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緯神學

讖緯神學

讖緯神學與今文經學尤其是齊地方士化儒生關係很深。讖緯神化劉姓皇權,奉孔子為宗教主,將儒學發展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學體系,而成為東漢官方意識形態。光武帝劉秀進一步使儒教國教化,對東漢郊廟祭祀體系(本文稱為國家祭祀)包括封禪、明堂、南北郊、社稷等的建立具有直接影響,封建時代的國家祭祀因此制度化和體系化,郊祀祭天成為證明帝王即位之合法性、正統性和神聖性必須舉行的儀式。讖緯 神學對東漢及以後國家祭祀的確立意義重大。緯書是上古讖緯思想學說的輯錄,並非出於某一作者。讖緯出於神學,讖是方士化儒家造作的圖錄隱語,緯是相對於經學而言、即以神學附會和解釋儒家經書的。由於先秦天命神權、天然感應觀念的流行,出現許多祥瑞災異、神化帝王和河圖洛書、占星望氣等等說法。其中也涉及炎、黃的傳說,保存了不少古史、天文、樂律、農學、醫藥以及原始社會狀況等零散資料,經過去偽存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其中天文地理、神話傳說無所不包,荒誕而精彩,和受佛教影響的道教經書相比,儒家讖緯神學有著純粹的華夏遠古神話與宗教色彩,體現了古人宏大的宇宙觀。《文心雕龍·正緯》篇贊曰:榮河溫洛,是孕圖緯。神寶藏用,理隱文貴。世歷二漢,朱紫騰沸。芟夷譎詭,采其雕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讖緯神學
  • 相關文獻:《史記·秦本紀》
  • 年代:秦朝末年
讖緯起源,介紹,主要內容,緯書,易,尚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河圖,洛書,尚書中候,讖緯盛行,漢代七緯,七緯篇目,社會影響,

讖緯起源

緯書是上古讖緯思想學說的輯錄,並非出於某一作者。讖緯出於神學,讖是方士們造作的圖錄隱語,緯是相對於經學而言、即以神學附會和解釋儒家經書的。由於先秦天命神權、天然感應觀念的流行,出現許多祥瑞災異、神化帝王和河圖洛書、占星望氣等等說法。其中也涉及炎、黃的傳說,保存了不少古史、天文、樂律、農學、醫藥以及原始社會狀況等零散資料,經過去偽存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儒家緯書保存了大量的遠古神話傳說與科學資料。且又文辭華美,言語雕蔚,讖緯作為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神學啟示,對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哲學、文學、道德、倫理、科學、藝術、宗教、神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天文地理、神話傳說無所不包,荒誕而精彩,和受佛教影響的道教經書相比,儒家讖緯神學有著純粹的華夏遠古神話與宗教色彩,體現了古人宏大的宇宙觀。《文心雕龍·正緯》篇贊曰∶榮河溫洛,是孕圖緯。神寶藏用,理隱文貴。世歷二漢,朱紫騰沸。芟夷譎詭,采其雕蔚。
書名。漢代讖緯之書中的一種,十八篇,主要是模仿《尚書》的文體,記述古代帝王的符命瑞應,以證明這些朝代和帝王興起應乎符瑞,合乎天命。此書是漢代緯書中產生較早、較有影響的一部,與“七緯”並稱“緯候”,成為讖緯之學的代名詞。《隋書·經籍志》著錄五卷,漢鄭玄注。又言“梁有八卷,今殘缺”。此書尚有魏宋均注,疑此八卷本即宋注本。《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均不著錄,蓋其時已殘缺或佚失。然傳注及類書中引用頗夥,佚文存留較多。明清以來諸家多有輯本,以日本學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輯本為最備。
流行於中國兩漢時期的一種學說。"讖",即一種神秘的預言假託神仙聖人預決吉凶,又分為符讖、圖讖等;緯"是相對於"經"而言的。讖緯之學以陰陽五行學說和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為依據,流行一時,在東漢被稱為內學,尊為秘經。魏晉後日漸衰落,劉宋後讖緯之書亦受到歷朝查禁,所存僅少量殘篇,之書除其中包含的神學成分外,還含有某些古代自然科學知識。

