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勐村(雲南滄源縣岩帥鎮下轄村)

賀勐村(雲南滄源縣岩帥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賀勐村為行政村,隸屬於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岩帥鎮,地處岩帥鎮西南邊,距岩帥鎮政府所在地29.00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87公里。東鄰中賀勐村,南鄰建設村,西鄰單甲鄉,北鄰勐省鎮。轄公松、公讓、下康瓦等1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02戶,有鄉村人口2694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5人。全村國土面積8.95平方公里,海拔1550米,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1,80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另有雲南省盈江縣舊城鎮賀勐村等同名村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賀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岩帥鎮
  • 電話區號:0883
  • 郵政區碼:677411
  • 地理位置:地處岩帥鎮西南邊
  • 面積:8.95平方公里
  • 人口:2694人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1,800.00毫米
  • 車牌代碼:雲S
自然資源,民族人口,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村務公開,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0,430.50畝(其中:田1,550.00畝,地8,880.50畝),人均耕地3.90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50.00畝,有效灌溉率為1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9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0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芒果等經濟林果。
滄源佤族自治縣岩帥鎮賀勐村地理位置

民族人口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公松、公讓、下康瓦等1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02戶,共鄉村人口2694人,其中男性1388人,女性1306人。其中農業人口2694人,勞動力178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5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2694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9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69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1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6戶。該村到鄉岩帥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9.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9.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3輛,農用運輸車7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已通自來水,有7個村民小組已通電,有7個村民小組已通路,有7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視,有7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話,有7個村民小組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岩帥鎮賀勐村進村道路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岩帥鎮賀勐村進村道路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9,95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7人,在校學生187人,距離岩帥鎮中學29.00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7人,其中小學生152人,中學生35人。全村建有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1人,少數民族黨員81人,其中男黨員75人、女黨員6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村內有1個婦女組織,1個治安聯防隊。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0人。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91.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58.43萬元,畜牧業收入42.63萬元,林業收入27.45萬元;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25.30萬元;工資性收入13.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2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5人,在省內務工25人,到省外務工430人。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岩帥鎮賀勐村民居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岩帥鎮賀勐村民居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滄源佤族自治縣內。2008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2.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擁有企業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9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273.18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6035元(人均13元),一事一議籌勞17,610.00元(勞均11元)。年末集體總收入10.4萬元,有固定資產22.7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前農民人均純收入815元,新農村建設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43元,人均有基本農田0.48畝;人均有經濟林果1.3畝;有675個科技明白人、有2個好的發展項目、有7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有村容村貌整治規劃1個。

發展重點

存在問題:交通道路不便問題仍為本村的重大問題、飲水問題還不能完全解決,水質也未達標,還需要改良,經濟的貧困是困難的直接原因。土地的利用不夠合理。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要解決除整體困難,必須發展經濟、經濟的發展要靠科學技術,帶領、設法組織民眾多學習有關的科學技術知識。今後的經濟主要靠甘蔗產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