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與民生改善》是20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與民生改善
- 作者:鄭洲
- 出版時間:2017年06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239 頁
- ISBN:978-7-5201-0278-0
- 定價:8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叢書名:西藏歷史與現狀綜合研究項目
- 關鍵字:西藏|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與改善
《西藏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與民生改善》是20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洲。
《西藏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與民生改善》是20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洲。內容簡介本書採用一般與特殊相結合、文獻研究與實地調查相結合、比較分析、系統分析、個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對西藏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的理論框架、現狀、提...
一、西藏貧困人口規模大幅度減少 二、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 三、西藏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四、資金項目傾斜顯成效 五、扶貧工作體系漸完善 六、觀念轉變是反貧困的根本因素 第四節 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 一、易地扶貧搬遷再造脫貧新環境 二、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性舉措 三、生態補償實現環保與增收雙贏 ...
西藏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關係研究 《西藏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關係研究》是2018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 書。
三、大力改善人民生活。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進展,5年減少貧困人口53萬人。2016年西藏被中央評為扶貧工作綜合評價好的8個省區之一。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全面落實10個方面33項民生政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大幅提高,農牧區醫療制度覆蓋全體農牧民,率先實現有意願的五保對象集中...
舊西藏的噶廈政府規定,農奴只能固定在所屬領主的莊園土地上,不得擅自離開,絕對禁止逃亡。“人不無主、地不無差”,三大領主強制占有農奴人身,農奴世世代代依附領主,作為土地的附屬物束縛在土地上。凡是人力和畜力能種地的,一律得種差地,並支烏拉差役。農奴一旦喪失勞動能力,就收回牲畜、農具、差地,降為奴隸...
西藏參加上海世博會的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二、千方百計保民生,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促跨越奔小康的民眾基礎更加堅實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把改善民生作為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結合點,著力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大幅提高民生投入,努力提高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各族民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完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成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發展動力加快轉換,保民生兜底線的任務更加艱巨。同時民生持續改善也會為...
支撐科技跨越發展;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工程化能力建設,提升重點社會領域創新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區域創新體系,支撐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加強創新主體能力、人才隊伍和制度等創新環境建設,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提高...
(一)全國性社會組織承接社會服務試點項目。資助符合條件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東北振興相關省份、西藏及涉藏工作重點省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圍繞“一老一小”等民生領域需求開展社會服務,並產生撬動和示範作用。項目總數25個左右,每個項目資助資金不超過80萬元;每個項目應...
《援藏計畫》是一項國家政策。援藏院校 援藏大事 1990年 1990年4月23日,由民政部副部長張德江率領的國務院赴藏慰問災區工作組一行10人抵達拉薩。4月,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對西藏那曲雪災極為關注。及時派出兩架運輸飛機和兩架直升飛機,投入抗災救災工作。人民空軍在高原缺氧和氣候條件惡劣的情況下,空投了救災物資...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三省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建立了省內其他地區對口幫扶本省藏區工作機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特殊困難和問題,維護社會穩定、保障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實現...
習近平強調,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動西藏和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紮實解決導致貧困發生的關鍵問題,儘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狀況。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各級各類學校課程,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努力培養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創新,進一步加大投入、強化支持,著力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實現生態良性循環;著力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積極發展現代草原畜牧業;著力促進牧區經濟全面發展,開闢牧民增收和就業新途徑;著力增強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廣大...
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善民生為重點,以完善體制機制和扶持政策為保障,更加注重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相結合,更加注重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更加注重釋放政策動力與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更加注重推動改革創新與對內對外開放相結合,著力解決制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突出短...
本法所稱青藏高原,是指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的全部行政區域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雲南省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第三條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科學防控、系統治理。第四條 國家建立青藏高原...
重點建設連線東中部地區的公路幹線和通往東南亞、南亞、中亞和東北亞等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與相鄰國家連線的重要公路運輸通道基本實現高等級化,顯著提升口岸公路和國邊防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具備條件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行政村通公路,除西藏外80%以上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鄉村通...
投資金融進一步惠及民生。2012年至2022年,中央財政補貼累計達1.73萬億元。在國家財政支持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2012年到2022年增長2.33倍。投資重點放在增強西藏經濟發展基礎和自我發展能力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在不同時期相繼安排一大批關係西藏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項目,極大改善了人民生產生活條...
第一節 提高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 第二節 加快教育醫療事業發展 第三節 增強基本民生保障能力 第四節 提升特殊類型地區發展能力 第十四章 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第一節 完善黃河流域管理體系 第二節 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第三節 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 第四節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第五節 健全區域...
保障改善民生,打造惠民之河,包括提升脫貧地區發展能力、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共享、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八是深化交流合作,打造開放之河,包括協同共建“一帶一路”、提升對外開放平台支撐能力、加強流域區域交流合作;九是提升治理能力,打造和諧之河,包括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健全流域協同治理機制、全面提升...
民政工作服務保障國家大局成效明顯。堅決扛起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政治責任,創新最佳化政策供給,2017年底全國所有縣(市、區、旗)農村低保標準均已達到或動態超過國家扶貧標準,共有1936萬脫貧人口納入兜底保障範圍,脫貧攻堅“兜底一批”任務圓滿完成。民政系統援藏援疆工作為西藏、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夯實民生基礎。對中西部地區...
支持西藏、新疆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不斷完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紮實推進,民眾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 [1] (四)補短兜底惠民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成績。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把更多的公共資源用於民生保障薄弱環節,健全改善民生政策體系,人民民眾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配套能力,促進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到2020年,創建10個接續替代產業示範城市,培育50個接續替代產業集群,改造建設100個接續替代產業園區和集聚區。 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破除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積極擴大就業,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務,...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四川雲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中發〔2010〕5號)和《國務院關於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8〕34號)有關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的部署和要求,為順利推進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能...
表2 民生改善類指標 社會發展類 “十二五”規劃建議指出,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因此,社會發展模組設定了公共服務支出、區域協調、文化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社會安全6項二級指標及10項三級指標(見表3)。表3 社會...
發揮水電、交通、工程、測繪等專業部隊的優勢,支援國家和各地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以來,共投入勞動日1500多萬個,動用機械車輛120多萬台次,援建機場、公路、鐵路、水利樞紐等省以上重點工程350多項。武警水電部隊先後參加雲南糯扎渡、四川錦屏、西藏旁多等水利水電和鐵路、天然氣...
——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邊境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城鄉居民住房、交通條件得到改善,邊民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基本解決,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就業規模不斷擴大,邊民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滿足,總體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色優勢...
深化全方位、精準對口支援,推動新疆、西藏和青海、四川、雲南、甘肅四省藏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築牢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基礎。強化規劃...七、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 (二十)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逐步建立起權...
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優先支持邊境貧困地區脫貧,幫助邊境民眾增收致富。加強邊民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大力推進邊境地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農村綜合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各項公共服務向邊境地區延伸。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推進村莊內外道路硬化。繼續推進農村沼氣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繼續實施...
各級政府要切實增加民族教育投入,加快推進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中央財政針對民族地區特殊情況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和教育專項轉移支付力度,並重點支持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基礎薄弱地區開展雙語教育。整合民族教育中央專項資金並適時擴大資金規模,集中用於解決雙語教育、教師培養培訓、民族團結...
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戰勝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一系列嚴峻挑戰,肅清國民黨反動派殘餘武裝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實現祖國大陸完全統一;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工作,完成土地改革,進行社會各方面民主改革,實行男女權利平等,鎮壓反革命,開展“三反”、“五反”運動,蕩滌舊社會留下的污泥濁水,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