介紹

讖緯是盛行於秦漢代的重要社會思潮,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緯書是對秦漢以來“緯”“候”“圖”“讖”的總稱。其中保存了大量關於神話民俗文化的記載,也是中國思想文化大綜合運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對研究中國思想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讖 ,本義是應驗,《說文》曰: 讖,驗也,從言,韱聲。 是儒家製造出來的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的宗教預言。而宣揚這種宗教預言的書,就叫做讖書。 讖書的作者為了增強神秘性,還在讖書中畫有很多古怪的圖畫,因此讖書也叫做圖書 、圖讖。讖 ,或稱圖讖 ,作為一種立言於前,有徵於後 的宗教神學,在歷史上很早就產生了。西漢末年,隨社會矛盾的加劇,讖緯之說開始廣泛流行。
讖緯是一種經學和神學的混合物。讖是用詭秘的隱語、預言作為神的啟示,向人們昭告吉凶禍福、治亂興衰的圖書符籙。這類宣揚神學的作品,往往有圖有文,所以也叫圖書或圖讖。為了顯示它的神秘性,又往往作一些特殊的裝飾(如王莽的《金匱書》和劉秀的《赤伏符》)或染成一種特殊的顏色(如《河圖》、《洛書》被染成綠色),所以又稱符命或符籙。緯是用宗教神學的觀點對儒家經典所作的解釋。因為經文是不能隨意改動的,為了把儒學神學化,緯書就假託神意來解釋經典,把它們說成是神的啟示。讖緯說中雖然也包括一些天文、曆法和地理知識,但大部分充滿著神學的內容。
東漢統治者一開始就利用讖緯之說,並力圖把它合法化。光武帝於中元元年(公元56年) 宣布圖讖於天下 (《後漢書·光武帝紀》),把圖讖國教化。漢章帝更於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集白虎觀會議,這次會議的討論記錄,後來由班固整理成書,名為《白虎通德論》,或簡稱為《白虎通》、《白虎通義》,成了讖緯國教化的法典,使今文學說完成了宗教化和神學化。
漢朝是讖緯之學最興盛的時期,尤以西漢末年及東漢末年最盛。例如王莽稱帝就利用讖語製造輿論,製作了"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的石碑。之後的漢光武帝也利用《赤伏符》即位。之後,在中元元年(56年)宣布圖讖於天下,使之合法化。建初四年(79年),漢章帝還主持召開了一次全國經學討論會,即白虎觀會議,會議紀錄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德論》,以法令形式將讖緯之學定形,和正統經書具有同等地位。
魏晉以後,隨著玄學的興起,對儒家傳統經學有了全新的解釋,於是宣揚宿命論的讖緯之書漸遭毀禁。至宋歐陽修〈論刪去九經正義中讖緯札子〉後,讖緯學說更是式微,其書籍文獻多散失不傳。隨著明清儒家推崇漢儒,眾多儒家學者開始輯軼緯書,讖緯之學重新崛起廣大。

主要內容

讖緯之學的內容很龐雜,其內容比如:
天人感應,星象預測吉凶(參看占星學);
報應說,人的善惡能夠影響到人的壽命;
崑崙山是神仙所在之地,西王母則是指引修行的神仙;
黃帝是北斗之神;
孔子是"黑龍"之種,等等。

緯書

玆據日本學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所輯《緯書集成》列出一些主要的緯書:

易緯乾鑿度、易緯乾坤鑿度、易緯稽覽圖、易緯辨終備、易緯通卦驗、易緯乾元序制記、易緯是類謀、易緯坤靈圖、易緯中孚傳、易緯天人應、易緯通統圖、易緯運期、易緯內傳、易緯萌氣樞、易緯內篇、易緯太初篇、易緯九厄讖、易緯禮觀書、易緯記、易緯紀表、易緯決象、易緯統通卦驗玄圖、易緯河圖數等易緯(其他書名不詳者).

