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學名著提要

西方政治學名著提要

《西方政治學名著提要》是2000年9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可平。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方政治學名著提要
  • 作者:俞可平
  • ISBN:7210022880
  • 頁數:490 頁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條形碼:9787210022886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本書目錄,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從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學發展階段開始,到中世紀的政治學、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學,以及近代資本主義,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發展時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等等階段的一部分西方政治學名著的摘要。
面對浩如煙海的西方學術經典,任何人竭畢生之力也無法讀盡。由各學科權威學者主編的西方學術名著提要叢書,為讀者鋪就了通向西方學術殿堂的捷徑。《西方管理學名著提要》被中央黨校及多所地方黨校選為輔助教材,發行量超過5萬;《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也已被華東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院校選為素質教育教程的參考教材,初版發行即逾萬冊。李銀河主編的《西方性學名著提要》一出版,即引起書界關注。

媒體推薦

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說,政治學是關於人類政治現象和政治發展規律的系統知識。政治學通常又稱為政治理論、政治科學、國家的理論與國家法、政治與國際關係學、憲政學、社會行政管理學、政治策略學等等。一般地說這樣稱未嘗不可,但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它們是有區別的。例如,廣義的政治科學就是開頭所界定的政治學,但狹義的政治科學則是指現代才發展起來的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政治學,它著重於藉助科學的實證方法,以經驗事實材料為基礎去探究政治邏輯。本書所說的是廣義的政治學。
政治學是人類最古老的學問之一。由於它與統治階級的政治利益有著最密切的關係,所以自從人類社會出現政治現象之後,它就逐漸產生了,並且一直受到統治階級的高度重視。在所有政治現象中,國家及其政治制度對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以及對人類本身的生活狀況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所以傳統意義上的政治學,主要是關於國家及其制度的學問。從西方政治學說史看,距今2300多年前,即公元300多年前,古希臘最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就對政治現象有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和認識,發表了一部題為《政治學》的名著。《政治學》的主要內容就是對當時希臘城邦國家的各種政治制度進行比較研究,試圖發現最理想的國家制度。其實,比亞里士多德更早一點的另一位古希臘偉大思想家柏拉圖也系統地研究了“什麼是最好的國家政治制度”這個問題,並在一本名叫《理想國》的著作中對此作出了全面的回答。從中國政治思想史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許多就是政治學的重要流派。老子的《道德經》、韓非的《韓非子》、荀況的《荀子》、孟軻的《孟子》等中國思想史上早期的重要著作,實際上也是政治學的重要著作。
政治學在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政治現象在社會現象中最引人注目,以此為對象的政治學也就成為最重要的人類知識領域之一。歷史上所有偉大的思想家幾乎都涉及政治學理論問題,絕大多數思想家本身就是傑出的政治學家或政治思想家。許多思想家甚至把政治學稱作最重要的科學。亞里士多德說,倫理學研究的是個人的善,政治學研究的是群體的善,或者說公共的善或公共利益。群體的善或公共利益是最高的善和最高的利益,所以政治學是最重要的科學,是所有科學中的“主要科學"。法國政治思想家布丹也持類似的觀點,把政治學看作是“科學之王子”。由於政治學在社會科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一直與哲學、倫理學、法學等交織在一起,經久不衰,曾經產生過眾多的名著。
由於政治學與現實政治息息相關,隨著政治現實的變遷,政治學也一直處於變動發展之中。西方的政治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生了許多實質性的重大變遷,先後經歷了明顯不同的幾個發展階段。
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學是西方政治學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是政治學的始創階段,它為整個西方政治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個階段最著名的政治學家是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古羅馬的西塞羅奧古斯丁。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和西塞羅的《論共和國》等著作中,作者們把奴隸主貴族制國家當作理想的政治制度,把基於分工之上的等級秩序當作最高的政治價值,把不平等的政治秩序看作是“正義”、“自然理性”的體現。在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學中,世俗性和神學性奇特地混合在一起,幾乎在每一個政治學家身上都可以看到這種雙重性。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俗性日益讓位於神學性,到了古羅馬的奧古斯丁那裡,政治學中的世俗因素幾乎蕩然無存,代之而起的是神學的政治學,他的《上帝之城》向人們展示了一條通向天國的“至善至德”之路。

本書目錄

導論
阿奎那 《神學大全》(公元1266~1274年)
馬基雅維里 《君主論》(1513年)
莫爾 《烏托邦》(1516年)
布丹《國家論》(六卷)(1578年)
霍布斯《利維坦》(1651年)
哈林頓《大洋國》(1656年)
洛克《政府論》(1690年)
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1748年)
盧梭《社會契約論》(1762年)
柏克法國革命論》(1790年)
潘恩《人權論》(1791~1792年)
漢密爾頓等 《聯邦黨人文集》(1787~1788年)
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1835年、1840年)
密爾 《代議制政府》(1861年)
巴枯寧 《國家制度與無政府狀態》(1873年)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83~1891年)
韋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4、1905年)
拉斯基《國家的理論與實際》(1936年)
熊彼特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1942年)
波普《開放社會及其敵人》(1945年)
柏林《自由四論》(1949年)
達爾 《民主理論的前言》(1956年)
阿倫特《人類狀態》(1958年)
哈耶克自由憲章》(1960年)
羅爾斯 《正義論》(1971年)
諾齊克 《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1974年)
麥金泰爾 《美德之後》(1981年)
布坎南 《自由、市場與國家》(1986年)
薩托利 《民主新論》(1987年)

內容簡介

研究生教學用書應當是個什麼樣子?這可能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有的學者理解,編寫教科書,是一門學科里的學問臻於成熟、教學自成體系的顯著標誌,在某些時候,也是創建、恢復或移植學科體系的便捷方式。本科教材就給很多人這樣的預期:教材是通說或定論的載體,是理論大廈的地基,是知識寶庫的鑰匙。我們認為,儘管研究生教育的知識深度有所不同,但是研究生培養仍需承載類似的任務,研究生教學用書仍應具有這種功能。有鑒於此,系列用書將充分正面肯定各個專業領域已有的研究成果,適當闡述該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體系。讀者通過研讀這些著作,有望對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特別是研究現狀形成一個較為便捷、全面、系統、權威的把握。

圖書目錄

政治學(亞里士多德)
君主論(尼可洛·馬基雅弗利)
政府論(約翰·洛克)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讓·雅克·盧梭)
自由與傳統(埃德蒙·柏克)
社會契約論(讓·雅克·盧梭)
古代人的自由和現代人的自由(邦雅曼·貢斯當)
政治與行政(F.J.古德諾)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斯·韋伯)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卡爾·波普)
意識形態的終結(丹尼爾·貝爾)
現代政治分析(羅伯特·A.達爾)
公民文化:五個國家的政治態度和民主制(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 西德尼·維巴)
官僚制內幕(安東尼·唐斯)
合法化危機(尤爾根·哈貝馬斯)
自由、市場和國家(詹姆斯·布坎南)
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塞繆爾·P.亨廷頓)
政治自由主義(約翰·羅爾斯)
使民主運轉起來:現代義大利的公民傳統(羅伯特·D.帕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