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西安市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2005年,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各位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一年的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政府和全市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中央巨觀調控政策,在應對挑戰中搶抓機遇,在創新實踐中破解難題,全面完成了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過去的一年,是創新發展理念,理清發展思路,西安發展目標和定位更加明確的一年。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重新審視西安的地位和優勢,提出了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的發展理念。結合第四次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明確了把西安建設成為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大城市的發展目標,形成了保護古城風貌、彰顯西安特色、打造“人文之都”的城市建設思路。結合制訂“十一五”規劃,確立了產業強市戰略,提出培育五大主導產業,大力推進“四區一基地”建設。結合“一線兩帶”建設,積極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加強了同省內各城市的合作與交流。這些新的理念和思路,深化了對西安市情的認識,豐富了“建強創佳”的內涵,對提升境界、開闊視野、凝聚人心、振奮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過去的一年,是貫徹巨觀調控政策,狠抓發展不放鬆,城市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的一年。按照中央巨觀調控“有保有壓”的原則,“三清理”、“六加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各類開發園區從61個減為16個,處理了一批違法占地和閒置土地。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95.87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0.42億元,增長33.95%。其中,工業項目投資增長67.55%,非公有制經濟投資增長40.6%。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365.98億元,增長15.1%;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2.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20.49%,比上年提高5.6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06.51億元,增長15.1%。旅遊業總收入完成154.4億元,增長45.1%。全年糧食總產195.7萬噸,增長11.01%,農業總產值超過100億元,增長8.4%。全市財政總收入164.5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6.06億元,同比增長21.5%。
  過去的一年,是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不斷最佳化的一年。120個重點在建項目和60個重點前期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投資224.22億元。城建投資完成82.85億元,增長35.6%。一大批與人民民眾生活關係密切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完成了16條主幹道拓寬改造,新建了6座立交橋、21座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改造了102條背街小巷,建成了朱含高架路並拓寬打通了一批瓶頸路、斷頭路,交通擁堵狀況有所緩解。城牆連線和含光門、西大街、順城巷改造工程步伐加快,19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在實施。電網改造、天然氣城市氣化、集中供熱、排水管網、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工程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和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全面展開,城區空氣綜合污染指數下降,空氣品質良好以上天數達到260天;境內多條河流水質開始好轉;大水大綠建設累計完成造林16.07萬畝,形成水面9800畝。新增城市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改善,農村面貌有了新的變化。
  過去的一年,是改革取得新進展,開放取得新成效,招商引資和外貿出口取得新突破的一年。市屬158戶國有企業完成改制,占年度計畫的95%。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完成,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穩步進行。所有制結構調整加快,非公有制經濟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50%。全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59個,增長20.5%;完成契約外資額7.83億美元,增長45%;外商實際投資3.49億美元,增長36.5%。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25戶進入我市。實際引進內資128億元人民幣,比計畫超額58%。全市出口總額達到20.35億美元,增長45.1%,其中市屬自營出口6.54億美元,增長37.1%,提前一年實現外貿出口比2001年翻一番的目標。
過去的一年,是堅持以人為本,協調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人民民眾得到實惠較多的一年。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市新增就業7.48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9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我市榮獲國務院授予的“全國再就業先進工作單位”稱號。社會保障取得新進展,兩個確保進一步鞏固,三條保障線銜接進一步加強。全年共發放低保金1.48億元,撥付下崗職工生活費和再就業補貼資金1.85億元,城鎮居民低保標準提高,實現應保盡保;部分農村居民開始享受低保。組織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困難民眾、受災民眾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44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43元,增長10.75%。農民人均稅負由43.13元降至30.28元。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兩基”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普通高中規模擴大,職業教育有了新發展。全市國小入學率達到99.99%,國中入學率達到98.49%,義務教育階段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率達到96.9%。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體系、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醫療預防保健網進一步完善。繼續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51‰。這裡我要特別向各位代表報告解決城市拆遷安置遺留問題的進展情況:在2002年4月召開的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市政府承諾用三年時間基本解決6300戶拆遷安置遺留問題,會後經核查實際有7000多戶。原定的64個處安項目除已進入法院訴訟程式的項目外,已完成總數的93.75%,其中已回遷安置6300戶,即將回遷安置300戶,其餘的安置房也已全部落實,正在抓緊建設。可以說,經過近三年的艱苦努力,這一承諾已基本兌現。
