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融堂墓》是詩人方一夔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謁融堂墓
- 作者:方一夔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詩
《謁融堂墓》是詩人方一夔創作的一首詩。
《謁融堂墓》是詩人方一夔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安車束帛此招賢,夢冷冬窩又百年。已自無人守墳墓,空令過客問山川。時方大用文公學,士亦深排陸子禪。回首蜀天清不盡,臨風三酹一蕭然。(以上明姚鳴鸞嘉靖《淳安縣誌》卷一七)2作者簡...
①謁(yè):到陵墓致敬。岳王墓:即岳飛的墳墓。②江山:江河和山嶺,即大自然的山水。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妙到了極點。丹青:硃砂和石青,是中國古繪畫中常用的顏色。③岳於雙少保:指岳飛和于謙,他倆曾官封少保,兩人的墓都在西湖邊。作品賞析 作者袁枚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某日去西湖拜謁岳飛...
(壬辰仲夏四日,永興秦元似謁言公禪伯因游大澤山智藏寺留題。秦元似:北宋長安人。於宋政和二年(1112年)五月游大澤山,留游山詩多首。)明重建大澤山智藏寺碑 明重建大澤山智藏寺碑立於智藏寺大雄寶殿前,高270厘米,寬82厘米,厚14厘米,系漢白玉經磨製書刻而成,明崇禎元年(1628年)立。碑額飾以...
敘永縣城東郊,真武山山腰有“婉容墓”,1918年秋,吳芳吉經友人趙鶴琴介紹赴敘永縣永寧中學任國文教師,時達一年之久。吳芳吉在教學之餘,常去婉容墓憑弔,產生了《婉容詞》最初的構思。後來,他結合現實生活經過反覆醞釀而成《婉容詞》。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張采芹(已故)在《憶白屋詩人吳芳吉》一文中,記述了...
一般祠堂都刻畫畫像,其東西壁和後壁刻畫有畫像,有歷史故事、孝子列女、義士忠臣、歌舞宴飲、百戲雜技、車騎出行、庖廚狩獵、死後升仙、神人鬼怪、祥瑞辟邪和祠主受謁等場景;屋頂刻畫有升仙、辟邪和神話場景,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山東漢石祠 中國東漢墓地祠堂。在山東省長清縣孝里舖南的孝堂山頂,是中國現存最早...
陳其學(1512年3月11日-1593年2月1日),字宗孟,號行庵,登州蓬萊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陳其學博聞強識,沉靜自守,不事趨謁。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任湖廣道監察御史,彈糾權貴。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間,先後調任慶陽、榆林、肅州、大同、陝西等地,...
唐·李欣在《送皇甫曾游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一詩中寫道: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山深臥龍宅,水淨斬蛟鄉。唐·陳子昂在《峴山懷古》中寫道: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唐·崔道融《過隆中》:玄德蒼黃起臥龍,鼎分天下一言中。可憐蜀國關張後,不見商量徐庶功。宋·蘇軾《隆中》: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陵墓建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至產生了舉世罕見的、龐大的古代帝、後墓群,如陝西的秦始皇陵、北京的明十三陵等。陵墓建築並非是單一的建築體,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已逐步與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術門派融為一爐,成為反映古代先民多種藝術成就的綜合體。古代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以及襖教、...
許慎文化研究中心等建築,中心展示區有漢字大道、字聖殿、叔重堂、說文館、文化長廊、魁星亭、字形牌坊等。墓冢保護區主要為文物本體以及部首方陣、字形解義、字源石、蟾桂山等景觀小品。2014年04月,許慎文化園通過4A級審核,正式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影視形象 2023年綜藝《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陳曉飾演許慎。
3月,與友人游廣西柳州,拜謁柳宗元墓,赴侗鄉考察寫生,自防城港出境越南,游“海上桂林”下龍灣。4月,參加《中國書畫》主辦的“詩花墨雨”中青年花鳥畫聯展。5月,赴韓國參加“中韓書畫名家交流展”,期間拜訪韓國藝術家鹹燮先生工作室。6月,赴陝西延安採風寫生,參觀延安革命聖地,游黃帝陵、觀黃河壺口瀑布、...
