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縣隸屬湖北襄陽市,地處鄂西北,位於襄陽市西南部。東依襄樊,南接宜昌,西連神農架,北交武當山。是襄陽市唯一的全山區縣,荊山主脈橫亘東西,荊山以北南河水系注入漢江,荊山以南沮水水系注入長江。保康縣名意為“保民康樂”,於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建縣,至今已有500多年。是楚國的源頭和荊楚文化的發祥地。全縣國土面積3225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257個村、19個社區,2016年總人口35萬。縣政府駐地城關鎮。
保康縣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磷礦、水能、旅遊、林特四大資源。著名景區有湯池峽溫泉、五道峽風光等。2011年8月,被納入中國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保康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氣候,自然資源,礦產,水力,植物,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體,體育,衛生,社會保障,人民生活,通訊,交通,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名優特產,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屬楚,楚國第一任君主熊繹曾辟業於荊山;秦漢時期,縣域南部屬臨沮縣轄,東北部為荊州南郡房陵縣轄;三國魏置亓鄉縣;西晉置沮陽縣;北魏置潼陽縣,西魏先後置大洪縣和重陽縣;北周改大洪縣為永清縣;唐朝相繼設受陽、荊山、土門、歸義縣;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廢縣入房陵。
保康始建於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鑒於房縣轄境遼闊,難以施治,始析房縣東境宜陽、修文二里置保康縣,縣治潭頭坪(今城關鎮)。
北宋雍熙三年曾在房縣設立“保康軍”(軍,宋朝區劃名,與州府同級),以此得名,暗寓“保民康樂”之意。始屬湖廣布政使司鄖陽府,清朝初期沿襲明朝建制。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襄陽)。其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於1948年10月曾成立保康縣和南保興宜縣愛國民主政府,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桐柏行政公署漢南辦事處。
1949年4月,南保興宜縣撤銷,將南漳的重陽、馬良、店埡劃歸保康。建國後,保康縣一直隸屬襄陽地區專署。
1983年8月,襄陽地區與襄樊市合併,建立市帶縣體制,保康屬襄樊市轄。
行政區劃
保康縣轄城關、黃堡、後坪、龍坪、馬良、店埡、歇馬、馬橋、寺坪、過渡灣10個鎮和1個兩峪鄉,共257個行政村。
名稱 | 位置 | 情況 | 人口(人) |
保康縣北部 | 轄20個村,5個社區,82個村民小組 | 58297 | |
地處保康縣東部,305省道橫穿中心 | 轄29個村民委員會、163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 | 23204 | |
地處保康縣中部 | 轄13個村民委員會、一個社區、48個村民小組 | 10111 | |
位於荊山主峰聚龍山南麓 | 轄10個村,1個社區 | 10164 | |
鄂西北部 | 轄30個行政村,2個社區,149個村民小組 | 32450 | |
保康縣東南部 | 轄39個村和1個居委會,182個組 | 35000 | |
保康縣西南部 | 轄49個村 | 46716 | |
保康縣南部 | 轄17個村、1個社區,101個村民小組 | 16652 | |
保康縣西北部 | 轄26個行政村、1個社區 | 28000 | |
地處保康北部,305省道穿境而過 | 轄13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65個村民小組 | 11306 | |
地處保康縣東南 | 轄11個行政自然村,44個村民小組 | 10021 |
地理環境
位置
保康
地形
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地勢起伏多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荊山水脈自西向東橫貫縣境中部,自然將保康分成南北兩部:保南山勢平緩,河谷較寬;保北山勢高突,河谷較窄。全縣有大小山頭3100餘個,大小山溝3300餘條,平均海拔910米。
境內最高點歐店關山,海拔2000米;最低點過渡灣楓橋,海拔194米。按海拔高度,全縣可分為5種類型:500米以下的平畈占11.3%,500-800米的半山占34.3%,800-1200米的高山占35.3%,1200-1500米的高山占14.6%,1500米以上的大高山占4.5%。
氣候
保康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因境內地貌複雜,高低懸殊,各地氣候差異較大,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得多”之說。低山河谷,日照尚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季節變化明顯;高山地區多雨,溫度低,濕度大,降霜早,積雪期較長。年平均氣溫低山15℃,半高山12℃,高山7℃。極端最高氣溫42℃,極端最低氣溫16.5℃。年均降雨量934.6毫米,年均無霜期240天。
