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設定

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傳播學的理論,屬於傳播效果論的一支。議題設定指大眾傳播媒介通過報導內容的方向及數量,對一個議題進行強調。在媒體上被強調的議題,與客群心目中所認知的重要議題,有顯著的關聯,而媒介在這個過程中有重要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議題設定
理論起源,議題設定的內涵,議題設定的步驟,議題設定的模式,

理論起源

在美國社會學者拉查斯菲(Paul Lazarsfeld)提出兩級傳播理論之後,關於媒介萬能的大效果理論受到質疑。此後對於媒介效果的論述偏向中小效果,認為除了大眾傳播以外,訊息來源與閱聽人之間要經過一連串中介,媒介因此無法造成態度及行為上最大影響。到了1960年代,美國社會學者克拉伯(Joseph Klapper)更提出媒介效果有限理論,說明媒介只能加強客群既存的態度,而無法改變。而議題設定理論則是將傳播理論帶回中大效果論。因為這個理論觀察到,雖然媒體不一定能造成態度與行為的改變,但卻可以有效的影響認知。此理論最早是由Bernard Cohen在1963年提出。這理論指出媒體對一個議題的報導取向及數量,能夠影響客群對這議題的重視程度。Bernard Cohen曾說:“媒介也許不能很成功地告訴人們要怎么想(How to think),但它卻能很成功地告訴人們該想些什麼(What to think)。”[1]。議題設定理論的正式提出,首見於McCombs和Shaw在1972年於《民意季刊》上發表了〈大眾傳播的議題設定功能〉(The Agenda 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研究1968年美國總統大選,對北卡羅萊州教堂山(Chapel Hill)的選民加以研究。結果發現媒介所報導的議題,與選民心中認知的主要議題,有極大相關。

議題設定的內涵

媒介內容影響客群認知,可分為兩個面向討論,一個是媒介議題面,一個是閱聽人面。
議題方面重要性:媒體認為一項議題有多大的新聞價值。
地理接近性:這項議題是否接近媒介與客群的地理位置。
報導密集程度:這項議題在媒介上曝光的時間長短
閱聽人方面暴露時間:閱聽人花費多少時間在媒介上。
個人特質:例如生理性別、教育程度、社經地位、所處地理位置與文化等等。
切身性:一項議題與閱聽人本身是否有關。
需要引導的需求:閱聽人有想要了解一件議題的需求,而該議題通常與閱聽人切身相關。因此在這方面也凸顯議題設定理論有使用與滿足(Use and Gratification)的色彩。

議題設定的步驟

McCombs and Shaw描述媒介在整個水門事件中所扮演的,就是一個議題建構的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媒介強調某些事件、活動、團體、人物。不同的事件需要不同種類和份量的報導 來引起民眾的注意。媒介的這種初步的強調,會影響民眾思想和言談的種類(what people will think or talk about)。
2.這些被引起注意的事件仍然須要加以整理、貼標籤,它們必須與某些問題或民眾 的關懷聯結在一起。媒介在這個階段可以上下其手,強調其所要強調的事件。
3.媒介將事件或議題與次象徵符號(secondary symbols)聯結在一起,使得事件或 議題成為整個政治生態中的一部分。在這裡發生類似“利益集結”的過程,因為並不是每一個議題都有那么明顯的政黨色彩,但媒介會將之變成利益團體與利益團體間壁壘分明的 議題,使議題更具爭議性(炒做新聞)。
4.能夠明言要求的發言人就在媒體上出現,而且他們之間競爭媒體對他們 的注意力,贏方即主導議題的方向。

議題設定的模式

此三種模式說明媒體的議題設定效果影響客群的三種主要途徑:
知曉模式(Aware Model):大眾媒介上呈現某個主要議題,而客群則注意到了這項議題,也就是0曝光與有曝光的區別。
顯著模式(Salience Model):大眾媒介上呈現兩項主要議題,而媒體比較強調其中一項,而對另一項議題的曝光較少。
優先模式(Priority Model):大眾媒介上有兩項以上的議題,而媒體會對這些議題的重要性加以排列,藉此分配曝光時間的比率分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