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雙龍洞。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公路盤曲而上。山上開滿了
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紅色,
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裡出來的。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同"物"字讀音)森郁,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裡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下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繫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洞,在裡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入了,這就到了內洞。
內洞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像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在洞裡走了一轉,覺得內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間房子那么大,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裡。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
葉紹鈞,
漢族,字聖陶。
江蘇蘇州市吳縣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曾擔任很多職位。解放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同時也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葉聖陶於1988年2月16日於北京逝世,享年94歲。
1912年,葉聖陶中學畢業後,因家境清貧即開始當國小教師並從事文學創作。五四運動前參加了李大釗、魯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與沈雁冰、
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文學觀,並與
朱自清等人一起創辦了中國
新文壇上第一個詩刊《詩》。他發表了許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的作品,出版了童話集《稻草人》以及小說集《隔膜》《火災》等。1923年,
葉聖陶進入商務印書館,開始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並主編《小說月報》等雜誌,同時繼續文學創作,發表了長篇小說《倪煥之》和大量短篇小說。1930年,他轉入開明書店。他主辦的《中學生》雜誌,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學生歡迎的讀物,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參加發起成立“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盟”。抗戰期間,他內遷四川,先在中學、大學執教,後繼續主持開明書店編輯工作,同時寫下了不少散文小說詩詞,從不同角度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慘生活,歌頌了在民族解放鬥爭中堅強不屈的普通民眾。在四川他還參加發起成立“文藝界抗敵後援會”,支援抗日前線的將士。抗戰勝利後,他參加反對國民黨政府壓制民主、爭取出版自由的鬥爭。1946年,葉聖陶回到上海後,積極投身愛國民主運動。他擔任了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的日常工作,還擔任了上海市國小教師聯合進修會和中學教育研究會的顧問。他編輯雜誌、撰寫文章、發表演講,揭露和抨擊當局內戰、獨裁、賣國的罪行,呼籲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愛,有所恨,有所為,有所不為;和廣大的人民,為同一目標而鬥爭”,“匯為巨力致民主”,“轉移風氣,挽回世運”,開創“
為萬世開太平”的局面。1949年初,葉聖陶應中共中央的邀請,由上海經香港到達北平,擔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6月,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7月,參加第一次文代會並當選為文聯全國委員;9月,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先後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教育部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等職,並當選為全國人大第一屆至第四屆代表和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重要職務。1962年,葉聖陶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在1979年民進四代大會上,當選為民進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進中央代主席。故居位於
東城區東四八條71號。
作者早年生活
葉聖陶於1894年10月28日在江蘇省蘇州市的吳縣出生。他的父親幫當地一個地主做帳房,家境清苦。他六歲(1899年)時,進入當地的私塾就讀,其後跟隨父親工作。在工作里,他有機會走遍
蘇州城,體會到低下階層的生活。
1907年,葉聖陶進入當地的草橋中學(即後來的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就讀。中學時期,開始接觸外國小說及當時的文藝新潮。他不單喜愛閱讀這些外國小說及新文學,更與同學組織詩會《放社》。1911年,三年中學畢業後,在當地一家初等學校任教,並試驗當時的新式教學法。可惜,1914年,他被排擠出學校而離開失業。在他失業期間,他全心投入
文言文小說的創作。這些小說都寄到《禮拜六》雜誌發表。後來他被上海的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學校任教,同年,擔任商務印書館的國小教科書編輯。 葉聖陶生活在一個不穩定的時代:他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戰爭,之後國家經歷了百日維新,但很快又被列強割據。他早年的生活對他有很重要的影響,使他變得愛國,並致力投身於新聞及教育的工作上,藉以改善國家將來的命運。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習抓住特點寫景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和有條理敘述事物的能力。
2.按空間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3.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稍微”、“好奇”造句。
4.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過渡作用。
5.默讀課文,根據作者的敘述,畫一副金華雙龍洞的景點圖。
教材分析
(一)主要內容
這是一篇遊記,記敘了作者遊覽
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遊覽順序記敘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後寫內洞。
(二)中心思想
在遊覽過程中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錦繡河山的熱愛。
(三)文章結構
全文按遊覽順序,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段(第1節),交代作者遊覽
金華雙龍洞的時間及雙龍洞的地點。
