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校徽

西南交通大學校徽

西南交通大學校徽是西南交通大學的標誌。

1935年5月15日,由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院長孫鴻哲和教授提議、校友捐資、李汶設計的校友廳正式舉行奠基儀式。孫鴻哲請李汶設計了一個建築徽章標誌,鑲嵌於校友廳正門上方,該徽章標誌後演變為西南交通大學校徽。

2011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李汶設計的校徽圖案基礎上稍作修訂;2011年10月29日,在西南交通大學建校115周年慶典上作為現行標準校徽開始正式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交通大學校徽
  • 外文名:Emblem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設計者:李汶
  • 修訂時間:2011年10月29日
  • 最初用途:校友廳徽章
  • 設計時間:1935年5月15日 
西南交通大學,校友廳徽章,現行校徽,歷史校徽,校徽演變,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譽中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毛澤東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建校以來,學校先後定名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唐山鐵路學堂、山海關內外路礦學堂、唐山路礦學堂唐山工業專門學校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交通部唐山大學唐山交通大學、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國立唐山工學院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學校部分系科師資調入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1964年根據中央建設“大三線”精神內遷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遷址成都。

校友廳徽章

李汶教授在2009年的文章《唐山老校友廳和盾形標誌》中回憶,1933年他大學畢業後留校作助教,孫鴻哲院長責成他和邵福晤教授負責校友廳的具體設計和施工。在他完成總體設計之後,孫院長提出希望在校友廳外牆上鑲嵌一個能夠體現學校特徵的標誌。李汶教授寫到"在我作青年學生時,母校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欣聞唐院被譽稱為東方康乃爾,這與老校友茅老等許多人在該校讀書的優異成績極有關係,因之我靈機一動,最有代表性的標誌莫如設計一個與康乃爾比美的校徽作為標誌,將是當之無愧的。這個想法得到孫院長的同意和認可"。包括八所常青藤盟校在內的許多歷史悠久的歐美著名大學常常使用盾形紋章作為校徽。
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校徽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校徽
李汶教授設計的盾形標誌裝飾在校友廳門口的正上方,該標誌紋飾精緻,寫有"唐山交大"四個篆體字。整個圖案的含義為:
正中的"T"字形既代表工科學生常用的"丁字尺",又是英文校名的字頭;左下方沃土上的兩棵大樹寓意"百年樹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 右下方的水準儀是土木工程專業必備的工具;上方的兩根鋼軌和一把地質錘,表示學校早期"路礦學堂"開設"路科"和"礦科"兩個專業。他在設計這個標誌時還參考了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的會徽。
西南交通大學校徽

校友廳徽章依稀可見

現行校徽

1972年,學校最終內遷四川後,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在1986年慶祝建校90周年時,學校依據此標識稍作修改,用做學校的校徽:在“T”形圖案的橫道上增加印刷黑體“西南交通大學”六個字,這樣既保留了原設計圖形及其含義,又明確了西南交通大學與唐山交大的一體性和繼承性。1996年交大百年校慶時,又將“西南交通大學”印刷體改用毛澤東手書字型,將毛主席於1951年為學校(時稱“北方交通大學”,下轄唐山工學院和北京管理學院)題寫校名的一段光榮歷史蘊含其中。同時,在“唐山”下加注1896,標明學校的創校年份。
2011年,西南交通大學在李汶設計的校徽圖案基礎上稍作修訂;2011年10月29日,在西南交通大學建校115周年慶典上作為現行標準校徽開始正式啟用。
西南交通大學校徽

西南交通大學校徽

現行校徽版本一
現行校徽版本二

歷史校徽

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
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組建交通大學,下設滬、唐、平三校。學校更名為交通大學唐山學校。1922年,交通部改組交通大學,下設唐山大學和南洋大學,學校更名為交通部唐山大學。
1928年,交通部重新將滬(即南洋大學,第一交通大學)、唐(即唐山大學,第二交通大學)、平(第三交通大學)三校合併,總部設在上海。學校更名為交通大學唐山土木工程學院。同年10月,國民政府設立鐵道部,學校暫歸鐵道部直轄。11月,交通大學移歸鐵道部後,交通大學改稱鐵道部交通大學,下設上海本部、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工程學院,學校更名為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在此階段,學校校徽遵循上海總部統一頒布的校徽,如下圖2和圖3:
圖1:1926年滬校校徽圖1:1926年滬校校徽

