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山(永修雲居山)

雲居山(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雲居山)

永修雲居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雲居山,原名歐山,位於江西九江永修縣西南部,中國著名佛教名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山頂真如寺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的發祥地,為全國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國家重點開放寺廟。

雲居山總面積21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69.7米。屬宗教遊覽、休閒觀光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名勝區。雲居山自然風光秀麗,尤其是被譽為人間仙境的百花谷景區更為突出,沿途奇山異石,溪水瀑布,古寺牌樓,僧侶塔林,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山上空氣清新,植被繁茂,近2000多種天然植被,千年古杉樹、千年古樟樹、千年古銀杏樹、千年古桂花樹、千年古櫟樹及近千年的伯樂樹、香果樹、羅漢松等樹木比比皆是,盛夏酷暑氣溫僅為22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居山
  • 外文名稱:Mountain Yunju
  • 別名:歐山
  • 所屬地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
  • 電話區號:0792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蓮花城、百花谷、青石湖、泉祠坳、黃荊洞
  • 火車站:九江站、九江西站等
  • 榮譽稱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類型:自然風光,宗教特色
概述,歷史沿革,系統介紹,歷史,佛教,景區介紹,蓮花城,百花谷,雲居山真如寺,虛公塔院,虛雲紀念堂,明月湖,碧溪橋,談心石,五龍潭,高僧塔林,祗樹堂,原始森林,海燈法師,雲居山與佛教,交通指南,

概述

雲居山
雲居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自然風光相當秀麗,同時她也是中國佛教名山,是集秀麗的自然風光和佛教朝拜的著名景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西部,毗鄰廬山西海柘林湖景區,由蓮花城、百花谷、青石湖、泉祠坳等景區組成,面積236.5平方公里。
雲居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場所,山上的真如禪寺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發祥地,為全國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國家重點開放寺廟。景區內人文景觀還有瑤田寺、園通寺、祗樹堂、雲門寺、上方閹,並保存有近百座古墓塔、多處摩岩石刻和唐代銅佛、康熙千僧鍋、白玉佛等文物。白居易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270餘首。景區自然資源有大面積原始森林,大中型瀑布7處,石鼓、石船、龜石、雞石等象形巨石17塊,還有明月湖、九曲洞等共50多處景點。

