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內外傷辨惑論>》是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內外傷辨惑論》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ISBN:9787513226509
《讀<內外傷辨惑論>》是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讀<內外傷辨惑論>》是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外傷辨惑論入門導讀》是202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內外傷辨惑論》是金元四大醫家之一李東垣的代表作,是學習研究中醫學的書。但因書中文字或深奧,或省略,對初學者閱讀有一定困難。本書在《內外傷辨惑論》原文的基礎上,對其中的難解語句給予了白話通俗翻譯,對生僻字詞給予了注音注釋,...
《內外傷辨惑論-中醫經典文庫》是2007年7-80231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東垣。內容介紹 《內外傷辨惑論》又名《內外傷辨》,3卷,金·李東垣撰。刊於1247年。卷上有辨陰證陽證、辨脈、辨寒熱等13篇有關辨證的論文,俗稱 “內外傷十三辨”。卷中和卷下是結合具體方藥論述以飲食勞倦為主的一些內科疾病的...
《內外傷辨惑論局方發揮》是2003年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李杲 、元・朱震亨。內容介紹 《局方發揮·內外傷辨惑論》原著李杲系張元素的徒弟,而名出於張氏之上,為金元四大家之一,該書為其代表作。《局方發揮》力倡重養陰、戒燥熱的觀點,反映了朱氏【養陰派】的學術思想。作品目錄 內外傷辨惑...
出自《內外傷辨惑論》。此湯主治脾胃虛弱、怠惰嗜臥;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乃陽氣不升也。方劑簡介 方 名:昇陽益胃湯(補養之劑)出 處:《內外傷辨惑論》功 效:昇陽益胃 編 號:028 類別:補益類 ...
手背熱為症狀名,與手心熱相對而言,是辨別外感內傷發熱的臨床表現之一,《內外傷辨惑論·辨手心手背》:“內傷及勞役飲食不節,病手心熱,手背不熱;外傷風寒則手背熱,手心不熱,此辨至甚皎然。”亦為傷寒邪在表之證。《萬病回春·傷寒》:“手心熱者,邪在里也;手背熱者,邪在表也。”中醫套用 1、用於...
手心熱,症名。兩手掌心有發熱感覺。一名掌中熱。手三陰經是動、所生病證之一。又為勞倦內傷及五心煩熱的症狀之一,《內外傷辨惑論》有記載。徵兆 手心發熱是幾種疾病的徵兆:肺結核:為最常見的手心發熱原因 ,特別是青年人,同時伴有盜汗、乏力、咳嗽、精神萎靡不振等。照胸片或化驗檢查一般可以發現病變的存在。...
方藥:吳茱萸湯(《傷寒論》,人參、吳茱萸、生薑、大棗)或厚朴溫中湯(《內外傷辨惑論》,厚朴、陳皮、茯苓、草豆蔻、木香、乾薑、甘草)。2、小腸實熱證 臨床以小便赤澀疼痛,或見尿血,心煩,口瘡,咽痛或莖中痛,舌紅苔黃,脈滑數等為主症。多由於心火移熱於小腸而致病。治法:清心通淋。方藥:小薊飲子(...
益心舒丸(微丸)出於金元時代李杲(gao)(字明之,晚號東垣老人)所著的《內外傷辨惑論》(生脈飲同出於此論)。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方中人參補脾益氣以生津為主,輔以麥冬養陰清熱以生津,五味子斂肺止汗而生津,共成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為治熱傷氣陰的常用方劑)在此基礎上加入了丹參,...
《內外傷辨惑論》載:“脾胃之虛,倦怠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乃陽氣不升故也。”症見倦怠嗜臥,四肢乏力,正當秋燥令行,濕熱稍退,體重節痛,口苦口乾,不欲食,飲食不化,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
1、常用治太陽風寒,循經上犯,症見頭痛、鼻塞巔頂痛者,每與羌活、蒼朮、川芎等袪風濕、止痛藥同用,如神術散。(《和劑局方》)2、治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每與羌活、防風、蒼朮等祛風濕藥同用,如除風濕羌活湯。(《內外傷辨惑論》)用法用量 3-10g。禁忌 本品辛溫香燥,凡陰血虧虛、肝陽上亢、...
4、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組成:黃芪、甘草炙、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 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劑,每服10~15g,日2~3次,溫開水或薑湯下)。功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治:1、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
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七味白朮散(《小兒藥證直訣》)附子理中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六味止瀉散(張介安方)第六節小兒腹痛 小建中湯(《傷寒論》)理中丸(《傷寒論》)活血利氣湯(董廷瑤方)第七節腹脹 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厚朴溫中湯(《內外傷辨惑論》)香砂六君子湯...