第二段(第2、3小節),寫作者從金華城出發,經過羅店,漸漸入山,一路上經過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寫山後寫溪流,最後用“那溪流就是從洞裡出來的”,引出描寫的重點,雙龍洞。
第三段(第4、5、6、7小節),分別寫作者遊覽外洞、孔隙、內洞的情景。
第4節先寫在洞口觀山的感受,然後具體描寫外洞,寫出外洞口“寬”內“大”的特點。最後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
第5節寫作者從外洞通過孔隙進入內洞的情形,這一節寫得很詳細,可分為五層:
第一層寫泉水的來路,承接上文,自然過渡,引出下文。第二層介紹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層寫小船的形狀,使人對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確的認識。第四層介紹穿過孔隙進入內洞的辦法。第五層寫穿過孔隙進入內洞的感覺。先寫作者穿過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準備,再寫作者穿過孔隙時的感覺,讀了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第6、7小節寫作者遊覽內洞時的情景,這部分是文章的重點,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寫“黑”,“內洞
一團漆黑”。第二層寫“奇”。借著汽油燈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其次看到的是些“
石鐘乳和
石筍”。第三層寫“大”。“內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第四層寫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裡”,指明泉水的發源地,點出了
雙龍洞已到盡頭。這一段主要寫內洞“黑”、“奇”、“大”三個特點。
分段時,如有的學生把4節看成第三段,5節為第四段,6、7節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為六段也是可以的。
(四)語言因素
“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
杜鵑顯得有精神。”這是一個
比較句,拿滿山開遍的映山紅與盆栽的杜鵑花相比,比的結果是山上的映山紅“有精神”。“有精神”本來是形容人的,這裡借用,形容花的長勢好。盆栽的杜鵑花也是映山紅,為什麼比不過山上開的呢?山上的映山紅根深葉茂,沐浴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嬌嫩而不茁壯,比起山上的映山紅就顯得遜色了。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這是一句因果句式,溪流的流面、流速、流聲都與山勢有關,請看下面的
析句。
“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
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為什麼“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因為它是
雙龍洞的主要景點,雙龍洞也因此而得名,當然在內洞諸多的景物中先看雙龍。葉老看後為什麼說有點像,那么到底是像還是不像呢?兩條龍蜿蜒在洞頂,是動態的描寫,它們盤在那裡,張牙舞爪,似要騰飛。再加上燈光搖曳,洞內水汽蒸騰,看上去真有雙龍欲飛的感覺。但又因雙龍是
石鐘乳自然形成,沒有經過人工雕琢,因而葉老說有點像,還是肯定了像。
(五)詞語講解
臀部:人體後部兩股上端和腰相接近的部分。
蜿蜒:原指蛇類爬行的樣子。課文指洞頂上的
石龍彎彎曲曲的樣子。
明艷:本課指明亮鮮艷的色彩。
孔隙:原指小的裂縫。本課指能通過一條小船的小洞。
時而:副詞。表示不定時地重複發生,有時候。
盤曲而上:盤曲,曲折環繞。課文指公路在山邊盤旋,繞著圈兒通到山上。
突兀森郁:形容山勢高而險峻,樹木茂盛,枝繁葉茂。突兀,高起的樣子。森郁,森林茂盛。
進:課文中作量詞。平房一宅內分成前後幾排,每排稱為一進。課文說內洞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即有十來排房子那么大。
(六)寫作特點
課文中描繪景色的句子,運用了對比、比喻、誇張的手法,引導學生仔細賞析、體會。如“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要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作者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把
雙龍洞的內洞入口處低矮狹窄的奇異景象非常生動地反映出來。
課文按兩點線索寫的。一條是作者的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來寫。是“順”的線索;另一條是泉水、溪水的來路,是“逆”的線索。兩條線索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不僅使全文脈絡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觀察的移動線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七)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孔隙和內洞是
雙龍洞的重要景觀,學習“孔隙”那一節,應引導學生體會它的“矮”、“窄”、“險”。通過孔隙,險而不危,因而險中有奇、奇中有趣,著重體會心情。內洞有兩個重點:一是奇景雙龍,一是各種形態和顏色的
石鐘乳、
石筍構成的洞內奇景,應引導學生充分地想像,活躍他們的思維。
難點:課文中有幾個難懂的句子,應引導學生弄懂它的內涵。在教材分析中已經涉及。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課文是按遊覽順序記敘了作者游雙龍洞的所見所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
2.學習抓住特點寫景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和有條理敘述事物的能力。
3.按空間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4.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稍微”、“好奇”造句。
5.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過渡作用。
教案
(一)課時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釋題、簡介作者、通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劃分段落。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內容、釋句、理解課文寫作方法。
(二)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要求:釋題、知道作者、了解遊記段落劃分的線索,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要求:讀懂課文,掌握景物的特點,理解難懂的句子,並學習本課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提示
1.學生幾乎都沒有去過岩洞,有條件的學校教師要播放錄像帶。沒有條件看錄像也可以看幻燈片。連這條件也不具備的,教師可蒐集圖片讓學生看。總之,應當有感性的材料供觀賞。
2.寫
雙龍洞沿途景物要讓學生懂得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不然,學生寫遊記,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羅列會造成
喧賓奪主,
主次不分。
3.學完這課書,教師給學生組織一次旅遊,可近距離的,讓學生抓住景物特點,按遊覽順序寫一篇遊記。
相關資料
雙龍洞屬
岩溶景觀,位於雙龍洞景區中心,以洞中有洞、臥船入洞為特色,是整個
雙龍風景名勝區核心景觀和標誌景觀,根據史料記載,西漢元帝年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
劉仲卿大將遭誣貶後,隱居
於金華山中,唐代的
柳宗元為之撰寫了《劉仲卿隱
金華洞》(雙龍洞古代亦稱金華洞),從那時算起,雙龍洞的歷史已長達2000多年。
雙龍洞海拔約520米,由內洞、外洞及
