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諸葛堰,史料記載,諸葛堰傳說的文化含義,諸葛堰傳說反映了民族間的融合,諸葛堰的傳說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諸葛堰
拼音:Zhūgě Yàn (Zhuge Yan)
相傳該水庫為諸葛武侯率領部隊開浚。據傳,三國諸葛亮南征時,兵至永昌(今保山),其部隊曾駐紮在今大海子旁的諸葛營鄉(又名鳳凰村,蓋因其村地貌形似鳳凰)。當時,諸葛營一帶人畜飲水全靠村北的大沙河。沙河夏秋泛濫,冬春乾涸。為解決飲用水問題,諸葛亮親自設計工程圖紙,帶領軍隊和當地平民在村西北的法寶山下開鑿長約400多米的池子用以蓄水,並驅馬就飲。當時百姓稱為“洗馬池”。駐軍走後,當地人民為感懷諸葛亮興修水利的恩德,改稱之為“諸葛堰”,後又被稱為“大海子”。明清以來,由於這裡集中了屯墾戍邊的將士,江南移民又不斷遷來,缺水問題依然存在。明成化年間,巡按御史朱皚徵發軍工民夫,在舊堰的基礎上進行擴建,以磚石砌堤,增修了東至大路(今公路),南至楊乃橋(村南一地名),西至海邊水溝,北至沙河,堤圍周長3公里的大堰,在東堤築閘,分水口若干,以濟農田之用。後來還逐步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大抵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關閘蓄水,小滿開閘放水。自此,諸葛堰水利工程日趨完善,成為古代滇西興修水利設施的典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擴建、維修、加固,蓄水量由原來的30萬立方米增至208萬立方米,灌溉漢莊農田7000畝,是隆陽區城南壩區最大、最古老的蓄水工程。當地人一般稱它為“大海子”水庫,也因地理位置之故,或稱其為“上海子”。後又導引沙河水於村前,聚水庫為“小海子”。海中築有一墩,被稱作中墩,方圓畝余,相傳系古代駐軍的旗台。村南連築7墩,墩與墩相距300 —500米,是諸葛亮各下屬部隊之駐紮處。
史料記載
諸葛堰在保山志書中都有明確的記載,據清代《永昌府志》記載:“諸葛堰諸葛武侯所築,俱在城南十里,法寶山下大堰石為堤,原一丈又二尺,高一丈,周九百八十餘丈。明成化年,御史朱皚加築,分水口有三,灌田數千畝;其東曰中堰,源出九龍池,水匯沙河水蓄積為堰,周337丈,分水口有三,灌田數千畝;又東曰下堰,周280丈,分水口為二,灌田千餘畝。大堰即今之大海子,中堰和下堰已乾涸成田,海埂遺蹟猶存。”另據民國《保山縣誌》所載:“諸葛堰東至大路,南至楊乃橋,西至海邊水溝,北瀕沙河。堤高6公尺,堤厚6公尺,水深(指東堤水深處)5公尺,上抵上海子村腳,周圍三公里。”
諸葛堰傳說的文化含義
諸葛堰傳說體現了漢文化對西南少數民族的影響文化含義
漢莊鎮
早在東漢末年,歷史人物諸葛亮曾在《隆中對》中,提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即對少數民族的採取“和撫”政策;蜀後主建興三年(225),他平定南中,目的為了征服,但是採取了使之心服的辦法,並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帶到了殺書民族地區。結果,“諸夷慕武侯之德,漸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務農桑”。(楊慎《滇載記》)他還“為夷作圖譜,……以賜夷。夷甚重之”。(常璩《華陽國志》卷四)因此,歷史人物諸葛亮死後,西南少數民族“戎野祭祀”,表示深切懷念。直到今天,西南少數民族中流傳著許多關於諸葛亮的傳說故事,說有些習俗是諸葛亮的遺教,有些工程是諸葛亮所為。傣族民間傳說諸葛亮南徵到瀾滄江,懲處貪婪的漢官,廢除苛政,送來谷種,教傣人開田插秧、打穀舂米。