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
- 作者:劉師培
- 作品出處: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近世憂時之士,鑒於中國政治之弊,以為中國之政治,皆受孔教之影響也,而革教之問題以起。自吾觀之,孔子者,中國之學術家也,非中國之宗...
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1904)論中國階級制度(1904)《中國民約精義》序(1904)新史篇(1904)近儒學案序(1904)周末學術史序(節選)(1905)南北學派不同論(1905)古政原始論(1905)東原學案序(1905)漢宋學術異同論(1905)六儒頌(1905)醒後之中國(1905)兩漢學術發微論(1905—1906)群經大義相通論(1905—1907)《中國...
論孔教與中國政治無涉 論中國階級制度 新史篇 醒後之中國 漢人之稱所自來 清儒得失論 廢兵廢財論 悲佃篇 人類均力說 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 論古今學風變遷與政俗之關係(未完)《總同盟罷工論》序 論新政為病民之根 農民疾苦調查會章程 鮑生學術發微 非六子論 亞洲現勢論 苦魯巴特金學術述略 《共產黨宣言...
孔子則不然,鄙夫可以竭兩端,三人可以得我師,蓋孔教之精神,非專制的而自由的也。我輩誠尊孔子,則宜直接其精神,毋拘墟其形跡。孔子之立教,對二千年前之人而言者也,對一統閉關之中國人而言之也,其通義之萬世不易者固多,其別義之與時推移者亦不少。孟子不云乎:“孔子,聖之時者也。”使孔子而生於...
10月1日,陳獨秀針對康有為一意要把孔教訂為國教的論調,在《新青年》二卷二號上發表《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一文。文章指出孔教和帝制的關係,說"別尊卑、重階級、事天尊君"這些孔教思想,正為歷代帝王所利用。定孔教為國教,不但違反思想自由之原則,而且違反宗教信仰自由之原則。他認為民主國之祀孔,正如主張...
有前三者之因,自有後七者之果,遂不論其為黃種、為白種,為孔教、為耶教,為亞洲、為歐洲,而其情狀遂大同焉。所微異者,俄國一敗而工農即知要求國家變法,我國甲午敗後而舉國晏然,及膠旅之變迭興,令人不能不動,乃激而為義和〈團〉之舉,則令人不能不致嘆於白種之究勝於黃種、耶教之究勝於孔教、...
常燕生受新文化運動影響,在《新青年》上發表《我之孔道觀》,他還曾數次通過書信與當時文化名人胡適、張東蓀等討論中國文化問題。1916~1917年,他曾與陳獨秀四次通信,討論的中心議題集中在白話文問題、尊孔問題和“孔教”與帝制關係問題等三個方面。1918年,趙嫻清難產卒於車輞,引發他對諸多人生問題的思考,...
孔教會等主張以孔子思想為宗教,定孔教為國教。孔道會不以孔子思想為宗教,不主張專講宗教。1914年,王錫蕃代表孔道會幾次向北京政府呈文,“力辟以孔子為宗教之非”。在政治方面,王錫蕃曾於1912年8月運作當局,謀取山東藩司之職,因遭人反對,未能如願。此後,他積極擁護袁世凱制獨裁。1915年8月袁世凱授意成立御用...
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代表作有《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近憂:文化政治與中國的未來》、《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原始儒家》、《敷教在寬:康有為孔教思想申論》等。人物簡介 學習經歷 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工作經歷 2001年8月-2004年11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第七論孔教無可亡之理 第八論當探群教之所長以光大孔教 結論 宗教家玉哲學家之長短得失 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 卷十政治 論立法權 第一節論立法部之不可缺 第二節論立法行政分權之理 第三節論立法之所屬 論政府與人民之許可權 國家思想變一異同論 政治學學理摭言 君主無責任義 最大多最大幸福義 論專制政體...
