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喙鯨

貝氏喙鯨

貝氏喙鯨(學名:Berardius bairdii)可能是所有喙鯨中體型最大者。成體長約10米,呈紡錘形。額圓,喙呈長管狀,下顎長於上顎,閉嘴時前齒外漏。背鰭小,位於體背的約2/3處。背部顏色較淡,雄性尤其明顯。腹部主要呈深色,有形狀不一的白色斑點與斑塊。體表傷疤分布寬廣,長抓痕有許多呈平行排列,多在背部。該種外觀與阿氏貝喙鯨十分相似, 以致有人認為兩者應屬同一品種。然而彼此的棲息地互相隔離,而且貝氏喙鯨的體型可能稍大一些。

貝氏喙鯨分布於北太平洋溫帶及相鄰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主要捕食底棲性與海洋中深層的生物,以魷魚為主食,其次是章魚、龍蝦、螃蟹、岩魚和鯡魚等,偶爾也捕食海星和海參。日本外海在夏季與秋季時對它們而言是重要的覓食場,因有親潮(Oyashio Current)流經而使該處具高生產力。

在日本外海,由於其龐大的體型且常在岸邊出現,使之成為商業捕鯨的目標,特別是在日本的千葉縣,貝氏喙鯨極具商業價值,多以新鮮鯨肉或肉干販售。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生物分類,

形態特徵

成體體長10~12米,已報導的最大個體12.8米。管狀的喙長而明顯,下頜明顯突出到上頜之前。喙與額之間有1條水平的褶痕為界。在兩下頜之間的喉部有1對 “V”形的喉溝,在這對喉溝間有幾對較小的輔助的喉溝。背鰭小,呈三角形或鐮刀形, 位於體背的約2/3處。尾葉寬,中央有1個缺刻,但有些個體沒有缺刻。鰭肢較小,梢端鈍。呼吸孔新月形,凹面向前。全身暗褐色,腹面色較淡並有不規則的白斑。在體背面通常有大量淺色的同種鯨的齒痕,在體下面也常有,在雄性尤其多。
成體的顱基長134~152厘米。鼻骨大,但並不懸在上鼻孔之上。鼻骨、前頜骨、上頜骨和額骨在顱頂形成的脊不發達。在下頜近前端處有2對齒,一對大三角形的齒位於頂端,另一對較小的釘狀的齒在一短的齒隙之後。在成體,即使在嘴閉合時,在突出的下頜的前端仍可看到前面的一對齒。在有些個體,這些齒上有許多藤壺附著。
椎式:C7,T9~11,L12~14,Ca17~22 = 47~52(枚)。注(C:頸椎,T:胸椎,L:腰椎,Ca:尾椎
貝氏喙鯨可能是所有喙鯨中體型最大者。外觀與阿氏貝喙鯨十分相似,以致有人認為兩者應屬同一品種。然而彼此的棲息地互相隔離,而且貝氏喙鯨的體型可能稍大一些。貝氏喙鯨較為人所知。與阿氏貝喙鯨一樣,雌雄兩性皆有突出的牙齒,但老鯨的突齒可能磨損至牙齦面。前方的一對牙齒尤其顯著,在耀眼的陽光下,與黝黑的膚色及周遭的海水相應,經常顯得閃亮雪白。儘管其分布範圍與出沒在太平洋東部熱帶的南瓶鼻鯨並未重疊,但是兩者還是可能混淆。貝氏喙鯨的仔鯨還可能與其他較小型的喙鯨品種搞混。

棲息環境

貝氏喙鯨在6~8月份出現在日本和加利福尼亞的暖水區,9月游至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域。在秋季,它們向北遷至白令海。越冬在臨近阿留申群島的冷水區。此類遷徙模式可能與魷魚的季節性分布有關。它們偏好1000米以下的深水。

生活習性

在捕獵區會遠離船隻,但在其他區則比較容易親近。低矮的樹叢狀噴氣有時清晰可辨。當它們浮升呼吸時,前額與嘴喙常先破水而出。通常在背鰭浮現前,噴氣孔即隱沒。整個小群聚集得非常緊密,會一起浮升與噴氣。一般浮現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曾觀察到浮窺,鯨尾擊浪,浮漂,以及躍身擊浪(此較罕見)。
貝氏喙鯨以5~20頭為一群, 但有時能看到一些多達50頭的群。貝氏喙鯨是深潛水者,深潛通常持續25至35分鐘,最長的潛水時間67分鐘,兩次潛水之間的間隔1~14分鐘。噴潮低而圓,很顯著,常迅速地一個接一個地噴出。
貝氏喙鯨主要攝食底棲性魚類(比如深海鱈科Moridae、長尾鱈科Macrouridae)和頭足類,偶食大洋性魚類馬鮫沙丁魚竹刀魚
在鰭肢和尾葉上有虎鯨的齒痕,提示它們可能遭到虎鯨的獵捕。在牙齒上有鯨虱和有柄的藤壺附著,在皮膚上有鯨虱。在胃、肝、皮脂和腎有大量粗尾線蟲寄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太平洋溫帶及相鄰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主要在大陸坡的深水區。其分布區在東太平洋向南延伸到北緯30°以下的加利福尼亞灣南部沿岸,在西太平洋至北緯34°日本本州島沿岸。可能出現在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帶
原產地:加拿大、日本、朝鮮、韓國、墨西哥、俄羅斯、美國。
漫遊地:中國。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海、浙江(舟山)。
貝氏喙鯨地理分布貝氏喙鯨地理分布

繁殖方式

雄性在6~11齡性成熟,最大年齡約84年。雌性在10~15齡性成熟,最大年齡約54年。在性成熟的個體中,雌性約占23%,這也表明雌性的壽命比雄性短。雌性終身可以排卵,平均每2年排卵1次,沒有證據提示雌性有後繁殖期。產仔高峰在3月和4月。初生幼鯨體長約4.5米。

亞種分化

單型種,尚無有效亞種。

種群現狀

在北太平洋西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其餘北太平洋西部海域),貝氏喙鯨的三個亞群已被確認,它們在那裡已被捕撈了幾個世紀。北太平洋東部的貝氏喙鯨數約為1100頭,其中包含了美國西海岸的228(CV=51%)頭(Barlowet al. 2006,Carettaet al. 2006)。
日本從17世紀開始獵捕貝氏喙鯨,規模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一個獵捕強度最高的時期,年捕獲數超過300頭。國際捕鯨委員會給日本捕鯨業的捕獵限額是日本海8頭,鄂霍次克海南部2頭,太平洋沿岸52頭。只對日本海域的貝氏喙鯨作過數量調査,估計約7000頭。其中太平洋沿岸5029頭,日本東部海域1260頭,南鄂霍次克海660頭(Miyashita 1986,Kasuya 2002,Barlowet al. 2006),數據可能有低估,因為目測法通常不能反映鯨魚長期潛水以及無顯著浮升的實際情況(Barlow 1999)。

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它鯨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數據缺乏(DD),2008年評估。

生物分類

貝氏喙鯨一度曾被視為其近親阿氏貝喙鯨Berardius arnuxii)的北方變種,但其線粒體與核內含子的基因序列對比阿氏貝喙鯨有多重固定差異,確定兩種喙鯨存在生殖隔離,兩種在分類學上都為獨立的有效實體(Dalebout 20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