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簡介
1938年10月12日,日軍攻占信陽,並沿四望山東側抄襲武勝、平靖、黃土三關,國民黨軍猝不及防,紛紛潰逃。國民黨信陽縣長李德純,接受共產黨守土抗戰的主張,率領縣政府常備隊200餘人,撤到尖山附近的北王崗,準備抗日。11月初,中共河南省委決定:以最快的速度搞起一支統一的堅強的人民武裝打開局面,確立共產黨在豫南敵後抗戰的領導地位,並派
劉子厚、
危拱之、
王海山率領八團隊留守處一個分隊,從確山竹溝出發,南下信陽,在北王崗與李德純部匯合。經過談判,將兩支武裝統一合編為信陽挺進隊。李德純任司令,王海山任副司令,危拱之任政治部主任,劉子厚負責黨的工作,並擔任信陽縣政府第一科科長,協助李德純作政府工作。12月中旬,根據河南省委的建軍方案,黨所領導的豫南各路抗日武裝,先後到黃龍寺參加整編。信陽挺進隊下轄三個大隊,一個警衛排,成為豫南地區一支主要的抗日武裝力量。翌年初,挺進隊進駐四望山區。
1939年元旦前後,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員、組織部長兼豫南省委書記
朱理治,根據
劉少奇的指示,在竹溝召開了豫南省委擴大會議,成立了黨的軍事委員會,朱理治兼主任,
李先念、王國華為副主任。同時,決定抽新四軍四支隊八團隊留守處一個連的武裝和60餘名幹部,組成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李先念任司令員,
周志堅任參謀長。1月17日,李先念率獨立游擊大隊向武漢外圍挺進,途中以四望山為立足點。李先念夜以繼日地往返奔波在四望山和桐柏山之間,廣泛地開展統戰工作。春節期間,他曾隻身帶著一個警衛員,翻山越嶺趕往隨縣長崗店,同鄂中區黨委取得聯繫;接著以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司令員身份,同五戰區豫鄂邊區抗敵工作委員會軍事指揮、國民黨湖北省第三專署專員石毓靈商談抗日事宜;並同國民黨西北軍、四川軍和桂系軍的部隊進行了聯絡。通過積極工作,同豫鄂邊抗敵工作委員會領導人
李范一、李相符,信陽縣長李德純,應城縣長孫耀華,進步愛國知識分子、信南部分抗日武裝領導人
蔡韜庵等,建立了真誠的合作關係。
同時,李先念還派參謀長周志堅帶領部隊到信南、羅山、禮山、應山、大悟山等地,進行偵察游擊活動;與當谷山、柳林一帶的地方黨和黨掌握的零散武裝取得聯繫。並相互配合多次襲擊日偽軍,在柳林車站、四里橋和余家店取得三戰三捷的勝利,在方圓百里的廣大民眾中造成了很大影響。
2月下旬,李先念率獨立大隊和信陽挺進隊一個中隊,東進信羅邊地區,在當谷山、靈山沖等地,與路東地下黨和六大隊會合,並將蔡韜庵、周性初等領導的抗日游擊隊編入了挺進隊。同時,派出工作組開展民眾工作,發展地方武裝。至春夏之交,信陽挺進隊發展到3個大隊、14箇中隊,共1200餘人。豫南特委在四望山地區積極開展黨的活動,並於同年6月建立了豫鄂邊地委。至此,伴隨著軍事鬥爭的節節勝利,以四望山為中心的豫南抗日根據地初具規模,使共產黨在豫鄂邊區有了一個比較穩固的立足點。
5月下旬,李先念率新四軍獨立游擊大隊由九里關進入鄂中大、小悟山地區,後又於孝感青石口與原紅軍戰士許金彪組織的湖北省抗日游擊大隊會合,在李家灣、吳家灣地區殲滅偽軍第八軍1個營又2個連,俘偽旅長以下300餘人。不久,進至安陸趙家棚地區。6月6日,豫南省委組織部長
陳少敏率竹溝留守處1箇中隊、信陽挺進隊2箇中隊和50多名幹部,到達趙家棚與李先念部會師。同月中旬,李先念、陳少敏遵照中原局指示,在京山養馬畈召開豫南、鄂中黨和軍隊幹部會議,討論統一邊區的武裝問題,決定公開樹立新四軍的旗幟,將豫南、鄂中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由李先念任司令員,陳少敏兼政治委員(不久由陶鑄代職)。養馬畈會議加強了鄂中地區黨的領導,並使黨在豫南、鄂中兩地區的抗日武裝有了統一的領導和指揮,擴大了共產黨新四軍的影響,為開展豫鄂邊區的抗日游擊戰爭奠定了基礎。
會後,黨在豫南、鄂中的武裝很快進行了合編,豫鄂獨立游擊支隊下轄五個團,獨立自主地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先後取得了豫南楊家河、羅山朱堂店等戰鬥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在開展武裝鬥爭的同時,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工作也迅速開展起來。從1940年1月起,在邊區基本區內開展了民選運動,改造或重建了基層政權。3月,成立了邊區憲政促進會。9月1日,邊區黨委在京山八字門召開了第一次軍政代表大會,按照“三三制”原則,選舉產生了豫鄂邊軍政聯合辦事處,公推許子威為辦事處主任。辦事處頒布了縣以下政權組織暫行條例,通令各縣開展民選運動,組織參議會和各級政府;頒布了關於恢復敵占區政權工作的決定和漢奸自首條例等。根據上述規定,在豫南成立了信應軍政聯合辦事處。信南是全邊區進行民選和減租減息的試點縣,政權鞏固,民眾運動搞得轟轟烈烈,抗日愛國熱情極為高漲。在1940年的擴軍運動中,全縣有2000多名青年報名參軍。
豫鄂邊區第一次軍政代表會議的召開和邊區聯合辦事處的誕生,有力地促進了邊區根據地的形成。到1940年底,豫鄂邊區已擴大到十幾個縣的範圍,建立了9個抗日民主縣政權,全區部隊發展為擁有1.5萬餘人的游擊兵團,民兵發展到約10萬人,根據地的財經工作、生產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亦有很大發展。至此,北起信陽,西至漢水,東接安徽,南至洞庭湖的豫鄂邊抗日根據地初步建成。
1941年1月,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受命整編為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五師相繼開闢了鄂東、鄂皖邊根據地和鄂南遊擊區。1942年,新四軍第五師十四旅主力依靠邊區軍民,血戰出一片以鄂南大幕山為中心的根據地。同年6月,李先念兼任中共鄂豫邊區委書記。1943年,新四軍第五師在襄河以南和洞庭湖以北創建了新的根據地。
1944年1月,
鄭位三任中共鄂豫邊區委書記兼新四軍第五師政治委員。同年7月,第五師派出部隊挺進豫南、豫中,擴大了根據地。同年10月,中共鄂豫邊區委改稱中共鄂豫皖湘贛邊區委,並成立鄂豫皖湘贛軍區。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根據地發展到東起安徽宿松,西至湖北宜昌,北接河南舞陽,南抵湖南洞庭湖畔的廣大區域,轄7個專區和39個縣級政權,面積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000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