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客家擂茶

贛南客家擂茶是贛南客家人的傳統飲茶習俗,由漢魏粥茶和唐宋點茶演變而來。相傳擂茶起源於中原人將青草藥擂爛沖服的“藥飲”,是客家先民在遷徙、生產、生活中積累形成的一種飲食習慣。2014年,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南客家擂茶
  • 定義:贛南客家人的傳統飲茶習俗
引用示例,

引用示例

作為客家人味蕾上的鄉愁,客家擂茶歷史悠久。相傳,客家擂茶起源於中原人將青草藥擂爛沖服的“藥飲”,由漢魏的“粥茶”和唐宋的“點茶”衍變而來。客家先民在南遷過程中,因環境比較惡劣,便發明出以茶葉、花生、芝麻、生薑、糯米、陳皮等入料的擂茶。在贛南客家人聚居區域特別是興國、贛縣、於都、寧都、全南等地,擂茶待客的禮俗傳承至今,尤以全南縣的客家擂茶特色最為鮮明、最具代表性。贛南自古流傳著“無擂茶,不成客家”的諺語,隨著歲月的變遷,擂茶已然成了贛南客家人的四季飲食習俗之一。夏秋季節,天氣酷熱,人們勞作之後,出汗過多,身體乏力,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便常以擂茶佐餐。同時,逢婚嫁壽誕、喬遷之喜、孩子滿月等,也常以擂茶答謝親朋鄉鄰。在贛南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藥食同源的擂茶獨具特色,其製作方式古樸典雅,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2014年11月,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11月又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