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清史記載,親屬成員,妻妾,兒女,後人支系,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福全幼時,順治帝問其志,他說:"願為賢王。"
康熙六年正月,封裕親王,命與議政。
清政府決定回擊噶爾丹,康熙帝命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出古北口;又令順治帝第五子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出喜峰口;分道進擊,共討叛逆。出征前,在紫禁城太和殿敕印,康熙帝親自送出東直門,還按福全所請求,調大同鎮馬兵六百、步兵一千四百從征;又令理藩院派蒙古大軍助戰,還指派宮中得力的內大臣阿密達等人出塞,各率所部與福全會師。不久,康熙帝親自出塞督戰,詳細分析了敵情,告與福全:大軍臨近敵兵,應偵察清楚對方情況;設法籠絡住噶爾丹,使他不生異心;等盛京、烏拉、科爾沁各部大軍趕到,全殲叛軍。
福全接到康熙帝的信,馬上採取行動,特派濟隆等人帶著書信,趕上一百隻羊、二十頭牛去敵營,先穩住噶爾丹。福全派出濟隆之後,見協助作戰的阿密達等大軍到達,立即把所有部隊調配為三隊,準備出擊。康熙帝也親自部署戰術,分為前隊、次隊、兩翼,向噶爾丹部進發。八月初,在赤峰附近烏蘭布通與噶爾丹部厄魯特兵相遇。黎明出發,黃昏接火,在山下鳴槍響炮,展開了一場空前激烈的戰鬥。開始時,厄魯特兵士依仗天險,在隔河的密林中布陣阻擊;又在高岸上把一萬多頭駱駝捆住臥地,駝背上搭上箱垛,蓋上浸濕的氈子,擺成一條掩體防線,稱為"駝城";厄魯特主力部隊從"駝城"垛隙放槍射箭,進行頑抗,使清軍傷亡慘重。
為轉變戰局,天昏黑時福全命清軍左翼自山腰插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打得敵軍狼狽逃竄;右翼在河岸泥淖處拚死硬攻,終於攻入"駝城",大敗厄魯特軍。這次著名的戰役得到康熙帝的嘉獎。噶爾丹雖遭慘敗,並不死心,又派人至清軍大營前索取土謝圖汗等人。福全毫不退讓,斥責噶爾丹入侵無理,將來人造回。第二天,噶爾丹部胡士克圖率弟子七十人來遊說,並讓濟隆陪同;他們先承認錯誤,再為侵入境界找藉口,福全針鋒相對,駁斥了說客。他說:即使土謝圖汗有罪,皇帝自會處理,不能光聽信噶爾丹一面之詞就來要人;而且誰能保證噶爾丹不會乘機侵擾我境內的人民呢?濟隆表示;保證噶爾丹不敢妄行。福全準許了濟隆的請求,下令各路大軍暫不追擊,放來人回去。福全當時分析了形勢,認為各路大軍還沒會合,據險逞凶的厄魯特部已被擊潰,先爭得時間讓自己的士兵養精蓄銳,等盛京大軍來會師時再與噶爾丹決戰,全殲殘敵。康熙帝對福全的戰略部署很不滿意,批評他坐失戰機;噶爾丹派人遊說的用意是緩兵再戰之計。福全經康熙帝的指點,認識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即派侍衛吳丹等人與濟隆一道去追趕噶爾丹,當面辯理,噶爾丹理屈詞窮,只好跪在威靈佛前叩頭髮誓,低頭認輸,還派了使臣拿著奏章和保證書前來請罪;表示願意撤出邊境,聽從發落。康熙帝雖然應允了噶爾丹所請,仍告誡福全要加強防備,噶爾丹是個十分狡猾的人。
十月初,福全所派侍郎等人傳信給噶爾丹,逾月未歸,他估計噶爾丹早已出邊逃循,且當時軍中糧草不足,只能維持幾天,鑒於此,便自作主張,下令回師。部隊歸至康熙帝軍中,康熙帝對福全不請示就自行撤回十分不滿,決定先回京再議罪。康熙帝先行回京,福全等留後。福全又將偵察噶爾丹行蹤的情報送交康熙帝過目,叛敵確實出邊,也-一認了罪。康熙帝當即命福全還師京城。十一月福全至京,隊伍止於朝陽門外。康熙帝指責福全不遵從命令,自行其事,還讓皇長子胤禔出面作證。福全沒有爭辯,他流著淚說:"我復何言!"全部領了罪。王大臣等共議福全的錯誤,應奪去爵位,康熙帝考慮到福全擊敗厄魯特的功績,沒有奪去他的爵位,改以罰俸三年,撤三佐領,還取消了議政權。