尚書

《尚書大傳》、尚書考靈曜、尚書帝命驗、尚書璇璣鈐、尚書刑德放、尚書運期授、尚書帝驗期、尚書洪範記、尚書中候、尚書中候握河紀、尚書中候我應、尚書中候考河命、尚書中候雒予命、尚書中候雒師謀、尚書中候摘雒戒、尚書中候儀明、尚書中候敕省圖、尚書中候稷起、尚書中候凖讖哲、尚書中候合符後、尚書中候運衡、尚書中候契握、尚書中候苗興、尚書中候赤雀命、尚書中候日角、尚書中候霸免、尚書中候顗期、尚書中候亶甫、尚書中候雜篇等.

詩含神霧、詩推度災、詩泛歷樞等詩緯(其他書名不詳者)。

禮含文嘉、禮稽命征、禮斗威儀等禮緯(其他書名不詳者)。

樂動聲儀、樂稽耀嘉、樂葉圖征等樂緯(其他書名不詳者)。

春秋

春秋演孔圖、春秋元命苞、春秋文曜鉤、春秋運斗樞、春秋感精符、春秋合誠圖、春秋考異郵、春秋保乾圖、春秋漢含孳、春秋佐助期、春秋握誠圖、春秋潛潭巴、春秋說題辭、春秋命歷序、春秋內事、春秋錄圖、春秋錄運法、春秋孔錄法、春秋璇璣樞、春秋揆命篇、春秋河圖揆命篇、春秋玉版讖、春秋瑞應傳、春秋感應圖、春秋考靈曜、春秋聖洽符、春秋甄耀度、春秋緯、春秋圖等。

孝經

孝經援神契、孝經中契、孝經左契、孝經右契、孝經鉤命決、孝經內事、孝經內事圖、孝經河圖、孝經中黃讖、孝經威嬉拒、孝經古秘、孝經雌雄圖、孝經雌雄圖三光占、孝經章句、孝經緯等。

論語

論語比考、論語撰考、論語摘輔象、論語摘衰聖、論語素王受命讖、論語崇爵讖、論語糾滑讖、論語陰嬉讖、論語讖等。

河圖

河圖括地象、河圖始開圖、河圖挺佐輔、河圖稽耀鉤、河圖帝覽嬉、河圖握炬記、河圖玉版、龍魚河圖、河圖合古篇、河圖令占篇、河圖赤伏符、河圖闓苞受、河圖葉光紀、河圖龍文、河圖錄運法、河圖帝通紀、河圖真紀鉤、河圖龍帝紀、河圖龍表、河圖考鉤、河圖秘征、河圖說征、河圖說征祥、河圖說征示、河圖會昌符、河圖稽命征、河圖揆命篇、河圖要元篇、河圖天靈、河圖提劉篇、河圖絳象、圖緯絳象、河圖著明、河圖皇持參、河圖帝視萌、河圖靈武帝篇、河圖玉英、河圖稽紀鉤、河圖考靈曜、河圖紀命符、河圖聖洽符、河圖表紀等。

洛書

洛書靈準聽、洛書甄曜度、洛書摘六辟、洛書寶號命、洛書說禾、洛書錄運法、洛書錄運期、孔子河洛讖、洛書雒罪級、洛書紀、洛圖三光占、洛書說征示、洛書兵鈐勢、洛書斗中圖等。