李氏大宗祠建築風格非常獨特,聚圓樓和方樓為一體,融宮殿建築和客家民居於一爐,布局合理,精美堂皇,氣勢磅礴,不僅是李氏後裔尋根謁祖的聖地,也是珍貴的建築文化遺產,充分體現了客家家法制度的建築藝術,是福建“福”文化百花園中的一塊藝術瑰寶。軼事典故 李火德是個傳奇人物,具有非常的民間色彩。李火德來自隴西...
貞觀廿年,累遣使臣左驍衛府長史長孫尊師與邢州刺史李寬、趙州刺史杜敖等,檢謁塋域,畫圖進上。麟德元年,敕“宣簡公、懿王陵墓並在趙州,各宜配守衛戶卅人。仍令所管縣令專知檢校,刺史歲別一巡。”逮乎儀鳳之年,追上尊號曰:“蓋開聖皇闡運,景業本乎承祧;先哲纘圖,大孝在於尊祖。故商室創業,必崇...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明成祖)取得“靖難之役”勝利,他進入南京時,楊榮迎謁在朱棣馬前說:“殿下是先拜謁太祖(朱元璋)陵呢,還是先即位?”朱棣便馬上驅駕拜謁太祖陵。楊榮從此受到朱棣任用。同年,朱棣即位,把楊榮選入剛剛建立的內閣,賜名榮。一同當值的七人中,與解縉、胡廣、黃淮、胡儼、...
謁文宣王廟 代文宣王答 重送朗州張員外 廣陵秋夜讀進士常修三篇因題 逼試投所知 漢江上作 秋夜寄進士顧榮 寄渭北徐從事 徐寇南逼感事獻江南知己 寄三衢孫員外 淮南送盧端公歸台 煬帝陵 馬嵬坡 柳 隋堤柳 孟浩然墓 秦紀 仙掌 甲乙集卷四今體詩凡四十首 中秋月 宿荊州江陵館 撫州別阮兵曹 新安投所知 ...
踏雪 江梅 高覺寺觀洪 巳丑年祭舜帝 松坡墓憑弔 重遊桂林龍隱岩 春郊 客貴州銅仁 拜謁零陵武廟 懶雲窩 巫山一段雲·游驪山華清宮 題硯石詩 金鞭溪重謁張良墓 曲徑通幽 洛陽故宮歌舞昇平圖觀後 七星嶺感事 登黃鶴樓 踏月吟 園嶺野祭 虞美人 書堂寺拓碑 蝶戀花·北京客館念佳人 七夕 茶餘鐫石 芸窗遐思 ...
剌史鄭審志墓,所謂不山環堵三十餘年,前後糧二千石,皆式共閭,而嘉嘆之者,良不誣也。夫人歐陽氏,以賢淑稱。子茲,孫伉、倜、維岳皆登進士。唐末有安定王,其四世孫也。子常至袁謁墓,游徵君鄉,登釣魚台,見其與袁山若相拱揖者,未當不?幸然想見其為人。詩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百世之下,猶...
其楚詞也,如《謁文丞相祠》及《石鼓》、《毀璧》、《秋風》等篇,皆深得騷體,其意趣高古而人所形容不至者,而皆得之矣。又若《友竹》、《友桐》之序,皆能摹寫造化而得物之性情,可謂盡其神矣,豈庸腐可得而想像哉?至於詩、詞、樂府之作,如《述古》、《雜詠》之詩,大能感發人之情興,又可慨...
疇至,謁祭虞墓,陳發章表,哭泣而去。瓚聞之大怒,購求獲疇,謂曰:"妝何自哭劉虞墓,而不送章報於我也?"疇答曰:"漢室衰頹,人懷異心,唯劉公不失忠節。章報所言,於將軍未美,恐非所樂聞,故不進也。且將軍方舉大事以求所欲,既滅無罪之君,又仇守義之臣,誠行此事,則燕、趙之士將皆蹈東海...
正門額鏤“山不在高”,門聯為:“欲向西池謁王母;且來南嶽拜夫人。”這首門聯,是對南嶽最著名的女道觀──黃庭觀的高度頌揚。南門上刻“仙觀”二字。二進為過殿。門上刻“黃庭觀”橫額,有聯云:“黃中通理成坤德;庭外升仙憶晉時。”三進為正殿。置有神龕和神像,堂內法器俱全,熠熠生輝。九十年代對...
