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服務貿易

要素服務貿易是指根據IMF統一規定和使用的各國國際收支帳戶形式對國際服務貿易進行的一種操作性分類。其中,要素服務貿易專指國際金融資產的跨國輸出(包括國際投資和國際信貸)所形成的資本服務收益流量的跨國轉移,這類項目包括股息利潤)、利息、國外再投資收益、其他資本淨收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要素服務貿易
  • 定義:根據IMF統一規定和使用的各國國際收支帳戶形式對國際服務貿易進行的一種操作性分類
  • 類型:經濟術語
內容及形式
要素服務的概念源於傳統的生產力三要素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經濟中所有財富的產生都是勞動資本土地(自然資源)提供服務的結果。勞動服務的報酬工資,資本服務的報酬是利息及利潤,而土地服務的報酬是地租。在國際經濟和貿易關係的領域,顯而易見,土地由於有流動性的限制,傳統觀點一般認為它不能夠提供跨國的要素服務,所以,國際服務貿易一般不考慮土地要素所提供的服務及報酬流量。在另一方面,短期的或長期的勞動跨國服務則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國際工程的承包和建設、向國外提供某些專門知識的教師和專家、在飛機上照顧國際旅客的空中服務人員、在我國南海石油鑽探平台上工作的外國技術人員等,這些勞動服務所得到的報酬自然要作為國際服務貿易流量的一個成分反映在國際收支帳戶中。但是,正如剛才我們所指出的那樣,統計分類關於“要素服務貿易”和“非要素服務貿易”的區分是以同國際收支帳戶的資本項目是否直接相關為標準的。勞動要素的服務及其報酬同國際資本流動或金融資產流動只有間接的關係,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勞動服務所引起的國際收支增減不屬於國際服務貿易統計分類的 “要素服務貿易”。這樣,在國際服務貿易領域“要素服務貿易”的含義就專門指資本服務的收益流量的跨國轉移。在現代世界經濟體系中,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形式是國際金融資產的跨國輸出和輸入,主要的實現方式有兩種:國際投資和國際信貸。
國際投資有兩種主要的方式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如果本國的公司在外國設廠、開店、建立分支機構或購買現有的生產經營設施,這些本國公司就通過金融資本的國外輸出而對這些國外資產擁有了管理控制權。當一國居民(公司企業或個人)因為某項海外投資而獲得對國外資產的管理控制權時,我們就稱這種投資為國際直接投資。嚴格說來,直接投資的收益流量並非單純的資本要素報酬,對外直接投資其實是經營管理技能同金融資產跨國轉移相結合的國際投資方式,因此,國際直接投資的收益流量實際包含兩種成分:一是資本要素的報酬流量—利息或股息;另一是經營管理技能的報酬流量一一利潤。國際直接投資收益流量的這兩種成分都作為要素服務收益的內容記入國際收支帳戶的服務貿易項目。假如在另一國的一項產權或債權的投資並不獲得管理控制權,則這種投資叫做國際間接投資,也叫國際證券投資。間接投資的方式是在國際證券市場上購買外國政府發行的債券或購買外國企業發行的股票債券。買入證券是資本流出,賣出證券是資本流入。證券投資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得金融資產的利息或股息收益。因此,直接投資收益是一種較為純粹意義上的要素服務報酬,理所當然地記入國際收支帳戶的服務貿易項目。
同國際間接投資一樣,國際信貸的利息收入也是一種較為純粹的要素服務報酬。國際信貸的方式主要有3類:
1、民間國際信貸。主要有兩種類型一一商業信貸和銀行信貸。商業信貸是企業與企業間的國際信貸往來,主要形式有進出口信貸、租賃信貸和補償貿易信貸等。銀行信貸是商業銀行國際貸款,主要有單一行貸款和銀團貸款(ConsortiumLoan)兩種形式。單一行貸款與一般國內貸款的形式沒有多少差別,當代國際金融市場中長期貸款的主要形式是銀團貸款。銀團貸款是由一家銀行牽頭,組織若干家銀行聯合起來向惜款國的政府、企業、銀行或某項工程項目提供大額外匯貸款。由於大型項目需要的外匯資金量大,一家銀行資金有限,滿足不了大額資金貸款的需要,因此組織多家銀行聯合起來發放貸款,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額資金,另一方面多家銀行共同分擔貸款風險匯率風險,風險相對小一些。
2、國際金融機構信貸,包括世界性和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前者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提供的信貸,後者如亞洲開發銀行、拉丁美洲開發銀行等對本地區國家和地區提供的信貸
3、政府間貸款,一般由貸款國政府或政府機構,如美國的國際開發署、日本的海外經濟協力基金組織以及一些國家的進出口銀行等,以優惠利率對外國政府提供。這類貸款由貸款國對貸款建設項目或專門用途進行嚴格審查,並由借款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擔保,以保證投資安全。所有以上這些類型的國際信貸,其收益流量均作為金融資產的要素報酬記入國際收支帳戶的服務貿易項目。
總而言之,一切與國際收支的資產項目直接相關的金融資產收益流量,無論其表現形式是利息、股息還是利潤,在國際服務貿易操作性統計分類的標準之下,都劃歸國際服務貿易的要素服務貿易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