳統》是2018年4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彥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進客家歷史田野:地方社會與文化傳統
- 作者:楊彥傑
-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304 頁
- ISBN:9787218112039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走進客家歷史田野:地方社會與文化傳統》是2018年4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彥傑。
《走進客家歷史田野:地方社會與文化傳統》是2018年4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彥傑。內容簡介 《走進客家歷史田野:地方社會與文化傳統》是作者楊彥傑在上世紀90年代運用田野調查和文獻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來探討客家...
《多重視角下的客家傳統社會與聚落文化》是2012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房學嘉。內容簡介 《多重視角下的客家傳統性社會與聚落文化-客家研究大講壇叢書第二》,本書收錄了30篇關於客家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學術論文,文章均為原創,未曾在期刊上發表。所收錄文章分別從客家源流與遷徙、客家...
2022年4月29日,客家菜烹飪技藝被列入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13。歷史淵源 從秦朝開始至明朝年間,客家先民通過五次大遷徙,最後定居粵東北梅州及周邊地區,把發達的中原飲食文化、烹飪技術傳承下來,結合地處山區原料特點和地理環境,形成獨具特色的客家菜餚,客家廚師在烹飪原料缺乏...
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流傳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一帶以及石岩籍海外華人區的傳統音樂,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傳,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石岩客家山歌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細嗓三種。石岩客家山歌題材豐富,主要以勞動歌、生活歌和情歌為主,還有戲謔歌、虛玄歌、逞歌、...
在歷史與比較觀點的基本架構下,本書作者將過去陸續發表的十餘篇論文集結成冊,並依其內容分為【宗族組織與地方發展】、【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的實徵研究】、【民間信仰的反思】,以及【閩南與客家:婦女、婚姻與家庭的比較】四個單元。希望能夠在兼具人類學與史學的視野及導向下,呈現台灣傳統社會文化的發展樣貌。作者...
96. 南嶺與客家:從客家歷史看山地區域的整合,《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 97. 天地所以隔外內——南嶺歷史地理叢書總序,《南嶺歷史地理研究》第一輯,2016年。98. 在歷史中尋找中國:“華南研究”三十年,《人間思想》第四輯,2016。99. 超越江南一隅:“江南核心性”與...
四川省社科院傑出研究員,長期研究蒙元四川關係、移民與客家文化。指導中心開展首次學術活動,牽頭開展“瀘州移民史”課題研究,為中心的長遠發展提出4條具體實施意見。(6)彭邦本 四川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李冰文化研究會會長。多次參與中心的田野考察和學術論壇活動,指導中心開展沱江道等研究...
2008年,萊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調查工作中在古村發現漢代至宋墓群一處。據傳,西漢武帝時期,康王劉賢死後葬在萊州市郭家店鎮古村東嶺。2005年,古村孫林峰以711分的成績考取了山東省高考理科文化課原始分第一名。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古村 構林鎮古村村位於構林鎮南4公里處,全村轄4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
《田野工作、歷史文獻與史學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8月 1日 《走進歷史現場:論“田野工作”與大學歷史本科教學》《歷史教學》(高校版)第14期 《明清之際福建客家經濟發展與經濟觀念:以李世熊的為中心》,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客家文化研究》,海峽文藝出版社 《空間構造與家族變遷:明清閩西客家...
二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認識價值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044 二二 為什麼說未經改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有歷史認識價值?046 二三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047 二四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049 二五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050 二六 在高...
2002年9月,師從著名歷史人類學家、華南研究學者陳春聲、劉志偉教授。2007年6月,獲中山大學專門史專業中國社會經濟史方向博士學位。主講課程有《客家歷史與社會文化》、《客家歷史文化與田野調查》、《客家學概論》、《客家文化概論》、《客家文化與田野採風》、《嶺南民俗旅遊》等。1996年開始參與《客家研究輯刊》的...
客家人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憑藉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在嶺南秀美的大地,建造了土樓、圍龍屋、四角樓等眾多著名的古民居建築。客家地區的古村落承載著客家人久遠的歷史記憶,是客家人千年輾轉遷徙中艱辛而輝煌的創業見證,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客家歷史的重要載體。梅州最美古村落:梅州市梅縣區水車鎮茶山村 梅州...
觀瀾版畫村在具有300年歷史的觀瀾大水田陳氏、凌氏客家村落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是集版畫創作、生產、展覽、銷售等為一體的國家級版畫產業示範基地,成為了深圳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與特色文化名片。它位於龍華區觀瀾大水田社區,核心區31.6萬平方米,是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市龍華區人民...
粵北採茶戲最早由客家人遷徙傳入並逐漸成為地方習俗,曾有“韶南大茶”、“南雄燈子”及“連陽調子”三大流派。粵北採茶戲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以韶關市為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縣,是廣東六大劇種之一。粵北...
據更詳細的考證,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是在明代由江浙、福建傳入的,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清代以後,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有了較大的發展。由於它輕裝簡載,舞台小,演員少,在街頭巷尾、山坡田野架起露天小舞台就可演出,而且包場經費低廉,因此農村墟鎮每逢傳統節日,神誕廟會等必請木偶戲演出幾天。這樣,自然促使...