自然資源
礦產
保康礦藏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有24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種。金屬礦產有鐵、錳、釩、銅、鉛鋅、鋁土等;非金屬礦產有磷、煤、硫鐵、方解石、水晶石、重晶石、螢石等,絕大多數處於待開發狀態。其中,磷礦儲量3.37億噸,遠景儲量達10億噸,最高品位達40%,平均品位23.5%,富礦率居全國前列,為湖北三大磷礦之一,居全國八大磷礦第四位,素有“中部磷都”之稱;硫鐵礦遠景儲量1954萬噸以上,占全省25%,品位12-20%;煤儲量219萬噸,含固定炭60-80%。
水力
保康境內有大小河流248條,分屬南河、沮河、蠻河三大流域。其中,承雨面積10萬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4條,總長950公里,過境客水15.2億立方米,徑流總量27億立方米,徑流深430毫米。水位落差大,水利資源豐富,水能蘊藏量19萬千瓦時。所有河流從屬沮河、南河、蠻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積3039平方公里。地下水資源豐富,有較大泉眼71處,日出水量達30萬立方米,地下水總補給量達1.15億立方米,可開採量27.93億立方米,已引用47處。地熱溫泉3處,常年水溫39.5攝氏度,日出水量8000多立方米。
植物
至2009年底,保康森林面積已增至313.0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6.8%。境內有維管束植物1698種,隸屬189科828屬。其中蕨類植物93種,隸屬27科50種;種子植物1605種,瀕危保護野生植物比較豐富,共有國家瀕危野生植物3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3種(I級5種5,II級18種);國家珍貴樹種16種(I級5種,II級11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31種(I級1種,II級11種,III級19種);國家珍貴樹種16種,其中I級珍貴樹種有銀杏、紅豆杉、光葉哄桐、南方紅豆杉等;II級珍貴樹種有箆子三尖杉、大青果鵝掌秋、厚朴、閩楠、水青樹、連香樹、紅豆樹、杜仲、櫸樹等11種。用材林以松樹、櫟樹、杉木為主;經濟林以核桃、油桐、油茶、杜仲、銀杏、板栗、耳林為主;野生蠟梅、牡丹、紫薇等珍稀花卉和金釵、天麻、柴胡等名貴中藥材遍布全縣。
保康野生花卉69科117屬258種,隨著野生蠟梅、野生牡丹、古樁紫薇、雲錦杜鵑等世界罕見的珍稀野生花卉在保康發現,賞花已經成為保康生態游的一大特色。
人口
人口
2016年末, 保康縣戶籍總人口為26.9萬人,其中,非農人口98962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6745人,占全縣總人口的比重為21.09%。新出生人口2877人,死亡人口2259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4.22。全縣常住人口為25.48萬人,城鎮化率為42.71%。
民族
經濟
綜述
2016年,保康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9.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08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46.97億元,增長5.6%,其中,工業增加值50.67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37.82億元,增長11.4%,其中,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2.43億元,增長34.2%,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8.34億元,增長20.7%。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24:46.24:34.51。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億元,增長7.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增長1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4億元,增長12.5%;外貿出口7600萬美元,增長12%;直接利用外資2204萬美元,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043元、10871元,增長9.3%和9%。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9億元,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6億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6億元,增長11.9%;外貿出口8903萬美元,增長20%;直接利用外資2470萬美元,增長9.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257元、11903元,均增長9%。
第一產業