所以,諸葛亮回師時,傣族男女老少都來送行,並盛讚到:“天上的星星再多,也沒有丞相為我們做得好事多;高高的貝葉樹,會永遠記下丞相的恩德。”而諸葛亮臨別時還摘下頭上所戴的那頂像用幾塊木版拼起來的,見稜見角的帽子,留贈給傣人。後來,傣人遇上可怕的瘴氣,便遵照諸葛亮在帽子綢條上所寫的囑咐:“想命長,水沖涼;草棚矮,住高房”,蓋起了形似諸葛亮帽的傣家竹樓,用涼水洗澡,終於驅逐了瘴氣。由於諸葛亮所教的水沖涼而相互潑水,據說這就是傣族潑水節的由來。在雲南的納西族和僳僳族中,傳說諸葛亮南徵到了維西地區,教百姓開闢水稻田,並為迎接運稻種的漢兵而使各村寨男女點著火把以驅散瘴氣。這一天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從而便成為後來的“火把節”。而滇南方向的有關“火把節”、“潑水節”的傳說,以及在滇西方向的“諸葛堰”的傳說等都與諸葛亮有著莫大的關係,推其原因是諸葛亮在歷史上有利於西南少數民族的開發,同時也進一步的說明漢文化對少數民族及少數民族地區的漢族影響水十分深遠的,故而民間將這些事情都匯聚在了諸葛亮的身上,使諸葛亮成為了民間傳說故事中箭垛式的人物。如果我們再深究一下,主要因為諸葛亮是漢族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身為東方的智者,他對少數民族採取了相當懷柔的政策,有利於改善階級矛盾以及改善民族矛盾。這樣就更有利於漢文化在少數民族中間生根開花。更有甚者,將諸葛亮尊為神明。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卷十九《苗人祀孔明天子》條引陸次雲《峒溪纖志》云:“苗祀神,多書‘孔明天子’之位。”章太炎《思葛篇》說:“雲南緬甸俚任人,皆截髮以為三撮,中撮以表武侯,左右以表父母。每飲茶,必舉杯至額,以示祭報。其能漢語者,至稱武侯為諸葛老爹。”至於佤族,如鄭名《滇邊土人概況》說:“卡瓦者……除奉原始之拜物教外,並篤信諸葛孔明。彼曹謂一切制度,皆為孔明所訂。”(見陳登原《國史舊聞》第一分冊引)由於諸葛亮在佤族人民中的無比威望,近代西方傳教士受到抵制時,就不得不編造說:“耶穌室孔明的弟弟”的故事,以達到在佧瓦人中進行傳教活動的目的。
在雲南的保山,有許多關於諸葛亮的傳說, 許多文獻中記載的掌故、地名都與諸葛亮南征有關, 如上面提到的諸葛堰傳說、諸葛營村前的旗台, 諸葛營西北的營盤山、哀牢山上的諸葛井, 高黎貢山的諸葛城、保山斷脈、曾讓艱苦南徵兵士失聲的啞泉、火燒藤甲兵的盤蛇谷等等, 並且在諸葛營和城內的太保山以及水寨霽虹橋都建有武侯祠等等。而在這些傳說裡面,諸葛堰傳說可謂最具有代表性,諸葛堰所在地諸葛營,受諸葛亮的影響頗深,在這裡曾建有諸葛亮的廟,文革前香火很旺,男女老幼、善男信女總是去祭祀他,向他祈福。文革時被毀,至今為儲存糧食的倉庫。後來,隨著諸葛亮的南征以及《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了解認識了諸葛亮其人。特別是在諸葛亮死後,保山人民對他的思念越深,有了更大更多的民俗活動,比如“立廟祭祀”“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保山的農村,尚存有一種原始的劇種——香通戲,它是一種原始的儺戲。在保山俗稱“跳神”,是專門為五郎神獻貢祭祀的一種活動。那些被獻祭的“神”, 是諸葛亮南征時被殺的“蠻洞”、“蠻寨”之主 ,諸葛亮班師時他們便被封為“神”。至今仍然有關諸葛亮南征的劇目《黑風五爺》,《黑風五爺》故事取材於《三國志演義》:蜀漢時孔明南征至邊疆(滇西一帶) ,當地部落首領即卡拉王黑風五爺擋住去路 ,孔明派趙雲、魏延率藤甲兵征戰 ,將黑風五爺追得窮途末路 ,最後被藤甲兵火燒而死 ,孔明得勝班師 ,過江時被戰死的孤魂野鬼(即陰兵)抓住船板 ,不讓前進 ,孔明即令殺牛宰馬祭奠雙方亡魂 ,才終得解脫。
《黑風五爺》唱詞節錄如下
雙手拆開封口印
從頭至尾看分明。
上寫拜上多拜上
拜上卡拉黑風王