尚書中候

《尚書中候》乃漢代的一種讖緯之書,該書產生較早,影響較大,但它既非《河圖》、《洛書》類,也不屬於《七經緯》之列,漢代常與緯書並稱為“緯候”,成為緯書的一種統稱,如《後漢書·方術傳序》:“至乃《河》《洛》之文,龜龍之圖,箕子之術,師曠之書,緯候之部,鈐決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參驗人區,時有可聞者焉”,李賢註:“緯,七經緯也。候,《尚書中候》也。”
漢代人認為《尚書中候》是和《尚書》同時產生的書,都是由孔子刪定的。《尚書璇璣鈐》和鄭玄《六藝論》都說:“孔子求得黃帝玄孫帝魁之書,迄於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斷遠取近,定可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為《尚書》,十八篇為《中候》。”書名“中候”,中者,徵應也;候者,占驗也,即說歷代帝王聖人應占驗而興起的意思,也就是專言符命的書,故其中多載歷代帝王所見的符瑞災祥。它主要以五行相生說,論述了堯、舜、禹、湯、文、武等各王朝帝王或其他祖先的性格、行為及其祥瑞,並試圖證明這些王朝或帝王興起的正統性。它冠以“尚書”之名,是因為它的初衷是想仿照《尚書》中文體樣式,做成古代帝王的譜系、言行、事跡記錄,如“粵若堯母曰慶都”、“粵若稽古王湯”、“維王既誅崇侯虎”、“維歲二月,候在東館”、“[粵]若稽古周公旦,欽維皇天”,等等,都是模仿《尚書》,目的是由此來更加確認各王朝、各帝王的正統性,進而證明製作或利用《中候》的王朝出現的必然性,這就和漢王朝的權威化關係相當密切了,歸根結底是想藉助《尚書》的權威性來張目。
漢代書籍包括讖緯之書經常引用或說到它,如《白虎通義·爵篇》引《中候》曰:“天子臣放勛”;《尚書緯帝命驗》云:“順堯考德,《題期》、《立象》”,《題期》、《立象》都是《尚書中候》的篇名。可見此書在東漢初年已經流行於世,朱彝尊《經義考》卷二六五認為“《中候》專言符命,當是新莽時所出之書。”
由於自魏晉以降,歷代禁毀圖讖,《尚書中候》十八篇在唐代已佚,不過由於它影響大,諸書徵引頗多,佚文保存下來的比較多。明清學者多有輯本,今以日本學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輯本較為詳備。
對此書注釋研究的著作首推清末學者皮錫瑞的《尚書中候疏證》(收入《師伏堂叢書》),徵引豐博,考證詳賅。皮氏對此書評價很高,說它“超諸緯而獨出,紀實為多;擬《逸周》之刪除,徵文尤信。”
隨著儒家經學地位的確立和儒家經典被奉為神聖, 讖 開始與儒家逐漸結合了起來。一方面,儒家需要以符讖為內容的宗教神學來為封建主義的皇權統治進行論證;另一方面, 讖 也需要依傍經義來擴大其宣傳效果。因此,兩者逐漸合流。劉申叔說: 周秦以還,圖篆遺文,漸與儒道二家相雜,入道家者為符篆;入儒家者為讖緯。
董(仲舒)、劉(向)大儒,競言災異,實為讖緯之濫觴。 ②劉師培的這一看法是很有見地的。董仲舒作為漢代著名的今文經學大師,不僅利用道家和陰陽家的思想資料通過闡發儒家經典中的 微言大義 來為漢武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的漢帝國進行論證,而且還大談符瑞與災異。董仲舒認為: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也就是說,在董仲舒看來,王者將興,必先有符讖出現。如:《書》中所說的 白魚入於王舟,有火復於王屋,流為烏 ,大概就是 受命之符也 。
不僅如此,董仲舒還進一步認為,君主為政的好壞也有符瑞與災異以應驗之。
如果君主勤政愛民,奉天行事,政績斐然,則有 天瑞應誠而至 ;相反,如果國家 將有失道之政 ,則上天 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乃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 。因此,董仲舒說: 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 董仲舒的這種王者將興必有 受命之符 與 推災異之象於前,然後圖安危禍亂於後 的思想,與秦漢間以宗教預言為主要內容鬼神符讖極為相似。因此章太炎有《駁建立孔教義》中說: 燕齊怪迂之士興於東海,說經者多以至道相揉……伏生開其源,仲舒衍其流。……讖緯蜂起,怪說布彰,……則仲舒為之前導也。 董仲舒在其經學思想體系中,大講鬼神符讖,這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對老百姓的欺騙,但同時也有著要求統治者按照天意行事而不要任意妄為的思想內涵。因此,符瑞、災異之說是封建社會中唯一能夠對最高統治者——皇帝起到一點威懾、限制作用的東西。但是,這種東西也不能講得太多,講多了也會引起皇帝的厭惡。
