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北瓶鼻鯨
- 拉丁學名:Hyperoodon ampullatus
- 別稱:北大西洋瓶鼻鯨,平頭鯨,瓶頭鯨,陡頭鯨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哺乳綱
- 目:鯨目
- 亞目:齒鯨亞目
- 科:喙鯨科
- 屬:瓶鼻鯨屬
- 種:北瓶鼻鯨
- 命名人及時間:Forster, 1770
- 英文名稱:Northern Bottlenose Whale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習性,潛水,發聲,行為,食性,繁殖方式,種群現狀,捕鯨,現狀,研究歷史,
形態特徵
出生時身長體重:3-3.5m,最大身長體重記錄:雄-9.8m、雌-8.7m;體重5,800~7,500kg,壽命:至少37年
胸鰭小而筆直,末端渾圓,尾鰭中央無凹刻。由頭部外觀可區分性別,成年雄鯨前額白而前凸至接近方形,雌鯨則較灰而呈球狀(未成年雄鯨介於兩者之間)。下顎尖端長有二顆牙齒,通常只有成年雄鯨的牙齒會生長至露出牙齦,略微朝前方彎曲,牙齒上有時會有茗荷介(鵝頸蕂壺)附生。少部分雄鯨可能有四顆牙齒或終生無牙。
成鯨的體色背部呈灰至褐色,腹部則較淺;幼鯨的體色較成鯨來得深,接近黑褐色。身上常有白或淺黃色的橢圓形傷痕,隨著年齡增加範圍會變得更大,在腹部與身體側面尤其明顯。成年雄鯨在前額額隆處有明顯的白色區塊,並會延伸至眼睛後方,被稱作tondebund,似乎是“白額頭”的意思;年老雌鯨在噴氣孔後方多有白色形似衣領的斑紋,昔日挪威捕鯨者稱之為ringfiskar,意思就是“有環的魚”。
老鯨的前額較突出,而雄性成鯨的最為顯著。通常會有兩顆牙齒,但是只有雄鯨的牙齒突出,雌鯨的則留在牙齦內。有些雄鯨可能長有4顆牙齒,甚或完全沒有;雌雄兩性的上下顎可能有許多牙籤狀的退化牙齒。可能會與領航鯨混淆,但是北瓶鼻鯨的體色,背鰭與嘴喙都有顯著的不同。小鬚鯨具有相似的背鰭,但是頭形不同。索氏中喙鯨與柯氏喙鯨也與北瓶鼻鯨相似,只是前額沒那么渾圓。初生3-3.5米,成年7-9米。
分布範圍
北瓶鼻鯨僅在北大西洋發現,主要分布於亞北極區域的冷溫帶海域。在大西洋西部主要棲息於戴維斯海峽(Davis Strait)與拉不拉多海(Labrador Sea)北部,以及位於加拿大新科斯細亞省(Nova Scotia)北方,特稱為“The Gully”的海域;在大西洋東部則位於格陵蘭、北極海與巴倫支海(Barents Sea),至於聖勞倫斯灣(Gulf of St. Lawrence)、哈得孫灣(Hudson Bay)、北海(North Sea)、波羅的海(Baltic Sea)等地則較不常見。在北太平洋北方曾有幾起北瓶鼻鯨的目擊報告,據推測應該是貝氏喙鯨(Baird's Beaked Whale)。
北瓶鼻鯨偏好1,000米深以上的深水域,偶爾會在有浮凍的海域出現。它們的移動情形複雜,似乎不遵循一般大型鯨類“夏季往北,冬季南移”的遷徙原則。北瓶鼻鯨似乎會季節性地在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出現,時間約在5至8月,此時在較高緯度的巴倫支海與格陵蘭海(Greenland Sea)也相當容易發現它們的身影。
北瓶鼻鯨密集出現在某些地方,如加拿大新斯科舍的塞布爾島北側;介於冰島,揚馬延島與斯瓦爾巴西南之間的北極海;以及加拿大拉布拉多北方外海的戴維斯海峽,尤其是哈得孫海峽與弗羅比舍灣的海口附近。分布範圍的南端較不常見。分布範圍的東界,在春季時可能會北移,秋季則會南移。而在西界,鹹信至少有一些北瓶鼻鯨會在高緯地區過冬。也可能有些會進行向岸,離岸的來回遷徙。大陸架外緣與海底峽谷上方的深水海域最為常見,有時會遊行數幾公里進入稀疏冰區,但是較常出沒在開放的水域。會發生擱淺。
生活習性
習性
北瓶鼻鯨通常以1至4頭鯨組成的群體出現,多於此數目的情形相當罕見,不過曾有多達20頭的記錄。有時可在海面上同時看許多這樣的獨立小群。其群體通常僅由成年雌鯨與幼鯨或未成年鯨所組成,有時會包括一至數頭成年雄鯨。北瓶鼻鯨是好奇心很強的動物,它們會接近靜止不動或以慢速前進的船隻,並會在附近遊動,觀察到滿意為止;這項特點最早由捕鯨者發現並加以利用,他們將船開到北瓶鼻鯨常出沒的海域後就停船在海面漂浮,靜待它們主動靠近船隻。其水面行為包括靜止不動一段時間,然後突然朝不同方向遊動,有時會作鯨尾擊浪(lobtailing)與躍身擊浪(breaching)的動作。