(白) :哇呀呀 ,這孔明老兒 ,明明借山而行 ,下面還有惡毛細子 (探子) ,膽大路頭多 ,膽小去躲藏 ,呀呀 , 孔明老兒 , 兩國相爭何為叫罵之理 , 莫非本大王罷休不成 ,兵來將擋 ,水來土淹 ,你有魏趙二將 ,本大王有屠岸齊成 ,這一次少不了一場廝殺。跟上點將台命斬下書人(信使)劇中人物:孔明(鬚生) ,趙雲 (老生) 、魏延(淨) 、黑風五爺(淨) ,屠岸(二淨) 、齊成(醜) 、下書人(信使)。雖然出演的人大多數是漢族,但我們從中仍然可以看出這樣的劇目很顯然是受過《三國志演義》的影響。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香通戲中有關孔明的劇目,是受到了《三國志演義》小說文化的影響。而這樣的文化影響很有可能是由來自中原、江南各地的移民即從商者、從軍者、逃難者等湧入帶來的中原文化、許多神仙道化劇目的滲透有關。比如“儺歌儺舞”的典型特徵就是“佩戴面具”,但保山的香通戲卻不佩戴面具 ,只畫臉譜 ,這大概就是滲透了中原及江南的戲曲文化。此外,筆者認為也有可能是唐代以後, 隨著滇東漢族不斷西遷, 又把諸葛亮和孟獲的故事以及他們聽到、看到的《三國志演義》的故事傳到了大理、保山一帶,從而使保山有了很多諸葛亮的傳說。
諸葛堰的傳說體現了古代科學技術成就高度發達的文化含義
在諸葛堰的傳說中,諸葛亮具有工程技術方面的傑出技能。他在保山的諸葛堰建造了興建了保山南壩最大的蓄水工程——諸葛堰。他關心的是老百姓的疾苦,重視生產技術工作。當諸葛營旁的沙河夏秋河水泛濫,冬春河水乾涸時,為了解決老百姓的飲水問題,他組織軍隊與民工日夜奮戰,任勞任怨,親自設計施工的圖紙,探明水情,領導並指揮了興修諸葛堰水利工程。這表現了他在工程技術方面具有很高的才能。其實諸葛亮諸葛亮在很多地方都興修過水利工程面,展現了他在工程技術方面的過人的才能,進一步地說明了古代科學技術成就的發達。這主要是因為諸葛亮十分重視發展科學生產技術,以增加財富,養民裨國,加強了蜀漢的經濟實力。首先,他在農業上提倡“務農殖穀,閉關休民”,“閉境勤農,育養民物”,注意“休士權農”,設立“督農”之官。為了解決長途運糧的困難,採取了分兵屯田的措施。在保山的農村,至今還有諸葛亮教老百姓用牛耕田,改變以前刀耕火種生產方式的說法。其次,他主張興修農田水利。加強對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管理和保護。酈道元《水經注》:“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發征丁千百二人主滬之,有堰官。”又據《成都府志》記載,諸葛亮在成都西北角,修築一條長堤九里。從上述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十分重視農田水利的興修,在諸葛堰的傳說中,諸葛亮修建諸葛堰就很能說明這個的問題。當然了,興修水利不僅能造福百姓,發展經濟,而且最重要的是直接或間接地為諸葛亮的南征所需要的物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此外,在保山民間有一種料絲燈,民間也叫孔明燈。其製作方法為“取藥煎熬、抽、織絲之為燈”,明代即已揚名,是官場“以此進上”(《滇海虞衡志》)的寶物,明代詩人謝肇淛在《滇略》中則說:“永昌人善於製造料絲燈,其製法是以紫英石、赭石合饒磁等料,煅燒於烈火中,抽成細絲,織成片狀,再彩繪圖畫,作為燈屏,故名之曰‘料絲燈’。”謝肇淛已將原料和製造方法都做了較詳細的記載。明代郎瑛《七修類稿》中《事物類·料絲》一文里,亦有基本相同的記載。這一寶物據說也是諸葛亮發明,至今在保山已失傳,聽人說在江蘇某些到訪還有。
諸葛堰傳說反映了民族間的融合