1、用於治療脾胃寒濕偏勝,氣機不暢:與乾薑、厚朴、陳皮等溫中行氣之品同用。(《內外傷辨惑論》)2、用於治療寒濕內盛,胃氣上逆之嘔吐呃逆:與肉桂、高良姜、陳皮等同用,如草豆蔻散。(《博濟方》)用法用量 3~6g。禁 忌 陰虛血燥者慎用。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生理特性 本品為類球形的種子團,...
出處:《保命歌括》卷五 附方3 羌活勝濕湯 組成:羌活 獨活各一錢,甘草、藁本、防風各5分,蔓荊子三分,川芎二分。功用:祛風勝濕止痛 主治:風濕在表,症見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或惡寒發熱,苔白,脈浮。出處:《脾胃論》卷上、《內外傷辨惑論》卷中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
水濕下走腸間,則腸鳴腹瀉;水液下滲膀胱,則小便頻數清長;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均為虛寒之徵。4、治法:溫通小腸。5、方藥:吳茱萸湯(《傷寒論》,人參、吳茱萸、生薑、大棗)或厚朴溫中湯(《內外傷辨惑論》,厚朴、陳皮、茯苓、草豆蔻、木香、乾薑、甘草)。
《內經》所謂脈虛血虛是也。當歸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養血;而黃芪則味甘補氣者也,今黃芪多於當歸數倍,而曰補血湯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故也。《內經》曰:‘陽生陰長’,是之謂爾。”2、《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治肌熱,燥熱,口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
出處:《內外傷辨惑論》卷下 功用:上下分消其濕 名稱:葛花解酲湯 組成:葛花、砂仁、蔻仁各五錢,木香、茯苓、人參、白朮、青皮、陳皮各一錢五分,神曲、乾薑、豬苓、澤瀉各二錢 用法:研末,白開水調服,每次服三錢 主治:嗜酒中虛 出處:《脾胃論》功用:分消酒濕,溫中健脾 重要文獻摘要 《吃得下睡...
先生治學,首重經典,《內》、《難》、仲景之學,皆認真研究,金元諸子之書、溫病學名著,無不泛泛瀏覽。在此基礎上,先生重點攻讀李東垣《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對先賢著作中有關水腫、小便不利等與腎臟疾病有關的論述更是反覆鑽研,以求融會貫通。先生臨證,亦長於多種腎臟疾病的治療,尤善運用脾胃...
3、昇陽益胃湯(《內外傷辨惑論》)組成:黃芪、半夏、人參、炙甘草、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澤瀉、白朮、黃連 用法:上㕮咀,每服三錢至五錢(15g),加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用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早飯後溫服。功用:益氣昇陽,清熱除濕。主治:脾胃氣虛,濕郁生熱證。怠惰嗜臥...
以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及香薷飲(《和劑局方》)為常用方。服藥後微微汗出,汗出暢透,為邪去正安之象。注意不宜發汗太過,以微汗為佳。六、發汗消腫法 是通過疏風解表,宣肺行水治療風水初起的治法。適用於風邪所傷,肺失宣降,以致風遏水阻,風水相搏,流溢於肌膚,發為水腫者。症見頭面...
方名: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組成: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 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劑,每服10~15g,日2~3次,溫開水或薑湯下)。功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治:1、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
出處 《內外傷辨惑論》附方2羊肉湯(千金羊肉湯)組成:肥羊肉三斤(去脂),當歸一兩,桂心二兩,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生薑四兩,川芎三兩,乾地黃五兩。功用:養血祛寒,止痛。主治:產後虛贏喘乏,自汗出,腹中絞痛。。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三 附方3當歸湯(千金當歸湯)組成:當歸二兩,生薑五兩...
3、昇陽益胃湯(《內外傷辨惑論》)組成:黃芪、半夏、人參、炙甘草、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澤瀉、白朮、黃連 用法:上㕮咀,每服三錢至五錢(15g),加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用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早飯後溫服。功用:益氣昇陽,清熱除濕。主治:脾胃氣虛,濕郁生熱證。怠惰嗜臥...
第一章 胃痛名方 良附丸(《良方集腋》) 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丹參飲(《時方歌括》) 清中湯(《醫學統旨》) 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 厚朴溫中湯(《內外傷辨惑論》) 丁附理中湯(《傷寒全生集》) 小烏沉湯(《太平惠民...
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對1729種病候的病因、病機、及其臨床證候作了闡述,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機學專著。金元時期的劉河間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提出“六氣皆從火化”和“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觀點;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中,論述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和“火與元氣不兩立”的病機;...
生脈散是主要治療氣陰兩虛證的常用方劑,源於金代醫家張元素所著《醫學啟源·卷下》“麥門冬”條內,其弟子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一書,闡明其方義為“氣充脈復,故名生脈”,清代醫學家吳昆的《醫方考》謂之“一補、一清、一斂,養氣之道備也,名曰生脈”。該方由人參、麥冬各五分,五味子七粒組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