歷史沿革


道膺法師(835—902年),曹洞宗由良價(807—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別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創立。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一1016年),宋真宗敕改名為“真如禪寺”,一直沿習至今。
宋朝真如寺的歷任住持是:清錫、道齊、義能、慧震、契環、佛印、曉舜、自寶、守億等人,先後倡導法眼宗和雲門宗,其後是仗錫、元祐、蓬庵、圓悟、宗振、法如、頑庵、普雲、蓬庵、梵琮、如山、一翁、即庵、掩室、呆庵、小隱、慈舟等法師任住持,他們都是臨濟宗的代表人物。宋朝時,多次對真如寺進行大規模的營建。當時有僧眾500名。
真如寺最具特色之處是它的農禪並重的寺風。據介紹,早在宋朝時,住持法如禪師就提倡,“披蓑側立於峰外,引水澆蔬五老前”。可見,宋朝的真如寺就有農禪並重的傳統了。明朝時,住持顓愚法師艱苦樸素,與眾同勞,深客群僧愛戴。
真如寺有山林3690餘畝,盛產杉木、毛竹、茶葉、黃山松、栗子、山楂、獼猴桃以及人參、黃精等名貴藥材,有水田136畝,旱地20畝,蔬菜地6畝,為了保護和經營這些山林和
土地,真如寺成立了“僧伽林場”。1983年實行農村生產責任制後,真如寺也把水田和旱地承包給僧人,在當地政府幫助下,制訂了農業生產、茶葉生產、蔬菜生產、耕牛飼養和護林等各項規章制度,調動了僧人的勞動積極性,這一年農林牧業都喜獲豐收。產糧6萬多斤,茶葉300多斤,採伐木材200多立方米,寺內的糧食和蔬菜自給有餘。年底,寺內還評出了12名勞動模範,受到政府的表彰。
真如寺是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第一批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周圍有歷代僧塔二十餘座,寺前還保留著佛印與蘇東坡的談心石以及趙州關、明月湖等字樣石刻多處。寺內還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還有唐代的白果樹和清康熙年問鑄造的千僧大鐵鍋。 1993年4月17日上午,久雨放晴的江西雲居山陽光普照,春意盎然。真如禪寺天王殿前寬闊的月台上,藏香漫飄,梵樂陣陣。真如禪寺向河北趙州柏林禪寺贈送茶樹苗法會在此舉行。禮佛、灑淨之後,一誠法師高誦法語:“春來楊柳正發芽,明月湖畔趙州茶。天上雲居無心杏,戒根定樹智慧花。”隨之代表真如禪寺常任將茶樹苗、銀杏等贈給柏林寺住持淨慧法師。淨慧法師當即致詞,在簡述趙州茶緣與兩祖庭問的千年法情之後,對江西省佛協、真如禪寺以及江西茶藝館領導等深表謝意,並表示一定在趙州祖庭將茶樹移栽好,讓久有盛名的趙州茶雄姿再現,使兩祖庭千年茶緣法情更奏新曲。
1994年金秋九月,涼風送爽,丹桂飄香。著名禪宗道場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為續佛慧命、紹隆佛種,隆重舉行了傳授三壇大戒法會。這是中國佛教協會正式頒布《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傳戒實施暫行辦法》之後,按照傳戒辦法舉行的首次傳戒活動。在中國佛協副會長、真如寺方丈一誠的主持下,真如寺認真貫徹落實六屆佛代會精神,在加強自身建設、如法如律傳授戒法方面作出了榜樣。
真如寺聘請了戒壇三師、七證、開堂、陪堂、引禮、引贊、衣缽、侍者,他們均是多次參加開期傳戒法會的大德法師,對戒壇律儀唱念,都有豐富經驗,堪為新戒師承。得戒大和尚一誠法師、羯磨和尚聖一法師、教授和尚本智法師均為德高望重、戒行清淨、通曉教理律儀的大德長老。
320名新戒(其中台灣二十四名),基本符合傳戒辦法的規定條件。戒期自始至終按議定的日程如法如律進行,取得了圓滿成功。
雲居山
雲居山
雲居山
雲居山真如寺塔林——歷代僧塔寶地
晉升為第六批“國保”的永修縣雲居山真如寺塔林,是跨越唐代至近代的古建築群類,主要包括真如禪寺和僧塔林。目前有文字記載的僧墓塔有91座,他們是千百年來歷代高僧圓寂的寶地,僧塔的建築設計,堪稱中國僧塔的典範。真如禪寺被稱為中國佛壇的三大樣板寺之一。
歷經千年滄桑
雲居山位於永修縣西南部,當地人又將此地稱為蓮花城。在蓮花城內,有大片連綿不斷的竹林,在半山腰處,掩映著一座座風格各異的歷代高僧墓塔。在壩子的中央,就是久負盛名的禪宗勝地真如寺。據永修縣文物所李副所長介紹,真如禪寺是國家重點開放寺廟,全國漢傳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江西真如寺、福建湧泉寺、四川廣華寺),寺門上懸掛著“真如寺”的匾額,是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手寫。
真如寺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10),距今有近1200年的歷史,原名叫“雲居禪院”。到了883年,道膺禪師應邀住持。因道膺法師是佛教禪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傳人,真如寺是曹洞宗的發源地,才使此寺聞名天下。真如寺在唐宋鼎盛時期,有莊庵48所,僧眾千餘人,規模之大,全國罕見。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一1016年敚宋真宗親筆御賜“真如禪院”匾額。元朝末年,真如寺在火災中化為灰燼。明初,寺院的殿堂房屋、湖田山產逐漸被當地豪強侵吞盤奪。到了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年)和嘉靖末年,寺勢衰落,居住的僧侶也不超過50人。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敚北京萬佛堂住持洪斷和尚到雲居山重建真如寺。宋神宗母親“慈聖皇太后”得知訊息後,派使賜予紫衣等法物和一尊千華盧舍那佛銅像,還賜了《大藏經》一部。萬曆三十年1602年數釤蒙舍相次落成。直到清朝,真如寺一直興盛不衰,成為我國佛教禪宗的重要寺院。到了清代的中後期,社會陷入混亂之中,真如寺遭遇窘境。1939年,真如寺被日軍火燒,僧眾們幾乎全部解散。
生機重新煥發
   建築面積約6700餘平方米,新塑寺內佛像50餘尊,有120多名僧人住持。虛雲法師圓寂後(世壽120歲),性福、海燈法師相繼擔任真如寺住持。
1982年,由政府撥款,香港、新加坡等地佛教徒資助,修復了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齋堂、鐘樓、鼓樓、禪堂、虛懷樓、雲海樓等建築,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修復道容、道膺等歷代祖師塔41座。
  
