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域長史
- 類型:官名
- 定義:東漢後期統領西域諸國長官
- 秩祿:未詳
官名。東漢後期統領西域諸國長官。秩祿未詳。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以軍司馬班超為西域將兵長史,假鼓吹幢麾,西域長史始於此,時未置西域都護。...
西域長史府,官署名,東漢開始設定西域長史,是魏晉兩朝在西域的前哨陣地,西域長史行政機構的組織形式和職能非常完備,對地區實行著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官名,長史是中國歷史上職官名,其執掌事務不一,但多為幕僚性質的官員。長史最早設於秦代,當時丞相和將軍幕府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或幕僚長,將軍下...
西域是中國史籍對玉門關以西和帕米爾以東地區的傳統稱謂,羅馬史家稱這裡為Serindia——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地方。千百年來,西域一直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因而成為中國...
另一重大發掘收穫是發現了當年任西晉西域長史的李柏給焉耆王的信件,即所謂“李柏文書”,根據李柏文書而發現了“海頭”故城,這為研究後期樓蘭帶走了大量古文物,...
[1] 《西域考古圖記》一書,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1906--1908年在我國新疆和甘肅西部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的全部成果的詳細報告,也是斯坦因1900――1901年第一次...
魏晉及前涼時期,樓蘭城成為西域長史治所。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他在《佛國記》中說,此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
《西域風土記》書名,也叫《西域記》。本名應為《西域圖》,即甘英出使大秦見聞的彙編,其書包納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甘英出使大秦路線,即《後漢書》載及皮山至安息...
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至漢靈帝末年(175年),東漢王朝與北匈奴爭奪西域諸國...延光二年(123年),安帝今班超之子班勇為西域長史,率兵500人出屯柳中,擬再...
班勇(?―127年),字宣僚,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東漢名臣班超少子,東漢將領。漢安帝時,匈奴攻擾西域,他任西域長史,將兵五百人前往西域,與龜茲合兵擊...
于闐(tian)國(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中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君主國姓為尉遲(讀音yù chí),因仰慕唐朝,有兩位君主改姓李,他們分別是尉遲...
漢樓蘭國古城遺址。3世紀中葉至4世紀30年代前後,為魏晉及前涼時期西域長史治所。位於今若羌縣境,處羅布泊西北。...
“都護府”源自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在烏壘的西域都護府,統領大宛及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遊牧行國。魏、西晉設有西域長史府,唐朝...
這座城址在3世紀中葉至4世紀30年代前後,是魏晉及前涼時期西域長史治所。中文名稱 羅布泊文書 出土地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泊西北 所屬年代 3世紀中葉至4世紀...
這座城址在3世紀中葉至4世紀30年代前後,是魏晉及前涼時期西域長史治所。樓蘭古城在1900和1901年經瑞典人斯文赫定、1906和1914年經英國的A.斯坦因、1909和1911年...
兩漢時﹐西域設都護府﹐東漢安帝始設長史府﹐以班勇為西域長史﹐長史駐地不一。魏晉時﹐據樓蘭古城出土魏晉簡牘文書﹐知這時長史府治海頭(今新疆若羌東北樓蘭...
曹魏於西域設定管轄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
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著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11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 延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