圖2:1930年交大(滬唐平)校徽圖2:1930年交大(滬唐平)校徽

圖3:1940年代交大(滬唐平)校徽圖3:1940年代交大(滬唐平)校徽

1926年,交通部南洋大學(交大滬校)將“鐵砧、鐵錘、書籍”樣校徽呈送時交通部並獲批准使用。至此,歷史上校徽第一次被正式確定下來,並得到官方認可。
1930年,交大啟用“精勤、敦篤、果毅、忠恕”新校徽。其中校徽頂部篆書“交通大學”四字為今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所沿用,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為今西南交大、西安交大沿用。
1940年代,交通大學又恢復了20年代原有的傳統校徽(圖1)圖案,雖有細小差異,但圖案中的書籍、鐵砧、榔頭等均未變動。中英文校名分別為“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RERSITY”,均以陰文刻制。自此,該圖案成為交通大學校徽的固定圖案

校徽演變

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源自清政府第一個官辦鐵路局——北洋官鐵路局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天津和山海關創辦的北洋鐵路官學堂;1900年庚子戰亂,八國聯軍攻打京津、榆關後短暫停辦,後於1905年在直隸唐山重建,定名唐山路礦學堂;1921年,民國北京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首次合組交通大學,將交通部所轄唐山、上海和北京三地的四所工業及郵電、管理學校合併重組。其後,國立交通大學再行合組、厲行擴充,到抗戰爆發前,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三校區、七學院的著名學府,尤以工科辦學水平為全國最高,被蔡元培先生讚譽為“全國造就建設人才的最高學府”。
西南交通大學溯自交大唐校,是我國土木工程、礦冶工程和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唐山土木”曾執全國之牛耳,名噪一時。中外教師中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不乏其人,先後有七位康奈爾大學畢業的碩士、博士等出任學校校長,早年肄業學生也大多選擇赴康奈爾大學留學深造,皆表現優異,康奈爾大學的教授們對唐校學生也是青睞有加,民國時期的唐山交大曾被譽為“東方康奈爾”。
如今被西南交通大學正式使用的校徽,源自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時期著名建築校友會所的形象標識(見圖1)。
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時期著名建築校友會所的形象標識(圖1)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時期著名建築校友會所的形象標識(圖1)
1934年12月,由葉恭綽、王伯群等99名海內外的交大先賢、校友領銜發起募捐,在母校校園內修建第一座紀念性建築校友會所,得到了遍布各地、各路以及美歐校友的熱烈回響,捐款踴躍。1935年5月15日,唐山路礦學堂復校三十周年之際,校友會所隆重奠基,10月5日建成舉行落成典禮。
新落成的校友會所很快成為校友們的精神家園,據終生在交大任教的李汶先生生前回憶,時任交大唐院院長孫鴻哲曾囑咐他為校友會所設計一個標識,懸掛於正門上方。李汶最終斟酌確定了這樣幾個元素:學科、工具、校名、形制。
這枚“標識”形似盾牌,與美國土木工程學會(ASCE)的會徽外形大體相似,也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校徽外形同狀。其正中是一個“T”形圖案(“T”字是“唐山工程學院”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正中有中國風格陰刻篆文“交大”二字,表明學校屬於交通大學;右上方同樣有陰刻篆文“唐山”二字,其下是三道橫條,代表當時的三色校旗;右下方是一個經緯儀,左上方是一個地質錘,分別代表當時學校的兩大主力學科土木和礦冶系。其時,學校土木學科涵蓋鐵道、橋樑構造、水利、市政道路、建築等,為名副其實的“大土木”;左下方是兩棵青松,寓意百年樹人,為國育才。
這一標識一直高懸校友會所正門上方,激起校友師生強烈的共鳴,雖然歷經戰亂與流離,這一銅質盾牌標識奇蹟般地保存了下來,現存於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
1972年,學校最終內遷四川後,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在1986年慶祝建校90周年時,學校依據此標識稍作修改,用做學校的校徽:在“T”形圖案的橫道上增加印刷黑體“西南交通大學”六個字,這樣既保留了原設計圖形及其含義,又明確了西南交通大學與唐山交大的一體性和繼承性。 1996年交大百年校慶時,又將“西南交通大學”印刷體改用毛澤東手書字型,將毛主席於1951年為學校(時稱“北方交通大學”,下轄唐山工學院和北京管理學院)題寫校名的一段光榮歷史蘊含其中。同時,在“唐山”下加注1896,標明學校的創校年份(見圖3)。
1986年設計的校徽(圖2)1986年設計的校徽(圖2)
1996設計的校徽(圖3)1996設計的校徽(圖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