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凌青(1897年11月14日-1994年10月8日),譜名許只隆,字中山,學名許鴻,中學時改號凌青,江西省樂平縣洺口鎮人。曾參與了五四運動,是馬克思學術研究會創建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的重要共產黨人。他是著名演員許還山的父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凌青
- 別名:許只隆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97年11月14日
- 逝世日期:1994年10月8日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許凌青(1897年11月14日-1994年10月8日),譜名許只隆,字中山,學名許鴻,字盛卿,號凌青,解放後以號名為正名。上中學時國文教師萬家珍為其改號凌青。許凌青是一位愛國人士,曾參與了五四運動,並與董必武、李漢俊、陳潭秋等人成立了馬克思學術研究會,是中共早期的重要共產黨人之一。同時也是著名演員許還山的父親。
人物生平
1897年11月14日(清光緒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許凌青出生於江西省樂平縣洺口鎮一個貧苦農家。許凌青幼時在家放牛打柴,九歲入私塾,後入軍峰高等國小堂就讀。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凌青進入鄉立高等國小念書,後升省立鄱陽五中。這時就接受了新思想,剪除髮辮。
1921年,許凌青考入國立武昌商科大學,為了反對國際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他又發動組織武漢學生聯合會,並與董必武、李漢俊、陳潭秋、惲代英、吳德峰、陸沉、李立三、項英、施洋、林育南等人成立馬克思學術研究會。
1923年2月1日,許凌青代表武漢學聯起草了《致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的賀電》,併到鄭州普樂園慶祝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由於遭到軍閥吳佩孚、肖耀南武力鎮壓製造的“二七慘案”,許凌青險遭捕殺。回到武漢同向忠發、李隆智(立三)、項德隆(英)、林祥謙、施洋、許伯豪等同志一道參加發動了著名的“二七”京漢鐵路大罷工。7月,許凌青擔任社會主義青年團武昌地委第一支部書記。在上海奉陳獨秀總書記之命,加入中國國民黨,遂到廣州組織召開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8月,他去廣州出席全國學生代表大會,路過上海,根據黨中央陳獨秀總書記的指示,他由李烈作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不久,他到達廣東,由胡漢民引見,見到孫中山總理時,他按照陳獨秀總書記的意見,以黨員身份向孫中山陳述了三點政見:(一)離開廣州,擺脫擁軍自重的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等新軍閥的包圍;(二)親到上海,徹底宣傳三民主義,領導國民革命;(三)請勿同北洋軍閥段祺瑞、張作霖搞三角聯盟。孫中山總理聽了,深以為然。孫中山與許凌青晤談甚歡,孫先生說,他已年老,革命尚未成功,要青年繼續努力云云。許凌青聽後,深受鼓舞,終生難忘。這次會見孫中山後,還受到瘳仲愷、何香凝夫婦的家宴款待,並見到其子廖承志、其女廖夢醒。全國學生代表大會開幕那天,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都親臨大會祝賀,並同代表們合影留念。12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1925年,聲援上海五卅慘案和廣州沙基慘案,凌青在動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受到漢口的英國領事和湖北督軍肖躍南的通緝,秘密跑到江西。先到九江,創辦了國立武昌商科大學附設九江商科高級中學,同時,積極發展黨員,創建了中共九江支部,後轉到南昌,發展到饒漱石等人入黨,幫助創建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幹事會,凌青被推選為總幹事長兼工人部長。同時,國民黨江西臨時省黨部成立,亦被推選為常委之一。秋天,寫信給陳獨秀書記,保薦王明到蘇聯去學習。同年,為回響黨中央號召,在南昌發動工人焚燒美英菸草公司和砸了日本人在九江的台灣銀行,受到江西省督辦方本仁軍閥的通緝,被迫離贛,取道上海,與陳獨秀去廣州參加1926年初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6年元月,出席國民黨“二大”後,在廣州留任國民革命軍三軍八師黨代表。3月,奉命帶領三個團到琶江口一帶剿匪。一個多月以後,部隊回廣州,因受朱克靖的誣害,被開除國、共兩黨黨籍。7月開始北伐,凌青從廣州到武漢,由董必武介紹到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處,委派與季方一道出發江西,任政治監察員兼宜春縣長,不久又被朱克靖以“調省另用”,實際解職。冬天,許凌青由國民革命軍十四軍軍長賴世璜任命為軍政治部主任,出發福建剿匪,受到熊式輝反對,遂辭職還鄉。經鉛山、弋陽到漆工鎮,會見方誌敏同志,然後到老家名口,在家渡過春節。
1927年2月間,回樂平城裡,遇北伐軍第二軍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率部隊從九江那邊過來,凌青同志和樂平黨組織一道,組織發動一萬多人夾道歡迎。旋由樂平取道南昌,欲去武漢工作,乃至函董必武、李漢俊同志,即獲董必武回信:“時局混淆”、囑“緩去”。凌青便回到波陽,創辦芝陽師範學校。
192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十周年的萬人大會上,因高呼:“打倒新軍閥蔣介石!”被國民黨警備司令張輝贊作為共產黨人捕解南昌,在獄一年。到1930年,蔣介石打敗了馮玉祥、閻錫三、汪精衛在北平的聯合政府,實行大赦政治犯,凌青亦被赦出。出獄後,應老友劉伯倫(時為中共黨員)之邀,在河南民報工作。又以宣傳赤化罪名,被河南省長劉峙勒令,驅逐出境,去滬。
1933年至1933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歸國後到北平仍在大學任教。
1935年在北平與中共駐北平代表邢西萍同志(徐冰)取得聯繫,並與齊燕銘、楊秀峰、孟用潛、施存統、許德珩、李達、程希孟、張申府、張曉梅、黃松齡等同志共赴“華北民眾抗日大同盟”和“文化勞動者協會”,發起了“一二·九運動”,並加入了宋慶齡、楊杏佛的“民權保障同盟”及“互濟會”。
1938年,由黨組織通過孟用潛的關係保釋出獄。出獄後到廣東省政府任民政廳長,後由邱燕雲推薦任雲浮縣縣長。
1949年,南京解放,凌青回到樂平老家。五月,動員許鵠、段章憲等投誠,幫助人民解放軍和地方政府做解放樂平的工作。其間,致電北平董必武同志,5月24日得回信,直到北京。因行至德州,被洪水所阻,故回上海,被陳毅市長留下,籌辦中蘇友協。
12月26日,應董必武同志邀請,由周恩來總理任命為中央政務院秘書廳資料室主任。後由毛主席任命為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副部長、中南行政委員會文教委員、參事室主任併兼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保管處處長和中南行政委員會文史館館長等職。
1953年赴朝慰問,任慰問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