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松

譚文松

博士生導師。1963年2月20日出生,籍貫浙江省桐鄉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文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桐鄉市
  • 出生日期:1963年2月20日
  • 性別:男
現任職務,從事專業,教育經歷,工作經歷,榮譽和獎勵,研究方向,科研項目,發明專利,已授權專利,已申請專利,代表性論文,

現任職務

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生化工程研究所所長
動物細胞與組織工程研究室主任。

從事專業

教育經歷

1980.9-1982.7 浙江省杭州化工學校 高中中專 化工機械
1988.9-1990.7 華東化工學院 碩 士 化學工程
1990.9-1993.7 華東理工大學 博士 化學工程
博士學位論文:雜交瘤細胞懸浮培養技術及其氣升式生物反應器研究

工作經歷

1982-1988 浙江省桐鄉農藥廠 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93-1995 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95-1998 華東理工大學 副教授
1997 德國Bielefeld大學細胞培養技術研究所 客座教授
1996- 至今 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研究所 所長
動物細胞與組織工程研究室 主任
1998- 至今 華東理工大學 教授/博導
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常務副主任

榮譽和獎勵

1996年入選上海市曙光計畫
1998年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計畫。
1999-2000年獲上海市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榮獲“立達”獎教金。
2000年入選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畫。
2001年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
2002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

研究方向

1. 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及其生物反應器工程
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生物反應器的研究、設計和強化操作規律;
基於代謝工程的動物細胞大規模懸浮培養過程最佳化策略;
動物細胞大規模無血清懸浮培養技術研究及無血清培養基研製。
2. 人體幹細胞生物工程
體外培養環境對人體造血幹細胞生長、生物學功能和基因表達的作用及其生理物理機制;
人體幹細胞(造血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體外培養、擴增和定向誘導分化技術及其生物反應器工程。
3. 人體組織工程
體外培養過程中組織工程種子細胞功能老化規律與延緩策略;
種子細胞體外大量擴增技術與生物反應器最佳化操作;
人體雙層活性皮膚組織體外構建技術及其生物反應器工程

科研項目

已經完成的科研項目
1. 造血細胞體外擴增技術與臨床套用,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計畫(1996-2000),專題編號:96-C02-03-03,100萬元。
2. 人造血乾/祖細胞體外擴增技術與臨床套用,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重點項目(1996-1999),項目編號:965419002,80萬元。
3. 反應器中細胞與氣泡相互作用的流體力學效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8-2000),項目批准號:29706004,12萬元。
4. 人工皮膚組織工程研究,國家“863”計畫生物技術領域(1999-2000),編號:102-09-05-04,40萬元。
5. 人體造血組織工程研究與開發,國家“863”計畫生物技術領域(1999-2000),編號:102-12-08-01,150萬元。
6. 人體皮膚組織工程研究,國家“863”計畫現代生物與農業技術領域(2001-2003),課題編號:2001AA216041,153萬元。
7. 人體造血組織工程研究與開發,上海市現代生物與醫藥重大項目(2000-2003),編號:004319003,500萬元。
正在承擔的科研項目
1. 組織工程構建人工皮膚關鍵技術研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畫)組織工程的基本科學問題項目(1999-2004),編號:G1999054309,87萬元。
2. 動物細胞表達產品的大規模高效培養技術平台,“十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2002-2005),課題編號:2002AA2Z344D,400萬元。
3. 組織工程種子細胞體外大量擴增技術及其產品研製,國家“863”計畫生物與現代農業技術領域組織器官工程重大專項(2003-2005),課題編號:2003AA205120,240萬元。
4. 動物細胞高密度無血清懸浮培養技術及Fc-INFa2b生產過程開發,上海市重點攻關計畫(2003-2006),課題編號:034319221,30萬元。

發明專利

已授權專利

細胞灌注培養過程中的細胞截留分離方法及其裝置,ZL 00 116518.6,授權日:2003年6月25日。

已申請專利

1. 用於幹細胞體外培養的生物反應器系統
200310109169.2,2003年12月8日。
2. 造血細胞連續灌注懸浮培養過程細胞沉降截留裝置
200310109264.2,2003年12月10日。
3. 一種CIK細胞體外培養方法
200310109565.5,2003年12月19日。
4. 由臍血CD34+細胞體外誘導生成巨核細胞的方法
200310122982.3,2003年12月30日。
5. 造血細胞在攪拌式生物反應器中的灌注培養方法
200410015668.X,2004年1月5日。
6. 一種造血細胞灌注培養方法和裝置
200410016212.5,2004年2月11日。
7. 用於皮膚角質細胞體外培養和擴增的無血清培養基
200410016367.9,2004年2月17日。
8. 雙層活性皮膚體外構建的灌注式生物反應器系統
200410016651.6,2004年3月1日。
9.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規模化製備方法
200410017587.3,2004年4月9日。
10.三維立體培養和誘導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成軟骨細胞的方法
200410017588.8,2004年4月9日。
11.採用生物反應器製備雙層活性人工皮膚組織的方法
200410017155.2,2004年3月24日。

