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祠堂

漢代祠堂

通常東漢時期的祠堂畫像的東壁,常刻畫東王公神仙世界、庖廚、樂舞和樹下射鳥,西壁常刻畫刺客、戰爭和西王母世界,後壁刻畫祠主在樓閣或廳堂內接受僕役或賓客的拜謁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代祠堂
  • 歷史:1800多年
  • 重修時間:2009年
  • 類別:古建築
建築簡介,山東漢石祠,建築形制,歷代修葺,東漢武梁祠,藝術特徵,教化思想,武梁祠總結,童真宮,重修後開放,展覽館,修建不其古城,

建築簡介

漢代祠堂,是建造在墳墓前供其親屬祭祀的享堂,亦稱祠堂、廟祠、食堂、廟祠、齋祠等。一般有土木結構和純石結構兩種,由於種種原因,土木結構的建築早已了無蹤跡,不知其形制。但是,石材建築的祠堂不易損毀,在山東、安徽等地已經被大量發現。根據祠主財力、身份,祠堂建造的規模大小不一,常見的形式有:由基石、左右側壁、後壁、屋頂和屋脊組成的雙開間懸山頂式;由基石、左右側壁、後壁、屋頂和屋脊組成的雙開間懸山頂且後帶小龕式;由基石、左右側壁、後壁、屋頂和屋脊石組成的單開間平頂式;小龕式等四種。祠前通常有供案,有的案上刻畫杯盤盛魚、雞等。一般祠堂都刻畫畫像,其東西壁和後壁刻畫有畫像,有歷史故事、孝子列女、義士忠臣、歌舞宴飲、百戲雜技、車騎出行、庖廚狩獵、死後升仙、神人鬼怪、祥瑞辟邪和祠主受謁等場景;屋頂刻畫有升仙、辟邪和神話場景,具有濃郁的時代特色。
東漢祠堂東壁畫像石拓片東漢祠堂東壁畫像石拓片
東漢祠堂後壁畫像石拓片東漢祠堂後壁畫像石拓片
東漢祠堂西壁畫像石拓片東漢祠堂西壁畫像石拓片

山東漢石祠

中國東漢墓地祠堂。在山東省長清縣孝里舖南的孝堂山頂,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築石刻房屋建築。祠內石壁和石樑上遍布精美的線刻圖畫,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建有保護性復室。
漢代祠堂
孝堂山東漢石祠建於東漢初年,歷經兩千年歷史風雲,石祠之外的廟宇建築早已幾經變遷,但石祠至今完好無損,它也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築,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石祠以及石祠後面大墓的主人究竟是誰,至今還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建築形制

郭氏墓石祠是孝子郭氏墓地附屬之祠堂,仿照漢代民居建築的形象並縮小比例而建,用青石砌成。祠堂坐北朝南,東西長4.1米,南北寬2米有餘,高2.6米,比嘉祥縣武氏祠略大。室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面闊3.09米,進深2.08米。墻壁為厚約20厘米的石板。屋頂為單檐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檐等構件的形象。。
石祠為單檐懸山頂兩開間房屋,坐北朝南,面闊4.14米,進深 2.5米,高約2.64米。後部為祭祀用低矮石台,石祠構築情況是:東壁上下 2石,西壁 1石,上端皆呈銳角三角形。後壁橫列 2石。前面正中立一八角形石柱,兩側山牆前面立條石柱,上托挑檐枋石。在正中石柱和後牆間,上架三角形隔梁石,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分室為兩間。屋頂前後坡備用 2塊石板覆蓋。屋頂石板刻出瓦壟、勾頭、連檐形狀,東西兩端刻出排山。原有屋脊石已缺失。後期又在正中八角柱兩側另加小八角形石柱各一,上有唐宋時期題銘。
祠室內的三面皆有淺線刻畫像,三角石樑上也刻有畫像。畫像圖案為朝會、拜謁、出遊、狩獵、百戲等漢代貴族墓葬石刻的常見題材。橫貫西、北、東三面內壁上部的出遊圖,場面宏大,人物、車馬眾多,且刻有“大王車”三字。其他畫像有伏羲、女媧、西王母、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等神話、故事題材。祠室外壁有大量的遊人題記,最早的有紀年者為東漢中期所題,因此該祠堂的建造年代不晚於東漢中期。
漢永建四年(129年)題記:“平原漯陰邵善君以永建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來過此堂叩頭謝賢明”。
漢永康元年(167年)題記:
《感孝頌》,北齊武平元年(570年)齊州刺史隴東郡王胡長仁撰,刻於祠室西外墻。篆書題額,正文為隸書。文中提到郭巨養母的故事,原有人據此認為這是郭巨之墓祠,後經考證此為東漢石祠。
孝堂山東東漢石祠畫像內容:祠內三壁和隔梁石上刻滿畫像,主要內容是與祠主經歷和生活有關的車騎出行、庖廚、宴飲、狩獵、百戲、戰爭以及歷史和神話故事等圖像。橫貫三壁上部的“大王車出行圖”是漢畫像中場面最為宏偉、車馬人物最多的一幅,表明祠主曾參加過諸侯王駕的鹵簿活動。北壁樓閣下部的車騎出行圖,主車旁有“二千石”榜題,表明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東西壁還刻有伏羲、女媧、西王母、風伯、雷公、貫胸人等神話內容及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胡漢戰爭等歷史故事。隔梁石兩面刻有升鼎、橋上墜車故事,底面刻有日月星辰。在石祠畫像的主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車”、“令”、“相”、“成王”、“胡王”、“孔子”、“二千石” 7條榜題。石祠畫像的雕刻技法,是在磨光石面上以線刻為主,少部分圖像兼用凹面刻,線條剛勁、洗鍊,形象簡樸生動。構圖雖無明顯界格,卻上下層次分明,是漢代畫像石中的精品。在祠堂內外壁面上,還有後人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書題記,也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其中最早的題記是東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和桓帝永康元年(167)兩則。
孝堂山原名巫山,高不足百米,因山上建有孝子郭氏的祠堂而得名孝堂山。祠堂後有一座大墓,封土高約3米,祠堂周圍還有已被盜的漢代墓群。郭氏,相傳為二十四孝中的東漢人郭巨。但郭巨為河內隆慮人(今河南林州),一說為溫人,沒有記載其來過濟南郡。祠堂內的畫像多為王者出遊及戰爭等場面,也與郭巨身份不符,有人認為實際上是漢代濟北王墓或是二千石等高官之墓。因墓主人身份無從考證,因此定名為郭氏墓石祠。