  過去的一年,是政府職能轉變加快,辦事效率提高,抓落實富有成效的一年。市政府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積極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代表和委員的滿意率分別達到99%、96%。同人民民眾保持密切聯繫,廣泛聽取市民對經濟社會發展重大事項的意見。
  積極回應網路媒體“西安發展十大教訓”評選活動,及時採取了改進措施。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完成了地方性法規審查和政府規章、規範性檔案的清理工作,政府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1387項精簡為175項,總精簡率達87.38%。堅決整治“四亂”,投資環境有較大改善。健全廉政建設責任制,行政效能監察和經濟責任審計進一步加強。建立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督查落實機制,抓落實的力度加大,效果顯著。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社會治安有所好轉。妥善處理各類群體事件和信訪問題,加大安全隱患整治和事故查處力度,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西安發生了許多令人振奮的新變化。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頑強拼搏、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行各業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向解放軍駐西安部隊、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西安建設的中、省各單位,向積極參與西安發展的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我市經濟運行和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長期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經濟結構尚不合理,缺乏產業鏈長、行業帶動效應強的大產業、大企業和大項目;增長方式還比較粗放;一些寶貴資源和比較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城鄉發展、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平衡;就業和再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市民收入水平較低,生活質量有待提高;推進改革、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的任務依然繁重。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市容衛生、交通秩序、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還不令人滿意。市政工程施工安排和管理還不夠科學,有的工程進展緩慢,給市民帶來諸多不便。三是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還比較薄弱,廣大市民生產生活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些部門和單位工作效率不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現象還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別是“體育彩票案”,損害了西安形象。我誠懇歡迎各位代表和委員對市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給予批評、監督。
  二、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2005年,是我們繼續貫徹中央巨觀調控政策、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計畫、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關鍵一年。從巨觀大環境看,國際國內有利於加快發展的因素很多。從我市來看,也具備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我們要千方百計確保經濟繼續在快車道上運行,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樹立“四化”理念,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推進改革開放,注重統籌協調,實現科學發展。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創業環境,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開創我市建強創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局面。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3%;地方財政收入可比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外貿出口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旅遊外匯收入增長1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6%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5%和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75‰以內。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在今年工作中要注重解決好以下六個問題:
  一是堅持科學發展。把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把加快發展同最佳化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質量效益緊密結合,整體推進;把城市與農村、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緊密結合,統籌安排;把當前與長遠發展緊密結合,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是堅持拓寬視野。把西安的發展放在關中城市群、西部地區、黃河中上游、新亞歐大陸橋大背景下來定位、來思考,深化對市情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境界,發揮優勢。在對內對外開放中,提高城市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和“一線兩帶”建設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在走向世界、融入全國、服務全省的過程中拓展發展空間,加快西安自身發展。
  三是堅持改革創新。以改革為動力,向創新要活力。處理好政府與企業、市場、社會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努力消除體制障礙,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軍工企業的優勢,整合科技、人才資源,不斷增強城市持續創新能力。
  四是堅持提高執政能力。著重提高政府領導發展的能力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把握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自覺遵循客觀規律,努力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各方面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把城市建設好、管理好。
  五是堅持彰顯古城特色。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市最寶貴的資源和優勢,保護和恢復古城風貌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在城市建設中,正確處理髮展與保護的關係,啟動“皇城復興”計畫,加大對文物古蹟、歷史街區和傳統民居的保護力度,使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古城區與新城區各展風采,人文資源與生態資源相互依託,向世人展示西安“人文之都”的無限魅力。
  六是堅持貼近市民。進一步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擴大市民對政府工作的知情度,提高市民對社會管理的參與度。所有政府工作人員都必須把公僕與主人的位置擺正,把執政為民的思想樹牢,把為民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抓實。