2016年,保康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36.76億元,同比增長1.27%。糧食播種面積35.20千公頃,比去年減少0.18千公頃,糧食總產量14.40萬噸,下降1.23%;油料總產量1.10萬噸。全年生豬出欄27萬頭,下降12.61%,家禽出籠160萬隻,下降18.78%,豬肉產量2.65萬噸,增長4.33%,牛肉產量1917噸,下降5.80%,羊肉產量2740噸,下降13.35%;水產品產量1530噸,增長13.08%。
表1:2016年全縣主要農產品產量
單位:噸
產品名稱 | 產量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144000 | -1.23 |
油料 | 10974 | 1.35 |
菸葉 | 5440 | -6.50 |
茶葉 | 6501 | 3.68 |
蔬菜(含菜用瓜) | 128915 | -0.81 |
香菌 | 7948 | -25.37 |
核桃 | 4044 | -19.12 |
第二產業
2016年,保康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99家,比2015年淨增 11家,實現產值116億元,增長 13.35 %,產銷率 96.7%,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 46.1億元,增長10.2%(可比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縣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分類看,99 家規模企業中,內資企業 96 家,港澳台資企業 1 家,外資企業1家;分規模看,中型企業 6 家,小型企業 83家;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11家,製造業51家,水電3家,非金屬礦採選34家。工業用電量27509萬千瓦時,下降12%。
表2: 2016年全縣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 品 名 稱 | 計 算 單 位 | 全 年 計 劃 | 累 計 完 成 | 占年計畫(%) | 上 年 同 期 | 比同期(±%) |
磷礦石 | 萬噸 | 400 | 470 | 117.50 | 503 | -6.56 |
黃磷 | 噸 | 20000 | 13760 | 68.80 | 16568 | -16.95 |
磷酸 | 噸 | 62000 | 50546 | 81.53 | 52460 | -3.65 |
五鈉 | 噸 | 36000 | 26631 | 73.98 | 31770 | -16.18 |
六偏磷酸鈉 | 噸 | 17000 | 12224 | 71.91 | 14218 | -14.02 |
水泥 | 噸 | 200000 | 163718 | 81.86 | 124280 | 31.73 |
磷復肥 | 噸 | 300000 | 345939 | 115.31 | 285802 | 21.04 |
發電量 | 萬kwh | 45000 | 46307 | 102.90 | 38097 | 21.55 |
供電量 | 萬kwh | 66000 | 47775 | 72.39 | 55186 | -13.43 |
核桃油 | 噸 | 1200 | 1291 | 107.58 | 1085 | / |
精製茶 | 噸 | 3000 | 4517 | 150.57 | 2918 | 54.80 |
食用菌加工 | 噸 | 1200 | 1569 | 130.75 | 996 | 57.53 |
櫻桃谷鴨 | 萬羽 | 1000 | 923 | 92.30 | 1145 | -19.39 |
棉紗 | 噸 | 6000 | 550 | 9.17 | 6710 | -91.80 |
白酒 | 千升 | 40000 | 72197 | 180.49 | 62677 | 15.19 |
藍莓 | 噸 | 500 | 6237 | 1247.40 | 1020 | 511.47 |
建築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年建築業完成總產值15.88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增加值3.7億元,同比增長1.9 %。全縣資質等級三級及以上企業14家,從業人員5722人,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分別為79.61萬平方米和45.15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6年,保康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22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41.23億元,增長41.02%;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7.99億元,增長13.98%。
全年實現外貿出口6276萬美元,增長12.1%;實際利用外資1971萬美元,增長13.3%;全年招商引資實際投資額 107.5億元,增長24.1%。
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81.6萬人次,增長22.6%;旅遊業總收入17.57億元,增長23.8%。縣內共有星級飯店4個,星級飯店客房總數152間。
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6.6億元,比年初增加11.59億元,增長13.6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2.64億元,比年初增加4.36億元,增長9%。全年實現財險、壽險等保費收入 8536.01萬元,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5622.74萬元。