歷代修葺

郭氏墓石祠自漢代以來就是名勝古蹟。酈道元《水經注》對郭氏墓石祠已有記載,稱之為“孝子堂”。北齊時,人們已經普遍認為該墓是郭巨之墓。唐代開始在祠堂周圍修建廟宇。北宋趙明誠的《金石錄》對此也有著錄。明清兩代屢經修繕,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曾經大修祠堂附屬廟宇,有八殿兩廊之規模。民國初年,日本人關野貞來此考察,於1916年首次發表祠堂的實測圖。
郭氏石祠原是室外的露天建築。由於其在中國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1953年,當地文物部門在石祠外修建了覆室和圍墻,派人看護。1999年,按照漢代風格重修了覆室。“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之匾額由古建築學家羅哲文題寫。2000年,考古工作者清理了祠堂正前方及兩側的漢墓,並將清理是發現的歷代碑碣集中存放於墓園內。

東漢武梁祠

武梁祠,其內部裝飾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是我國東漢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處畫像遺存。武梁祠“個人”進入美術史
位於山東省嘉祥縣的武梁祠是我國東漢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其內部裝飾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處畫像遺存。它從宋代起就受到趙明誠、歐陽修等金石學家的重視,而自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這些圖像表現了怎樣的內容?以怎樣的方式組合在一起?設計者是誰?他的想法是什麼?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的巫鴻教授就此在京舉辦了專題講座。
武梁祠對了解中國古代美術的發展有關鍵作用。早期美術作品大都是為了墓葬、祭祀、祖廟而製作,有特定的用途和目的,即所謂的禮儀美術。到魏晉時期,才出現了像顧愷之、王羲之這樣的藝術家,於是美術作品開始和藝術家個人聯繫起來。儘管武梁祠是一個墓地里的祠堂,但是它體現了設計者的一些個人觀念,體現了從禮儀美術到藝術家的美術中間的發展過程。
從流傳的武梁碑文來看,武梁是一個學者,還是一個隱士,從腐敗的政壇上逃離出來保持自己的清白。官府曾經請他做官,被他拒絕了。武梁祠上有一個畫面表現了這一事件,這個畫面的位置非常重要,在祠堂西壁的左下角,按照古代自右向左的閱讀方式,它相當於武梁祠牆壁上的最後一個畫面。有意思的是,司馬遷修《史記》的時候也把自己放在最後一章,這表明史家本人決定著記錄歷史的視角。武梁延續了《史記》的傳統,武梁祠的圖像記述了歷史,體現的卻是武梁對歷史的觀察和選擇。
武梁祠屋頂上是徵兆圖像。在漢代人的觀念中,各種自然徵兆表達了上天的意志。比如皇帝做了好事,上天就會通過祥瑞以示表揚。然而當時的政治在武梁這樣的儒士看來卻是最糟糕的,皇帝沒有道德,整個朝政被太監控制。《後漢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委任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在這樣現實情況中,祥瑞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祠堂屋頂上的祥瑞圖像一方面成為武梁政治理想的表達,另一方面也是他對當時政治的批評。由此我們就能夠體察到漢代退隱的儒生是如何通過徵兆和圖讖來表達思想。