  三、提高標準,狠抓落實,確保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
  (一)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切實抓好重大項目建設
  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0億元。全市安排重點在建項目120個,完成年度投資200億元。全力加快關中環線閻良段公路建設。配合推進西安至勉縣、藍田至商州、閻良至禹門口、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西安—柞水段)建設。配合開工建設西安至鄭州鐵路客運專線、貨運北環線、西安火車站改造等工程;做好新築鐵路貨櫃中心站、北客站和新豐編組站的前期準備工作。抓住西安列為全國城市電網改造試點城市的機遇,啟動和加快電網建設工程。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結構,加大產業類項目投資。今年安排一產項目7個,投資7.8億元;二產項目37個,投資59億元;三產項目46個,投資70.2億元。加強後備項目的篩選和儲備,抓緊謀劃一批具有長遠發展效應的重大項目。積極推進西安捷運、城市交通綜合改善工程、李家河水庫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採取得力措施,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嚴格遵守國家土地政策,盤活土地存量,最佳化土地增量,搞好土地儲備,積極申報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建設用地。加大資本運作力度,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放寬社會資本的投資領域,鼓勵社會投資。做好與金融部門的銜接和溝通,爭取更多的信貸支持。抓好重點項目的建設與管理,繼續落實重點工程項目責任制和項目法人制,加大督查落實力度,協調解決好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征地、拆遷、補償等問題,最佳化建設環境。實行重大項目前期工作責任制和項目審計,強化項目前期工作。
  (二)積極推進產業強市戰略,培育發展五大主導產業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促進以電子信息、光機電、軟體、新材料和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在軟體開發、積體電路設計、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重點行業,形成10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高技術項目和標誌性成果,轉化重點科技成果50項。採取政策措施,重點扶持20家創業孵化平台和龍頭骨幹企業,培育30家科技成長型企業,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加快制定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加速科技創新、科技創業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繼續實施“科技創新十大工程”,整合科技資源,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加快科技與經濟的融合。加強創業平台和支撐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大力支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加快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營造有利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的環境,全面提升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4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8%。
大力振興現代裝備製造業。以建設航天航空、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機械設備、汽車及零部件五大裝備製造業基地為核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促進生產要素最佳化配置,集中力量,做強做大一批骨幹企業。採取政府創造環境、企業自主發展的綜合措施,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力爭把西飛、西電、陝重汽、陝鼓、陝齒、西安石化、比亞迪、東盛、金花、海星等10戶企業培育成年產值過百億元的龍頭企業;把兄弟標縫、慶安、大唐、楊森等20戶企業打造成年產值過50億元的強勢企業。加快陝重汽新基地擴建、比亞迪汽車生產基地、陝汽齒零部件生產、西開股份超高壓開關設備、西嶽公司6英寸積體電路生產、西安標縫工業縫紉機等項目建設進度。做強做大陝鼓、利君、開米、銀橋等10大工業品牌。圍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編制工業配套發展規劃,實行專業化分工協作和技術擴散,形成若干特色明顯、產業鏈完整、專業化分工達到一定高度的大型產業集群。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6%以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製造業信息化示範工程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繼續加大對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整治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全面提升旅遊產業。以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充分利用和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努力打造最具東方古都神韻的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形象。按照“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的思路,編制新一輪旅遊規劃,以名城、名山、名水、名文物景點為載體,圍繞歷史、民俗、宗教、生態等主題整合資源,提高旅遊設施、旅遊景點、旅遊產品、旅遊環境和旅遊服務的國際化程度。開發精品旅遊線路,按照板塊開發、專題深化和精品帶動的戰略,形成文化遺產觀光游、秦嶺自然風光游、關中民俗風情游、健康休閒娛樂游、現代科技文教游等五大精品線路。加快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旅遊商品檔次,繼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加大旅遊市場宣傳促銷力度,大力拓展入境游、國內游和出境游市場,加強與國內外旅遊熱點城市的合作,爭取開通和延伸更多的旅遊航線。全年力爭接待入境遊客75萬人次、國內遊客228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到175億元。
  做強做大現代服務業。加快現代物流業、金融保險業、會計服務、法律服務、管理諮詢、信息諮詢、工程諮詢、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積極推行現代行銷方式,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代理制、多式聯運等新型業態。加快推進以西安國際港務區和六村堡空港物流服務中心為主的區域性物流板塊建設。開拓旅遊餐飲、商務休閒、文化體育、時尚消費等市場,抓好假日經濟,充分發揮旅遊、住房、教育、汽車、通訊等消費熱點的帶動作用,全面提高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繼續完善城鄉服務網路,著力抓好醫療、健身、文化、購物、餐飲、家政等與人民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社區服務業。抓緊大唐西市遺址恢復改造和騾馬市商業步行街、立豐購物廣場等大型商貿項目建設。以建設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為目標,繼續大力發展會展經濟,認真辦好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第十五次大會、全國春季農機產品訂貨交易會、中國廣告節、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和全國優秀城市規劃展等重要展會,積極申辦全國糖酒會、中國餐飲博覽會等綜合性大型展會。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積極推進超市進縣、便利店進鄉。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加大市場專項整治力度,完善消費政策,營造良好的購物消費環境。
