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荊宜城市群

襄荊宜城市群又名襄荊宜城市帶包含襄陽,荊門,荊州,宜昌幾個城市。是依託焦柳,蒙中鐵路,二廣高速,漢江形成的鄂西城市經濟發展帶。襄荊宜城市帶現在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一部分進入了國家級五大城市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荊宜城市群
  • 外文名:xiang-jing-yi city group
  • 所屬地區:華中長江中游
  • 包含城市:襄陽,荊門,荊州,宜昌
  • 機場:襄陽機場,宜昌機場
  • 著名景點:三峽,古隆中,荊州古城,明顯陵
  • 火車站:襄陽站,宜昌東站,荊州站
歷史淵源,文化深厚,起源與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介紹,襄陽,宜昌,荊州,荊門,

歷史淵源

荊襄古道是古代從中原京都(西安、洛陽等)出發,向南經過襄陽、荊門,到達南方重鎮荊州的道路,歷史上稱為夏路、周道、秦楚道、馳道、南北大道(南道、北道)、南方驛道(驛路)。這條古道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是我國境內最重要的國道(官道)之一,是南北方之間最主要的陸路通道。

文化深厚

荊襄古道是一條著名的文化古道,文化積澱深厚,五千年來承載著南北之間政治、軍事、文化、商貿往來,歷史風雲,世事變遷。古道沿途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三國及關公文化的中心區,是南方文明、長江文明、江漢文明的核心地區。荊襄古道連線著鄂西北的襄陽、鄂中的荊門、鄂中南的荊州三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串聯起長江、漢江兩大河流,長江中游平原、漢江中游平原兩大平原,又伴有漢水——長江、漢水——楊水運河、漢水——夏水、沮漳河——長江(古代),漢江——江漢運河、漢江——引江濟漢運河(現代)等通暢的水路交通體系。[1]