潛水
曾有捕鯨者聲稱北瓶鼻鯨在被魚叉刺中時有時會潛水達二小時之久,不過其潛水時間一般在14至70分鐘之間,常潛至800米以下的深度,最深記錄為1,500米。深潛後通常會在海面停留約10分鐘左右,此時每30至40秒換氣一次,多分枝狀的噴氣可達1至2米高。下潛時不會高舉尾鰭,通常會在同一地點浮出水面。
發聲
北瓶鼻鯨會發出不連續的哨聲、吱喳聲與滴答聲,以及突然的爆沖音等,頻率與持續時間各不相同,可能與覓食和個體間聯繫有關。
行為
捕鯨人的記錄顯示北瓶鼻鯨能潛行1至2小時,但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典型的潛水時間約為14至70分鐘。可能在海面停留10分鐘或更久,每30至40秒噴氣一次。樹叢狀的噴氣高約1至2米,略向前傾,良好的天氣下可以看見。曾觀察到鯨尾擊浪,以及極其罕見的躍身擊浪。可能是深潛能手,但是潛水時,水平的移動距離通常不會很遠。
食性
北瓶鼻鯨優越的潛水能力讓它們能夠潛至深海覓食,在胃中曾經發現海星,推測它們可能會在海底附近覓食。主要食用槍烏賊與魷魚,其中又以手鉤魷屬(Gonatus),特別是Gonatus fabricii這個種最受它們喜愛,為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它們也會食用鯡魚、格陵蘭大比目魚、銀鮫、星貂鮫、魟等多種魚類,還有蝦甚至是海參等。
繁殖方式
大多數北瓶鼻鯨在春季至夏季初(4至6月)間生產,不過在“The Gully”曾經於8月時發現新生的幼鯨。懷孕期約為12個月,哺乳期至少在1年以上,幼鯨會在母親身旁待上2年左右。雖然由過去的捕鯨資料顯示,雌鯨每2年生產一次,不過平均生殖間隔可能超過2年。
幼鯨前額的輪廓模糊,嘴喙比成年者圓鈍,腹部呈灰白色,背部與體側的顏色呈黑至朱古力褐色。
種群現狀
捕鯨
己知最早捕捉北瓶鼻鯨的捕鯨船是蘇格蘭克科底(Kirkcaldy)港的酋長號(chieftain),1852年她在佛洛比西爾灣(Frobisher Bay)捕獲28頭北瓶鼻鯨。由於在它們的頭部發現有鯨腦油(spermaceti,說明詳見抹香鯨)的存在,到了1877年捕鯨規模開始擴大,至1891年時挪威已經有70餘艘捕鯨船在此北大西洋作業,該年共捕殺了3,000頭以上的北瓶鼻鯨。捕捉北瓶鼻鯨的船隻排水量約30至50公噸,包含船首與船尾共備有4到6門的捕鯨炮,不過其捕鯨炮魚叉的前端沒有設定炸藥,這點與捕捉大型鬚鯨的捕鯨船不同。1頭北瓶鼻鯨約可提煉1公噸油,若是體型巨大的雄鯨可達3至4噸;成年雄鯨約可取得300到400磅重的鯨腦油。
現狀
北瓶鼻鯨在19世紀晚期的25五年內,由英國與挪威船隊的捕獲記錄合計達22,000頭以上,這還不包括許多死亡或重傷但未被尋獲的個體。挪威持續捕捉北瓶鼻鯨至1973年後即停止,該年英國鯨肉市場(用制寵物食品)也依法關閉,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自1977年起取消了北瓶鼻鯨的捕捉配額,並全面展開保護。毫無疑問的,捕鯨是某些地區族群量減少的主因,特別是在大西洋東北部,但減少的量究竟有多少引起激烈的爭論。
目前所有族群皆已保育25年以上,已有明顯的回覆。根據1980年代末期的一項調查,估計至少有5,000頭北瓶鼻鯨生存於冰島與法羅群島(Faoroe Islands)附近海域。雖然它們未因漁業影響而大量死亡,但可能受到“The Gully”附近石油與天然氣開發帶來的威脅。
研究歷史
北瓶鼻鯨可說是人類研究最深入的喙鯨類,其中有一部分要歸因於長期的捕鯨歷史。
19世紀時,有數位英國與挪威的自然學家參與捕鯨的行業,他們提供了許多關於被捕獲的北瓶鼻鯨的細節描述,而捕鯨業也提供了大量屍體供科學研究之用。1770年,Forster在“Kalm, Travels into North America”一書的譯本注釋中首次提到北瓶鼻鯨,當時的學名為“Balaena ampullatus”,種名源自拉丁文的ampulla,意思是“瓶子”或“燒瓶”,反映其嘴喙形狀,後被沿用至今。
1776年Müllar將名稱改為Balaena rostrata,移入瓶鼻鯨屬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叫Hyperoodon rostrata,直到20世紀初才變更為現今的有效學名Hyperoodon ampull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