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讀書札記)

讀書筆記

讀書札記一般指本詞條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於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賴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記下重要的知識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書筆記
  • 外文名:reading notes
  • 繁體:讀書筆記
  • 拼音: dú shū bǐ jì
  • 意思:讀書時記錄自己認為重點的內容
筆記方法,摘要式,評註式,心得式,表現形式,筆記實例,筆記寫法,提要鉤玄,採花釀蜜,開山鑄銅,

筆記方法

我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詞佳句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讀書筆記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民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例如: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
還可以摘抄下你感興趣的詞段。
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
摘抄精美語句,語段,詞語。
寫讀後感或讀書心得,內容鑑賞,探討主題,評論人物,評品語言。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係,就會輕鬆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很多套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套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提綱式—— 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辭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摘要式

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精闢語句,有用數據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準備。可按原書或原文系統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字。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索引式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莊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抄錄原文式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套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評註式

評註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註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
評註式讀書筆記常用方法有書頭批註。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號或在空白處加批註、折頁作記號;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扼要記敘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內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評註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評註讀書
評註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註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誌》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誌》: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鄙,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補充原文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心得式

心得式讀書筆記,即讀後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後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常用方法有:札記,它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產物;心得,也叫讀後感。將讀書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並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穫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札記
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綜合讀書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的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註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

表現形式

讀書筆記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形式有:
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於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活頁本
活頁本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於分類,節約紙張也便於日後查閱。
卡片
便於分類,可按目排列,便於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註,也可分類張貼,要註明出處,以便使用。
全文複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複印編目分類留用。
記憶
如果能用大腦記下來的話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筆記中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書籤式
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記在書籤上,夾在書里、放在口袋裡或插在專放書籤的袋子裡 ,一有空就讀一讀背一背,記得牢為止,再把它存放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圖像式
閱讀完之後,可以將書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整理成概念圖或思維導圖,這樣相對對傳統的文字式讀書筆記,更加方便快捷。

