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心理學》是一本對記憶的研究記錄報告,揭示了記憶的規律,。1999年6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 楊治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憶心理學
- 作者:楊治良
- 出版時間:1999年6月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652 頁
- ISBN:9787561719930
- 定價:23.00 元
- 裝幀:平裝
《記憶心理學》是一本對記憶的研究記錄報告,揭示了記憶的規律,。1999年6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 楊治良
《記憶心理學》是一本對記憶的研究記錄報告,揭示了記憶的規律,。1999年6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 楊治良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記憶 一個亘古未解之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記憶研究的歷史概述 第二節 記憶研究的方法論...
記憶理論(theory of memory),是認知心理學的重要內容。是研究人類記憶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認知心理學理論。簡介 自從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發表他的實驗報告後,記憶就成為心理學中實驗研究最多的領域...
1968年著名的蘇聯心理學家盧里亞(Aleksandr R. Luria)寫成《記憶能手的頭腦》(The Mind of a Mnemonist)一書,提出記憶術領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心理學研究,這本書的出版使科學界對記憶術的興趣大增。盧里亞在書中描述了一位聯覺...
第一個在心理學史上對記憶進行系統實驗的是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對記憶研究的主要貢獻一是對記憶進行嚴格數量化的測定,二是對記憶的保持規律作了重要研究並繪製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1885年他出版了《論記憶》一書...
《記憶心理學》是2005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忠義、杜建政。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記憶的結構和過程,分析了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信息的加工過程和表征;討論了聯結主義取向下的學習與記憶;介紹了記憶心理學的...
心理學家根據信息保存時間的長短以及信息的編碼、儲存和加工的方式的不同,把記憶分為瞬時記憶(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時記憶是指人對刺激信息進行加工、編碼、短暫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記憶。短時記憶是從瞬時記憶到長時記憶的...
是艾賓浩斯最著名也最經典的一本著作,作者通過大量的實驗,對材料數量和記憶次數的關係、時間間隔和保持數量的關係,重複和分配識記的影響、直接聯想、間接聯想、順序聯想、反向聯想都進行了深入的實驗研究,為以後記憶心理學的發展打下了...
無意識記憶是心理學概念之一。是指對大腦對外界信息的存儲功能即記憶進行的一種分類概念。按心理活動是否帶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分類,可以將記憶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兩種。(其中的“意”,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意識”,意識問題很複雜...
有意記憶法 概念 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憑藉意志努力記憶某種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記憶法。相反,沒有明確的目的或任務,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記憶方法,稱為無意記憶法。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意記憶的效果明顯優於無意記憶效果。為了系統地...
《理解信息儲存的奧秘記憶心理學》是200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明。內容簡介 “圖解現代人心理新話題”是一套從心理學的入門開始,全面地對心理學所涉及的領域進行介紹的叢書。其內容充實,圖文結合,深入細緻地探求心理學的...
《記憶心理學:通過實驗揭秘記憶規律》是2018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以自己作為被試潛心進行大量的實驗,撰寫了《記憶心理學:通過實驗揭秘記憶規律》這本對記憶的研究記錄報告。他告訴世人,提高...
情緒記憶對文學家和藝術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於文藝欣賞和藝術趣味的培養也是必需的。研究 記憶的確是神奇的東西,人們要么忘卻了不該忘的事情,要么是想拋開的回憶卻無論如何也擺脫不掉。《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
認知心理學家根據信息保持時間的長短,將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 長時記憶三個系統。這三個系統雖然在信息的保持時間和容量方面存在差別,但它們處在記憶系統的不同加工階段,因此相互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信息首先...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學生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俄國心理學家維果斯基(L.S.Vygotsky)、英國心理學家巴特雷特(Frederick Bartiett)等人對此多有貢獻。歷史維度 在《論集體記憶》中,莫里斯·哈布瓦...
日本記憶心理學家高木重朗認為:一切記憶都始於形象。記憶方法的基本點就是通過形象記憶事物。這也是掌握記憶術的基本要領之一。如何對這一要領進行訓練操作呢?一是在記憶具體物時,要仔細觀察,使事物的形象在腦中停留幾秒鐘。使之在...
這種記憶保留了原有刺激形式,就好像按原有形式進行了登記。若受到注意,將被識別而轉入下一個短時記憶中去,接受進一步加工,否則很快消失。美國心理學家斯珀林1960年採用部分報告法所做的經典實驗中,證明了瞬時記憶的存在。譯“即時記憶...
研究表明,壓抑了痛苦記憶的個體在人格特徵和精神病症狀等方面都表現出了自身的特點,同時,這種記憶本身也很可能受到了扭曲。近來,研究者們針對這個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室研究,發現了一些與臨床研究不一致的結果。認知心理學方法不可能...
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人體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人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遺忘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該曲線對人類記憶認知研究產生了...
在記憶心理學中,人們把要記的東西用筆記下來而產生增強記憶的現象,稱之為“備忘錄效應”影響因素 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備忘錄效應的例證。但是,平時我們也常有記下來的東西容易忘記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