董仲舒在武帝時雖為一代名儒,但他在政治上並未受到重用。先做江都相,後又為膠西相。從表面上看,這可能是出於公孫弘的陷害,而實際上則是由於漢武帝對他的經學思想體系中的那些 推說陰陽災異 的說法不太欣賞所致。而他的學生睦弘(睦孟)推《春秋》之意言災異,被指控為 設妖言惑眾,大逆不道 ,招致殺身之禍。所以東漢班固深有感慨地指出: 漢興推陰陽災異者,孝武時有董仲舒夏侯始昌,昭、宣則睦孟、夏侯勝,元、成則京房翼奉劉向谷永,哀、平則李尋、田終術。此其納說時君著明者也。察其所言,仿佛一端。假經設誼,依託象類,或不免於' 億則屢中'.仲舒下吏,夏侯囚執,睦孟誅戮,李尋流放,此學者之大戒也!京房區區,不量淺深,危害刺譏,構怨強臣,罪辜不旋踵,亦不密以失身。悲夫!
所以,為了人身安全並使其言論受到重視,漢儒逐漸放棄了以經學家個人名義闡說陰陽災異的做法,而是進一步將今文經學中的神學因素擴大、膨脹,開始在 經 之外製造出一些以宗教神學來解釋、神化儒家之 經 的書,因其與 經 相對,故稱為 緯書.這些 緯書 在經 的章句之外,附會出一套神學說教,製造了許多神話,這些神話不僅神化了封建皇帝,更重要的是把儒家的聖人——孔子變成了通天教主。
這樣,原來以經學家個人名義作出的預言全都被附會到了神人——孔子的名下。這不僅提高了預言的神聖性,增加了被當權者採納的機會,而且在預言不被採納的情況下,也減少了無端獲罪的可能。
例如,在《春秋緯》的《演孔圖》中,孔子便被說成是孔母征在夢中與黑帝交而生,因此孔子是黑帝的兒子,故稱 玄聖.還說,孔子製作《春秋》、《孝經》等 五經 是根據 天命 來為漢製法,即 (孔子)得麟之後,天下血書魯端門,曰:趨作法,孔聖沒,周姬亡,彗東出,秦政起,胡破術,書紀散,孔不絕。子夏明日往視之,血書飛為赤烏,化為白書,署曰:演孔圖。中有作圖製法之狀。 因此孔子在作成《春秋》、《孝經》之後,便使 七十二弟子向北辰,磬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書)》北向,孔子齋戒,簪縹筆,衣絳單衣,向北辰而拜,告備於天曰:《孝經》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謹以備。天乃虹郁起白霧席地,赤虹自上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讀之曰:' 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季子,天下服!'①在這裡,孔子便由經學家所推崇的孔聖人變成了受天命而為漢製法的通天神人;儒家典籍也由不可懷疑的 經 變成了神秘的 天書.這些神話,在今天看來實在是荒誕,但在當時卻是很有威攝力的,就連最高統治者也是不得不服的。
因此,在元、成之後,隨著社會危機的不斷加深與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日趨激烈,西漢王朝的統治已搖搖欲墜。為了挽救西漢政權的腐朽統治,以讖緯來批評時政便蔚為一時之風氣。
《後漢書·五行志》注引《春秋潛潭巴》三十三條,全是說明某日月蝕就是上天向人君預示某種變亂而要求君主檢討自己為政中的過失的;至於其他緯書中以災異來批評腐敗政治的例子更是俯拾皆是。如《春秋運斗樞》說: 人主自恣,不循古,逆天暴物,禍起則日蝕 ,把日蝕看作是上天對 人主自恣 的反應;而在《洛圖三光占》中則公開預言漢朝將要亡國喪主, 熒緯書的作者之所以能夠這樣大膽地、毫不隱諱地批判時政並預言漢之將亡,就是因為他們有通天教主——孔子的保護,他們所表達的預言是神的旨意,所以沒有人敢反對。
孔子由先秦時的一個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學者與私塾教師,演變成今文經學中的孔聖人;又由經學中的聖人變成了通天神人。漢儒神化孔子的運動到這時便最後完成了。孔子與儒家經典的神學化,使儒家由經學徹底演變成了神學。