筆記實例

小時候的海倫·凱勒(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周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而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乾什麼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濕的心。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樣活著,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而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的女子,竟然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成就啊。但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倫可以創造這些常人無法想像的奇蹟,全靠她有著一顆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心。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自己那顆熾熱的心,用自己那偉大的愛,去擁抱美好、充滿生機的世界,以驚人的毅力與困難作戰,終於,她戰勝了生命的挑戰,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有了信心與希望,走出了寂靜與黑暗。最後,她又把那雙慈愛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海倫從又瞎又聾的女孩成了舉世文明的作家,經歷多少坎坷啊,可她從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地面對困難,去戰勝它,跨過它。一個又瞎又聾的人能做到,更何況我們是一個沒有缺陷的人,沒有理由做不到啊!一些同學很自卑,說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天才,也沒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決心學習,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嶇,就看你有沒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腳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們每一個人時刻都在有意或者無意識地描繪著自己的人生畫卷,只有奮鬥,只有自強不息,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鮮亮光耀的色彩,我們的生活畫卷才會閃光。
讀《童年》有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阿廖沙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阿廖沙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裡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裡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讀《絕密檔案》有感
讀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什麼是民族恥辱,什麼是邪惡勢力,什麼是真正的事實,事實真相不應該被埋葬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需要展現於世界,需要被人們批判。中華民族在清政府沒落後就陷入了無窮的民族危機之中,被列強欺凌也是經常的事情,而這背後的陰謀詭計又是如何?我通過這本書了解到了,清政府的沒落是導致了中國經濟落後了多少年,又讓多少文物遠赴東洋,我們都無從調查。電視劇中將許多人物形象及其醜化,但是歷史是怎樣?就拿李鴻章來說,洋務運動的開山鼻祖,但是有人卻把他當成賣國賊來看,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沒有能力與列強對抗,試想,有哪一個中國人會甘願冒著漢奸的罵名去簽署條約呢?可是,當時的日本人非是看準了這個年邁的老頭簽署協定,就因為他無比的地位,為了中國的利益,他受傷了,這又有誰知道?在人們心中,他就是一個賣國求榮的人,但是在我心中,卻不是。因為我不想憑藉自己的主觀意向去把一個人活活拍死,歷史會掌握一切的。在拿隋煬帝來說,說他荒淫無道,可是他改科舉、修運河、征高麗,他所做的一系列豐功偉績卻不為人所知。其實,我只是希望人們可以正確的看待一個人,辯證分析,而不是憑藉自己的主觀感情去判斷。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加要學會熟知歷史,懂得不能只從書本中了解狹隘的世界。這本書使我著迷,使我更想去了解歷史人物。所謂的歷史永遠掌握在成功者手中,這句話也是特別正確的。
《哈姆雷特》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劇中人霍拉旭所說: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悖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借刀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而展開。
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雷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並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於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也有點心驚。
《釋夢》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眾心理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範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準,那么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蘊含了巨大的心理內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與黑》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視窗——小小的維里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裡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里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作為一部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紅與黑》並沒有從概念出發,將主人公於連圖解成一個追求功利的符號。相反,作者卻給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過人對慾念的執著追求與追求不到的痛苦來批判那個時代特定的社會現實,這也是《紅與黑》流傳至今魅力長存的原因。
《十五少年漂流記》
十五少年漂流記,講述的是十五個少年因暑假無所事事時,去乘船遊玩前一天夜裡船因不知什麼原因而漂流至太平洋中央而引起的悲劇。但是,最後,少年們克服了困難,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書中十五個少年在船破時並沒有氣餒,而是頑強的抵抗著,尋著生的道路,這一點很可敬,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在空無一人的島上,他們得不到一點兒幫助,但十五個少年互相團結,有困難一起克服,省吃儉用,學會了很多很多的知識和常識。他們憑著這些本領和集體的智慧、勇氣在荒島上生存了下來,這是多么不容易呀!!為了生存,十五個少年與大自然進行了積極抗爭,同時也和惡徒們展開了生死的搏鬥。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少年們不怕困難的精神和相互之間的友誼,令我留下了深刻而又溫馨的印象,同時使我受到了影響。
而文中人物鮮活的形象也展現在了我們廣大讀者的眼前。你瞧:深謀遠慮的戈爾登、和善有愛的伯爾安和勇敢堅強的德諾班、能幹的茂可......曲折的故事情節使我們驚嘆不已,心也隨著故事的起伏所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好像真的去了十五個少年所居住了一年多的小島......
少年們的團結友愛,我們應當學習!雖然我知道,這只是個科幻小說,但是這本書使我們受益匪淺,也同時成為了我們所喜愛的讀物。
讀《革命孤獨》有感
一、
“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沒有人走,革命無以成功,沒有人留,無以告訴曾經相信這次革命的人。”這句話讓我激動了許久。
總以為革命與佛學八竿子打不著,但沒有想到,說這句話的人竟然是一個學佛之人,從學佛走向革命,不是禪道參悟不夠,而是生命中空幻促使其去完成一件有激情的事——革命。
譚嗣同讓我看到了一個革命孤獨者的高貴。縱觀整個人類的進程,革命不是叛亂,而是用血與淚書寫一種詩意。橫看精神,日本的武士精神,處處弘揚著為國獻身的偉大,全民接受帝國主義教育。全民族激情四射著去革其他民族的命,這樣的盲目忘我為國是一種悲慘。不過若人們又過分注重個人生命,畏懼犧牲,但又無法喚醒民族的覺醒,無法告訴人們要為什麼樣的理想去奮鬥,所以,不得不有人為此犧牲,若將這一部分人(由《五人墓碑記》所想)歸結為——用生命換取死後的榮耀,未免不符合實際了,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他們又怎么會在乎榮耀呢?
事實上無論是他們的戰友或只有著同一信仰的人,聞到他們犧牲的事實,心中雖會悲痛,但對於那一時期,每日都是活在刀劍上的日子,對待每日都會發生的生命的墮落更多的是習慣。人,抱著崇高的人格走向死亡,大家看到得更多的卻是未來的美好,仿佛為大事損失的生命,是畢竟之路,既然未來能成大事,相比之下當前革命者的犧牲從另一方面思考,不是損失而是收穫,收穫了推進革命事業的動力。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意識到,勇於為革命獻身的到底是哪樣一群人?是詩人,是作家,是學者,是有著百分之百的零度靈魂的人。什麼是零度靈魂?就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向著心中的精神方向堅定不移地走去。這與“零度”寫作中“零度”有些不同,同為零度,後者是回歸生命本源,但是前者的“零度”確是人在成長過程的全新開始,一個精神上的進步。不得不承認的是,有這種覺悟的人,有這種無畏精神的人,他們的死亡於文學、美學上都是巨大的遺憾,這遺憾並不能因為政治上的成功而堙沒。
二、
我覺得光榮革命留給世人的意義,不是在於政治上的“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議會權利超過君主的權利,不是君主立憲制度以及兩黨制度。而是這種不流血的革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犧牲。對於給國家、老百姓帶來的喜悅不用多說,下面只想談談不用犧牲有著零度靈魂的人的問題。
他們活著無疑是國家最大的財富,在英國莎士比亞所占有的地位可想而知,如果讓他們選擇,人們寧可要莎士比亞也不要拿破崙。因為在某一程度上,這些有才之士,他們的生命力能決定整個國家的文脈,他們所賦有的個性能創造藝術上,美學上多大的創新,甚至有時候能奠定整個國家的文化素養。但是他們為了自身的信仰犧牲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相信如果讓歷史重新選擇,他一定會選擇讓這批人好好活下去,因為每一個真正不怕死,敢於為自己信仰犧牲生命的人,本來就不應該死,他們更應該好好活著,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化。所以人們是否也能真正考慮到這些人,他們死推動著革命的進步,在另一方面上卻又阻礙著文脈的發展,與大局到底是得還是失?想必沒有那么容易判斷了吧。

