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目的
資源教室方案是一種教育措施,接受輔導的特殊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在普通班級中學習一般課程,部分時間在資源教室內接受資源教師的指導。通過這種安排使特殊學生潛能可有最大的發揮,缺陷在發展中得到補償,同時發展了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得以在普通班級順利地隨班就讀。因此,資源教室可視為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的橋樑,是資源教師利用資源教室的設備與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特殊學生和普通班教師提供的服務與協助,他能使隨班就讀學生在普通教育中享受到特殊教育的專業服務和支持。
以建立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為契機,在“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下,把理論與“小班化”教育結合起來,有效實施資源教室方案。切實做到在發展中挖掘潛能、補償缺陷,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在普通學校就學的特殊學生全面發展,使隨班就讀工作向更深層次推進,這就是建立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的目的。
來源及功能
資源教室方案的理念萌芽於1913年。Irwin 將之用於協助視覺障礙學生,期望他們藉此方案順利在普通學校就學,其後類似的安排也用之於重聽學生,但由於配合條件不夠,成效不彰,沒有繼續被採用。二十世紀中期資源教室方案則被用於協助學習數學、閱讀有困難者。1968年Dunn為文探討
智慧型不足學生安置在自足式特殊班的缺失後,資源教室方案再度受到重視,成為安置特殊學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概括而言,資源教室方案是要幫助是普通班級中所有學習上或行為上困難的學生。他們可能是特殊學生,也可能是普通學生。
資源教室是在普通學校或特殊教育學校建立的集課程、教材、專業圖書以及學具、教具、康復器材和輔助技術於一體的專用教室。資源教室具有為有特殊教育需求兒童提供諮詢、個案管理、教育心理診斷、個別化教育計畫、教學支持、學習輔導、補救教學、康復訓練和教育效果評估等多種功能。
資源教室可以滿足具有顯著個別差異兒童的特殊教育需求,為他們在普通學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提供最適合的環境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