憲法與孔教 103 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 113 袁世凱復活 125 再論孔教問題 129 文學革命論 135 俄羅斯革命與我國民之覺悟 141 舊思想與國體問題 147 近代西洋教育 153 復辟與尊孔 161 西文譯音私議 169 人生真義 181 駁康有為《共和平議》 187 今日中國之政治問題 221 偶像破壞論 227 有鬼論質疑 231 附錄一 答...
早在康有為那個時代,當他試圖為迅速失去體制保障的儒家文化開出一條孔教的道路時,爭論就已經存在了—“保國”與“保教”的理論初衷,與學術上和政治上無法超越的“古今中西”之爭交織在一起。在過去數十年的學術研究中,儒教的問題也一再被提起。基於“宗教是人民的鴉片”[1]式的理解,討論儒家文化是否也是一種...
他也認為,孔教屬於作為私人倫理層面的規範具有重要價值,而絕對反對將孔教規定在憲法之中,否則會禁錮人民的思想自由。李大釗指出:“孔子為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故“余之掊擊孔子,非掊擊孔子本身……乃掊擊專制政治之靈魂”。李大釗:《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其次,是關於東西方問題的認識上。維新運動到1919年前的...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尋求中國現代化的思想啟蒙運動,它的目的是人的解放。它的主要內容有:高揚科學與民主的旗幟,引進西方的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平等學說,社會進化論等資產階級文化思潮,抨擊以“孔教”為代表的傳統倫理道德,批判專制制度與文化,反對外來侵略與殖民主義,主張民族的獨立解放。五四新文化運動開端的標誌:《...
新外王進一步擴大到政治領域。1905年廢除科舉制,1911年推翻封建帝制,傳統儒學賴以存在的兩大支柱被斬斷,加之新文化運動對孔教的激烈批判,傳統儒學基本終結。為延續儒學命脈,回應現代化和“全盤西化”的挑戰,當代新儒家產生。他們幾代人懷著深切的憂患意識和救世情懷,自覺提出“由內聖開出新外王”或“返本開新...
民國二年(1913年),教育部訓令夏曾佑直接管理京師圖書館館務。同年,參與發起組織“孔教會”,提倡尊孔讀經。與孔教會代表陳煥章、王式通等上書參、眾兩院,請於憲法中規定孔教為國教,因被否決未能實現。民國三年(1914年)1月,夏曾佑兼任高等文官甄別委員會委員。民國四年(1915年)6月,夏曾佑負責籌備改組京師...
《蕭公權文集》是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公權。作者簡介 蕭公權(1897—1981),20世紀中國政治學界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政治學家、歷史學家,曾執教於中美各大學。在獲康奈爾大學博士後回國,先後在南開大學、東北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底赴美出任西雅圖華盛頓...
” 章炳麟《駁建立孔教議》:“未嘗普施閭閻,貤及謠俗。”(3).借指平民。《史記·李斯列傳論》:“ 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入事 秦 。” 唐劉禹錫《同州謝上表》:“閭閻凋瘵,遠近共知。” 孫中山《軍政府宣言》:“以衛國保種自任,戰士不愛其命,閭閻不惜其力,則革命可成。”風俗 (1).相沿積久而成的...
況於吾孔教之大者乎?或者謂儒家經傳,多重倫綱,今政改共和,君臣道息,諸經舊義,窒礙難行,其道既不適於今時,其教即難施於世宙。此蓋時流之通論,而亦碩學所深疑也。雖然,此未知孔子之大者也。孔子之為道,博大如天,兼備四時,故《禮運》備孔子大同之道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
我無法說出太平天國在中國本部若干土地上巳完全掃除了大清的政權和軍隊。可是,他們的軍事行動,北至山東,南至廣東。廣西,西至四川,東面如果沒有上海外國軍隊的阻撓,原可伸至海濱,足以證明他們是具有被視為一種政治力量的權利的。這裡無庸詳論太平天國的宗教。作為現代史的一頁來看,在這個孔教和佛教的古老根據...