  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建立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以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為契機,整合社會文化資源,放手培育多元化產業主體,積極發展多樣化市場運營模式,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出台並實施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政策,放寬市場準入,加強市場監管,吸引和調動非公有制經濟和其他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保護智慧財產權,依法維護創作者、藝術家的權益,為文化產業提供持續的發展動力。要發揮我市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和高技術產業優勢,打造產業的文化特色,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支持籌建西安影視基地,加快發展影視業。積極發展光存儲產業和電子遊戲軟體業。大力培育新聞出版、文藝演出、文物藝術博覽、傳播交流等文化產業集團和文化骨幹企業,打造文化知名品牌,提升文化產業綜合競爭力。結合城市建設,規劃文化產業園區,引進一批大項目,使文化產業有一個大發展。
  (三)最佳化區域發展布局,推進“四區一基地”建設
  “四區一基地”要以優勢項目和特色產業為抓手,明確分工,各顯其長,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吸引大企業、大項目入區,增強吸納、聚集能力,保持輻射、帶動優勢,為全市經濟成長做出更大貢獻。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加快新興工業園、國際軟體產業園、科技創業研發園和中央商務區等園區建設,抓緊啟動龍頭企業培育計畫,努力吸引高端人才。重點發展以高技術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光機電一體化等優勢產業,促進高科技產業集群的形成,生產總值增長30%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以上。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要提升園區功能,爭取在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和環境建設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要加快涇渭工業園、草灘生態產業園、出口加工區建設。重點發展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和生物醫藥、包裝印刷等優勢產業,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各項指標增長30%以上。曲江新區要實施“文化立區、旅遊興區”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以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不夜城、國際文化論壇等設施為載體的一批文化工程建設。主要指標增長30%以上。建設滻灞河生態區是我市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形態的一項重大舉措。要圍繞建設生態西安、綠色西安的總體目標,加緊制定區域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依託滻灞河流域豐富的水資源、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建設一批重大生態和基礎設施項目,形成新的生態、旅遊、會展、居住新區。全面啟動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項目引進,形成航空產業集群,儘快成為新的增長極。“四區一基地”建設關係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市要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四區一基地”管委會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爭取各方面的熱情幫助和支持,與有關區縣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城牆景區管委會要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加快城牆保護開發和順城巷改造步伐,高標準、高質量實施護城河、環城林、路和建築立面整治,全面提升城牆景區品位。
  要進一步搞好區域經濟合作。加快西鹹經濟一體化進程,以黃河中上游地區大中城市為重點,進一步密切與省內外城市的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繁榮。
  (四)大力推進“創衛創模”工作,全面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是加強城市管理、治理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基礎工作,也是今年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中心任務,要鞏固階段性成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堅定信心,紮實推進,確保實現創建工作年度目標。
  抓緊完成第四次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報批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我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歷經兩年,已完成規劃大綱。前不久曾培炎副總理在我市考察工作時,專門聽取了規劃修編工作匯報,肯定我市總體規劃內容充實,思路清晰,要求抓緊做好完善工作。同時,同意我市進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這兩個規劃,對我市今後長期發展具有重大指導作用,要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確保完成。
  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城市功能。今年城建投資100億元,重點投向與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關係密切的項目。城市道路建設要完成一環路、二環路平改立工程,實現三環路工程全線開工,貫通“三橫三縱”主幹道路網路,基本實現三條環線及繞城高速公路之間城市道路的連線。繼續實施背街小巷改造和人行天橋、地下通道建設工程,提高設計標準和工程質量。完成小雁塔歷史文化公園、安定廣場、鼓樓西廣場、十里舖廣場建設。加快“城中村”改造,全面編制規劃,完善配套政策,加強工作機構,妥善安置村民,提高辦事效率。繼續實施小城鎮建設工程和農村環境整治工程。
  繼續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積極推進大水大綠工程。啟動含元殿御道工程。全面完成秦嶺北麓整治任務。完成氵皂河治理的收尾工程,開工漕運明渠及幸福渠改造工程;完成江村溝垃圾場污水管道以及連線氵皂河的7條雨水管網改造工程。加快第三、第四污水處理廠和天然氣城市氣化二期工程、城北與城東集中供熱工程的實施。進一步鞏固大氣治理成果,加大水體污染治理力度,堅決關閉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小造紙廠,確保城市飲用水源水質安全。
  切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形象。以實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為契機,建立和完善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以提升管理水平為目標,建立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的管理運行機制。繼續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尤其加大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城中村、鐵路沿線等區域的環境整治力度,堅決取締非法占道經營,治理車輛違章停放。在城市主幹道、迎賓路線、旅遊景點區域實施拆牆透綠工程。加快公廁建設和改造步伐,進一步解決民眾“如廁難”問題。對沿街廣告、牌匾進行清理整治,城區重點主幹道的電線電纜要逐步實現落地。下大氣力做好爛尾樓和閒置土地的處置工作。