讖緯盛行

在漢代統治者的倡導之下,讖緯神學非常盛行。
讖是一種宗教性的神秘預言,又稱讖語,以之預測吉凶,因通常配有圖,故又叫圖讖。古人多用於政治鬥爭中,如秦始皇晚年,盧生奏《錄圖書》說:亡秦者胡。又有「始皇帝死而地分」、「今年祖龍死」等讖語。緯是相對於經而言,指用圖讖等神秘含意解釋儒家經典,又稱為「緯書」,如緯書《孝經援神契》說孔子即已預言劉邦當皇帝。
實際上,讖緯神學是古代的具有宗教神學色彩的政治宣傳心理學,以此為謀求權力者或已登上權力寶座的統治者大造輿論,從而收服具有傳統天命觀的民眾,證明其權力的合理性。讖緯神學在西漢末年的哀、平之際大興,在王莽劉秀的推波助瀾之下,到東漢更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本來,董仲舒以神秘的陰陽五行學說附會儒家經義,提出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使儒家學說宗教化。儒生與方士的結合造成了漢代社會濃郁的宗教氣氛,這樣的社會環境給神仙方士創立宗教提供了方便。道教發生於東漢不是偶然的,與讖緯神學的流行分不開,並得到其啟示,如受緯書對孔子神化的啟示,早期道教逐漸裝扮老子,終至以老子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後世道教也曾大量造作和利用圖讖,如魏晉南北朝時「老君應治,李弘應出」的讖語。唐代道教徒為李淵創業而製作的「桃李謠」等即屬此類。
東漢初年讖緯大盛。東漢光武帝劉秀曾以符瑞圖讖起兵,即位後崇信讖緯,“宣布圖讖於天下”,讖緯之學遂成為東漢統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聖性。當時用人施政、各種重大問題的決策,都要依讖緯來決定;對儒家經典的解釋,甚至也要向讖緯看齊。讖緯在漢代的流行,是與漢代思想界天人感應、陰陽災異泛濫分不開的。讖緯與經學的結合,推動了漢代經學的神學化。

