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材料

《調研材料》1944年10月創刊于山東煙臺,膠東區黨委調查研究室編。初期為雙月刊,後期改為季刊。停刊時間和原因不詳。館藏1944年第1期、第2期和1945年第3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調研材料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4年10月
  • 出版周期:雙月刊,季刊
刊登內容
屬於調查研究刊物,主要刊載了山東地區農村的相關調查資料及政策。該刊的目的是為幫助各地及時了解情況、掌握政策。
第一期有關於海陽郭城區戰場泊村的調查。該調查是金非青、梁迥雲、張彬三個人在1944年9月進行的深入調查,主要從土地問題、租佃僱傭息借關係、階層變化、民眾團體組織概況、泊村調查經驗點滴這五個方面著手。關於土地問題,調查者從土地分配等級產量、土地使用及勞力牲畜兩個方面論述,並利用表格說明地主、富農、中農等其他五個階層的土地占有數量,最後說明該村在最近二年戶口數變動和土地占有之間的關係。關於租佃僱傭和借息關係,調查者從歷年減租政策分析抗戰前後租佃關係的變化情況。總之,調查者是通過對一個個村的經濟概況調查,匯集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便於政府及時了解農村經濟情況,並制定相應的決策。研究者將調查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經過分析討論,提出了相應對策,如於永澤的《調查研究工作中幾點意見與點滴經驗》提出關於如何劃分農村各階級的問題,他認為必須把握三個重要標準即首先是剝削關係;第二是生產手段。第三是經常的生活情況。從中可以反映出,當時政府重視農村經濟發展,為了制定正確的農村經濟發展政策,大力開展農村調研活動等情況。
該刊還刊載了一些其他村莊開展的調研報告,例如:徐伯玉、張彬的《一個村的負擔政策調查》,作者用了幾幅折線統計圖描繪了牟平五區埠後村在1943年和1944年兩年村民的經濟負擔變化情況;還有徐伯玉、於永潭等的《招萊邊的階級關係》、《棲牟邊抗戰前後階層變化》等調查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