代表性論文

1. Tan, W. S., Chen, Y. L. and Dai, G. C. (1993) Growth and damage of continuous suspension cultured hybridoma cells (2F7) in an agitated bioreactor with and without bubble entrainment or sparging. In: Bioreactor & Bioprocess Fluid Dynamics. A. W. Nienow (ed.), pp.153-161, BHR Group Series No.5,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blications, London.
2. Tan, W. S., Dai, G. C. and Chen, Y. L. (1994)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s of cell-bubble interactions using a foam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Cytotechnology, 15: 321-328.
3. Tan, WS, Dai, GC, Ye, W and Shen, JP (1995) Local flow behavior of the liquid phase in an airlift bioreactor for potential use in animal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57: B31-B36.
4.譚文松戴乾策,陳因良 (1996) 動物細胞培養用生物反應器設計原理,生物工程學報,12(2): 152-157。
5. 譚文松,戴乾策,陳志宏,陳因良 (1996) 動物細胞在氣升式生物反應器中的死亡速率,生物工程學報,12(4): 471-476。
6. Zhao, J., Tan, W. S., Yu, J. T. (1997) On line estimation of oxygen uptake rate for insect cells growing in a modified spinner flask. Biotechnology Techniques. 11(10): 755-760.
7. Zhang X-B, Tan W-S, Cai H-B,Zhao J,Chen J-D, Yu J-T: Effects of Flt-3 ligan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ytokines on ex vivo expansion of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Exp Hematol, 1999; 27(7): Supplement1:112..
8. Wen, Z. Y., Tan, W. S. (1999)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cell-bubble attachment in bubble columns using foam flotation techniques. Biotechnol. Tech., 13: 131-135.
9. Zhang, X. B., Cai, H. B., Zhao, J., Tan, W. S., Yu, J. T. (1999) Influence of FL on ex vivo expansion of hematopoietic cells from cord blood in long-term liquid cultures, Chinese J. Biotechnol., 15: 189-194.
10. 周亞競,譚文松,趙佼,華平,孫祥明,俞俊棠(2000)套用動力學方法線上檢測Vero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攝氧率,生物工程學報,16(4):525-527。
11. Sun, X. M., Zhang, Y. X., Tan, W. S., Zhou, Y. J., Hua, P. (2000) Attachment kinetics of Vero cells onto CT-3 microcarriers. J. Biosci. Bioeng., 90(1): 32-36.
12. Zhao, J., Dai, H., Tan, W. S. (2000) Influence of mixing design on serum-free cultivation of insect cells in spinner flasks. J. Chem. Indust. Eng. (China), 51(Suppl.): 101-104.
13. 鄧明安,周燕,華平,譚文松(2001)人皮膚成纖維細胞在不同培養系統中的生長代謝特性,生物工程學報,17(3):336-338。
14. 康自珍,蔡海波徐莉,譚文松(2001)不同培養條件下CIK細胞純度變化的研究,免疫學雜誌,17(5):385-387。
15. Ouyang, A. L., Zhou, Y., Hua, P., Tan, W. S. (2002) The Effect of low oxygen tension on the in-vitro life span of mouse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Enzy. Microb. Technol., 30:817-821。
16.王斌,康自珍,遲占有,譚文松(2002)體外培養臍血單個核細胞與CD34+富集細胞,生物工程學報,18(3):343-347。
17.徐莉,康自珍,王斌,蔡海波,譚文松(2002)兩步法從CD34+造血幹細胞誘導樹突狀細胞,免疫學雜誌,18(5):393-396。
18.周燕,歐陽安力,華平,譚文松(2002)抗氧化劑對皮膚角質細胞體外壽命的影響,生物工程學報,18(5): 630-633。
19.周燕,鄧明安,華平,譚文松(2003)人皮膚成纖維細胞在生物反應器中的生長和擴增,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17(2): 89-92。
20.王建超,周燕,華平,鄒勇,譚文松,錢永清(2003)套用生物反應器和微載體培養Vero細胞生產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的實驗研究,畜牧獸醫學報,34(6):573-576。
21.王斌,康自珍,遲占有,徐莉,譚文松(2003)臍血CD34+細胞與單個核細胞的體外擴增特性研究,中華血液學雜誌,24(2):74-77。
22.陳衛,周燕,華平,譚文松 (2003) 以組織工程技術構建活性雙層人工皮膚,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29(5):467-470。
23.遲占有,夏泉鳴,康自珍,譚文松,戴乾策(2003)造血細胞體外懸浮培養和生物反應器開發,生物工程學報,19(5):587-592。
24.秦曉亮,康自珍,蔡海波,譚文松(2003)不同激活方式影響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的擴增與活性,免疫學雜誌,19(6):439-442。
25.文德敏,周燕,華平,譚文松(2004)人胚胎骨髓基質幹細胞的長期培養及體外成骨特性,華東理工大學學報,30(3):250-253。
26.張淑香,李東曉,朱明龍,周燕,譚文松,張嗣良(2004)雜交瘤細胞流加培養中葡萄糖和谷氨醯胺的代謝控制,化工學報,55(2):247-2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