白翁,直隸人[1]。長子甲,筮仕南服[2],二年無耗。適有瓜葛丁姓造謁[3],翁款之。丁素走無常[4]。談次,翁輒問以冥事,丁對語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別後數日,翁方臥,見丁又來,邀與同游。從之去,入一城闕。移時,丁指一門曰:“此間君家甥也。”時翁有姊子為晉令,訝曰:“烏在...
"至是,忠貞奉母命,物色而得之,屏騶從往謁,尋為出俸修塘。時浙西多虎,老人輒語之曰:"山上大蟲任打,門內大蟲休惹。"忠貞尋奉命督閩,瀕行,老人誡之曰:"耳後火發時,須有主意。"門內蟲,閩也;耳後火,耿也,蓋指閩藩耿精忠也。康熙甲寅,閩藩變作,忠貞死焉。人遂以老人為能前知,爭趨...
夏竦丞相,雅詠廣化寺瑞蓮;公謹首輔,吊謁張來袞祠堂。士遜一萬餘家之戶庶;石介五十六驛之京程。魏野東川十四州之轄境;少陵梓郡一匹絹之高吟。坡仙贊東川之清絲;牛山頌郪王之江城。賈島述移江之詩;李洞談梓城之門。才江吊侯圭之墓;陳謙尋楊炯之墳。松孫題顧公之井;了翁詠元昔之燈。藏公嘯東山之...
161 謁了凡墓 162 想念一個人 163 在龍莊講寺,兼致本義 164 倖存者 165 易碎的鏡子 166 對 話 167 在乎,或者不在乎 168 瞬 間 169 界 限 170 她 說 171 那拉地草原的兔子 173 需 要 175 立 秋 176 夜 晚 177 這 狗 178 白 露 179 變 化 180 雪,融化了 181 海邊墓園 182 立 ...
父凌漢升左都御史兼順天府尹,賜紫禁城騎馬,晉工部尚書,兼署左都御史。夏,由京歸湘,此為紹基第五次歸湘應試。途中苦旱,有詩二首紀事。秋,居長沙,“臥病逾十旬”。十一月初,至吳門,謁江蘇巡撫林則徐,相與論書。十一月十一日由吳門至鎮江,坐小漁船獨酌渡江,有詩記之。道光十五年 乙未 公元一八三...
陵園,屬墓地的一種安葬形式類型,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陵園建設要求向著景觀化、藝術化、立體化、個性化、產業化的方向邁進。平潭東方麒麟園等優秀陵園,也陸續建成。中國的墓園在景觀方面,自古受中國傳統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沒能體現出中國的山水園林風格,在墓地的規劃布局上也是非常嚴謹,中國歷代帝王和臣民的陵墓...
定陶仿山為曹國二十五代君主墓地,《定陶縣誌》載:“從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並祠焉”,是曹氏宗族公認的中華曹氏祖根地,每年均有來自海內外的曹氏後裔來此尋根謁祖。 公元前487年,曹國滅亡,歷二十六世,五百五十五年,曹人懷念故國,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屢圮屢建,延續不絕。唐宋以後,...
謁聶耳墓 參觀新四軍雲嶺舊址並憶皖南事變 紀念辛亥革命烈士趙聲 第二輯 圓明園廢墟散步有感 題西安漢陽陵博物館 雨中重訪劍門 題寶雞姜子牙垂釣台 趙州橋口占 婺源坑頭村訪古橋 重到蘭亭 登洞頭望海樓 尋石門不見 游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憶盛唐氣象 五公祠口占 東坡書院 題金上京歷史博物館之一 題金上京歷史博物...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春二月廿四日,泉州府通判郝中(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郝中》)隨知府常性等人“郊謁憲官,故登九日山”。郝中賦詩一首,刻於九日山西峰東麓石刻群下部左側:“磨空樓閣倚空山,京口仙人去不還。春色滿林三島外,清岩橫岱九霄間。釣龍井古蒼松老,憩鶴台荒丹灶閒。回首夕陽...
典謁日入刺,雖臨事必屏去趨迎,與談移日景,非語竭氣敗不忍已。後進有佳士,力獎誘以成其名。至所在善行,興舉利濟,其事煩不可得而載也。君為文,數易其稿。客在座,即咨之推,求施易或竟體無原稿字者。要其文一歸於正雅,其講學以體仁。(《誥授奉政大夫翰林院侍讀加一級施君墓表》)②次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