雲居山(永修雲居山)
歷代高僧文人云集
真如寺自唐代以來,就香火繚繞,高僧輩出,文人騷客雲集,白居易、蘇東坡、佛印等眾多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詩作畫。仍保留著摩崖石刻、唐代銅佛、康熙千僧鍋及90多座中外歷代高僧墓塔。
真如寺對於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佛教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歷代於此得法高僧眾多,特別是在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虛雲(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海燈(武學高僧)、趙朴初(中國佛協前會長)、一誠(中國佛協前會長)等都先後在雲居山弘揚佛法或擔任主持。真如寺歷史的悠久,也吸引了大批文人騷客登寺遊覽,參禪讀經,並提詠抒情,留下許多千古名篇。至今尚存文字記載的詩詞賦聯近千篇,成為一筆有著較高價值的精神文化財富。
寺前的青溪上有一座橋,名叫佛印橋,也叫碧溪橋,據說該橋是佛印禪師所建。相傳蘇東坡與佛印禪師曾在此處談論經典和佛法,後來人們就把此石稱為談心石。石邊刻著“石床”二字,這是蘇東坡親筆寫的,字型雄渾脫俗,十分珍稀。寺志收錄了唐宋以來著名的文人墨客,如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王安石、朱熹等人的名篇詩句270餘首。
墓塔林造型各異
雲居山真如寺周圍有歷代高僧墓塔91座,是全國佛教名山中保存名僧塔數量較多的一處。僧塔的時代從唐代延續到現代,歷經千餘年,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保存下來較有名的僧塔主要是:唐道膺禪師塔、北宋羅漢塔、宋心印禪師塔、明顓愚和尚全身法塔、清德胤禪師塔、清元宗禪師塔、清雄慶禪師塔、清古鎮禪師塔、清戒顯和尚全身塔、虛雲和尚舍利塔和海會塔等。
僧塔建築取自於山體岩石,建築形式大多由塔坪、塔院、墓塔構成,附設有供台,不少墓仍保留石碑。
該塔林中其中最為恢宏的一座是明顓愚和尚全身法塔。最早的為唐道膺禪師塔,由頂、身、基三部分組成。
晉升“國保”
1957年7月1日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真如寺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根據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毀壞狀況進行重新審核,由於雲居山歷代僧塔保存較好,再次公布其為第三批全省文物保護單位。永修縣文物管理所孫所長告訴記者,為了將該處晉升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他們從2004年就開始做申報準備工作。為了收集到更加詳細的材料,2004年初,在市文化部門的幫助下,永修縣文物管理所的成員到雲居山進行現場收集、拍攝資料,繪製文物分布圖,撰寫材料稿。申報文本製作完成後,他們通過市文化局,報省文物局進行了初審,省文物局派出文物專家到雲居山進行現場論證,通過了初審並上報到國家文物局。
2005年底,從北京傳來好訊息,永修真如寺塔林被國家文物局專家評定為申報A類並上報到國務院審批。
2006年6月11日,國務院正式公布,包括永修真如寺塔林在內的1080處為第六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江西真如寺
真如寺位於江西省永修縣西北的雲居山上,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雲居山因其山峰常年籠罩在雲霧之中而得名,真如寺坐落在雲居山之頂,周圍群峰環繞,狀如蓮瓣攢簇,形成了“蓮峰簇簇繞華台,一缽中央倚鏡開。對寺面看雲捧出,當湖直逼海浮來”的意境。
真如寺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當時有位道容禪師與司馬頭陀同游雲居山,登上山頂時,見這裡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龍珠峰、袈裟峰、缽盂峰、象王峰環列如屏障,就在這裡開基建寺——雲居禪院。道容建寺後,與弟子全慶、全誨等相繼居住約70年之久。至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道膺禪師應邀住持,才使此寺聞名天下。
