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設問

【詩中設問】 作者假設問題,答或不答的一種表現手法。有設問自答者,有設問借史事典故解答者,有借別人之口解答者,有設定懸念不予解答者。借別人之口提問或回答,給人以客觀真實之感。《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跛予望之。”這是自問自答。《詩·齊風·南山》:“藝麻如之何?恆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日告止,曷又鞠止(放縱)?這是有問有答和有問無答,用以譏刺魯桓公夫人文姜回齊淫行。《楚辭·天問》:“遂古之初,誰能道之(遠古的開頭,誰能說清楚)”?這是有問無答。杜甫《兵車行》:“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這是借人之口提問,借人之口答問,用以揭露兵役之頻繁和戍卒之痛苦。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句中有問答之詞》:“小麥青青大麥黃,誰當獲者?婦與姑。丈夫何在?西擊胡。”此法運用得當,可使內容生動、深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