噶爾丹敗逃後,派人到莫斯科向沙皇提議締結同盟。但沙俄當時無力出兵參戰,只是派人到噶爾丹那裡進行陰謀活動。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噶爾丹再次要求清朝把當年被他打敗後投奔清朝的土謝圖汗等人送交給他處置,並煽動內蒙古諸部背叛清朝;第二年又率兵侵入巴顏烏蘭大肆搶掠。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又掛帥親征,福全亦隨上迎敵,也一次徹底擊敗了噶爾丹。第二年,康熙帝第三次親徵到寧夏,追殲殘敵,噶爾丹在眾叛親離、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殺,時年五十四歲;部下將他的屍首送交清軍,投降清朝。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生病,康熙帝親臨其府內看視。後來康熙帝出巡塞外,得知福全病重,特命隨行諸皇子策騎還京看視。六月二十四日福全病故,終年五十歲。康熙帝趕回京都,親自祭奠;出殯時又親往福全王府,慟哭不止。命御史羅占在黃花山為福全監造墳瑩、建碑,規定除常年祭祀外,另有加祭。
福全自幼與康熙帝共同孝敬祖母孝莊文皇后,每次陪同祖母出遊時,這兄弟二人總是前引後扈,祖母病重時他倆又精心護理,直至孝莊文皇后奉安,弟兄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福全死後,康熙帝特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康熙帝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康熙帝以此圖寄以衷腸,表示了對福全的思念之情。
清史記載
裕憲親王福全,世祖第二子。幼時,世祖問志,對:“願為賢王。”世祖異之。康熙六年,封,命與議政。
十一年十二月,疏辭,允之。
二十二年,上奉太皇太后幸五台,先行視道路,命福全扈太皇太后行。次長城嶺,上以嶺險不可陟,命福全奉太皇太后先還。
二十七年,太皇太后崩。既繹祭,諭曰:“裕親王自太皇太后違豫,與朕同處,殊勞苦。”命皇長子及領侍衛大臣送王歸第。
二十九年七月,噶爾丹深入烏朱穆秦,命為撫遠大將軍,皇長子愛新覺羅·允禔副之,出古北口;而以恭親王愛新覺羅·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出喜峰口。福全請發大同綠旗兵往殺虎口聽調遣,上令發大同鎮標馬兵六百、步兵一千四百從征,兼命理藩院自阿喇尼設站處量發附近蒙古兵尾大軍置驛。福全又請凡諜報皆下軍中,上從之。
上自博洛和屯還駐舍里烏朱,遣使諭福全曰:“兵漸與敵近,斥堠宜嚴明。噶爾丹當先與羈縻,以待盛京及烏喇、科爾沁諸部兵至。”
福全遣濟隆胡土克圖等以書喻噶爾丹曰:“我與汝協護黃教,汝追喀爾喀入我界,上命我等來論決此事。汝使言:‘我汗遵達賴喇嘛之諭。’講信修禮,所關重大,今將於何地會議?”並遺以羊百、牛二十。
蘇努、阿密達師來會,福全疏言:“噶爾丹聲息漸近,臣等分大軍為三隊,三隊當置將。自參贊大臣以下、副都統以上在行間者,皆奮欲前驅,唯上所命。”
上命前鋒統領邁圖、護軍統領楊岱、副都統札木素、塞赫、羅滿色、海蘭,尚書吉勒塔布、阿喇尼率前隊,都統楊文魁、副都統康喀喇、伊壘、色格印率次隊,公蘇努、彭春率兩翼,內大臣佟國維、索額圖、明珠、阿密達從王親督指揮,師遂進。
八月己未朔,次烏闌布通,厄魯特兵遇。黎明,整隊進,日晡,與戰,發槍炮。至山下,厄魯特兵於林內隔河高岸橫臥橐駝以為障。內大臣佟國綱等戰沒。至昏,師左翼自山腰入,大敗之,斬馘頗眾。師右翼阻河崖泥淖,夜收兵徐退。事聞,上深獎諭之。噶爾丹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至軍前,請執土謝圖汗、澤卜尊丹巴畀之,福全數其罪,遣還。
越日,濟隆胡土克圖率其弟子七十人來言:“博碩克圖汗信伊拉古克三等言,入邊侵掠,大非理。但欲索其仇土謝圖汗及澤卜尊丹巴,迫而致此。彼今亦不敢復索土謝圖汗,原以澤卜尊丹巴予其師達賴喇嘛,榮莫大矣!”