起源與發展

荊襄古道的主人,即最早的創立者,理所當然要歸於生活在鄂西及江漢地區的原始先民。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期,這裡沿襲著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這一脈相承的史前文化,其族屬就是炎帝神農氏部落或者三苗、楚蠻、楊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走出了本地的原始小路,在與北方堯、舜、禹及諸華夏部族的接觸、交往和衝突中,打通了南北之間的早期道路。
在古代文獻記載中,其實是“夏路”的一部分。楚人把從郢都(紀南城)向北到中原諸夏地區的道路稱為夏路。一般以為,楚人南下以後,都於丹陽。丹陽初在豫西南丹水之陽的淅川,後南遷至今鄂西北南漳的荊山。在遷出荊山後,楚國的都城之名便易稱為郢,此名一直使用至楚亡,凡都城都作某郢,如紀郢、鄢郢、鄀郢等。從楚國郢都(紀南城)出發,向北至今襄陽西的大道,這是楚人北上中原的夏路的最南一部分。
殷商時期,荊楚腹地是王朝最南的疆土。公元前十二世紀,約在商朝中後期,商高宗武丁在位期間,西南伐荊楚,其南部疆域抵達江漢地區的古雲夢澤。武丁奮伐荊楚、拓土荊楚南下的通道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經南陽盆地——隨棗走廊南下,再向東,直抵長江之濱,建立了著名的盤龍城(在今武漢市郊黃陂境);或向西,渡過漢水,最終建立了權國(在今沙洋縣馬良境)。權國,這個最南的商朝方國前後存在了500餘年,直至春秋時期才被楚武王所滅。這也就是說,江漢平原西部的道路,即早期的荊襄古道,主要是由權人開闢的。
荊襄古道又稱周道。周朝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西周),疆域十分遼闊,在全國實行分封制治理。於是,從周武王統一天下時起,周公就開始大規模營建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接著興修洛邑通往各主要封國、重要地區的道路。這些由周東都洛邑通往各地的道路,史稱周道。東周時,周天子遷都洛邑,其時又分成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當時,在楚國周圍環繞著谷國、鄧國、盧國、鄢國、羅國、權國、那國、鄀國等諸侯國。這些“南土”國家與周天子及與中原各國的往來,尤其是各國彼此之間的往來,使鄂西及江漢平原地區的往來道路逐漸建立、完善起來。楚與中原聯繫的主要通道就是荊襄古道——南襄隘道,即由今湖北荊州,經荊門,經襄陽,沿唐白河谷地北上至河南南陽的一條天然隘道。由南陽出方城北上,即連線上了縱橫交織的中原交通網,可直達鄭、晉等中原國家。出方城,濟穎、汝而至鄭,是楚延伸南襄隘道達於中原的主要線路。由水道白河折入鴨河後,可改換陸路沿鴨河河谷翻過伏牛山分水嶺,再沿襄河河谷進入豫西伊、洛、汝諸水流域,到達周都洛邑(洛陽)。此即有名的“三鴨路”。由鄭、周皆可通晉。由南陽出方城東行,線路如《鄂君啟節》所示,直抵中原的許、鄭。至戰國時,楚國的車道東通齊魯,南接吳越滇黔,西接秦隴,北達中原各地,四通八達。
荊襄古道在秦代又成為南方馳道的一部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大力推行郡縣制,採取“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等一系列措施加強和鞏固統一。其中,實行車同軌,就是修築從首都鹹陽到全國各地的馳道,也就是國道。馳道,應劭注曰:“天子道也。”“若今之中道。”馳道寬五十步,每隔三丈,植樹一株,用鐵錐夯打路基,路面平坦堅實。《漢書·賈山傳》:“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湖之觀畢至。”《惠氏春秋說》:“秦為馳道,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其中,從鹹陽至南郡的馳道是全國僅次於到東方的道路之外的第二條重要的道路,也是到達南方最重要的道路。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開始大規模建設馳道,而且很快就實現了全國的連通。其重要措施就是利用六國舊有的道路加以整治、串聯。南方政治中心南郡的交通樞紐地位因此得到進一步加強。從南郡出發,北通秦漢時期的全國政治中心關中(鹹陽、長安)、河洛(洛陽),西達巴蜀,南聯湘贛,東因長江而通吳越以及於大海。
荊襄古道又稱南北大道(南道、北道)。是指從漢代東、西二京西安(長安)、洛陽(洛邑)到南方的大道。隨著秦漢統一大帝國的建立,國家疆域範圍的擴大,南北大道進一步向南延伸,荊襄古道由僻處南國、南土、南鄉,一變為雄踞天下之中,成為溝通南方道路網的重要樞紐,地位舉足輕重。
唐代的交通以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為中心,通過驛站、郵亭向四方輻射,將全國各府、道、州、縣連線起來,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驛路網。其中“從上都至汴州為大路驛,從上都至荊南為次路驛。”這條從長安至南都江陵的全國第二驛道,自長安越秦嶺經商山路、襄荊路到達江陵。因為經過荊門境內,故常稱“荊門道”,因為終點在荊州,故又稱“荊州道。”唐代襄荊路驛道,不再是荊山東麓、漳河沿岸的故道,而是徑由襄陽、宜城、樂鄉城、長林(荊門)城、團林驛、觀風驛、白碑驛,南下至江陵。[1]
北宋時,荊襄地區依舊是國家的腹心地帶,吳蜀咽喉,川廣貿遷之會。荊襄驛道仍然是國家轉運物資的重要幹線。有宋一代,荊州“控吳蜀之咽喉,兼襄漢之唇齒”,是長江中游地區最大的水陸中轉站,也是著名的南北貨物貿易中心。進出三峽的船隻都要在此改裝,換作適於大江或者峽江的深水船或者淺底船。蘇軾詩云:“遊人出三峽,楚地盡平川。北客隨南賈,吳檣間蜀船。江侵平野斷,風卷白沙旋。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荊南還是國家重要的漕運中心,大量物資都要經此轉運。當時水路是漕運的主力。此外,陸路轉運也很重要。陸路運輸一般用牲畜、車輛和人力,因而稱作輦運,以有別於漕運。當時,陸路轉運川蜀、廣南、東南物資,絕大多數都要經過荊襄道中轉至汴京。具體行走線路,一般先由水路或陸路運送至江陵,再由江陵經荊門運至襄陽,然後再由襄陽送至京師,或轉送至陝西、河東沿邊地區。
民國時期,修建了襄陽到荊州沙市的公路,襄沙路荊門縣段北起大石山斑竹鋪,南抵龍會橋接江陵縣境,全長270華里,是5縣中最長的一段。其中大石山至荊門城關段,低山連綿,丘陵起伏,蜿蜒崎嶇,又有樂鄉河、石橋驛河、南橋河、竹陂河等多條寬達三十多米的河流。荊門城南,關坡段山高坡陡,道路彎曲;至鴉陂鋪,多衝地,塘堰甚多;至龍會橋段,水網密布,有新鋪(埠)河、麻石橋河、磚橋河、龍會橋河等。因山地、河流眾多,施工非常複雜,工程量十分浩大。至1924年4月,襄沙路耗費銀元35萬元,歷時兩年整,由鄂北門戶襄陽至長江中游重要商貿中心沙市之間的汽車路——襄沙路建成通車。這是湖北省境內最早的公路。
1949年,新中國成立,襄沙路收歸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快速發展,襄沙路很快融入全國道路交通網,如今是207國道的重要一段。與此路平行,國家又修建了襄荊高速公路,將襄樊、荊門、荊州三個區域中心城市、三個交通樞紐緊密聯繫起來,如今已是國家骨幹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江中游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是以武漢、長沙、南昌為中心城市,以武漢城市圈、環洞庭湖經濟圈、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經濟圈等中部經濟發展地區,以浙贛線、長江中游交通走廊為主軸,呼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的國家規劃重點地區和全國區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中三角”包括湖北武漢城市圈(武漢、黃石、黃岡、鄂州、孝感、鹹寧、仙桃、天門、潛江);襄荊宜城市帶(襄陽、宜昌、荊州、荊門);湖南環長株潭城市群(長沙、岳陽、常德、益陽、株洲、湘潭、衡陽、婁底)和江西環鄱陽湖城市群(南昌、九江、景德鎮、鷹潭、上饒、新余、撫州、宜春、萍鄉市、吉安市的新幹縣)。