  (五)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認真貫徹今年中央一號檔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在穩定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繼續調整農業結構,圍繞糧食、蔬菜、果業、畜牧四大產業,建設30個農產品生產基地,努力提高基地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水平。培育扶持一批以農副產品加工、流通為重點、輻射帶動農民的龍頭企業。培育一批規模大、效益高、運作規範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產品的銷售。積極實施農產品精品名牌建設,健全市、縣、市場三級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完善市、縣、鄉三級動物防疫體系,建立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治預案和應急機制。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增加農民外出勞務。今年全市要完成35萬人的勞務輸出任務。
  加大投入,促進農民增收。今年全市各級財政安排支農資金1.91億元,增長21.6%。安排農村道路改造資金5000萬元,三年內完成400公里城市周邊道路和2500公里農村土路改造任務。繼續加大對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城市水源建設、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村飲水工程、農村能源建設及節水農業的支持力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從今年起,全市免徵農業稅。進一步完善土地徵用程式和補償機制,建立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推進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普及推廣。啟動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以網路延伸、資源開發、信息發布為重點,加快農業信息網建設,擴大對鄉鎮、市場、基地、龍頭企業的信息覆蓋面。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完善小城鎮建設配套政策,增強小城鎮吸納農村人口、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形成產業發展、人口聚集、市場擴大的良性互動機制。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儘快形成一批具有產業、產品特色的村鎮,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加大對遠郊區縣發展的支持力度,其部分基礎設施項目由市上投資建設。增加對困難區縣的財政轉移支付,改善邊遠山區鄉鎮機關的生活工作條件。完成高陵、閻良供水工程,做好周至、戶縣縣城供水工程前期準備工作。
  (六)積極深化各項改革,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一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新體制。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法規和各項制度,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評價體系,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管和經營的有效形式。二要加快國有企業改制改組。年內基本完成市屬國有企業改制和大中型國有企業主輔分離任務,加快建立以完善股權結構和公司法人治理機制為重點的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繼續推進國有資產從競爭性領域退出的工作。三要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按照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政府管理體制“三聯動”改革要求,下大氣力對天然氣、市政道路設計與施工、供水、供熱、公共運輸、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直接關係社會公共利益和涉及有限公共資源配置的行業,推行經營性資產的產權改革和企業改制,放寬市場準入,實行特許經營。設計包裝出一批市政公用行業經營收費的大項目,諸如供水、道路、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建築施工等,採取不限投資比例、允許控股的辦法,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大公司合資合作經營,促進我市市政公用行業的良性發展。上半年完成市天然氣總公司合資改制和組建西安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年內完成市政工程設計和施工單位的企業改制,把市政公用行業的所有經營性單位從行政管理部門中剝離出來,實現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四要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抓緊落實市政府機構改革“三定”方案。切實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完善我市投資項目“綠色通道”制度。繼續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年內完成80%以上的市屬開發類科研機構轉制任務。改革投資體制,放開非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推行政府投資項目公示制,建立投資決策責任制和重大投資項目後評估制度,逐步實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五要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更大範圍、更大領域、更高層次上形成新的開放格局。要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樹牢投資環境就是生命線的觀念,建立健全投資服務體系,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及時處理外商投訴案件,切實解決外商實際困難,依法保護境內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富商、安商、親商的社會氛圍。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完善和充實招商引資網和動態項目庫,做好項目儲備,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狠抓項目準備、包裝和已簽約項目跟蹤落實,提高履約率。採取項目融資、基礎設施經營權轉讓等方式,把招商引資同國企改革、產業結構調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結合起來。以招引大項目為著眼點,認真研究已開發國家、東部地區資本、產業轉移的趨勢和我市的比較優勢,找準結合點,改進招商方式,注重實效,實現招商引資的新突破。要進一步擴大外貿出口。積極培育新的出口商品增長點,支持重點機電企業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出口,支持民營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深度開發港澳台市場,重點拓展歐、美、日、韓市場。要充分發揮“新絲綢之路”通道優勢,積極開拓俄羅斯、中亞五國以及東協、中東、拉美、非洲市場,加強交流與合作,提高外貿出口能力。