藝術特徵

三面牆壁上的圖像是對歷史的宏大表現。從創世神話中的伏羲和女媧開始,在他們中間出現一個小孩,象徵最早的人類。伏羲和跟隨其後的祝融、神農,也就是“三皇”,標誌著人類歷史的第一個階段,一個自然和諧的烏托邦時代。接著是五帝時代,這五個形象戴著王冠,穿著寬敞的衣裳,表示人類進入到一個文明階段。隨後進入到朝代史。
“本紀”之後的圖像包括幾個系列:列女、孝子、忠臣和刺客,它們等於四個“列傳”,主要根據西漢劉向編寫的《列女傳》和《列士傳》描繪。劉向的書里包含的人物非常多,比如《列女傳》包括一百多位女性,可是武梁祠只表現了八位列女,而且其中七個都出自《列女傳》的“貞順”和“節義”兩卷,這樣的選擇表現出武梁個人的一些目的。因為這兩卷記錄的女性,一類是寡婦,一類是兄長死了以後的姊妹。武梁通過這些故事灌輸了一種觀念:自己死了以後,夫人和姊妹要盡心撫養自己的兒子,保證武氏的興旺。武梁祠是一個家庭祠堂,每年家裡人都要到這裡祭拜,祭拜就要看畫,就得接受這種教育。

教化思想

第二個系列是關於孝子。漢代人講孝,一般指父子關係,可是武梁祠里表現的主要是母子關係,而且圖像中好幾個都是寡母。設計者甚至為此改變原來的故事情節,比如《孝子傳》中記錄了一個叫丁蘭的孝子,刻了亡母的雕像,繼續向雕像行孝。可是在武梁祠上,“刻木為母”變成了“刻木為父”。孝子系列可以看作是父親去世後對兒子的一種期望。
正壁下方中央有一個兩層的樓閣,一個體積很大的人物坐在裡面接見其他人,有的學者認為表現的是死者,而我認為表現的是理想的君主。圍繞著這箇中心樓閣都是政治人物,包括大臣、刺客以及王后,組合在一起具有一種政治性質,他們都忠於各自的君主。

武梁祠總結

總之,武梁祠的安排讓我們發現了一個人,他是一個儒士,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標準,對家人和後代也提出了期望。這樣的個人表現,在美術史里是第一次。

童真宮

位於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傅家埠社區的童真宮,始建於東漢末年,是東漢名吏不其縣縣令童恢的祠堂,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2009年,城陽區委、區政府將童真宮修復工程列為全區重點建設項目。撥巨資進行修繕,2010年11月4日,這座紀念史料記載的“島城第一清官”的祠堂重新對外開放。

重修後開放

童恢,字漢宗,東漢琅琊姑幕(今山東諸城)人。公元182年擔任不其縣令。童恢在不其縣政績卓著,深受朝廷賞識和百姓愛戴,他不畏強權,造福黎民,在當地留下了很多故事。由於操勞過度,童恢死於丹陽郡(今安徽宣城)太守任上。童恢死後,不其縣人感念他的功德,於東漢末年,在今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傅家埠社區建起“童公祠”,後改為“童真宮”,祠後築有童恢的“衣冠冢”,墓前立有石虎一對。
童真宮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由於年久失修,童真宮面臨倒塌。2009年,城陽區委、區政府將童真宮修復工程列為全區重點建設項目。區財政撥款百萬元用於修復童真宮,青島海都集團也捐資306萬元修復資金。2010年11月4日,這座祠堂重新對外開放。
001001

展覽館

新修繕的童真宮建有四座正殿、兩座廂房、兩座展覽館,規模與明清時修繕的童真宮大致相仿。漫步童真宮,隨處可以感受到濃郁的歷史氣息:參考漢代建築風格建造的殿堂、門前矗立的兩尊漢代原址流傳下來的石虎、五根明清時代的大梁、漢代原址保存完好的三幅壁畫、童恢的“衣冠冢”……
兩座展覽館成為開放當天的焦點,這裡展出了大量展板、史書和實物,其中僅僅一小部分涉及童恢,更多的是展示古代不其縣。“不其縣是漢代青島地區行政、文化、經濟中心,是漢代的東方重鎮。”市考古研究所專家鞏升起說,童真宮裡展出的就是一部分研究成果。“童真宮是島城第一座不其文化展覽館。”城陽區文化局副局長姜振明說。

修建不其古城

童真宮不是城陽區恢復的第一個體現“不其文化”的景觀,今年9月底,位於夏莊街道源頭社區的法海寺在重現修繕後也正式對外開放。據史料記載,這座古剎為魏晉時期所建,距今1600餘年,是青島地區最古老的寺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其縣已經成為城陽區文化產業的突破口,在城陽區的規劃中,重現這座漢代沿海重鎮繁華景象的項目還將陸續上馬。這些項目中,甚至還可能包括重造一座不其古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