城市介紹

襄陽

襄陽,湖北省省轄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1]城區面積僅次於武漢的第二大城市。[2]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地理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歷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重鎮。1949年以後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分設襄城、樊城兩區。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境轄3個城區(襄州、襄城、樊城)、3個縣級市(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南漳保康谷城)和3個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魚梁洲旅遊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
襄陽名勝古蹟旅遊以三國文化為主要特色,著名景點: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城等;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襄陽已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中心城市。2013年襄陽入圍首批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襄陽入圍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

宜昌

宜昌市,湖北省轄市,古稱夷陵,歷史在2000年以上。“宜昌”之名始於東晉,市的建制始於解放初,後歷宜昌專員公署、宜昌地區等行政建制,於1992年形成轄縣的市(地級市)體制。到2001年轄三市(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五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區(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總人口415萬人,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年底,建成區面積達150平方公里,市區戶籍人口120萬人。
宜昌是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長江航線、3條鐵路、5條高速貫穿轄區。三峽大壩,葛洲壩等水電設施是轄區經濟的有力支撐。綜合實力多年連續位居湖北第二位。由於特殊的經濟地理區位,也被稱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荊州

荊州,古稱“江陵”,是春秋戰國楚國都城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兩岸,江漢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五大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國家園林城市,[1]長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鄂中南中心城市,中國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和輕紡織基地,素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歷史長達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於(現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歷20個楚王,定都長達411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國時期,荊州為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文化遺存遍布。

荊門

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西北部,北通京豫,南達湖廣,東瞰吳越,西帶川秦,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自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以來,歷代都在此設州置縣,屯兵積糧,為兵家必爭之地。
荊門市為地級市,為世界文化遺產——明代皇家陵寢明顯陵所在地,轄京山縣、沙洋縣、東寶區掇刀區以及鐘祥市、漳河新區、屈家嶺管理區和荊門高新區,總人口300餘萬,版圖面積1.24萬平方公里。荊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備,在湖北實施的“一帶兩圈”區域發展戰略中,荊門處於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之內,緊鄰武漢城市圈,既占“兩圈”地理之便,又享“兩圈”政策之利,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極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中國歷史第一縣權縣建立於此,郭店楚簡戰國古屍等轟動世界的歷史文物出土於此,世界文化遺產、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明顯陵和楚漢古墓群、屈家嶺文化遺址等分布於此。這裡養育了道教創始人之一老萊子、一代楚辭文學家宋玉、南宋理學陸九淵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著名歷史人物,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傳頌的歷史典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