福全謂之曰:“土謝圖汗、澤卜尊丹巴即有罪,唯上責之,豈能因噶爾丹之言遣還達賴喇嘛?且汝往來行說,能保噶爾丹不乘間奔逸掠我境內民人乎?”
濟隆固言噶爾丹不敢妄行,福全許檄各路軍止勿擊。時盛京及烏喇、科爾沁諸軍未至,厄魯特方據險,故福全既擊敗厄魯特,欲因濟隆之請羈縻之,待諸軍至復戰。上以福全奏下王大臣集議,僉謂福全不即進軍,明知濟隆為噶爾丹遊說以緩我師而故聽之,坐失事機,上嚴旨詰責,又以允禔與福全不協,留軍前必僨事,召先還京師。福全遣侍衛吳丹、護軍參領塞爾濟等偕濟隆諭噶爾丹,噶爾丹跪威靈佛前稽首設誓,復遣伊拉古克三齎奏章及誓書詣軍前乞宥罪,出邊待命。
上許之,復戒福全曰:“噶爾丹雖服罪請降,但性狡詐,我撤兵即虞背盟,仍宜為之備。”
十月,福全率師還,駐哈嗎爾嶺內,疏言:“軍中糧至十月十日當盡,前遣侍郎額爾賀圖偕伊拉古克三諭噶爾丹,月餘未歸,度噶爾丹已出邊遠遁。”
上以福全擅率師內徙,待歸時議罪,命即撤兵還京師,令福全及索額圖、明珠、費揚古、阿密達留後。尋奏:“噶爾丹出邊,伊拉古克三等追及於塞外。噶爾丹具疏謝罪。”因並命福全還京師。
且諭允禔曰:“裕親王乃汝伯父,倘汝供與王有異同,必置汝於法。”
福全初欲錄允禔軍中過惡上聞,聞上命,流涕曰:“我復何言!”遂引為己罪。王大臣議奪爵,上以擊敗厄魯特功,免奪爵,罷議政,罰俸三年,撤三佐領。三十五年,從上親征噶爾丹。
四十一年,重修國子監文廟。封長子保泰為世子。
越日,再臨喪,賜內廄馬二、對馬二、散馬六、駱駝十,及蟒緞、銀兩,予謚憲。
又越日,舉殯,上奉太后臨王第慟哭,殯行,乃已。命如鄭親王例,常祭外有加祭。御史羅占為監造墳塋,建碑。
福全畏遠權勢,上友愛綦篤,嘗命畫工寫御容與並坐桐陰,示同老意也。
有目耕園,禮接士大夫。子保泰、保綬。
保泰,初封世子,襲爵。雍正二年,坐諂附廉親王允禩國喪演劇,奪爵。以保綬子廣寧襲,保綬追封悼親王。四年,諭:“廣寧治事錯繆,未除保泰朋黨之習。”奪爵,鎖禁。弟廣祿,襲。乾隆五十年,薨,謚曰莊。子亮煥,襲郡王。嘉慶十三年,薨,謚曰僖。孫文和,襲貝勒。子孫循例遞降,以鎮國公世襲。
親屬成員
妻妾
側福晉:瓜爾佳氏,艾塔之女;
庶福晉:楊氏,楊安之女;
庶福晉:索爾托氏,烏實之女;
庶福晉:圖塞禮氏,西德諢之女;
庶福晉:納喇氏,商納邁之女;
庶福晉:楊氏,默色之女;
庶福晉:富察氏,訥爾圖之女。
兒女
第一女,康熙十年辛亥正月二十七日未時生,母為嫡福晉西魯特氏,明安圖之女。女康熙十四年乙卯九月卒,年五歲。
第一子昌全,康熙十四年乙卯十二月初二日巳時生,母嫡福晉西魯克氏,二等侍衛明安之女。康熙十六年丁巳四月二十六日辰時卒,年三歲。
第二子詹升,康熙十七年戊午六月二十九日午時生,母庶福晉楊氏,楊安之女。康熙十九年庚申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時卒,年三歲。
第二女,康熙十九年庚申八月十七日子時生,母為庶福晉索爾托氏,烏寶之女。女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三月卒,年四歲。
第三女,康熙十九年庚申九月初五日卯時生,母為嫡福晉西魯特氏,明安圖之女。與第一女同母。女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正月卒,年四歲。
第四女,康熙二十年辛酉正月十二日子時生,母為側福晉瓜爾佳氏,愛塔之女。女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十二月卒,年二歲。