諸葛堰傳說反映了民族間的融合。諸葛亮曾在《隆中對》中提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而其後期制定了對少數民族採取“攻城為輔,攻心為上”的和撫政策,又與該主張有關。蜀後主建興三年(225年),他平定南中,採取了“攻心”的辦法,並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帶到了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結果,“諸夷慕武侯之德,漸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務農桑。”(楊慎《滇載記》)。他還“為夷作圖譜……以賜夷,夷甚重之。”(常璩《華陽國志》)。諸葛亮死後,西南少數民族“戎野祭祀”,對他表示深切懷念。直到今天,西南少數民族中流傳著許多關於諸葛亮的傳說故事,甚至說有些習俗是諸葛亮的遺教,有些工程是諸葛亮所為。傣族民間傳說諸葛亮南徵到瀾滄江,懲處貪婪的漢官,廢除苛政,送來谷種,教傣人開田插秧、打穀舂米。諸葛亮回師時,傣族男女老少都來送行,並盛讚:“天上的星星再多,也沒有丞相為我們做的好事多;高高的貝葉樹,會永遠記下丞相的恩德。”而諸葛亮臨別時還摘下頭上所戴帽子,留贈給傣人。在納西族和僳僳族中,傳說諸葛亮南徵到了維西地區,教百姓開闢水稻田。在保山,與諸葛亮有關的傳說、掌故、地名很多,除上面提到的諸葛堰傳說以外,還有諸葛營村前的旗台、諸葛營西北的營盤山、哀牢山上的諸葛井、高黎貢山的諸葛城、保山斷脈、啞泉、火燒藤甲兵的盤蛇谷,並且在諸葛營和城內的太保山以及水寨霽虹橋都建有武侯祠等等。在這些傳說裡面,諸葛堰傳說可謂最具有代表性,諸葛堰所在地諸葛營,受諸葛亮的影響頗深,有許多相關的民俗活動,比如“立廟祭祀”,“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保山的農村,尚存有一種原始的儺戲———香通戲,當地俗稱“跳神”,是專門為五郎神獻貢祭祀的一種活動。那些被獻祭的“神”,是諸葛亮南征時被降服的“蠻洞”、“蠻寨”之主,諸葛亮班師時他們便被封為“神”。
諸葛堰的傳說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諸葛堰的傳說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諸葛堰煙波浩淼的湖面,視覺上很美,甚至具有衝擊力。依法寶山東麓之傾斜地勢,外築似半月形的大堤,能納水又能防沙,既有海壩口,也有海口壩,放水有纂口和岔纂。每年重九後塞纂,則瀦水成海,次年清明開小纂,小滿開大纂,夏至以後海水盡泄,海底農田照樣耕種。有26個村的近2.37萬畝農田受益。在栽秧放水前半年,特別是春節期間聚此觀賞山水,只見清洌的湖水在春風的拂弄下,泛著片片漣漪。因近年特彆強調了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野鴨子的數量越來越多。它們成群結隊在水上遊玩嬉戲,逍遙自在。眼前的碧水藍天、閒雲野鶴,不禁令人心曠神怡。那望海樓上“海生雪浪數不盡魚躍鳶飛,望出雲峰有幾多山明水秀”的楹聯,更是給此情此景平添了雅興。特別是到了傍晚,站在望海樓上,還能看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
本來諸葛營水資源匱乏,故又名旱莊(後改為漢莊)。後來據說諸葛亮到了這裡,考慮到了人畜的飲水問題,為民設計、修建了諸葛堰。而這一為民解憂的工程卻在客觀上體現了與環境諧調、共生的相互關係。不僅諸葛堰的規模、造型與其所在環境協調,而且諸葛堰的主題、內涵、象徵性也與環境一致。諸葛堰工程的發展還要求其具有滿足人們需要的功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生態環境的營造。諸葛堰工程的興修不僅解決了老百姓的飲水問題,也體現了建築藝術與生態環境的完美結合,它不僅是一種簡單的物態存在,也體現了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