道膺法師(835—902年),是佛教禪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傳人。禪宗從初祖菩提達摩創建後,傳到六祖慧能時分南宗慧能,北宗神秀,其後又分化為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個派別。曹洞宗由良價(807—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別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創立,主要是宣傳理事不二、體用無礙的思想,“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隨機利物,就語接人”。而曹山這一法系四傳後就斷絕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一脈在雲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綿延流傳下來。從這個意義上說,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禪宗五宗中,溈仰、雲門、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後都失傳了,只有臨濟和曹洞二家保存下來。由此也可看到雲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道膺到雲居山弘法後,僧眾雲集,達1500多人。僖宗賜寺名為“龍昌禪院”。道膺住持龍昌禪院三十年,圓寂後謚弘覺禪師。在五代至宋這段時間裡,先後有道簡、道昌、懷岳、懷滿、德緣、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一1016年),宋真宗敕改名為“真如禪寺”,一直沿習至今。
元朝末年,興盛了三百多年的真如寺在火災中化為灰燼。明初,寺院的殿堂房屋、湖田山產逐漸被當地豪右侵吞盤奪。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北京萬佛堂住持洪斷和尚到雲居山重建真如寺。神宗母親“慈聖皇太后”得知訊息後,派使賜予紫衣等法物和一尊千華盧舍那佛銅像,銅像高達丈余,還賜了《大藏經》一部共678函。萬曆三十年(1602年)殿堂僧舍相次落成,神宗皇帝御書了匾額楹聯。禪堂聯云:“智水消心火,仁風掃世塵”。匾曰:“寡過未能”。據史書記載,洪斷法師把他重興真如寺的經過,簡記刻石,與前代滲金古釋迦像、舍利磁瓶、梁公硯、古爐瓶等法寶文物一起,埋藏於大殿佛座下地宮石涵內,作為永久紀念。據說,此物至今尤存。其後的住持有顓愚、戒顯、元鵬、明熙和尚等。直到清朝,真如寺一直興盛不衰,成為我國佛教禪宗的重要寺院。
抗日戰爭期間,真如寺毀於日軍的炮火,只有盧舍那佛銅像在殘瓦斷壁中閃現,“草深三尺金身露,五老峰高掛夕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座千年古剎才又恢復了生機和活力。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虛雲和尚主持了重建工作,虛雲老和尚以百歲高齡率僧眾開荒墾地,躬耕隴畝,打地拋磚,重建寺廟,再塑佛像。至1959年,殿堂僧舍相繼落成,建築面積約662l平方米,新塑寺內佛像50餘尊,有120多名僧人住持。虛雲法師圓寂後,性福、海燈法師相繼擔任真如寺住持。正如傳印法師所述,僧人成立了僧伽大隊,“耕雲鋤霧,打地拋磚,坐禪結七,講經傳戒,一派農禪景象,儼然百丈家風。”
“文化大革命”中真如寺和其他寺廟一樣,佛像被毀,殿堂被占,經書被燒,僧眾四散。直到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復和貫徹落實,真如寺重新交由僧人管理,成為全國重點寺廟和佛教活動的場所。
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真如寺1982年就修復了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齋堂、鐘樓、鼓樓、禪堂、虛懷樓、雲海樓等建築,占地面積達4764平方米。1982年9月又新建了“虛雲和尚捨得塔”,塔高5.5米,直徑3米,莊重樸實。到1986年底,又增建了山門、方丈、影堂和庫房等殿舍,重塑佛像二百多尊,修復道容、道膺等歷代祖師塔4l座,總建築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耗資140餘萬元。1987年10月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典禮,“寶殿嵯峨開淨域,法門鼎盛續心宗。” 為了紀念虛雲法師重建真如寺的功德,1990年9月,真如寺又興建了“虛雲紀念堂”。紀念堂坐落在虛雲生前居室“雲居茅蓬”遺址上,占地面積200多平方米,外牆全用花崗石砌成,堂高12米,寬19.5米,深11米,為木石結構仿宋宮殿式建築,上覆褚色琉璃瓦,十分古樸莊重。殿中安放著高1米、重500公斤的虛雲和尚銅坐像。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了“虛雲紀念堂”五字匠額。殿內還展出虛雲和尚生平事跡圖片以及著作、遺物等。
真如寺現有僧人70多名。現任住持一誠法師德高望重,團結僧眾,按照國家法律和佛教叢林制度管理寺廟。整個寺廟清靜整潔,規章制度完備,農禪並重,修行道風好,為海內外人士所讚揚。
雲居山(永修雲居山)