2016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21995萬元,下降10.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2952萬元,下降11%。其中:國稅收入13295萬元,增長42.6%,地稅完成50353萬元,下降9.9%。
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7460萬元,下降0.28%。其中,民生類支出247782萬元,其他類支出49678萬元,民生支出中,教育占15.2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12.02%,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占17.17%,城鄉社區事務占11.39%,農林水事務占20.77%,交通運輸占11.41%;其他類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占63.08%,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占9.69%,公共安全支出占18.05%。
2016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1.06億元,增長20%。其中,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58億元,增長19.8%;房地產投資3.06億元,增長29.3%。500萬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按投資類型劃分,國有企業投資64.78億元,增長23.4%;個體私營經濟投資35.3億元,增長10.6%。商品房銷售額2.64億元,下降41.65%,商品房銷售面積7.2萬平方米,增長1.06%。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保康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5所(不含幼稚園),在校生21311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1239人;普通中學13所(初高中),在校學生7613人;國小71所,在校學生12692人;幼稚園25所,在園幼兒5302人;全縣現有專任教師1899人。
科技
2016年,保康縣本級科技經費支出為4774萬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2%;爭取國家和省級各類科技項目2項,爭取政策資金512萬元,全年申請專利198件,授權54件。
文體
2016年,保康縣藝術表演團體558個(含村級表演隊),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站)12個,藏書8萬冊。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6.9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
體育
2016年,保康縣人均體育活動面積1.7平方米,城區體育人口達到65%,城區建有籃球場19個,門球場3個,網球場2片,羽毛球場6個,羽毛球館1個。民間還組建桌球俱樂部2個,多功能綜合性健身會所1個,有桌球協會、 太極拳協會、羽毛球協會、象棋協會、門球協會、網球協會、柔力球協會、老年健身操協會、登山協會、太極劍協會各一個。
衛生
2016年,保康縣有醫療衛生機構19個,其中衛生院14個,婦幼保健院1個,縣人民醫院1個,中醫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機構床位數1998張;衛生技術人員270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445人,執業醫師(含助理)597人,註冊護士664人。
社會保障
2016年,保康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9736人,其中:企業職工(含鄉改)21244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1954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3959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0578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4275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2057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728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231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355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123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
