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革命論》是199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埃德蒙·柏克。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頗有似於20世紀初俄國的十月革命,幾乎迫使當時的每一個知識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態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壓卷大作《法國革命論》隨即問世,書中以充滿了激情而又酣暢淋漓的文筆,猛烈地攻擊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
現實世界有它的種種問題,而且不可避免針有它的種種弊病;所以現實世界必定總是好與壞、善與惡相互摻雜並交織在一起的。如果人們一味追求純之又純的完美,其結果反而只能成為導入歧途的欺人之談並且產生專制和腐化。
作者簡介
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紀下半葉英國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論家,《法國革命論》則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這本書寫成於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次歲,它和大革命前兩年英國作家揚(ArthurYoung)所寫的《法國旅行記》同為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當時英國兩部最重要的第一手歷史文獻。
柏克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英國國教徒,母親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是英國國教徒,但自幼受的是貴格會(Quakers)的教育。這種宗教信仰的背景或許有助於解說為什麼他畢生要主張宗教寬容。他先在都柏林就讀於三一學院,21歲時去英格蘭學法律,後又改學政治和文學。
1756年他寫成《自然社會的論證》一書,書中譏諷了流行一時的博林布魯克(130lingbroke)的理論,而且還冒名是博林布魯克本人的作品。博林布魯克曾認為,文明社會的出現必然要伴隨著貧困和苦難,並且還認為基督教可以歸結為當時流行的自然神教(Deism)。柏克則辯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政治社會就都會成為一片混亂和無秩序了。
次年(1757年)他寫成了一部美學著作《對崇高觀念和優美觀念之起源的哲學研究》;此書不但奠定了他的學術地位,而且在美學史上也已成為一部經典性的著作。
目錄
作者簡介/1
激進的“憤青”柏克/2
自由的“紳士”柏克/4
保守的“不同政見者”柏克/6
《法國革命論》的故事/9
穿越時空——回到法國革命的烽火歲月/10
不得不讀的理由/18
精彩導讀/22
這本書說了些什麼?/24
保守就是守舊嗎?/30
保守主義:捍衛自由與秩序/33
不變的人性:人應該有尊嚴/36
面對革命,英國怎么辦?/39
人權:天賦人權還是人賦人權?/42
為什麼要重視財產權?/47
國家就是一個“人”/51
政治:經驗和傳統很重要/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