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矛盾
設市風雲
天門、
潛江、
仙桃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繼成為
直管市(縣級-國家概念,副地級-省概念)。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全國行政區劃體制改革調整期,國家意向以
潛江市境內的
江漢油田(正廳級)為基礎,一是合併潛江、天門、仙桃三個
縣級市,二是
江漢油田工礦區與潛江市單獨企地整合,進行行政區劃體制改革調整,設立一個湖北省江漢
地級市。
經過專家組討論後,大家基本傾向於第二套議案,因為潛江、天門、仙桃三個縣級市同為平原水鄉風貌,湖北省主要糧產區,工業化程度都不高,任何一地的經濟影響力非常有限,不足以輻射帶動其它兩地,三地合併有“小馬拉大車”之嫌,除了徒然增加各級地方政府財政負擔,與推進合署辦公,構建精簡、統一、效能的行政管理體制,最佳化配置的原則不符。
當時這一議案準備在2000年底上報國務院審查批覆,同年潛江也在五七和周磯之間規劃了35平方公里的新城區,作為地級江漢市市政府所在地,公檢法執法機關的
潛江市公安局廣華分局(後撤銷)也組建開始辦公,隨後準備把中級人民法院、檢察院等司法機關也設在這裡。
由於當時湖北省議定出的是以湖北直管縣級仙桃市為基礎的調整組建方案,這一方案在潛江政府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省里迅速上報到了國家民政部和國務院,不僅違背程式,沒有顧及到天時地利人和,更沒有統籌協商,研究行政區劃管理許可權最佳化配置問題,也與國家意向不符,與“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政治性、協調性、科學性、合理性”的中央精神背道而馳,有忤民心民意,理所當然激起江漢油田和潛江人民強烈反對,2000年2月,正值潛江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期間,潛江市有著平民
人大代表之稱的姚立法獲悉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未與地方充分溝通的情況下,準備將天門、潛江、仙桃三市合併為江漢市,並有可能即將獲
國務院批准。姚立法立即聯合與會代表,向大會提交了一封《關於強烈要求市人大常委會立即向全國人大、
國務院發傳真、打電報反映潛江人民堅決反對成立江漢市的議案》,代表們還共同起草了《請人民的總理為人民做主,不要批准湖北成立江漢市》的呼籲信,緊急傳真至
國務院。
這份由姚立法領銜、166名潛江市人大代表簽名(包括江漢油田在內的潛江代表總數為318人)的呼籲信寫道:新成立一個地區一級的市來管轄潛江、天門、仙桃三個縣級市,一不順天時,只能安排一批省級機關精簡下來的幹部,極不符合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精簡行政機構的原則;二不合地利,潛江、天門、仙桃三地不同水系,加之江漢油田基地在潛江,現行的行政執法管理體系十分順暢,沒有必要再在縣級市頭上加一個婆婆來管理;三不通人和,民心思富,民心思穩,而建立江漢市所需十幾億乃至幾十億巨資,都要壓到3個小市承擔。天時不可違,地利不可悖,民意不可忤,懇請人民的總理不要批准成立江漢市。後來上級部門從實際出發,沒有批准成立江漢市。
後“江漢市”成立計畫流產,形成三市現有的
財政獨立、行政統一格局。以一群市人大代表的意見而否定省里的方案,這在湖北當地還是從未有過的事。
高鐵之爭
漢宜高鐵開工興建的首座車站為
天門南站,此前,這一車站一度命名為漢宜鐵路仙桃站,後經幾番爭議後改名為
天門南站。2012年7月1日,漢宜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之前,漢宜高鐵計畫共設6個站,依次為:漢川、仙桃、潛江、荊州、枝江、宜昌東。可是,仙桃站不在仙桃境內,而是位於天門境內。這一現象在天門和仙桃之間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
天門與仙桃兩地網民因車站命名展開激烈的爭論,雙方都拿出了將站名命名為各自城市名的依據。雙方的爭論,讓鐵路建設方感到十分為難。
湖北省鐵路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祖建透露,按照最初的規劃,在仙桃和天門兩地僅設一個火車站辦理客運業務。當初,為給車站取名也讓他們有幾分為難。“取名天門站或者仙桃站,甚至叫天(門)仙(桃)站的說法都有。”
王祖建透露,為解決兩地車站命名引發的激烈競爭,及扶助兩地地區經濟的發展,天門、仙桃與鐵路方面多方討論後,同意在漢宜線上再增設一站。2010年6月24日,湖北省鐵路辦以鄂鐵辦函(2010)69號函發文,確定將漢宜鐵路“仙桃站”更名為漢宜鐵路“天門南站”。而對於仙桃方面的安撫,是在仙桃增設一個客運站點
仙桃西站。
自此,兩地不再共享一個
漢宜鐵路火車站了,而由此展開的有關站名之爭也告一段落。
區域合作
在中國通信業務的區域劃分上,和全國其他地區“一城一號”不同,江漢地區的3個省直轄市採用統一區號“
0728”,且歸屬地顯示“
湖北 江漢”。江漢地區方言、習俗完全相同,是一個密切的協作體。儘管天潛沔各地分治,但其在教育、經濟、醫療、交通等各方面聯繫緊密,三市轄域內所有學校執行統一期中考試、期末考試、
中考和各種聯合考試,並有很多區域性的非政府性共同體和民間團體。
江漢地區在區域性經濟發展、民生協調和文化交流中造就了較大影響力,2012年
滬漢蓉高速鐵路開通,貫穿江漢地區,為坐擁
漢江黃金水道的三個兄弟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