人民生活
2016年,保康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7元,同比增長9.75%。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0056元,同比增長10.39%;人均經營性淨收入5518.96元,同比增長8.02%;人均財產性收入625.21元,同比增長7.9%;人均轉移性收入7626元,同比增長10.3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973元,同比增長8.82%;人均工資性收入3735.68元,同比增長12.76%;人均家庭經營性收入3447.23元,同比增長6.08%;人均轉移性收入2487.41元,同比增長7.42%;人均財產性收入302.68元,同比增長5.51%。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7.54,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8.42,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39: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
通訊
2016年,保康縣固定電話用戶3.69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1.3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53.34部/百人;網際網路寬頻用戶3.94萬戶。
交通
305省道和保宜公路交錯貫穿全境,保康城關距襄樊僅140公里,距漢十(漢口—十堰)高速公路谷城石花段僅70公里。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4785公里,其中省道6條311公里,縣道3條68公里,鄉道1184公里,村道3179公里。隨著“福銀”、“麻竹”、“保宜”、“保神”四條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高速”將成為支撐保康經濟發展的交通主動脈。保康將成為鄂西北山區通高速公路最多的縣(市)之一。
2016年,全縣各類公路通車裡程48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谷竹、麻竹、保宜)123.11公里;國道185.9公里;省道272.56公里;通村水泥路2805.2564公里。民用汽車擁有量7993輛,全縣登記在冊有貨車1104輛,客車323輛,公車16輛。
歷史文化
劇本《荊山楚源》
劇本《荊山楚源》講述了3000多年前楚先王熊繹與湖北荊山地區人民劈荊斬棘,使楚國從一個弱小之邦發展壯大成“春秋五霸”,具有很強的歷史性。該劇中描述的鄂西北一條由南折北而東的大荊山,反映的是襄陽市保康、南漳一帶荊山人民的生活,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荊山楚源》成為襄陽的一個文化品牌。
地名由來
保康作為地名,溯其來歷,清同治丙寅年版存東山書院出版的《保康縣誌新纂》一書有載:“趙宋太祖時置保康軍,邑名始此”這裡的“軍”非指軍隊,而是指宋時的地方行政區劃名。當時以“軍”為邑名者有兩種:一種與州府同級,隸屬於“路”;一種與縣同級,隸屬“州”。保康原屬房縣,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升房州為保康軍則屬前一種。
清光緒初年,原南(漳)保(康)交界處的界山曾修一祖師廟,朝向保康——側的廟門,石橫額上有“用康保民”四個大字,暗寓以保康為縣名乃取“保障人民安居康樂”之意。“保康”二字雖屬頌美吉祥之詞,可是保康之域系房縣的邊遠山區,是省內外流民逃荒避難之所。鑒於房縣轄境遼闊,縣令鞭長莫及難以施治,上奏朝廷,提議割地分置。朝廷採納其建議,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4月)析房縣東境宜陽(保南)、修文(保北)二里,方置保康縣, 已有500年的歷史。
保康版清明節傳說
相傳荊山有一個書生,書生的父親為了讓他能夠繼續讀書求士,不幸被樹木砸死。書生安葬了父親後外出考學,到了清明節那天也沒有給父親的墳墓上插清明吊。有一日夜裡,書生夢見父親,父親指責書生不孝。聽罷,書生趕快跪下給父親磕頭,承認自己的過錯。第二年的清明節前夕,書生給父親的墳墓上插滿了清明吊,以彌補自己的過錯。從此,不管是再忙的荊山農人,還是孤身在外的異地學子,總要在清明節前回到故里,在親人的墳墓上插滿清明吊。保康清明節祭祀活動注重感恩前輩,教育後代要孝順父母。
風景名勝
五道峽
五道峽自然風景區距保康縣城22公里,峽長7.5公里,是春秋楚國卞和得“和氏璧”玉璞的地方。有以仙人洞為代表得溶洞群10處,有以混沌門為精華的山寨8處,有以神女瀑為首要景觀的瀑布群12處,有位於峽口的奧陶紀灰岩中的大波痕。
官山森林公園
官山隱身於保康縣城郊,東連古隆中,西鄰神農架,南通大三峽,北靠武當山,是保康“野花谷”生態旅遊的核心品牌。官山自清代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被縣署買下作為官辦林場,歷經一個多世紀的封山,森林面積達3.6平方公里,珍稀植物達100多種,珍貴動物有30餘種。
“茶者,養生之仙藥也,延年之妙術;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采之,其人長命也”,官山茶是官山的特產,“雲霧炒青特級”、“雲霧綠茶炒青”、“官山雲霧毛尖”等名茶均產於此。官山之巔的“虎嘯泉”,有“虎嘯於泉”的傳說,相傳官山大石凹一帶曾有華南虎出沒,常在林中一丈余高的巨石旁飲水長嘯。
湯池峽溫泉