第三子,已革和碩裕親王保泰,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四月初七日申時生,母側福晉瓜爾佳氏,艾塔之女。雍正八年庚戌八月十九日巳時卒,年四十九歲。嫡妻孟佳氏,中書常安之女;繼妻瓜爾佳氏,將軍伯石文炳之女;三娶妻瓜爾佳氏,侍郎穆成格之女;妾吳氏,吳國興之女;妾舒穆祿氏,昂阿之女;妾劉氏,定貴之女;妾田氏,田四之女;妾瓜爾佳氏,二等侍衛式邁之女;妾朱氏,朱國顯之女;妾項氏,瑞王之女;妾郭氏,郭清之女;妾施氏,施誠道之女;妾姜氏,旺禮之女;妾王氏,王緒之女;妾李氏,布顏圖之女;妾田氏,田貴之女。二十五子:長子已革世子廣善,次子廣恩,三子二等侍衛廣華,四子三等侍衛廣貴,五子廣裕,六子廣義,七子廣惠,八子、九子、十子(名字失考) ,十一子廣卿,十二子廣年,十三子廣緣,十四子宗學副管廣雲,十五子廣臣,十六子廣升,十七子告退三等侍衛廣英,十八子廣漢,十九子前鋒參領廣坤,二十子廣先,二十一子廣春,二十二子廣吉,二十三子廣照,二十四子廣求,二十五子廣瑞。
第四子,保全,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九月二十六日戌時生,母庶福晉圖塞禮氏,西德諢之女。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四月二十三日申是卒,年四歲。
第六子寶永,康熙四十年辛巳六月十五日未時生,母庶福晉楊氏,楊默色之女。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八月十一日午時卒,年五歲。
第六女郡主,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十六日寅時生,母為庶福晉納喇氏,商納密之女,與第五女同母。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九月,嫁翁牛特多羅杜棱郡王倉金。倉金雍正五年革郡王、額附,郡主雍正十年壬子六月初一日子時卒,年三十二歲。
第七女,康熙四十二年癸未正月十五日酉時生,母為庶福晉納喇氏,商納密之女,與第六女同母。女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三月卒,年二歲。
後人支系
1.裕親王保泰
保泰(1682~1730),福全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封為世子,康熙四十二年(1703)襲裕親王。雍正二年(1724)革王爵。
悼親王保綬
愛新覺羅·保綬(1684~1707),福全第五子,追封悼親王。
2. 裕親王廣靈
愛新覺羅·廣靈,保綬次子,雍正二年(1724)襲裕親王,雍正四年(1726年)革王爵。
裕莊親王廣祿
愛新覺羅·廣祿(1706~1785),保綬第三子,雍正四年(1726年)襲裕親王,卒謚“莊”。
3.裕僖郡王亮煥
愛新覺羅·亮煥(1740~1808),廣祿第十二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襲裕郡王,卒謚“僖”。
4.貝勒文和
愛新覺羅·文和(1780~1815),亮煥孫,嘉慶十三年(1808)襲貝勒。
5.貝勒祥端
愛新覺羅·祥端(1798~1836),文和長子。
6.鎮國公繼善
7.鎮國公榮毓
愛新覺羅·榮毓(1845~1897),繼善子。
影視形象
1994《君臨天下》徐二牛飾愛新覺羅·福全
1998《雍正小蝶年羹堯》李永展飾愛新覺羅·福全
2006《康熙秘史》威力飾愛新覺羅·福全
2014《宦海奇官》蔣志光飾愛新覺羅·福全