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

《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
  • 作者:劉師培
  • 作品出處: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近世憂時之士,鑒於中國政治之弊,以為中國之政治,皆受孔教之影響也,而革教之問題以起。自吾觀之,孔子者,中國之學術家也,非中國之宗教家也。何則?上古之時本有宗教,而宗教之源起於神教,因祀先而祀人鬼,教字從孝。《孝經》曰:“夫孝,教之所由生也。”此古教起於祖先教之證。因禘禮而祀天神,因祀祖而並推祖之所自出,以托之於天,故禘為祀遠祖之祭,又為祀天之祭。因祭社而祀地祇,如社為土地之神,而二十五家亦為社,是古代團體之結合,由於奉神,同奉一神即同居一地。今中國各村落,雖民戶數十,必有一祀土神之所,此其征矣。又因祀人鬼以推之,而崇德報功之典著,見《祭法》。因祀天神以推之,而日月星辰之祀立,風雨水之祭亦然。因祀地祇以推之,而山陵川谷之祀興。《山海經》所言皆地祇也。是則中國古代之宗教可分為三:一曰多神,一曰拜物,上古原人不明萬物運行之理,以為皆有神以憑之,故多神、拜物二教,皆生於神物一體說。一曰祀先,習尚相沿,至今未革,祀先、多神二教,固為今日所通行,即拜物教亦然。觀中國所祀金龍大王、五通神,以及拜草木,拜禽獸之風,皆與埃及拜物無異。一言以蔽之曰神教而已。又可謂之巫教。此皆孔子以前之教也。漢魏以降,老釋二家繼興,中國陋儒以昔之崇奉多神、拜物各教者,參入老釋二家之說,道教亦非宗教,中國古代之神教,其末流為燕齊方士;西漢之時,以其說參入儒道兩家,一為讖緯,一為符籙,而符籙遂為道教矣。又佛教本祀一神,而中國之僧則大抵仍奉多神,乃以神教參入佛教者也。故草野愚民崇奉張道陵、袁了凡者,道陵固為符籙派,了凡亦沿中國福善禍淫之說而又緣飾佛教者也,亦不得以佛教目之。大抵占國民之多數,此中國古今宗教之大略也,與孔教果何涉乎?
若所立六經,則皆周史所藏舊典,得於魯史,得百二國寶書於周史,問禮樂於萇弘、老子,而詩又為遠祖太師正考父所傳。而孔門之教科書也。為哲學講義,、為唱歌、國文課本,為本國近世史課本,為倫理、心理講義,為唱歌、體操課本。至、,又為孔門之學案,則孔學之在當時,不過列九流中儒家之一耳。觀可見。觀孔門所言之教,皆指教育言,非指宗教言,案云:修道之謂教。又云:自明誠謂之教。鄭注皆以禮義釋之。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則古代所謂教者,皆指教育、教化而言,故王制言七教,荀子言十教也。誨不倦,即教字之確詁。即有改制之文,公羊家說。亦與宗教無涉。改制者,革政也,非革教也,與耶穌、摩哈麥特另創教者不同。若祀神之言,如非其鬼而祭之,祭神如神在,諸語皆信神教之證,若據公孟子無鬼神一言,似不足為信。又大抵沿中國古籍之語。其所以受學士崇信者,不過以著述浩繁,為諸子百家冠。弟子眾多,凡三千人,有勢力者亦眾。而又獲帝王之表章耳,於傳教亦無涉也。至牟融始言儒道,牟子以儒道與佛道並稱。而顧歡、張融之輩,見及傳贊。遂有儒、道、佛三教之稱。是則孔教之名,由與老、釋相形而立,故唐宋以降,多以孔教與老、釋並衡。如以日月星比儒、釋、道三教是。至信儒辟老、釋,又謂三教同源,而孔教遂儼然為宗教之一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劉師培(1884—1919),字申叔,號左盦,曾改名光漢,江蘇揚州人。生於經學世家,自幼濡染家學,打下厚重學問基礎。起初科場頗順,連中秀才、舉人,但1903年會試失利。此後投身革命,以排滿興漢為職志,在上海主筆《警鐘日報》,發表大量針砭時政、闡揚革命之作;同時成為《國粹學報》主要撰稿人,其學術論著大多發表於該刊上。1907年赴日本,在東京創辦社會主義講習會和《天義報》等,思想轉向無政府主義,並為之做了大量宣傳工作。此後投向清廷,為清兩江總督端方之幕僚。民國建立後,先任教於四川國學院,後又於1914年入袁世凱幕,並成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為袁復辟帝制張目。1917年被聘為北京大學中國文學門教授。1919年病逝於北京。一生著述宏富,於經學、國小、校勘學、史學、文學等領域和交融中西的新學問方面,皆有重要成就。編者簡介李帆,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學院副院長、《史學史研究》副主編等職,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委員。曾多次赴德國、奧地利、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及港澳台地區進行學術交流,並曾出任德國海德堡大學、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員。著有《劉師培與中西學術》、《中國學術:古典與現代之間》、《章太炎、劉師培、梁啓超清學史著述之研究》、《清代理學史(中卷)》、《古今中西交匯處的近代學術》等,主編《民國思想文叢》,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史學月刊》、《史學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大陸雜誌》(台灣)等學術刊物以及歐洲、日本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中、英、日文論文百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