湯池峽溫泉位於湖北保康縣城南16.5公里處,溫泉形成於寒武紀,發現於明朝貞德年間,源自地下179米青峰斷裂帶,水恆溫39.5攝氏度,日出水量2500立方米,富含氟、鐳、氡、鍶、鉬、硒、溴等多種對身體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各項指標優於國家礦泉水標準,享有“華中第一泉”的美譽。
野花谷自然風景區
野花谷自然風景區位於保康縣城北,距縣城20公里,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野花臘梅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區內野生臘梅、野生牡丹、古樁紫薇、雲錦杜鵑等四大名花為國內罕見。野生臘梅有7個品種100餘萬株4000餘公頃;野生牡丹有近2000公頃;古樁紫薇有9000餘公頃,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古蔸就有3萬餘株。雲錦杜鵑總面積達5000餘公頃。
龍坪高山旅遊區
龍坪高山旅遊區地處保康縣東南部,其主體為國有保康縣大水林場,距保康縣城48公里,位於龍坪、黃堡、後坪、兩峪四鄉鎮交界處,緊鄰南漳,總面積13.1萬畝。境內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尚有500餘畝,是湖北省保存最好的亞熱帶落葉闊葉林類型。全場森林覆蓋率達到90.1%,活立木蓄積量達到44萬立方米,植物種類2000餘種,有紅豆杉、野生牡丹、珙桐、天師栗、迎春木、青檀、水青樹、榧、紫薇等80餘種珍稀植物。特別是紅豆杉和野生牡丹分布面積較廣,數量居全省之冠,分別達到20萬株和10萬株。野生動物種類241種,有紅腹錦雞、紅腹角雉、白冠長頸雉、蒼鷹、果子狸、豬獾、野豬等100餘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名優特產
松針
保康松針是條形綠茶的一種,產於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保南店埡鎮和保北黃堡一帶。在唐代就有記載,清代乾隆年間已有名氣。其品質特徵:外形緊直,圓潤光滑,呈翠綠色,內質香氣清高,湯色嫩綠,滋味醇厚,葉底肥嫩飽滿。保康松針鮮葉一般在清明節前後五六天開園採摘,要求原料為一芽一葉。搶晴天采,不採蟲傷、凍傷芽葉、魚葉及蒂把。鮮葉隨采隨制,其加工方法分殺青、鍋揉、拍汗及烘乾四道工序。
四大名花
野生臘梅:世界上僅中國和美國有少量倖存,而中國僅在保康有大面積的發現,多達四千餘公頃、五十餘萬。1984年,世界上第一個野生蠟梅自然保護區在保康成立。
野生牡丹:提及牡丹,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洛陽、荷澤牡丹,但洛陽荷澤牡丹屬家生牡丹,而保康野花谷里的牡丹,是純粹野生的,有五個原生和一個亞種,占世界牡丹原生種的一半,且分布面積達一百六十多公頃,共十萬餘株,被中外著名牡丹專家認定“世界少有,華夏一絕”,是洛陽牡丹的鼻祖之一。
雲錦杜鵑:以其“古乾如鐵、虬枝如鉤、花賽牡丹”成為保康野花中的嬌嬌者。遍布境內二十餘座千米以上高山,總面積達五千餘公頃,二百五十餘萬株。每年暮春,淡紅、嫩綠之花漫山遍野,競相開放,望之似錦若霞。
古樁紫薇:保康野花谷中又一奇葩。每至紫薇含苞初放的季節,雨後尋芳,鮮嫩的花蕊,更是嬌艷欲滴,秀色可餐。保康野花谷現有原始與栽培的紫薇九千餘公頃五十餘萬株,其中五百年以上的古蔸就有萬餘株。紫薇不僅花色嬌美,花期尤長,更有抗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的特殊功能,因而紫薇便成為現代都市綠化環保的最佳衛士。
神豆腐
保康深山中有種平凡而神奇的樹,叫豆腐柴、觀音樹,也有叫做“涼粉樹”的。“神樹”葉子可製作豆腐,根、莖、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止血功效。“神豆腐”含有大量的果膠、蛋白質、纖維素、葉綠素和維生素C。歷史上當地山民就會將這種樹葉搓揉製成食品。這種可以做成豆腐的樹,當地老百姓稱為“神樹”,這種綠顏豆腐就叫做“神豆腐”。
“神樹”的樹葉從每年的5月份一直到10月份都能夠採摘,每棵樹能採摘三次,每斤樹葉能加工三斤豆腐。
香菌
又名香菇。為優良食用菌,近代醫學研究發現含有抗癌物質。香菌生長於叢林枯死的栗、櫟、漆、楓等樹上,不耐高溫,子實體在立冬後至翌年春清明前生長,仲暮春採摘。
木耳
保康木耳生產歷史悠久。據清康熙三年(1664)《保康縣誌》記載:“櫟木可結木耳,有赤、白、黑三種,白者為世所珍,而產不多。”兩峪芭桃園一碑文記載:“道光年間(1821-1850),已有人工生產黑木耳。”1919年《湖北地理志》記載:“鄂西黑木耳產量占全省95%以上,亦居全國之冠,尤以保康、房縣為多。”
核桃
又名胡桃,為上好的木本油料,也是營養豐富的果品。其果仁含有亞油酸甘油脂,對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人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核桃樹喜光,深根性,適宜濕潤、肥沃的土壤,保康600米以上的半高山、高山分布較廣。
魔芋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扁球形塊莖,有毒,須石灰水或滷水漂煮後,方可食用。魔芋中含有用途很廣的植物多糖,含量高達40-50%,可有效地防止便秘,膽結石、結腸癌,對痔瘡、靜脈瘤有輔助療效。多食魔芋精粉,可調節體內胰島素的平衡,防止糖尿病。
天麻
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全株無葉綠素,成熟後,有肉質肥厚的塊莖。內含香夾蘭醇、甘類、微量生物鹼等物質,為名貴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