漢代七緯

“緯”是相對於“經”而言的,如織布之豎經橫緯,“七緯”就是“七經”之“緯”。
春秋以前,《詩》、《書》、《禮》、《樂》、《易》、《春秋》本屬“舊法世傳之史”,凡有教養的貴族子弟,都要學習《詩》、《書》、《禮》、《樂》。儒家學派的孔子教授弟子,傳習“六藝”,其中使用的主要教材也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等,後來成為儒家門人世代傳習的主要內容。
六藝初不稱“經”,“經”名是因傳記的興起而得名。經是儒家後學對六藝的尊稱,有傳記而後有“經”名。孔子教學口義,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其中一部分由七十子後學集結為《論語》,另一部分《詩》《書》《禮》《樂》《易》《春秋》的口義,師弟相傳,儒家後學再加以引申發揮,就形成了眾多的六藝傳記。
到了漢代,由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儒學定於一尊,《詩》、《書》、《禮》《易》、《春秋》成為官方的法定經典,取得了意識形態上的統治地位。在漢代,五經、六藝具有崇高的權威性,但經書畢竟是古代的東西,即使在某些方面具有指導意義,也總難和當時的政治與現實需要緊密結合。
秦漢以來出現了一批方士化的儒生,把陰陽術數帶進了儒學。為了使經學與當時的政治現實結合,方士化的儒生開始神化孔子和經學,把孔子說成是一位能通過去、知未來的“神聖”,把六經變成神學經典,於是就產生了“孔子為漢製法”的神學預言。在儒學宗教化的氣氛下,方士化的儒生開始大量炮製讖緯,讖緯神學由此形成。
“讖”是神的預言,“緯”是與“經”相配的。讖緯的出現,既依附於孔子和儒家經典,又可以藉助於宗教神權的力量來指導現實和預示未來的吉凶禍福。這樣既便於同漢代的現實和政治結合,並以神權的力量增加了經學的權威性,從而鞏固了經學的統治地位,這就是讖緯附經,亦以輔經的妙用。讖緯在後漢時代,號為“內學”,尊為“秘經”,盛極一時。讖緯不僅與經平起平坐,幾乎有取代經學的趨勢。
漢代只有“五經”,而因為“樂”是孔子傳習的“六藝”之一,也具有“經”的地位,所以為之製作的緯書就直接稱為《樂緯》;《孝經》和《論語》本來屬於傳記,但漢代重視“孝”,非常認可《孝經》里說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的話,認為孝可以感天動地,故予大力推崇,甚至帝王名號里也加個“孝”,如“孝文”、“孝武”。在緯書中,常把《孝經》與《春秋》並舉,如《孝經緯鉤命決》里說:“孔子在庶,德無所施,功無所就,志在《春秋》,行在《孝經》。以《春秋》屬商,《孝經》屬參。”又說:“孔子云:‘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可見在漢代人心目中,《孝經》是是孔子所著,和作為經的《春秋》地位相同;《論語》則是記孔子記其門人言行之書,故也受到追捧和重視,也都為之製作了緯書。但是“緯”是相對於“經”而言的,既然不是經,就不能稱為緯,所以起初稱《孝經讖》和《論語讖》。而實際情況是,自東漢以降,讖與緯實無分別,所以《春秋緯》、《詩緯》也可以稱為《春秋讖》、《詩讖》,《孝經讖》、《論語讖》也可以稱為《孝經緯》、《論語緯》。由於漢代對《孝經》的重視,它具有與“經”的同等的地位,所以後人把《書緯》、《易緯》、《詩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孝經緯》統稱為“七經緯”或“七緯”,裡面不包含《論語讖》。就現在所知,《論語讖》只有八篇,而《孝經緯》或《孝經讖》卻有幾十種,可見漢代尊崇《孝經》遠遠超過《論語》。
漢代人認為緯書都是解說經義的,所以“緯”也被稱為“說”, 《困學紀聞》八言:“鄭康成注二《禮》,引《易說》、《書說》、《樂說》、《春秋說》、《禮說》、《孝經說》,皆緯候也。”
自魏晉以降,歷代禁毀圖讖,“七緯”除《易緯》八種之外皆佚,自元末以迄於清代,有眾多學者作了輯佚。日本學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在綜合前人輯佚成果的基礎上,修訂增補校勘,著成《緯書集成》一書,是到目前為止最為詳備的讖緯之書輯本。