筆記寫法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套用文體。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前人寫的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鉤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提要鉤玄

唐朝的著名文學家韓愈,在《進學解》里講他寫讀書筆記,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他讀記事的歷史書,把重要的事件摘記下來。他讀哲理書,把主要論點摘出來。韓愈的讀書筆記,有幾篇還保留在他的集子裡。有一篇《讀〈鶡冠子〉》。引在下面,看他是怎樣寫提要鉤玄的讀書筆記的。其內容如下:
《鶡冠子》十有九篇,其詞雜黃老刑名。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說當矣。使其人遇時,援其道而施於國家,功德豈少哉!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舟,一壺千金”者,餘三讀其辭而悲之。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滅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雲。
他先寫明這部書有多少篇,沒有寫作者是誰,什麼地方人,因為無從查考,作者沒有寫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貫。其次指出這部書的內容是講什麼的。這部書屬於先秦諸子,先秦諸子分好多流派,所以指出“其詞雜黃老刑名。”黃老就是道家,講黃帝老子的學說的;刑名就是法家。指出這本書的內容是道家兼法家。再指出這本書中的要點,有篇叫《博選篇》,裡面提出“四稽”“五至”的學說,“四稽”指出從四個方面來考察,“五至”要達到五個要求,都是為治理國家打算的。韓愈認為他的學說很恰當,假使他被國君任用,用他的辦法來治理國家,功效是不少的。又引了書中的話,說有的東西被看輕,由於沒有利用它。比方一個大葫蘆,大家看不起它。要是在大河中船翻了,抱了大葫蘆就可以救命,這時候一個大葫蘆就價值千金了。韓愈反覆讀這些話,引起了悲哀。書里用大葫蘆來比人才,人才棄而不用,所以被看輕,韓愈因此悲哀。韓愈又改正書中的文字脫誤,改正三十五個字,把顛倒的字勾過來的有三處,塗去的錯字二十二個,旁邊註明改正的字的有十二個。
從這篇里我們看摘要的讀書筆記是怎樣寫的。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算。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的。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錯誤。從“三讀其辭而悲之”看,“三”字虛數,表示反覆讀。可見韓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話,不是看過就算,是要反覆讀的。這就是韓愈寫的摘要的讀書筆記。裡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還要對全書的內容作概括的說明。那就不光把一本書讀過就算,讀後還要思考,從全書的內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話都要考慮,直到對書中的錯字都不放過。從這裡,我們既可以學習怎樣寫摘要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學習他是怎樣讀書的。