系統介紹

雲居山風景區,中國著名佛教名山,總開發面積216.5平方公里,分為六大景區,五十多個景點,和廬山西海同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乃中國佛教聖地。雲居山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植被繁茂,氣候涼爽,盛夏酷暑氣溫僅為26攝氏度,是您旅遊避暑和佛教朝聖的理想去處。

歷史

雲居山,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文化底蘊也相當深厚。白居易、蘇東坡佛印等歷代文人墨客都曾上此山雲遊,並留下了許多千古佳句。
古往今來,雲居山以其奇秀天成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悠久的佛教禪宗著名道場,而被人們譽為“雲嶺甲江右,名高四百洲”、“冠世絕境,天上雲居”。雲居山雲蒸霞蔚,勢雄貌秀,植被繁茂,氣候宜人。山之東怪石多姿,石屋藏仙;山之北群峰疊嶂,瀑奇潭碧。盛夏酷暑時節,景區內的平均氣溫僅為26攝氏度,是您旅遊避暑和參禪禮佛的理想去處。
雲居山的旅遊資源品種繁多,豐富多樣。近幾年來,雲居山的旅遊資源得到更加完善的規劃和全面開發,初步形成了以真如寺所在的蓮花城為中心,佐以四周的雲門寺、圓通寺、瑤田寺和祗樹堂寺等為外圍,佛教文化的“清、靜、幽、雅”為特色,具有古寺僧塔、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崖洞幽谷、碧溪江湖以及山頂田園風光和珍惜動植物等七大類資源為內容的旅遊區域。遊覽區,主要的景點包括:真如寺、佛印橋、石床、談心石、明月湖、趙州關、虛雲塔院、眾高僧法塔、木魚石等等;百花谷景區主要是以旖旎秀麗的自然景觀和飛瀑流泉、崖洞幽谷為主,以佛教文化景觀為輔,步入該景區,百花齊放,鳥語花香,讓您有一種回歸自然、進入原始森林的異樣感覺,主要景點包括:弘覺道場、仙人足跡、觀音鏡、飛來石、五龍潭瀑布、百花溪、石魚、石鼓等。
雲居山(永修雲居山)

佛教

除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外,雲居山的詩詞歌賦文化也影響深遠。千百年來,雲居山以其山勢雄峻、環境優美、景色旖旎,加上矗立與蓮花城中心的千年古剎——真如禪寺的悠久歷史,高僧輩出,而吸引了多少名士貴宦,文人騷客登山遊覽,或參禪禮佛,或讀經論道,或探勝訪幽。在此之中,提詠抒情,相互唱和,留下了不少佳句絕作。曾經上山的著名文人代表有:蘇東坡、黃庭堅王安石、朱熹、白居易、皮日休、陸游等。現今保留的古人詩篇共有二百五多篇(首),均為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文以山題,山依文彰,世代相續,成為一筆有著較高文化價值的精神財富。
雲居山雲居山
雲居山,作為中國佛教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必將以其全新的姿容,笑迎八方賓朋。開放的真如寺、開放的雲居山,正張開雙臂,熱情的期待您的到來。我們將秉承“創一流的環境、一流的秩序、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的開發與經營理念,把雲居山風景區打造成為廣大遊客沁靈氣、納福氣、吸氧氣的最佳旅遊目的地

景區介紹

蓮花城

該景區是雲居山人文佛教景觀相對集中的地方。雲居山頂,四周群山擁翠,中間一片平地,煞似一朵盛開的蓮花,故稱“蓮花城”。千年古剎真如寺就位於該景區內。

百花谷

位於風景區東部,面積為15.5平方公里,由五龍潭——新基一線的百花谷,全長12公里。谷深峽險,山巒迭起,百花吐艷,四季飄香,奇峰怪石,星羅棋布,讓您真正體味大自然的秀美。
雲居山雲居山

雲居山真如寺

始建於唐朝(公元808年),位於蓮花城景區中央。該寺為國家重點開放寺廟,全國三大樣板叢林之一,是佛教曹洞宗的發祥地。千百年來,香火鼎盛,高僧輩出,禪風浩然。中國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虛雲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長性福大和尚和全國政協委員海燈法師相繼擔任過該寺主持,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執掌法席。真如寺歷代主持均認真奉行“農禪並重”之祖訓,致使該寺禪風鼎盛,並以“世界最大、最正統的禪學中心”而譽播四海。在海內外的四眾弟子心中,真如寺乃“世界坐禪中心”。

虛公塔院

位於趙州關外,內建虛雲老和尚舍利塔。塔為全花崗岩石體建築,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虛雲舍利安放處,下層密室則為安放佛教界高僧骨灰的殿堂。
雲居山雲居山