廖平的教育思想是與他的經學、哲學、政治思想相聯繫和相適應的。他辦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他理想的治世之材。廖平十分重視教育的作用。他認為,政治是治理國家、處理行政事務的,而教育則是維繫人心、為國家政治眼務的,二者密不可分。他認為抓好了教育,辦好了學校,人材就能源源不斷地湧現。廖平早期以今文經學...
《學衡》歷時十餘年,一直沒有政治和經濟上的依靠。創刊之初,國立東南大學並未給它提供經費,創刊後,學衡同人拒絕接受來自官方的補貼。起初的印刷費用全由骨幹成員共同支付。在後期出版經費緊張時,吳宓個人每期貼付百元。《學衡》雜誌上的文章可分為四類:批判新文化新文學運動的論文;新人文主義的譯介;關於文史哲...
康有為認為,各種經典著作中,發明大同之道者,唯有《禮運》一篇,在《禮運》中隱含了孔子的微言大義,發現了“大同”的思想,所以應該保存孔教,也就是應該保存中國的文明。不僅如此,康有為還認為《禮運》中孔子闡發了“三世說”即人類社會是循著“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的規律發展的,若按照孔子的“三世說”...
如周策縱認為:“袁世凱在企圖恢復帝制的時候,也賣力地藉助孔教正統的支持。”馬震東更是直接指陳兩者之間的關聯:“帝制問題發生後,尊孔問題隨之而起,蓋前者目的也,後者手段也,兩者一而二,二而一,其關係如輔車相依,不能分離。”上述論斷雖然頗有可議之處,但由各方共同推動、袁世凱大力揄揚的尊孔復古潮流,...
答劉競夫(孔教)再答俞頌華(孔教)再答錢玄同(譯音)答李亨嘉(對德宣戰)答鬍子承(思想革新)答張護蘭(文學革命與道德)答《新青年》愛讀者(孔教)再答吳又陵(孔教)答顧克剛(政治思想)答陶孟和(世界語)三答錢玄同(文字元號與小說)答劉延陵(自由戀愛)四答錢玄同(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答崇拜王敬軒...
中國文化中重要特徵之田野風的生活與藝術及文學,採納此道家哲學之思想者不少。中國之立軸中堂之類的繪畫和瓷器上的圖樣,有兩種流行的題材,一種是合家歡,即家庭快樂圖,上面畫著女人、小孩,正在遊玩閒坐;另一種則為閒散快樂圖,如漁翁、樵夫,或幽隱文人,悠然閒坐松蔭之下。這兩種題材,可以分別代表孔教和道教...
故道家哲學乃所以說明中國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滿足之一面。一個民族常有一種天然的浪漫思想,與天然的經典風尚,個人亦然。道家哲學為中國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則為中國思想之經典派。確實,道教是自始至終羅曼斯的:第一,他主張重返自然,因而逃遁這個世界,並反抗狡奪自然之性而負重累的孔教文化;其次,他主張田野風...
政治老辣、果敢剛毅的呂雉一面借早年被嚇出癔症的惠帝的懦弱多病,強橫專權,以殘忍手段害死劉邦寵姬戚夫人母子,直至強逼惠帝娶其親外甥女張嫣為後;一面秉乘劉邦與民休息的治國之策,繁榮經濟。惠帝鬱鬱寡歡,執政七年後去世。呂后權欲更加膨脹,一面借劉呂聯姻分食劉氏權力,一面大封呂氏族人,強固劉呂天下。...
湯壽潛(1856—1917),原名震,字蜇先(或叫蟄仙),浙江蕭山人。清末民初實業家和政治活動家,是晚清立憲派的領袖人物,因爭路權、修鐵路而名重一時。他的遺言“競利固屬小人,貪名亦非佳士”可謂自己一生寫照,他對中國近代化發展做出的貢獻將永留史冊。湯右曾(1656至1722)字西涯,仁和(今杭州)人。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