採花釀蜜

蜜蜂採花中甘液釀成蜜,不是采一棵花的甘液所能釀成的,是從多種花中採集來的。有的讀書筆記,是作者讀了好多書,通過比較研究才得出的一種看法,好比蜜蜂釀蜜,這樣的讀書筆記寫得比較精彩,不同於一般的看法。像朱熹的《朱子語類》:
淵明詩,人家說是平談,據某看他的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自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談的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
陶潛酷擬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談,二分梁甫一分騷。
讀書筆記有各種形式,前面舉的摘記是一種;這裡舉的是別的兩種,一是隨筆式的,一是詩。隨筆式的只寫出自己的意見,不必記下書名卷數等,主要把自己對書的意見寫下來,用詩的形式來寫更不必記書名卷數等了。
上面舉的朱熹的一段話,龔自珍的一首詩,實際是寫出了對陶淵明詩的讀後感,所以也作為讀書筆記來談。“淵明詩,人家說平談”,說明他看了別人講陶淵明的話,都說淵明詩是平談的。“據某看他自豪放”,他讀了淵明的詩,跟別人的看法不同,認為平談是表面,骨子裡是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自覺耳”,他也讀了許多豪放的詩,經過比較,他認為淵明詩的豪放跟別人的豪放不同,他的詩的豪放不顯露。也有外露的是《詠荊軻》一篇。他這個論點,是讀了別人論淵明的詩,用淵明的詩來檢驗;讀了別的豪放的詩,用來跟淵明的詩作比較;才能得出來的。他不光看到淵明詩表面上的平談,還看到了從《詠荊軻》詩里看出了他的豪放。再來看他寫的別的詩,才看出透過表面的平談,骨子裡是豪放的,即從詩里看到淵明這個人的性格來。這正象蜜蜂採花釀蜜那樣,是讀了很多書,通過比較研究才得出來的。
龔自珍的詩主要是採用了朱熹的論點,但又補充了新的論點:一是用諸葛亮的豪放來同陶淵明的為人作比,二是讚美淵明的品格的高超,三是用諸葛亮的《梁甫吟》和屈原的《離騷》來同淵明的詩作比。在這裡,說明龔自珍不光讀了陶淵明的詩,還讀了陶淵明和諸葛亮的傳記,了解了兩個人的性格,還讀了諸葛亮的《梁甫吟》;還研究了歷史上品格高超的人,經過比較,才寫出這首詩來。說“萬古潯陽松菊高”,那是因為陶淵明是潯陽人,是愛松菊的。他在《歸去來兮辭》說“撫孤松而盤桓”,他在《飲酒》里說“採菊東籬下”,菊和松又是用來象徵高潔的品格的。說這句話,說明他把陶淵明跟歷代的高人作過比較。他又用屈原的《離騷》來同陶淵明的詩比,看出陶淵明的豪放,跟諸葛亮比較接近,占有的成分多些;跟屈原有距離,占有的成分少些,那因為屈原投江自殺,淵明沒有那樣忿激,比較達觀。他跟諸葛亮也有不同,那因為淵明不象諸葛亮那樣能建功立業。不論他的衡量是否恰當,總之是象採花釀蜜那樣,讀了很多書,通過比較研究得出來的。

開山鑄銅

清初顧炎武的《日知錄》,是讀書筆記的巨著。他在《與人書十》里,談到有兩種書:一種是收舊錢稱做廢銅來鑄新錢,既是粗製濫造,又毀壞了好的舊錢。一種是開山采銅礦來煉銅。他的《日知錄》,“早夜誦讀,反覆尋究,僅得十餘條,然庶幾采山之銅也。”毀舊錢來鑄新錢,大概指把舊書剪剪貼貼編成新書,開山鑄銅,大概指從許多材料中發掘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見解。假使說,採花釀蜜主要指文藝方面的研究說的,那么開山鑄銅主要是指學術方面的研究說的。這裡引《日知錄》中的《正始》條。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貴焉耳矣。……
《日知錄》寫的讀書筆記,稱為開山鑄銅,往往引了不少書,從中取得一個結論。要是把所引的書都抄上,太多,不合適,只好節引一個結論。顧炎武從不少材料中得出這個結論。他說的“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所以只是那個朝代的君臣的事,是那個朝代的官號要考慮的,“肉食者”指官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