虛雲紀念堂

坐落於真如寺後端西北處,即虛雲老和尚生前所住茅棚舊址。1989年農曆9月13日,虛雲老和尚圓寂三十周年紀念日奠基動工,於1990年6月建成完工。紀念堂內中央供奉著虛雲老和尚的青銅法像。正門上方牆內鑲嵌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提寫的“虛雲紀念堂”堂額。堂內兩側陳列著虛雲老和尚的遺物及生平介紹。

明月湖

位於蓮花城景區趙州關口,是雲居山上最大的一個天然湖,總面積有10餘畝,因其似倒掛中天的一輪明月而得名。每當日出,湖中浮光四射,在風平浪靜時,真如寺的倒影映入湖中,紅牆鐵瓦,殿堂樓閣,清晰可見。
雲居山雲居山

碧溪橋

位於趙州關內碧溪上,是宋代佛印了元禪師所建,故又名“佛印橋”。橋面中間有一斷痕,相傳是由一位仙僧踏斷後又用鼻涕連線時留下的。

談心石

位於佛印橋的旁邊,是真如寺十大景觀之一。相傳蘇東坡為訪問摯友當時任真如寺方丈的了元禪師經常雲遊與此,兩人總是坐在這塊石頭上促膝長談,因此而得名談心石。
雲居山(永修雲居山)

五龍潭

泉瀑奔瀉、雲霧變幻、五股大水飛流而下,跌宕衝擊,將花崗岩沖成五個天然的深潭飛瀑。第一潭渾然像仙人休閒沐浴之盆,故稱仙女浴盆;第五潭名為火龍渦,潭水清寒逼人,奔騰咆哮,震耳欲聾,潭下數十步,溪水衝擊懸崖,形成百花谷景區內最大的瀑布,落差有80多米。

高僧塔林

位於趙州關外,系雲居山開山祖師道容禪師和祖道膺禪師等高僧的法塔林。
千年銀杏樹:俗稱白果樹,真如寺四周有白果樹數十株,其中有18株相傳是由本寺第二代高僧道膺禪師親手所植,迄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祗樹堂

也稱小廟,坐落於五龍潭東北約3公里處,相傳真如寺的第一代高僧道容禪師先在此結廬修行,後到真如寺做主持的。
雲居山雲居山

原始森林

青石湖原始森林,位於蓮花城區北部,約1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00米以上,均為緩坡或開闊的山間谷地,珍稀物種和高等植物近千種,大都保持著原始生態,具有典型亞熱帶叢林的生物多樣性,繁茂的植被與山間谷地形成獨特的小氣候,涼爽舒適,景致宜人,是寶貴的森林旅遊資源。

海燈法師

當代天台宗僧,兼習武術,俗姓范,名靖鶴,字劍英。1956年擔任真如禪寺住持,兼佛學苑經堂主講。海燈法師修持嚴謹,治學精勤,不僅佛學精深,武藝更為精湛。他的少林絕技“一指禪”是淵源佛學與博大的中華武功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海燈法師圓寂於雲居山真如寺,後人為其修建了雄偉的舍利塔以示紀念。

雲居山與佛教

雲居山最有名氣莫過於真如寺,真如寺位於江西省九江永修縣西北的雲居山上,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的發祥地,為全國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真如寺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至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道膺禪師應邀住持,才使此寺聞名天下。

交通指南

1.九江市長途汽車站有大巴到達,每小時發一班車,大約行程2小時,票價35元。
雲居山(永修雲居山)
2.從南昌去<雲居山沒有直達班車,可乘到永修縣的班車後再轉去。3. 105、316國道傍山而過
3、南昌到雲居山,在洪城客運站西站坐車,票價24元每人,最早是07:40發車,車站外面也有私人的車,要早一些。大約兩小時到雲山鎮。
4、從虬津鎮回南昌,有很多班車。票價22元。但是如果你在車站等車,車站工作人員會告訴你只有幾班,大約14:00;14:30;15:00:15:30:16:30等。
5.從車站出來,往南昌方向走一點路,看到往南昌方向的車都可以坐,車價差不多。但是車次就要多很多。(原因是虬津車站只讓給他們交錢的車在車站接客,其他車只能下不能上,所以看上去,車次不夠多)。走出車站攔車可以快很多。
6、山上還有百花谷,建議開車比較方便,走路就太不方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