《中國影像方誌》以局部折射整體,以地方表達中國,從中華文明演進和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深刻解讀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講述生動傳奇的地方故事,展示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領略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紀錄當下中華民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創新,彰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生生不息的偉大...
《西昌黃聯客家社區調查》,載入《四川客家歷史與現狀調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3。《鹽邊大村納恆人考察》,載入楊尚孔、白郎主編《四川納西族與納文化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12月。《木洛瓦的命運——一個失落在即的歷史空間》,2010.12.待發表。民族志:《木里、鹽源、巴塘等地納西族的歷史與現狀...
他如能調入科研機構,比在文化局將發揮更大作用。他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陳氏家史,以後進一步可以研究江西客家歷史,或者其他世家大族的歷史……因此我願意推薦劉經富同志進入研究機構,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才能。南昌大學校長潘際鑾院士在季老的推薦信上批示:“我看了季、周二老的推薦信和聽了邵校長的介紹,劉經富同志確為...
開平碉樓是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多得的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景觀。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
位於連城這個純客家縣內的“客家第一名山”冠豸山,以其形似古代法官頭戴的獬豸冠得名,“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而自遠”,相傳開發始於宋代,自古就有“八閩名勝”、三江(閩江、九龍江、汀江)“上游第一觀”的美稱。因與“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同處一條山脈(武夷山脈),同屬丹霞地貌,山勢雄...
發展歷史 黔中安順雲山屯,酷似一部歷史書。其“書”生動形象地記載一個“屯堡文化圈”數百年的建築史、軍事史、文化史、經濟史、民族史……顧名思義,“屯”是駐兵的地方。雲山屯的種種建築物,具有鮮明的軍事特點。它的城牆及城樓,從民間傳說及風化程度,判為明代軍事建築當無什麼問題。屯上古堡形“雲鷲山寺”...
歷史文化 節日 同古壩人熱情好客,每逢佳節,家家戶戶高朋滿座,熱鬧非凡。除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外,同古壩村至2023年保留一些其他古老的傳統節日,其中較為隆重的當屬關聖磨刀和秋社日。【關聖磨刀】:即雨節,雨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唯一以自然現象命名的節日。不過,這個節日並非雨的生日,也不是用來...
白字戲具有民間祭祀戲劇活化石的功能,不僅對研究中國民間戲劇,而且對於重新認識中國戲劇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白字戲記載著歷代海陸豐鄉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思維模式,它是文化內涵豐富的傳統鄉土文化的主要載體,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研究有重要的價值。白字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劇種,對白字戲現狀的深人的田...
2009年,五華採茶戲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淵源 據《嶺山筆記》載:“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為彩女,為隊12人,手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絮如絳紗,以組為大圈緣之,踏歌,歌十月採茶,俗稱‘茶籃燈’、‘燈子戲’。”可見採茶戲很早就在粵東客家地區流行。採茶戲是民間歌舞發展而...
另一方面則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特定環境下所蘊積起來的民族和地域性風格的全面展示,從而使這類民間音樂成為歷史悠久、傳承不斷、體裁多樣、色彩斑斕、蘊藏豐富的一個民族文化寶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明確指出,中國民歌是中華民族社會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也是為其他民間音樂提供豐富營養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011年,羅鏡鎮第三次獲得“廣東省文明鎮”榮譽稱號,日漸成為省內知名的文化之鄉。羅鏡“東山文化節”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各地民眾扶老攜幼、傾巢而出,觀看由民間藝術家獻上的歌舞雜耍等展演,零距離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教育事業 羅鏡鎮是歷史文化名鎮,歷來非常注重教育事業的發展。經過多年的...
桂南採茶戲,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桂南採茶戲於清代中葉從江西贛南經粵北傳入桂南,距今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根據其襯詞的特點,採茶戲也被稱為“吁嘟呀”。桂南採茶戲廣泛流傳於廣西東南部的玉林各縣以及欽州、梧州和南寧等市的部分縣區。 桂南採茶戲屬“三小戲”,以小生、...
走進玉樹,感悟“語保”/ 079 哈澍(中國傳媒大學)武晶平(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山綠水記方言/ 084 ——四川青川縣方言調查札記 周及徐(四川師範大學)一位優秀“語保人”/ 089 莫超(蘭州城市學院)在調查和翻譯裕固族語言的日子裡/ 091 賀繼新(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文聯)邱倫闊和他的“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館...
還有這最後一層,“山娃”已然成了“天子”,但歷史的煙雲會隨風飄散,最終會有真相的積澱,真相明了之後到此處“瞻仰”的人們又會有何感受呢。看來,這結句中蘊含的內容還真不少。鄒國榮這首絕句在寫作手法上有獨到之處,先用白描之筆畫出“山娃”的孕育環境:土瓦泥牆,陋舍農家,近處田野相鄰,遠處湘水悠悠,...
2015年2月14日,長征源合唱團圓滿完成春節前收官之作---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贛州舉辦的“我們的節日 我們的家鄉”__《長征組歌》專場演出,團友們的傾情奉獻得到現場觀眾廣泛好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文英、市政府副市長鬍聚文等領導親臨指導。團友們冒雨凱旋!2015年3月18日,《長征組歌》進校園活動走進於都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