  (七)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突出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改善就業環境,大力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建立經常性的再就業援助制度,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今年市級財政安排再就業資金8000萬元。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復員轉業軍人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工作。新增就業7.8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5萬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1萬人。加大勞動監察力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建成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5個外來勞動力市場,啟動市中心勞動力市場建設,促進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全市各級財政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3.42億元,比上年增長59%。切實做好“兩個確保”和“低保”工作,繼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穩步推進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繼續完善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制度,擴大覆蓋面,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參保率。推行工傷保險,啟動生育保險。繼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經濟適用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設,推行住房貨幣化分配政策,抓好住房公積金歸集和個人住房貸款,解決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市級財政教育支出3.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其中農村教育支出增長161%。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快普通高中標準化建設,大力發展技工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繼續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財政狀況好的區縣,可實行免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書本費、學雜費。深化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堅決治理中國小亂收費,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加快“文化名市”步伐,加強文化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活躍文學藝術創作,繁榮文化市場。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努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市級財政用於農村衛生體系建設的支出較去年增長55.8%。加強對醫療救治單位的監管,健全食品衛生監管體系,保證民眾的食品、藥品和醫療安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大力發展競技體育,認真辦好西安市第十三屆運動會。穩定計畫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加強民族團結。認真做好第六屆村委會的換屆選舉,完善村民自治。繼續開展“雙擁模範城”創建活動,加強國防教育和預備役工作。認真做好參事、僑務、保密、老齡、助殘等各項工作,推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檔案、地方志等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
  大力開展“安全西安”活動。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鞏固完善“天網工程”。深入開展“嚴打”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隱蔽戰線鬥爭,不斷提高防暴反恐能力。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負責地解決好民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充分發揮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作用,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進一步加強社區建設,充分發揮其在維護社會穩定、城市管理、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安全生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強化防範措施,努力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全面提高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
  四、堅持執政為民,努力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圍繞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強化區域調控職能,弱化政府微觀管理職能,最大限度地削減政府直接干預經濟的職能,把市場能夠解決的問題交由市場去解決;加快社會中介機構和社區、村組社會自治組織建設,將政府目前所承擔的技術性、服務性和部分協調性工作交給社會中介組織、社會公共服務組織和社會自治組織;政府重在為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變全能政府為有限政府。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繼續清理行政收費項目,落實行政許可實施和監督檢查等相關配套制度,加強後續管理。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大力查處執法不公、越權執法、徇私枉法等問題,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
  繼續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運作機制。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廣泛徵詢各方面的意見;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評估和論證,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對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事項,實行社會公示和聽證。加強政府系統內部監督,加大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擴大和規範政務公開,推行電子政務,辦好政府入口網站,完善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市政府領導與新聞媒體見面會制度,增加行政透明度,主動接受人民民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
  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政風建設和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抓落實工作機制和公務員考評體系,營造想幹事、能幹事、乾成事的環境和氛圍。加強廉政建設,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嚴查違紀違法案件,堅決糾正損害人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嚴厲懲處腐敗分子。全體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自覺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求真務實,不圖虛名,心繫民眾,樂於奉獻。當前要認真解決好民眾“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以紮實有效的工作把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
  各位代表,2004年我們共同走過;2005年新的任務、新的目標,在激勵和召喚著我們。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勵精圖治,奮發有為,謙虛謹慎,埋頭苦幹,在建強創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