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一青
一黃,酷似兩龍頭,兩龍頭在外洞,而龍身卻藏在內洞,故名“雙龍洞”。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
冰壺洞和最高的
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長、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
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雙龍洞最奇趣的是外洞與內洞之間,有一塊巨大的岩石覆蓋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寬丈余,岩底僅離水面一尺左右,進出里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從岩底的水面穿引而入,當穿到岩底中間時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圍的岩石一齊朝身上擠壓過來,岩石几乎擦著鼻子。進10米,又豁然開朗,被譽為奇觀。內洞約有2200多平方米,岩洞深邃。在小船上岸處,抬頭仰望,有一條青色鐘乳岩紋自東北洞頂蜿蜒而來,另有一條黃色鐘乳石自西北俯衝而至,人們稱為“雙龍”,龍狀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內鐘乳、
石筍奇形怪狀,縱橫交錯。
冰壺洞的洞口朝天,深達40多米。俯首下視,寒氣襲來,洞不見底,故稱“冰壺”。遊人可踏著石階,盤曲通達洞底。冰壺洞內的瀑布從15米左右高的洞頂傾瀉,瀑聲轟隆,震耳欲聾。
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臨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聖求真,洞名即由此來。洞中鐘乳高懸,石筍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筍形似“觀音”,稱“觀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
天窗”,透進一束陽光,宛如半月,也叫做“一線天”,因為只有一縷陽光。
雙龍洞是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四周的山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素以林海莽原、奇洞異景、道教名山著稱於世。雙龍洞位於雙龍景區的中心,是整個景區的核心與象徵。雙龍洞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350米,由外洞、內洞及
耳洞組成。外洞寬敞,面積達1200平方米。常年洞溫為15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內外洞有巨大的
石屏相隔,僅通水路,水路長十餘米、寬三米多。內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
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須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驚無險,妙趣橫生,堪稱遊覽方式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於外洞,如果說外洞是“龍廳”的話,那么內洞就是“龍宮”。洞內
石鐘乳、
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顏色各異,有“
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雲遮月”,“
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
盜仙草”......等四十餘種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雙龍洞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文化遺產博大豐厚。東晉以來就為世人所鐘情,唐宋明清幾度輝煌,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李白、
王安石、
孟浩然、
蘇軾、李清照等歷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寫下了近5000多字的遊記。現代文學家
郁達夫、
葉聖陶、
郭沫若、
艾青等都為
雙龍洞寫過膾炙人口的名作。毛澤東、
朱德、宋慶齡、彭德懷、
陶鑄、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跡。洞內留有多處古今名人的墨寶。 2004年初吳邦國委員長視察了雙龍洞景區。隨後,
習近平同志也來景區視察工作。
鐘乳石
鐘乳石(stalactite),又稱
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岩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
石筍、
石柱等不同形態
碳酸鈣沉澱物的總稱,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或幾十萬年時間。由於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廣西、雲南是我國鐘乳石資源最豐富的省區,所產的鐘乳石光澤剔透、形狀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碧野《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洞內到處都是鐘乳石,濕潤清新,有的像玉柱從頂垂直到地,有的像雨雲倒懸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連天,真是氣象萬千,蔚為奇觀。”
在
石灰岩裡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岩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稱為“鐘乳石”。
鐘乳石和
石筍生長速度很慢,每年只增長1毫米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沉積物就會形成千姿百態、十分壯觀的天然建築物。
【化學成因】 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鐘乳石,洞底的形成
石筍,當鐘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
石筍
指在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錐體。飽含著碳酸鈣的水通過洞頂的裂隙或從鐘乳石上滴至洞底。一方面由於水分蒸發,另一方面由於在洞穴里有時溫度較高,水溶解CO2的量減小,所以,鈣質析出,沉積在洞底。日積月累就會自下向上生長的是
石筍,從上往下生長的是
石鐘乳。
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石鐘乳,洞底的形成石筍。 還有是因為由於地殼不斷運動,海水退去,出現了綿延不斷的
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山峰。這些露出來的石山,長期受雨水風霜沖刷,頂部變成刀山劍石狀了。石峰底座,由於地史時期地下水的長期溶蝕,河水的長期衝擊,漸漸地形成了溶洞。溶洞繼續被溶蝕擴大,而溶於水中的石灰岩溶液,從洞頂往下滴,甚至往下流,促進二氧化碳進一步擴散,同時溶液受蒸發作用,形成飽和,剩餘的碳酸氫鈣沉澱,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生長的
石筍。
石鐘乳的形成,同石筍形成的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石鐘乳從上往下長就是了。那些頂天立地的“
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鐘乳對接起來之後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鐘乳,每百年才長高
一厘米,長一米,就是一萬年了。在地上長成一個尖錐體,很像竹筍,故名石筍。
地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