七緯篇目

漢光武帝劉秀於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圖讖於天下”,當時被公布的圖讖之書一共有八十一篇,其中七經緯有三十六篇。唐代李賢《後漢書·樊英傳》注中羅列了其中三十五篇的題目如下:
“七緯者,《易緯》:《稽覽圖》,《乾鑿度》,《坤靈圖》,《通卦驗》,《是類謀》,《辨終備》也;《書緯》:《璇璣鈐》,《考靈曜》,《刑德放》,《帝命驗》,《運期授》也;《詩緯》:《推度災》,《氾歷樞》,《含神霧》也;《禮緯》:《含文嘉》,《稽命徵》,《斗威儀》也;《樂緯》:《動聲儀》,《稽耀嘉》,《葉圖徵》也;《孝經緯》:《援神契》,《鉤命決》也;《春秋緯》:《演孔圖》,《元命包》,《文耀鉤》,《運斗樞》,《感精符》,《合誠圖》,《考異郵》,《保乾圖》,《漢含孳》,《佐助期》,《握誠圖》,《潛潭巴》,《說題辭》也。”
其中少了一篇,一般認為少了《春秋緯》中的《命歷序》一種。
但是,後來諸書引用的七經緯篇目遠遠不止三十六篇,諸書引用時,為了避諱“讖緯”的名目,故多將“緯”字省略,如《易稽覽圖》、《尚書璇璣鈐》、《詩推度災》等等。這裡將古籍所引七經緯篇目列於下:
(一)易緯
《易緯乾鑿度》
《易緯乾坤鑿度》
《易緯稽覽圖》
《易緯辨終備》
《易緯通卦驗》
《易緯乾元序制記》
《易緯是類謀》
《易緯坤靈圖》
《易天人應》
《易通統圖》
《易運期讖》
《易萌氣樞》
《易太初篇》
《易河圖數》
《易九厄讖》
《易內戒》
《易狀圖》
《易神靈圖》
《易統通卦驗玄圖》
(二)尚書緯
《尚書璇璣鈐》
《尚書考靈曜》
《尚書刑德放》
《尚書帝命驗》
《尚書運期授》
《尚書帝驗期》
《尚書洪範記》
《尚書赤雀命》
(三)詩緯
《詩推度災》
《詩氾歷樞》
《詩含神霧》
《詩緯圖》
(四)禮緯
《禮含文嘉》
《禮稽命徵》
《禮斗威儀》
《禮瑞應圖》
(五)樂緯
《樂動聲儀》
《樂稽耀嘉》
《樂葉圖徵》
《樂五鳥圖》
(六)春秋緯
《春秋演孔圖》
《春秋元命包》
《春秋文耀鉤》
《春秋運斗樞》
《春秋感精符》
《春秋合誠圖》
《春秋考異郵》
《春秋保乾圖》
《春秋漢含孳》
《春秋佐助期》
《春秋握誠圖》
《春秋潛潭巴》
《春秋說題辭》
《春秋內事》
《春秋錄圖》
《春秋錄運法》
《春秋孔錄法》
《春秋璇璣樞》
《春秋玉版》
《春秋瑞應傳》
《春秋考曜文》
《春秋包命》
《五帝鉤命決圖》
《春秋秘事》
《春秋災異》
《春秋少陽篇》
(七)孝經緯
《孝經援神契》
《孝經鉤命決》
《孝經內事》
《孝經內事圖》
《孝經元命包》
《孝經古秘援神》
《孝經古秘圖》
《孝經左右握》
《孝經左右契》
《孝經左右契圖》
《孝經中契》
《孝經內記》
《孝經內記圖》
《孝經內記星圖》
《孝經內事星宿講堂七十二弟子圖》
《孝經口授圖》
《孝經分野圖》
《孝經雌雄圖》
《孝經異本雌雄圖》
《孝經河圖》
《孝經中黃讖》
《孝經章句》
《孝經威嬉拒》
《孝經元辰》
《孝經應瑞圖》
《皇靈孝經》
《孝經錯緯》
《孝經皇義》

社會影響

讖緯之學對東漢政治、社會生活與思想學術均產生過十分重大的影響,在東漢末年漸衰。由於讖緯本就是人為製作的,可以被一些人利用來散布改朝換代的政治預言,統治者逐漸認識到其中的危險,劉宋以後屢加禁止。隋煬帝正式禁毀之後,讖緯之書大量散失。
讖緯充斥著濃重的神學色彩,東漢時期經學與讖緯之學不分彼此,但是讖緯多是政治家用來掌權的工具,宋朝時很快就從經學中被剝離了出去,以宋明道德神學代替。但讖緯中並非全是荒誕的東西,其中還含有許多天文、歷數、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學知識。此外,像“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作為兩千年中國君主專制社會的最高倫理規範,其最初的確切表達即是《白虎通義》從禮緯《含文嘉》中引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