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楞嚴經》

作品原文

農事泯諸相,第一是勤耕①。

溫飽既有得,閒坐話無生②。

基本介紹

作品背景,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背景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繫的作品。由於《楞嚴經》內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
楞嚴經,眾所周知,是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為過。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淨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弟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作品注釋

①泯:盡,消滅。相:佛教名詞;對“性”而言。佛教把一切事務外觀的形象狀態稱之為相。
②無生:佛教謂萬物的實體無生無滅。

作者簡介

海燈(1902-1989),當代四川江油觀霧山極樂堂僧。自號無病道人、尚精進僧。俗姓范,四川省江油市重華鎮人。曾就讀四川綿陽師範、四川大學文學院、成都警監學校,因家貧無法完成學業。年二十三入新都鎮靜庵出家,年三十於成都昭覺寺受戒。期間及其後受少林武僧汝峰上人佛學與武學栽培,勤學少林內外武功及密宗教義。年三十八起,出任梓潼大廟山住持、高封寺住持,期間參加成都青羊宮擂台比武,表演“一指禪”。四十四歲入少林寺,繼續探索少林武功精要。兩年後又出雲遊,先後參拜普陀、寧波育王寺、天台高明寺、國清寺、上海法藏寺、杭州靈隱寺,沿途講經,很受歡迎。建國後,居上海法藏寺,講經授武。1956年夏,登江西永修雲居山,被虛雲老和尚聘任真如寺住持,兼佛學院主講。成為雲老和尚法嗣。二年後隱居江蘇吳縣太湖西山,長達十餘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遠走陝甘,授徒傳藝。後回江西依徒濟平。“文化大革命”後回故鄉。參拍《四川奇緣錄》、《少林海燈法師》、《海燈傳奇》。著《氣功精要》、《少林雲水詩集》。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海燈以儒入釋,書劍並重,丹心俠骨,德高藝精,是當代著名佛學高僧和武學前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