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風濕羌活湯

除風濕羌活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脾胃論》卷中。具有清熱除濕,宣痹通絡之功效。主治風濕熱痹,痿證,眩暈麻木。

基本介紹

  • 出處:《脾胃論》卷中
  • 功用: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 主治:風濕熱痹,痿證,眩暈麻木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註,化裁方之間的鑑別,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羌活一兩,防風(去蘆)、蒼朮(酒浸,去皮)、黃芪各一錢,升麻七分,炙甘草、獨活、柴胡各五分,川芎、黃柏、橘皮、藁本各三分,澤瀉(去須)、豬苓(去黑皮)、茯苓各三分,黃連(去須)一分。

用法

上㕮咀。每服三錢或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量虛實施用。

功用

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主治

風濕熱痹,痿證,眩暈麻木。

方義

《醫鈔類編》:二活祛風勝濕,兼通關節;防風風藥卒徒,善散太陽風濕;藁本專治太陽寒濕;川芎能升厥陰清氣,上治頭眩;六者辛溫升散,又能解表之藥,使濕從汗出也;蒼朮除濕,二苓、澤瀉滲濕利水,四者使濕從人小便出也;黃芪固表,陳皮利氣,黃柏除下焦之熱,黃連除中焦之熱,升柴升清降濁也。

運用

臨床運用以痛風夾熱,肌肉熱極,關節疼痛,體上如鼠走,唇裂等為辨證要點。凡痹症、痿證、眩暈、麻木,及各種皮膚病,凡屬風濕熱閉阻,清陽不升者,皆可隨證加減使用。還可用於泄瀉兼頭暈目眩,下肢發軟,夜間盜汗者。

附註

附方1 除風濕羌活湯
組成:羌活七分,防風、升麻、柴胡各五分,藁本、蒼朮各一錢。
功用: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濕從外受,或一身盡痛,或頭重如蒙,甚而昏冒。
出處:《內外傷辨》卷中
附方2 除風濕羌活湯
組成:羌活五分,防風、蒼朮(酒洗)、黃芪各一錢,獨活、柴胡各五分,升麻七分,甘草(炙)、川芎、黃柏、橘皮、藁本各三分。
功用:祛風除濕,宣痹止痛
主治:腰痛不可俯仰及四肢麻木。
出處:《保命歌括》卷五
附方3 羌活勝濕湯
組成:羌活 獨活各一錢,甘草、藁本、防風各5分,蔓荊子三分,川芎二分。
功用:祛風勝濕止痛
主治:風濕在表,症見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或惡寒發熱,苔白,脈浮。
出處:《脾胃論》卷上、《內外傷辨惑論》卷中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羌活勝濕湯是本方去黃芪、升麻、橘皮、黃柏、澤瀉、二苓,加蔓荊子,用於風濕在表,症見頭痛身重,一身盡痛,難以轉側,惡寒微熱,苔白脈浮。

重要文獻摘要

1、《脾胃論》:“主治痿,濕氣勝,風證不退,眩暈麻木不已者。”
2、《準繩·類方》:“主治著痹。”
3、《證治寶鑑》:“主治熱痹,或痛風挾熱者,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唇裂。”
4、本方方名,《玉機微義》引作“羌活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