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黃芪湯

補虛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御藥院方》卷六。具有益氣溫中,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諸虛不足,少腹急痛,臍下虛滿,面色萎黃,少力身重,胸滿短氣,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後不復。

基本介紹

  • 出處:《御藥院方》卷六
  • 功用:益氣溫中,散寒止痛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人參三兩(90g),當歸三兩(90g),白朮三兩(90g),黃芪三兩(90g),肉桂三兩(90g),甘草三兩(炙)(90g),白芍藥六兩(18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一日三次。

功用

益氣溫中,散寒止痛。

主治

諸虛不足,少腹急痛,臍下虛滿,面色萎黃,少力身重,胸滿短氣,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後不復。

方義

方中人參、白朮、黃芪、甘草補中益氣;當歸、白芍藥養陰生血,氣血互生,可助參、芪之益氣。肉桂溫元陽,散寒溫,通經脈,與白芍藥相伍,緩急止痛。諸藥相伍,以益氣溫陽為主,主治中焦虛寒腹痛諸症。

運用

治脾胃氣虛,心腹脹滿,面色蒼白,語弱聲低,四肢無力,納呆,脈虛無力,舌淡苔白。現代用於低血壓、神經官能症、神經衰弱、慢性腎炎、經閉、產後病後體虛等,證屬脾胃虛弱者。

加減化裁

食慾不佳可加砂仁、山楂;失眠多夢加酸棗仁、夜交藤;骨節疼痛可加牛膝、續斷。

使用注意

本方為溫補之劑,實熱證及外感病不宜服用。

附方

黃芪白朮散
組成:黃芪、白朮、芍藥、桂、茯苓、甘草、人參、神曲各一兩。
功用:益氣補虛。
主治:諸虛不足,面黃食少,睏倦,潮熱有時。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